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二十年,才看清凤凰男丈夫的真面目
2019-09-23 16:01:01
作者:粒公子
来源:粒公子
阅读:载入中…
各位米粒们,
大家好,我是粒公子。
凤凰男,特指出身农村寒门,靠自身勤奋好学,凭一已之力考上大学,最终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男人。从凤凰男衍生出孔雀女,孔雀女是城市女孩的别称,她们家境优渥,备受父母宠爱,内心单纯,择偶时,从不把男人的经济实力作为首要的考察内容,向往纯真的爱情。关于凤凰男孔雀女的婚姻,
也是今天这个故事要讲述的。
我叫徐昕,生于1970年,一直生活在沿海城市,九十年代初恋爱结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大致可以归类为第一代凤凰男婚姻里的女人。我的老公叫郑家良,八十年代初从农村考上大学,毕业后来到我居住的大城市工作。他就是一个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人生再一次飞跃的凤凰男。在二十多年前,我们初初相识的那个时刻,我还没有意识到命运会将我们带往何处。我出生于医学世家,爷爷在老家小镇上经营中药铺。那时镇上的人们看病都是去爷爷的中药铺,请坐堂医生诊治的。爷爷在镇上是数得上的知名人物,他将我的父亲送到了我们现在居住的城市上顶尖大学。父亲毕业后留校执教,成为医学院的教授,母亲是省三甲医院的医生。父母的收入是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的,仅父亲一人一月就有100多元的工资,而当时普通工人的工资大约在二十元左右。因为家境宽裕,我又是独生子女,家里对我的疼爱更多一些,虽然当时社会物资供应有限,但父母给我的饮食用度是从不缺少的。记得认识郑家良后,有一次闲话,说到我小时候喜欢吃鸡蛋,每天要吃1-2个鸡蛋时,家良瞪大了眼睛:“我们小时候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鸡蛋!”当时我也只当是闲话,说过听过就算了,这么多年后再回想起来,这段对话其实已深深地暴露了,我和郑家良之间阶层的差别了。郑家良来自偏远的农村,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这在他们村里是一个骄傲,至今郑家良说起此事还是有几分得意之色。郑家兄妹四人,家良是老二,父母兄妹都在家务农。家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我所在的城市,我的女友因此和家良成为了同事。初识家良是在女友同事的聚会上。那天大家都玩得很嗨,唯有家良一人忙前忙后,帮大家添茶水、切果盘,扶喝醉的同事去洗手间。我不由地问女友,这个同事是谁啊?待人挺好的。女友一听,便吃吃地笑了,“他叫郑家良,刚和女朋友分手。要不介绍给你。”我看着那一众管自己吃喝的同事,真心感觉家良热情诚恳,当然家良那晚也曾热情地给我倒茶递水果。想到这儿,我对女友的建议不置可否。女友也看出我对家良不反感,便向我介绍说,“家良曾有一个女友,公司同事的妹妹,两人交往了一阵后,女方结识了一个有钱的台湾老板,直接甩了家良。”听说家良被贪慕金钱的女友甩了,我的圣母心开始泛滥,为家良感到不平。女友提出帮我们牵线,我同意了。就这样,我和郑家良开始了恋爱。我的父母对郑家良的要求很少:人品好,有上进心,对我好。他们并不嫌弃家良的老家在农村,并且还慎重地让家良一起坐下来开了一个家庭会议,重申了他们的要求。现在想来,我父母的这些要求几乎等于没有要求。人品好,有上进心,这从郑家良前面人生的奋斗历程中就得到了印证。对我好,这是郑家良和我恋爱期间全力在做的事情。别的不说,仅仅就我读夜校期间,家良天天接送我上下学,就已让我父母很是认可。