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两宋诗词简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两宋诗词简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9-09-26 23: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两宋诗词简史》经典读后感10篇

  《两宋诗词简史》是一本由戴建业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两宋诗词简史》读后感(一):想快速了解两宋诗词历史,可以读这本《两宋诗词简史》

  一说到宋代,就会想到宋词吧。这大概就是“唐诗、宋词、元曲”留给我们的印象。 读了戴建业老师的《两宋诗词简史》之后,我才知道:在宋代,其实诗比词更主流

  不仅诗歌数量比词的数量多多了,而且作家们也是优先写诗兼职作词。打个不恰当比喻,诗歌像是高考的作文,词更像是网文

  可为什么会出现宋词是宋代的招牌这种印象呢?那是因为,词,在宋代才有了相比前朝更高的艺术成就发展

  我们来看看宋词大致的发展情况

  宋初期,宋词还只是延续了唐五代的花间词的风格,体式是小令,题材限于男欢女爱闺阁园亭。

  然后柳永出现了,他主要的艺术成就就在于探索“慢词”的用法对了,他还是第一个作词专业户

  再然后,一个大佬出现了,他就是苏轼。他在作词方面开拓了词的题材范围,开创了影响深远豪放词。正是苏轼,让词达到了和诗平起平坐地位

  后面还有我们熟悉的李清照,创造广为流传的“易安体”。

  到了南宋,爱国成为人们心中的主题,辛弃疾就是爱国词人代表。一边读书中抄录的辛词,一边忍不住读出声来。

  ……

  可以看出,在宋中后期,宋词的题材、体式、风格等都比前朝和宋初期有了很大的变化,也有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两宋诗词简史》全书结构非常清晰。按照北宋、两宋之间、南宋的时间顺序,将两宋诗词的变化、变革、发展走向娓娓道来。在每一时期又选取最有代表的作家重点讲述分析。或从国家社会背景,或从作者自身情况,一一分析他们所做诗词的特点原因以及他们对诗词发展的贡献

  全书读完,对于两宋诗词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迅速就有了脉络

  对于诗词了解程度不多的人来说,这本《两宋诗词简史》也提供了很多知识补充

  在提到某些作家或者诗词派别时,书中都会有相应的诗词全文。而且作者善于引用其他评论诗词的专著佐证自己观点。但又不过分掉书袋子语言简洁流畅优美。既可以看出作者的专业性,又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时注重面向大众的科普性。

  《两宋诗词简史》读后感(二):书评︱《两宋诗词简史》:读懂宋词的前世今生

  历史课本中的宋朝,素以积弱不振的形象示人。

  在政治上,两宋被金国和蒙古摁着打,不得不划江而治年年朝贡保命。

  于文学上,宋诗被唐诗全方位碾压,连宋代大文豪苏轼亦甘拜下风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认为跟李白杜甫比起来,包括自己在内的其他诗人等同于废物一般的存在,可见对唐诗推崇备至。

  这当然是苏轼的自谦之词,要知道,以他为首的宋词豪华天团,异军突起,以黑马之姿横扫文坛一统宋文学江山

  后世将唐诗宋词并称诗词双绝,奉为中华民族不可替代的文学瑰宝

  几个世纪过去,历代研究诗词歌赋学者如过江之卿,然著作多走高深莫测晦涩难明路线,适合学校教学机构做研究,少有面向普罗大众的普及本,这可能是诗词只能在小众范围传播的原因之一。

  我手上这本《两宋诗词简史》,就没有这个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毛病。全书采用通俗易懂文字,从著名词作家的生平和思想入手,将宋词的兴变演化一一道来直白自然普通人也能看得下去。

  在书中,你能看到“变一代词风“的柳永词,开宗立派的豪放词代表苏东坡,独创易安体的女词人李清照,以及陆游、辛弃疾等文学大家在宋词方面的赫赫建树

  可以说,想要了解宋词的前世今生,看这本书就够了。

  《两宋诗词简史》的作者,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教授官方盖章认证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嗯,实际上,他是被教授职业耽误的段子手。

  戴教授深耕古代文学,善于见人所不能见,说人所不曾言。视角独特,对古文学的解说不拘一格,自成一派。

  比如我们熟悉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戴教授的解读就很有意思,他说这是古代状元理想,在登科受封的那天,骑着快马看尽天下美女诸如此类的授课视频在网上爆红后,深受网友喜爱的戴教授喜提“国民教授”称号

  对于《两宋诗词简史》,我前后看了两遍,也推荐朋友看,感觉这本书适用面极广,既可做为小中大学生的课外学习资料,亦可做为古诗词爱好者的研究宝典,更是我们普通人走出校门后,重新认识宋词的一个切入口,值得一读再读,细细品味

