该死的牛~!
昨晚,我梦到俺传真外爷了。
梦里的他,真真切切地站在我面前,望着我,憨憨地朝着我笑。
我被这梦境惊醒了,翻了个身,侧眼望去,丫丫还没睡,歪着头,半眯着眼,还在追剧呢,都凌晨三点了!
我又翻过身去,想继续睡去。可是,咋都睡不着了。
传真外爷,之前提到过几次。无妨,再写一写。
老人跟我没有亲戚关系,只是按辈分礼貌地称呼之,外爷。他是老烂先生的老邻居,就住前后院,拐弯就到。
他的身体一直硬朗,只是因胃癌,于今年年初,过世了,都没捱到正月十五。据说,走的时候,体重不足50斤。
是饿的,活活被饿死的。患病之后,不能进食,哪怕是喝点小米粥,也会立马反胃,几乎全要吐出来。
当时,按理说,他是可以拿到贫困户等资质,可以顺利地去县医院住院的。扶贫人员以‘家里有牛’为由,没有给办,说是不符合贫困标准。
有村里干部的意思是,等扶贫人员再来拍照取证的时候,临时把牛牵到别处,先把这关过了再说。
老人拒绝了这个方法,就躺在堂屋里,躺在离牛棚不远处的堂屋里,奄奄一息。
不是说他的品质多么高贵,可能那个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的日子所剩无几,已经没有住院的必要了。
没有贫困户的资质,就是想治病,都治不起的。
最终,他选择放弃治疗,在那个寒冷的2月,在那处寂寥的村落的一个昏暗的角落。
老人走后,其葬礼迅速地在村群以及各个朋友圈疯传,人们在怀念这位老人,在哀悼这位老人。
因为他是个好人,是个热心的老人。早年间,乡下还没有实现机械化,割麦子,都是纯人工,用镰刀。
这么说吧,谁家的人手若是不够,他自己的麦子不割,都要先帮别家割完,才割自己家的。
后来的许多年,村里的许多劳力都出门务工去了,家里只剩下老弱病残。
倘若谁家需要建个猪圈啦,房屋漏雨需要修补啦,垒个墙头院子啦,他必然出手相助,不要钱,给口水喝就行。
赶上饭点,就胡乱扒几口。不在饭点的话,人家干完活就走。
老烂先生家的屋顶,就是传真外爷给修补的。烟囱,也是他帮忙垒的。
这些活儿,指望老烂先生,多半指望不上。因为,老烂先生懒,且胆小,爬高下低的活儿,他干不了。
出个粪啦,刨个树根啦,割麦子啦,他干得了。踩在瓦上,爬屋顶去,这活,干不了的。
老烂先生的性格就是如此,凡事都慢悠悠的,不急不躁,干活的时候,动不动还得歇一会,他要抽袋烟!
几个月前,发小发给我一个视频,在视频里,传真外爷用双腕努力地托起西瓜,帮助邻居将西瓜装进拖拉机的车厢里。
那时的他,已经患病了,身体已经不那么灵便了,力量也跟不上了。可是,他努力的样子,把我感动到不行,已然泪眼婆娑。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见到活儿,抢着干。
若非如此,他的过世,不可能引起那么大的轰动的。许多人,的确是在怀念他,的确在感慨。
可是,咋办呢?
各人有各人的命数,气数尽了,任何人都无力回天的。
话又说回来,如果传真外爷可以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救治,多活几年,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是,扶贫工作人员这关就过不了,人家就一口咬死,你家有牛,就评不上贫困户。
这该死的牛~!
我们家有个亲戚,从姥娘那边论,我得喊他舅。他的大名,我并不知晓,只知道小名叫,元。
他是我的元舅。
元舅,今年快60岁了,是个光棍。智力有些缺陷,说话干活都正常,就是脑子不太全乎。
他会理发。
许多许多年前,他刚出师回来,来姥娘家走亲戚。见了我,就要给我剪头。我是第一个被他实操理发技术的人。
当时,我坐在堂屋前的板凳上,就毕恭毕敬地端坐在那里,像是在接受一场隆重的受戒仪式。
结果,如你所料或出乎你的意料,元舅把我剪得哇哇乱哭,头上深一处,浅一处,还薅掉了我许多头发。
即便多年之后的今天,此事也常常被老人们作为笑谈,作为打趣元舅的谈资。
他自己也拿这事儿自嘲过。有一回,元舅跟我说,娃,现在给你剪头,保准剪不哭你,信不?
说罢,他兀自哈哈大笑了起来。
我挠了挠头,勉强挤出笑容,以作附和。
随后,他便不再说话,尴尬地立在门旁,两只手反复揉搓着,时而发出轻微的咳嗽声,瘦弱的身躯也随着那咳嗽声轻轻颤动。
他大概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趣。因为,他知道,年轻人是不会找他理发的,是瞧不上他的技艺的。
别说近年来流行的各种发型了,就是多年前广受追捧的离子烫,拉直板,爆炸头,他也搞不定的。
在元舅的理发生涯里,他从未亲手处理过这样的发型。技术层面,达不到,这是其一。
其二是,工具也跟不上。
他的工具包里,只有两把推子,用的时候,需要手动,原理跟剪刀类似。还有几把刮胡子专用的长刀片。
顾客,都是一帮老年人。
元舅剪头,特别有意思。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原则上,每人收费5元。实际上,你给3元可以,给2元也行。
不给钱,他也给你剪。
倘若赶上了饭点,你从家里给端一碗菜,放俩馒头,再盛碗稀饭,也可以冲抵剪资,是冲抵一家人剪头的资费。
元舅家的日子过得不好,他的父亲,也就是我舅老爷,也是80多岁的人了,身体一直欠佳,且,眼镜高度近视,得有1000多度,没有佩戴眼镜。
父子俩相依为命,家里没有什么收入来源,日子过得十分清贫。这是符合贫困户的条件的。
但,据说,差点没评上贫困。
没道理呀,元舅家又没有牛......
扶贫人员说了,因为元舅会理发,你有挣钱的能力。理论上,收入还不低,不符合贫困的标准。
可,那只是理论上而已。实际上,根本挣不了几个钱。一个月,顶多也就能挣一两百块钱的样子。
且,还是个无儿无女的傻光棍。
好在,最后评上了,每月能领到补助,家里的生活才不至于那么拮据。这是幸运的,还有许多不幸运的呢。
像我的传真外爷,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而在乡下,像传真外爷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忘了说了,传真外爷也是个光棍,一辈子单身,无儿,也无女。
在乡下,真正需要关心的是,恰是那些残疾的无儿无女的老人。这类人群的排序,应该在留守老人之前。
留守老人至少还有期盼,还有期待。而他们,没有什么可期盼的。说句不好听的话,死了,都没有人给发丧。
这类老人,一辈子过得清苦,即便有好的政策,也没有机会享受到。不知道,临死之前,能不能享受几天稍微舒坦的日子?
几十年来,精准扶贫,不落下一个人的标语,经风吹雨晒,被腐蚀掉之后,总会被人重新写在墙上。
掉了再写,写了再掉,如此反复。字迹,又大又粗。
写完之后呢?
是时候兑现你们的诺言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