自然,郑家良顺利通过了我父母的考察,这标志着我和家良可以进入结婚流程了。考虑到家良家境困难,结婚的时候,我父母提出不用送彩礼,还给了我们许多钱置办家具。父母的理念是,家良家穷,我家有能力出钱,就不要为难他们家里了。他们觉得我们婚后生活幸福是最重要的。结婚的时候是九十年代初,那时我们城里已流行用轿车来接新娘。家良没有能力借到轿车,就向朋友借了一辆金杯小面包车,车窗上简单地贴了一个大红囍字,接走了我。婚后没多久,父亲诊断出了癌症,几个月后转移了。得知父亲将不久于人世,母亲就一直在哭泣。也难怪她,平时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遇事母亲总是习惯于向父亲讨主意。父亲倒下了,于母亲来说,是天塌下来的感觉。其实当时于我来说,也是一样的感觉。父亲病倒的时候,我恰巧怀孕了。前来探望父亲的故交和学生众多,同时父亲住院治疗,还有复杂的医疗程序要走,母亲一个人应付不过来,我也帮不上太多的忙。家良此时忙前忙后,母亲感慨,“你爸住院,多亏了家良!”父亲终于没能抗争过病魔。我婚后不到一年,父亲就去世了。父亲在世时交游甚广,桃李天下,去世后前来吊唸的人也很多,其中也不乏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等。家良也通知了我的公公婆婆前来奔丧。在父亲住院期间,公婆没有来探视过一次。家良对此的解释是,他父母不识字,从乡下过来不方便。我觉得也有道理,这事也便没往心里去。然而公婆前来奔丧的架势却惊到了我。他们两个老人带了四个小孩前来。面对我的诧异,家良说,“爸爸没有孙辈,我妈带了小孩过来,也让爸爸有孙辈送行。”家良都这么说了,我也没说什么。我们将老人和这些亲戚的孩子带到了家里安顿下来。白天我和家良去娘家安排父亲的后事,公婆带孩子在我家,没有同去。晚上我回到家时,家里意外地欢声笑语,原来是公婆和孩子们在看电视,跟着电视里的情节在开心大笑。家良还在我娘家处理事情,是我先回的家,他们大约没有听到我进门的声音。我不想参与到这种完全有悖于自己心境的欢乐气氛中,便悄悄地溜到了另一个房间,独自悲伤。第二天,是父亲去殡仪馆的日子。婆婆说她脚痛,不能走路,不去殡仪馆了,留在家里管孩子,让公公去好了。我觉得奇怪,不是说带几个孩子过来是让我父亲有孙辈送行的吗,怎么又不去了?但这事不能勉强,再说婆婆脚痛,也理应在家休息。于是,我和家良,公公一起出发了。开完追悼会,送走客人,再将父亲的骨灰带回娘家暂时供奉,忙完这一切,已经很晚了。我们到家的时候,婆婆他们已经准备上床休息了。小朋友看到公公回来,都兴奋地挤上前,告诉公公,婆婆今天带他们去动物园玩了!听到这个消息,我自然脸色也不好了。关上房门,我对家良说,“妈妈说脚痛,怎么去动物园玩了!”面对我的询问,家良一脸不悦,“孩子们要去玩,我妈是没有办法!脚痛也只得去!”家良的解释第一次让我觉得如此牵强!要知道,咱们市里的动物园可是依山而建的,园里大部分是山路。脚痛去不了殡仪馆,却能走山路!这是带孩子来旅游,还是奔丧的?追悼会结束了,我们送走了公婆。但这一次的事情,在我和家良之间,已留下了一道阴影,只是当时我还没有察觉。平心而论,在这一阶段,家良除了时时要维护他妈妈,不允许我说他妈妈的不是之外,其它处处表现得很好,也在我父亲生病住院及后事安排上很是尽心尽力。我在悲伤之余,也很庆幸,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好老公!自从和家良结婚以后,我们家时不时会有家良的老乡亲戚来访。对于老家来人,家良一贯热情接待,安排在我们家里招待食宿。我的性格本来喜欢清静,老家客人来了,不免又是一番热闹折腾。一日我下班回家,家里坐着一个陌生男子,家良正在厨房烧菜。过去一问,说是老乡,和家里人闹矛盾,找到家良,来我家里住几天。看着老乡沾满泥灰的鞋大大咧咧地踩在干净的木地板上,我没有控制住自己,返身回厨房,和家良说,今晚上让老乡住旅馆吧,我不希望他住在家里!