  《两宋诗词简史》读后感(三):书评 |《两宋诗词简史》:宋朝不是只有词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宁做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弟兄。”

  真的好喜欢这样的词,百看不厌,百读不腻。虽然自己不能出口成章,但对于那个拥有锦绣诗词的年代总是很好奇,不知道什么样的环境培育出这么多的诗人,什么样的情境能激发诗人的想象,写出一首首脍炙人口千古名篇

  然后,我读到了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老师的《两宋诗词简史》。戴建业老师是这段时间的“国民教授”,他“一口湖北麻城普通话,把唐宋诗词讲得风生水起,猛一听幽默新奇,细一品满是学养。”听说现在戴老师走在路上经常会被人拉住合影,连学校的保安都知道“这就是抖音上说陶渊明不会种田的戴教授”。

两宋诗词简史9.5戴建业 / 2019 / 上海文艺出版社

  可是戴建业老师自己说:“我写的比我讲的更有趣!”在《两宋诗词简史》里,戴老师从流传至今的30万首两宋诗词作品中千里挑一,精选了272首绝妙诗词,收录了欧阳修、柳永、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等54位名家,讲述了两宋诗词的发展轨迹。两宋时期,悠悠300年,无数文人雅士,名家名篇,有这样一本书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真是“红得有理!”。

  通读这本书,打破了我的固有思维,原来宋代的才子们优先想做的还是诗人,填词只不过是他们的“余事”。大书法家黄庭坚的独特作诗方法,我觉得是很好的“写作妙法”。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诗人、词人们的人生际遇造就了他们不同的诗风、词风。

1. 打破固有思维,宋朝不是只有词。

  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人们的口头禅相信很多人和一样,一直一来的固有思维是:宋代优秀的只有词。看了《两宋诗词简史》后,才恍然大悟:其实,整个宋代除了柳永、周彦邦等少数人外,大多数才子优先选择的是做诗人,填词不过是他们的“余事”。

  以苏轼为例,现存苏诗二千七百多收,苏词只存三百多首,数量上苏诗几乎是苏词的十倍,可见相比于诗文而言,苏轼可以说是“余事作词人。”

  那为什么人们又常常提“宋词”呢?大概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词在宋代以前人们很少花大力气文体也较少,这样宋代词人比较容易在这一领域开疆拓土,发挥创造,也因此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二是因为宋诗面前耸立着唐诗这座高峰,为了另辟新径,宋代才子们在词上有了不一样的探索。

  故而,戴建业老师在开篇时说:在这本书里,我们绝不在宋诗和宋词之间厚此薄彼,而是同时勾勒两宋历史时期诗词的发展轨迹与规律总结它们各自的艺术特征与成就。

2. 黄庭坚告诉我们的写作妙法:“点铁成金”、“脱胎换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又号涪翁。他出身书香门第少年时就博览群书,7岁作诗,惊艳四方,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黄庭坚和苏轼并称“苏黄”,并以鲜明的诗风和系统的诗论,吸引了一大批崇拜者模仿者。

  为追求诗风新人耳目,黄庭坚发明了著名的“点铁成金”和“脱胎换骨”法——这不就是现成的写作妙法吗?

  “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翻译过来大白话就是:大量积累融汇前人的语言,并在此基础推陈出新

  戴建业老师认为:语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习古人的语言是积累丰富自身词汇重要渠道之一,取古人的陈言入自己的翰墨,只要不简单抄袭而是活用变化,也不失为继承文学遗产的一种手段。用古人的名言佳句为自己的文章添光增彩,这个方法很好用

  “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为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简而言之,换骨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前人的诗意,也就是与前人的诗歌意同而语异。所谓夺胎法就是点窜前人诗句或采用前人诗意而稍加变化,使之与自己的诗境融合

  这里,戴老师举了两个例子。如黄庭坚的《寄家》诗“近别几日客愁生,固知远别难为情。梦回官烛不盈把,犹听娇儿索乳声。”就换骨于韩愈的《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骄女未绝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我前,耳若问啼声。”黄诗把韩诗的四句浓缩在最后一句里,袭其诗意而异其诗语。

  夺胎法如黄庭坚的《夜发分宁寄杜涧叟》:“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就是从欧阳修《别滁》中划出来的:“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吟诗作词是这样,我们写文章也同样如此,所以博览群书,摘录好词好句,建立自己的语言素材库真是非常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优秀词汇、语句的积累就是我们写作的基础。