家良听我这样说,显出很为难的样子。我说,“你不说,我去说!”家良见我态度坚决,皱着眉答应了,“我去和他说!”饭后,家良带着老乡出门找旅馆去了。晚上家良回到家,我对他明确表达了今后不想随便让老乡住在家里。家良满脸不高兴,也不回答我,管自己上床睡觉了。这件事就这样在我们互不提起的情况下过去了,没多久,我的女儿出生了。我和我妈满心欢喜,但郑家听说是女儿,表现得很淡然,本来说好来帮助我月子里带娃的婆婆,住了几天就找理由回去了。郑家良起初对女儿态度也很平淡,但终抵不过是亲生的,又加上女儿活泼可爱,也渐渐地开始喜欢上女儿了。但在他骨子里,还是对没有儿子充满遗憾的。在女儿出生一年之后,他哥哥二胎生了儿子,家良满心欢喜地对我说了这个消息,感慨道:“郑家终于有后了!”我怀抱着女儿,诧异万分,难道女儿不是郑家的孩子吗?带娃的日子很辛苦,我妈帮我们带娃累得病倒了,家良又恰逢要去出差,情急之下,想到请婆婆过来帮几天忙。婆婆来的时候又让我很是惊诧,她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抱着孙子来的。 我私下里和家良抱怨,“妈来帮我们带娃,也就几天时间,带着孙子过来,两个小孩子,不是更忙乱吗!”家良闻言很不愉快,“妈不带孙子,没人带的。”婆婆帮带娃的那几天,我后来知道,婆婆基本上是整日抱着孙子,而我女儿,则被奶奶安排整日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婆婆这样帮我带女儿的方式令我非常不满,但也不便向她抱怨,只能隐忍下来,而我们的矛盾最终还是爆发了。那日晚饭时,孙子说要拉粑粑,婆婆急忙去厕所拿来便盆,放在饭桌边,让孙子坐上去拉粑粑。不用说,一股异味弥漫开来。女儿捂着鼻子说:“臭臭!”我忍不住和婆婆说:“妈,我们在这里吃饭,你怎么还把便盆拿到饭桌边来!”婆婆一听,嗓门很大地回复我:“我孙子不在饭桌边是拉不出来的!”我一听,心里也冒火了:“你只考虑孙子,有没有考虑过你孙女正在吃饭!”婆婆顺手端起桌上的饭碗,砸在地上:“我要你教训啊!我不吃你家的饭了!”婆婆这突如其来的暴燥直接惊到我了,为了避免进一步的冲突,我抱起女儿进了卧室。家良刚巧当晚出差回来了,我原以为家良会安慰我几句,哪知家良刚进门,婆婆就在客厅里放声大哭,说在这个家里没法呆下去了!家良看到地上破碎的碗筷,散落的米饭,又见他妈边哭边整理衣物要回去,家良转身走进卧室。我刚想上前和他解释,哪知家良猛地将我推了出去,我一屁股坐在地上,看到家良狠狠地向我说了一句:“你太过份了!”随后,他头也不回地离开卧室,去客厅安慰他妈了。当时我只惊诧于家良怎么对我这么凶,而丝毫没有意识到我们走到这一步,其实早已注定了后面的结局。自从这次争吵之后,我再也不愿意去家良老家了,争吵留给我的阴影难以消散。家良也开始渐渐疏离我了。此后每年过年,家良都不和我在一起,他带着女儿回老家过。这么多年来,家良留给我的印象就是工作很忙,每天晚归不说,节假日还常常加班。我一直以为家良在单位受到重用,所以特别忙,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他是在逃离我们的家庭。因为有一天家良突然和我说,他在单位做不下去了,领导不待见他。他要辞职创业。家良找了一个合伙人开了公司,我们投资了几十万,但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家良告诉我公司亏损了,钱拿不回来了。家良说接下来准备去B城创业,他已和B城的一位老板谈妥,给他20%的干股,不用再投钱进去,这样的机会他肯定不会放弃。家良去B城,就意味着我们两地分居。本来家良对我就很是疏离,再加上分居,对于我们的婚姻,我心里隐隐升起了不好的预感。最终家良没有理会我的反对意见,去了B城创业。都说压垮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其实谁都知道,稻草的出现只是恰巧吻合了骆驼垮掉的时间点。