3. 不同的人生际遇造就了他们不同的诗风

  开篇戴老师就总结了两宋诗词的基本特征:两宋诗词独特的艺术风貌孕育于两宋独特的文化语境——经济高度繁荣和对外关系上的极度软弱士人生活境况的相当优裕和对他们思想控制的十分严密;文化的十分普及和精神的不断内敛

  两宋诗词的特点、优点缺点,都或直接或间接地与这种语境有关。不同的人生际遇造就了诗人、词人不同的诗风,要正确理解评价他们的诗词创作,就不得不了解他们的政治主张、政治生涯和人生态度。

  戴老师给予精彩范例:如人们将苏轼、辛弃疾并称为豪放词的代表。不过苏轼的豪放中极超旷洒脱之至,辛弃疾的豪放中尽沉郁磊落之姿;苏轼的豪放近于庄子,辛弃疾的豪放近于屈原;苏轼的情怀虽然细腻敏感,善于感受人生的各种不幸,但很快从不幸中超脱出来而处以达观,所以词风超脱旷远;辛弃疾一往情深而又坚定执着一生忠于自己早年的信念,直到临死时还大呼“杀贼”不止,真的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但他一生不改其忧国忧民之心,傲兀不平和悲愤激荡倾入词中,因而词风沉郁悲壮

  读史使人明智,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诗使人聪慧,因为诗是最精简美丽的语言。唐诗宋词是我们古代文学中璀璨夺目珍宝,看一看戴建业老师的《两宋诗词简史》,感受一下两宋诗词的美,这真是极好的阅读享受

  我是虎皮柚子,一名教育工作者,喜欢阅读与写作,欢迎关注

  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两宋诗词简史》读后感(四):辛弃疾:一个人一生至少要为一个理想热血沸腾无怨无悔

  文/黛帕

01 金戈铁马英雄少年

  我想大多数人认识辛弃疾,都是在初中语文课本里吧。从“醉里挑灯看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些诗句中认识他。我知道他的时候,也是这在初中,当时只觉得这人词写得好,无其他感受。时隔多年,我再读辛词,再看辛史,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辛弃疾在南宋来说,可以算得上一个富二代,但他并没有像其他富二代公子哥一样,流连烟花之地,寻欢作乐。而是从小就抱有满腔热血——要报效祖国,收复失地

  公元1140年5月,辛弃疾出生在沦陷14年的济南历城,一出生就生活在金人的统治下,亲眼目睹了广大同胞在金人铁骑下的屈辱生活。爷爷辛赞,当年因拖家带口众多,不便逃亡,留了下来,还在金人的统治下谋了一官半职。但是辛老爷子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时无刻不怀念故土,所以辛弃疾一出生,老爷子就看到了希望,从小就带他登山望远,指画山河盼望有一天能够盼里将来有一天能“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辛弃疾《(美芹+论》札子)。

  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都让辛弃疾的心中,种满了爱国的种子。因此,从小背负国仇家恨的辛弃疾文武双修,双艺绝伦。

  1161年,金国再一次与南宋交战,辛弃疾觉得时机已到,拉了两千多人举起了大旗。不久,他带领这南两千多人的起义军,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起义军,反抗金朝统治。

  因他学识过人,在义军中担任掌书记之职。

  在加入耿京团队时,他还团结其他义军,将其一起带入耿京团队,其中就有带有一千多人的义端和尚。但是这和尚只是个投机分子,他在义军中觉得没有前途,就偷了辛弃疾负责保管的义军大印,想去献给金人,以求富贵。

  耿京发现后大怒,要杀了辛弃疾以儆效尤,辛沉稳应对,承诺三天找回帅印。然后跃于马上,绝城而去,他推断义端的路线,昼夜狂追,在义端得意之际,将义端斩于马下,取回帅印。

  不久,辛弃疾渡江接洽南投事宜,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在人心惶惶之际,辛弃疾站了出来,高呼道“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他马上率领50名勇士,直冲入对方万人的大营。将正与金人庆祝的张国安抓回军营。为了振奋士气,辛弃疾决定让张安国,在健康接受审判。

  于是快马加鞭,一路闯关南下,将张国安在健康斩首示众。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这个21岁的少年一战成名。

2、回归南宋,镇压机器

  他当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如此快意驰骋疆场了,他处在“南共北,正分裂。”的时期,他的理想是“补天裂。”理想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南渡后,他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等职,在这几年间,他不顾自己艰难的处境,不断的向朝廷献计献策,他在《美芹十论》和《九议》中,从南宋抗金战争实际情况出发,详尽的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驱逐外敌,收复失地,统一南北的策略。但是,这一系列的雄才伟略,却得不到实施。

  朝廷赏识他的才能,却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而是利用他的才能来镇压农民起义,应付各地的棘手难题。从1172年起,辛弃疾被朝廷作为万金油使用,辗转于南宋各地,处理纷繁复杂的军政难题,哪里出现暴乱、起义,哪里就有辛弃疾。

  他在1172年(乾道8年)出任滁州太守,1175年出任江西提点刑狱,负责评定赖文政率领的茶商叛乱。其后数年间,被朝廷频繁调动,先后出任西北路安抚使,湖北和湖南转运使,湖南和江西安抚使......在地方任内,他表现优异,敢做敢为。

  他有胆有识,有勇有谋,他在湖南创建的飞虎军,在后来国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江西安抚使时当地发生饥荒,他当机立断,拿出公钱和银器,并向官僚、富商借钱去外地购粮赈饥。他一边镇压叛乱,一边为民请命。但是从来未忘记过抗金使命。这一方面触犯了求和派的利益,所以多次遭到政敌的弹劾。

  1180年,被弹劾罢官,罪名是:“用钱如沙石,杀人如草芥。”

  之后20多年,辛弃疾基本上是在闲居中蹉跎岁月,消磨时光。宋光宗继位后第2年,也就是1991年,朝廷再一次启用辛弃疾,任命他为福建提点刑狱公事。三年后,再度被弹劾罢职。

  辛弃疾最后一次任职,是在他65岁高龄时,出任镇江知府。当时朝政由

  他只是企图利用北伐来树立个人名声,并不做认真的准备,他启用辛弃疾,也只是借助辛弃疾的名气与名望,根本不在乎辛弃疾的智慧与才华。

  辛弃疾曾叹息说:“儒冠多误身。”(《阮郎归》)

3、壮年被弃,带湖闲居

  他在43岁到53岁这10年,一个人最身强力壮、富有激情的时间段,被迫在江西闲居。

  辛弃疾南渡以来,始终没有获得一次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抗战才华,实现个人的北伐抱负,这对辛弃疾来说最大的遗憾。

  盛年时候,辛弃疾被弃江西,胸中极度抑郁。在这期间,他用诗词抒发他对求降派的愤怒谴责,对皇帝的极度不满,这些悲苦之言,郁结成了辛弃疾独有的爱国词调。

  “西北望长安”,成为辛弃疾心头永远的伤痛,稼轩词中频频出现“西北长安神州”等,都是用于代指北方的故土,就像《满江红》里面说:“长安正在天西北”,《水龙吟》里说:“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衣服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水调歌头》里说:“西北有神州。”这都是辛弃疾内心解不开的一个情结,不屈不挠的抗金斗志。

  但是得不到重用,他心里无奈,可想而出,但是他对朝廷还是抱有极大的希望,他相信总有一天南宋会收付失地。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说: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南乡子》里说: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就渴望有远大作为,渡江南以后,这种建功立业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满江红》),率军北伐,统一南北的贴愿望是辛弃疾一生奋斗的精神支柱。

  他所敬佩的人,都是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文武兼备的杰出英雄,他推崇挥师北伐的桓温、老当益壮的廉颇、视死如归的荆轲、飞将军李广,谈笑却敌的谢安等等。

  辛弃疾被罢免后,只能通过回忆重温这种令人振奋的军旅生活,他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到: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他给朋友写的寿词里,也不忘提到抗金大业,为韩南涧祝寿时,以《水龙吟》:“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为范南伯祝寿是《破阵子》:“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用《洞仙歌》为叶丞相作寿:“好都取、山河献君王,看父子貂蝉,玉京迎驾。”

  宋代的祝寿词都不免落得俗套,不论北宋还是南宋,唯独辛弃疾书写的寿词别具一格,因为他的寿词里,都表达了自己抗金的伟大愿望。

  辛弃疾才能,足以成为一代大将,南宋抗金的领袖人物。可惜,南归南宋以后,频遭打击,一直受压抑,壮年罢职闲居,但是他一直不忘恢复大计,就连西去之际,都是“大呼杀敌数声而亡。”

  他“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可悲可叹,可恨又无奈。

4、国家不幸,诗家幸

  在国难当头之际,辛弃疾被废弃近20年,他开始对南宋小朝廷抱有希望,又无可奈何。词中多数写的都是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就像《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休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为什么只道天凉好个秋呢?因为“知我者,二三子。”而且这二三子,相距较远,可能已不在世上。

  因为世上知我者甚少,所以他从陶渊明,庄子当中去寻求慰藉。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陶渊明,“老来成十曰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看到景物的时候,也会想起陶渊明,“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他虽然有心向陶渊明学习,但是始终难以达到陶渊明的境界,因为他心系苍生,心系国家安危。他即使身在田园,但是,想的是:就剩丝毫可能无视我买,而今驾驭轻轻吸上,被30去校白发归根的遗憾,而不是陶渊明那样“种豆南山下”的怡然自得。