那些日积月累的重负才是骆驼致命的原因。我们婚姻中的那一根稻草,就是家良背着我,偷偷借了50万元的债务。家良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我决定去B城看他,结果在他桌子抽屉里发现了借条的复印件。当我质问他,为什么背着我借钱的时候,他却勃然大怒,“谁会给你干股?要股份,就要投钱!是你反对我创业,我才没办法去借钱的!能借到钱,已经是本事了!”我发现,对于创业和借钱这两件事,家良的认识和我完全不一样!我希望的是,从我们的实际出发,有多少力,做多少事。经过这件事后,家良干脆几个月不回家了,他的说法永远是工作忙。家里的经济,自家良走上创业道路以来,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在我们离婚的前几年,家良没有拿回家一分钱。这样的婚姻状态,也让我抓狂,我们变成了一对见面就争吵的夫妻。终于,在一次争吵之后,家良提出了离婚,我赌气,立刻答应了。办完离婚手续,家良就回了B城。当我冷静下来之后,舍不下这二十多年的夫妻之情,女友也劝我,“人到中年,还是原配夫妻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也认识到了在这段婚姻中我也有错。比如,后面这些年都没有去过婆家,在家良创业亏损的时候还和他争吵……我把所有让家良不愉快的原因都梳理了一遍,并真诚地向家良表示,今后会改正,让不愉快过去,我们重新开始!让我意外的是,家良并不十分看重这些原因,他对我说,“仔细想过了,你对我的事业也没有什么帮助!女儿也上大学了,不需要父母陪在身边了!我将来也不指望你什么,不必再复合了!”家良的表述很冷静,很现实,直指现在的我已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利益!但我当时听他说不再复合了,只是难过哭泣,并没有想到其它方面。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这一段二十几年的婚姻,终于看明白了。我和家良的感情始于我的同情心,当然也不排除我对家良热忱的好感。但家良作为凤凰男,要在城市立足,没有背景和人脉,只能靠自己的热忱去获得更多的支持。没有吃过贫穷的苦,没有被生活狠狠打脸的我,天真地把同情和好感理解为爱情。此后种种,推进了我们婚姻的瓦解。先是我的父亲去世,犹如我家最有份量的一根柱子倒塌。对于家良来说,我父亲的匆匆去世,也让他失去了许多本来可以利用的人脉关系。母亲和我,能带给家良的资源不多。农村观念中是没有边界感的,老乡亲戚的不断介入,婆婆处处以自我感觉为中心,再加上家良充满了反哺意识,对老家众人无原则地接纳,对母亲极度孝顺。这些种种,不一而足,才导致了我们的婚姻危机四伏。而最后的致命一击,就是家良错估了自己的能力,盲目的在创业道路上一去不返。其实从心底来说,我也理解家良,他在村里是有着耀眼光环的,乡亲们并不知道他在城里的艰难,所以家良一直有着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欲望。余生,家良都难以放下这个欲望,所以,他经过利益权衡之后,放弃了我。家良不会因为读了四年大学,就能抹去身上原生家庭的影子,他的言行中还是有着极大的原生家庭色彩的。比如他的重男轻女就是很好的例子。婚姻是一场长久的修行,凤凰男的婚姻除了出轨以外,都败于日常的杂事。如果想要和凤凰男共度一生,那么,首先,你要先学会做一个村里的媳妇,这件事真的很重要!因为,你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改变你自己!也许你还想看:父亲不在了,我承受了母亲所有的恨在婚姻里,我像极了乞丐我成了贫穷闺蜜的摇钱树丈夫失业后,摇身一变成了女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