  回归田园队,对于陶渊明是返璞归真,解放天性,对于他却是痛苦折磨,精神摧残。

  我们初中所读的课文《青玉案·元夕》,描写了他这一时期的精神孤独。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喧哗热闹的场面,但是这个场面,都与他无关。唯一有关系的便是那人,就连那人,都是在灯火阑珊处。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过是词人的美好愿望,现实当中是没有一个人在阑珊处等他的。尊敬的皇帝,那时正在美人的梦乡中,在看似平和的太平盛世中,偏安一隅,日日笙歌。

  除了描写自己的苦闷,孤独,伤心之外,辛弃疾在这期间,成就最大的是田园诗词。他居住在田园,乡风淳朴。也使得他为我们留下一些自然风俗的优美词章,就像《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还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蝉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

  他用短短几句话,就将乡村小景表现得活灵活现,就像在你的眼前,而且出现于不同于其他人的意趣。从中你就可以看到,使人愉悦的心境。像这样的词,有十几首,这是田园词都写得纯真、朴实、明净。在宋词中出现了别具风味的一面,增加了宋词的多样性。

  国家不幸诗家幸,这时候的南宋,是怎样的,咱们暂且不说。但是他成就了宋辛弃疾这一伟大词人,因为壮志未酬,所以词成为了他表达情感的唯一工具。使得这位少年将军,转变成了大宋词人,为我们在历史的文化上添上了辉煌的一笔。

  我是黛帕,关注我,带你一起读更多的书籍。

  参考资料:

  《两宋诗词简史》 戴建业

  《宋词入门》 诸葛忆兵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两宋诗词简史》读后感(五):曾经地位不如唐诗的宋词,如何成了宋朝的国粹,和唐诗平起平坐?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写道: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分别成了它们对应时代的代表,这一百多年来,我们也默认了这种共识。

  比如,提到宋代的文化,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宋词,似乎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值得称道的文化了。我们孰知苏轼的词,殊不知他写诗的数量远远超过词,而宋朝文人写诗才是主业,写词则是副业。

宋词邮票

  那么为什么宋诗不如唐诗有名?宋词又为何能一枝独秀,成为宋代的国粹?

  文化界的"网红",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的《两宋诗词简史》,给我们全面剖析了宋代文化,让我们了解了一个耳目一新的"宋朝文化圈"。

唐诗,是宋诗无法逾越的高山

  唐代是群星璀璨的时期,也是中国诗歌史的最高峰。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整个唐朝时期,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的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这一时期,不仅著名诗人的数量超过了先秦到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在诗歌的数量上,也超出了先前的两到三倍。

鲁迅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神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

  唐代之后的人要写古诗,必须先研读唐诗。可是唐诗的成就实在太高,对于宋代的诗人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虽然可以汲取唐诗的精华,但是想要翻过这座巍峨耸立的高山,开创宋诗的新意,实属不易。

唐诗三百首

  北宋开国之初六十余年的诗歌,几乎都是中晚唐诗歌的回响。这些宋代之初的诗人们,或许深知无法跨越唐诗的高峰,索性就以模仿唐诗为主。

  这一时期,出现了白体、西昆体、晚唐体三派诗人,分别师法中晚唐的白居易,李商隐、贾岛和姚和。

  真是应了那句话: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

  这些模仿唐诗的宋诗,虽然在艺术表达上很接近,但是在诗歌的格局和韵味上还是差了一大截。

  宋初期的诗歌,在一味模仿的基础上反而失去了自家诗歌的体段,完全没有显露出的时代特征。

宋诗的革新和发展

  宋诗发展到欧阳修时期,才出现了不同于唐诗的独特风貌。这一时期的文人欧阳修、梅晓臣、苏玉舜钦登上诗坛进行诗体革新,致力于宋诗的创作。

  欧阳修提出来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念,提倡用诗为时代传真留影,注重生活内容的精神,避免浮夸空洞的文风。

  史书记载,欧阳修曾做过礼部贡举的主考官。当时有个文学派别"太学体",这个派别的领袖刘几是一个太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玩弄古书里的生僻词汇。

  欧阳修对于这类故意卖弄学问的试卷一律不录取。放榜后,这些写太学体的考生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录取,就上街闹事,甚至要找欧阳修的麻烦。

  不过皇帝充分信任欧阳修的人品和判断力,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历史也充分证明了欧阳修对诗歌的改革是成功的。

欧阳修

  此后,宋代的诗歌渐出佳绩,出现了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这样的名家争雄于诗坛,宋代的诗歌也得以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不过由于宋代诗歌的题材远没有唐代诗歌那么宽广,以及宋代诗人的情感没有唐代诗人奔放,加上宋代诗歌的节制和规矩太多,宋代诗歌无论怎么发展,始终无法超过唐诗的高度。

宋词的崛起和发展

  宋代文人深知唐诗这座高峰实在难以逾越,所以一部分人就开始创作其它的文学载体,以求取得新成就。

  从唐五代留下来的文化遗珠—词,就这样重新登上了新的舞台,不曾想却成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词兴起于隋唐,最初被称为"词曲"或者"曲子词"。顾名思义,就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语句。

据《旧唐书》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词只不过用来唱歌的,而且民间流传的词大多和爱情有关,这在文人眼中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和古诗根本不在一个格调。

  到了唐五代,由于李煜对词的开拓,使得词在境界上有了较高的层次,慢慢被文人认可。

  宋初期,文人们发现词比诗在艺术上更富有创造性,而且词的创作范围也更广,就开始大量创作词。

  这里不得不提到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柳永,以及大文豪苏轼,前者推动了宋词的发展,后者则对宋词进行了变革,提升了宋词的艺术美感。

  柳永在仕途上一直不得意,宋仁宗也对他颇为不满。柳永所幸就以填词为生,同时以词抒发自己失意的苦闷情绪。

  柳永所作的词中艳词较多,他长期沉溺于烟花巷陌,与歌妓来往,为歌妓作词。宋朝时,歌妓为了使自己的演唱吸引观众,往往主动向词人求词,希望获得新的词作。柳永的歌词很受歌妓们欢迎,她们都以能求得柳永的歌词为荣。

  一时间,柳永的词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人争相演唱的曲儿。

  由于柳永使词成为与小令双峰并峙的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而且他还自制了许多新的词牌,使词能表现更丰富复杂的生活内容,所以词的地位逐渐上升,更多诗人把创作目光转向了词。

柳永

  柳永的晚辈苏轼就深受柳永词的影响,把词的创作推向了顶峰。

  词到苏轼时期,依然没有达到和诗一样的文学地位。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

  苏轼认为写词应该与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人。

  苏轼对词的改革是成功的,词不再仅仅是一种乐曲,而是一种独立的抒情体,是表达人们喜怒哀乐的文学体裁,这个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到北宋后期,词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独立的诗作,成为两宋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

苏轼

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道:文学活动由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要素构成,而政治活动又直接影响了文学创作的源泉—社会生活。

  文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不可能脱离政治而存在。这一点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都是文学界普遍认可的观点。

  北宋初期,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策略,解除了禁军将领和节度使的兵权。北宋王朝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重文轻武,边备不修,宋朝军事力量急剧下降,宋朝也成为历史版图上最小的统一王朝。

  由于重文轻武,宋朝的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非常发达,一次科举所录取的进士,远远超过唐朝的录取,这使得宋朝才子辈出,文学家层次不穷。

  但是由于宋代统治者将军事、财政、言路、科举等所有资源集中于朝廷,宋代诗人想出人头地也只有科举考试这条独木桥。

  比如唐代诗人,除了科举还可以投奔幕府,可以从军边塞,也可干谒求官。而宋代只有科举之路可走,这就使得宋代诗人在语言创作上节制得多,规矩都多,也没有唐代诗人的洒脱。

  另一方面,诗歌的地位一直高贵,宋代由于民族和国家受到北方政权的威胁,宋代文人只能借由诗抒发自己的爱国情绪,词属于"小家子"气的风格,只能写一些儿女私情。

  因此,宋时期的诗歌理性大于感性,诗文中常常打官腔,说理太多,他们的真情流露只能隐藏在词里。

  没想到的是,他们刻意钻研的诗却没有随心写出的词受大众欢迎。

  再者,虽然宋朝军事不行,但是经济却很发达。宋初期,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文娱生活丰富多彩,这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极好的条件。

  正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基础温饱解决了,自然要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

清明上河图

  而词作为民间广泛传唱的曲子,更能代表光大市民的喜怒哀乐。经济的昌盛,使得词的创作领域越发广泛,文学家也愿意借助词抒发自己的心路历程。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经过两宋的发展,不经意间已经站在了历史的最高点,和唐诗并驾齐驱,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光彩夺目的明珠。

  参考:《人间词话》

  《中国古代文学》

  《两宋诗词简史》读后感(六):褪却宋词的主角光环,重新定义宋代文学的成就——两宋诗词的相映成辉

  

01 褪去宋词的主角光环

舞台上最容易被记住的,总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主角。

  如果说历史是个大舞台,关于中国文学这出大戏,先后粉墨登场的主角便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

  大师王国维也曾在《宋代戏曲史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于是,长久以来,我们也都默认了这种“主角光环”——

  每一个时代的文学成就,都只集中在一种体裁,一个领域。其他的,都不值一提。

  直到最近读了“网红”教授戴建业的《两宋诗词简史》,我才如醍醐灌顶——

  面对任何事物或者现象,企图用简单的线性思维来解读,都会如盲人摸象,得到的结论,既不全面,也不真实。

  实际上,几千年来中国文学这出大戏,一直高潮迭起,既有“主角”高光时刻,更有“群星”相互辉映的精彩纷呈。

  比如,唐代不仅有诗歌,更有韩愈和柳宗元的散文冠绝古今。《师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名篇,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尤其是宋代的诗与词,堪称“绝代双骄”。宋词自是不必说了。宋诗的光芒也许不足以盖过唐诗,但是绝对可与之媲美。

  所以,戴建业教授专门写了一本《两宋诗词简史》,不仅全面阐述了宋代诗词文学的整体风貌和成就,而且将这些文学作品背后不可割裂的现实生活,也一并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这本《两宋诗词简史》,带给读者的启示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一、为什么说宋诗成就斐然,足以与唐诗分庭抗礼?

  二、“宋词”的说法绝非偶然,“宋词”是如何成长为一个时代的文化名片的?

  三、两宋诗词的字里行间里,除了文学之美,还有什么?

02 被很多人小瞧了的宋诗

  因为唐诗这颗珠玉在前,所以宋代诗歌的熠熠光辉,在很多时候,被人们忽视了。

  事实上,到了晚唐以及而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唐诗的发展,也已经逐渐显现出没落的迹象。

  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要么辞藻华丽,要么格局细碎,早已没有了盛唐气象——宏大的气魄,瑰丽的想象,以及深远的意境。

  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历经几代宋朝文人的探索和开拓,终于在北宋中期进入了又一个全盛时代。

  宋代诗歌的发展,呈现了3个最突出的特点:第一,诗歌是宋代文人最主要的创作形式;第二,宋诗的写作题材更广;第三,宋诗的表现手法侧重于思辨和明理。

  大多数宋代文人对于自己的职业定位,优先选择做“诗人”,填词不过是他们的业余爱好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苏轼。苏轼现存的作品中,诗歌有2700多首,而词只有300余首。苏诗的数量,几乎是苏词的10倍。

  再譬如,号称“六十年间万首诗”的陆游,《剑南诗稿》中的诗歌有9300多首,《放翁词》仅有130多首。陆诗与陆词的数量悬殊,更是达到了70倍之巨。

  陆游甚至在《长短句序》中,提起自己的填词创作,言语中颇有懊悔之意——

  “倚声制词,起于唐之季世。则其变愈薄,可胜叹哉!予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

  宋代文人对“诗”和“词”的厚此薄彼,可见一斑。

  谈及宋代诗歌,不得不提的一个诗人就是欧阳修。

  欧阳修是北宋前期的文坛盟主,发掘并团结了一大批诗人、散文家,比如曾巩、苏辙、苏轼、苏洵、梅尧臣、苏舜钦等等。

  欧阳修和他身边的这些“诗友”们长期保持着以诗相唱和,并写古文来议论实事,最终成功完成了北宋的诗文革新。

  欧阳修率先提出来,诗歌要更逼真地反映现实生活,更细腻地抒发个人情怀。

  因此,宋诗对生活的反映和唐诗一样深广,从国家大事到琐碎闲情,都是诗人咏吟的对象。

  宋诗甚至更加注重表现诗人的个性、气质、趣味、追求和人生态度

  诸如品茗尝果、鉴赏古玩、摩挲笔砚、朋友谐谑、知音清谈等经历,这些在唐诗里很难见到的情景,都成了宋代诗人的写作素材。

  比如,欧阳修的《尝新茶呈圣俞》中“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写的就是品茗的细节。

  再譬如,苏轼的这首著名的《惠崇春江晚景》,是他在赏析了朋友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后,在画上的题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除了对诗歌写作内容进行扩展,欧阳修对诗歌的写作手法也进行了创新新,“诗歌散文化”是最重要的体现。

  诗歌散文化的集中的表现是,以议论为诗,和诗歌语言散文化。

  唐诗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比如,张继《枫桥夜泊》里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一句表面是在写江景,实际上字字都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单寂寞。

  宋诗里描绘的景致,常常是作为议论的铺垫和哲理的佐证。

  例如,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写到是庐山风景,说得却是人生感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代诗歌语言的散文化,也是相对于唐诗而言的。

  唐诗里没有虚词,意向高度浓缩,以求达到一句一义或者一句数义的效果。

  比如,杜甫《登高》里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首诗的每一句所表达的,都是一个独立的意象。

  相反,宋诗以虚词入诗,让诗歌的意向更加明确,脉络也更加通畅。

  比如,欧阳修的《戏答元珍》里,“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这两句是紧密相连的,两句表达一个意思。像散文句子一样,有前因后果,只有“并读之”才体会妙处。

  总之,唐诗宋诗各有千秋,钱钟书先生曾在《谈艺录》里对唐诗与宋诗的比较,做过精辟的总结,那就是 “唐诗多以风情神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可谓一语中的。

03 宋词独领一代风骚

  实事求是地讲,唐诗对宋代文人来说,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反而是“词”这种文学形式,在晚唐时才刚刚萌芽。留给宋代词人的创作空间,广阔而深远。

  宋词的发展历史中,有两个最关键的人物,柳永和苏轼。

  柳永让宋词的创作“声色大开”,从表达的情感,到抒写的语言、结构和体裁,无不令人耳目一新。

  而苏轼则是几乎凭一己之力,把词托举到了和诗一样的高度,令后世谈及文学的时候,词和诗可以相提并论。

  宋代之初的词坛,承继的是晚唐五代的“花间词”风格,写景多是闺阁亭园,言情也不离伤春怨别,体裁多以小令为主。

  后来,范仲淹在词境上突破了“花间”,张先则在词调上突破了小令,率先开始了慢词的创作。

  直到柳永登上词坛,宋词才开启了发展的快车道。

  柳永对宋词的贡献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让慢词成为一种成熟的式样,创造了慢词铺叙承接的结构手法,另一方面,他让宋词的语言口语化和通俗化。

  慢词分为上下阕,最长的甚至有三阕,较之精炼的小令,能够描绘的情景更丰富,表达的情绪也更饱满。

  《如梦令》是非常典型的小令,起源于民间小调,一般篇幅较短,节奏明快。

  比如,李清照这首著名的《常记溪亭深处》——

  “常记溪亭深处,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而慢词的篇幅更长,所以在写作结构上,柳永特别善于用领字来勾勒点染,以求阕与阕之间的承接转换能够紧凑绵密。

  比如,这首广为传颂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词中的“对”、“渐”、“是处”、“不忍”、“望”、“叹”,将各句提领连接,使词意层层转深,最后由一个“想”字,领起结尾的七句,一贯到底。

  这首词的行文流畅,一气呵成,句与句之间的连接紧凑,句法多变又和谐灵动。

  尤其是上阕与下阕之间,用了一个“不忍”来承上启下,从实到虚,从景到情,让全词的情感抒发更加细致、委婉、动人。

  柳永词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极少用到典故,前期常用市民的口语俗语,后期多用朴素精炼的白话,读来平易亲切,又生动活泼。

  南宋叶梦得曾在《避暑录话》 中描绘“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词在人民群众中广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比如,这首《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其中的“是事可可”、“厌厌”、“无那”、“无个”、“恁么”、“镇相随”、“抛躲”,都是当时的口语俚语。

  再譬如,这首《卜算子慢》——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所用的语言通俗平易,,即使是现代读者,根本不用翻字典查资料,就可以完全领会意思。

  总之,平易的语言,流畅的意脉,隽永的情感,是柳永词的艺术特点,这些创作经验,也深远地影响当时和后来的许多词人,苏轼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

  苏轼虽然在词的创作上用力较少,但是他在词史上的地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对苏轼词的成就,做了全面的总结——

  苏轼以写诗的态度并借用某些写诗的方法作词,因而拓展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境界,丰富了词的表现技巧,使词体在艺术上走上了全面和成熟,成为一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特殊抒情诗体。

  之前,人们对词的共识是只写闺阁怨情,自苏轼开始,词和诗一样,可以写大漠荒原、崇山峻岭、大江大河,可以议政言事、参禅悟道、言志抒怀。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水调歌头》,还有《念娇奴·赤壁怀古》,而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更是开了豪放词派的先河——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而苏轼对婉约词的贡献同样不可小觑,他突破了婉约词专写儿女私情的局限,让它能够全面展现现实生活的多彩多姿——

  从山林到政坛,从悼亡到伤别,从抒写爱情到感叹人生,这些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在苏轼的笔下,或者清新细腻,或者洒脱超逸。

  譬如《定风波》里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有《临江仙·夜归临皋》里的“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苏轼也写情诗,比如这首著名的悼念亡妻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刻骨铭心的思念,深情感人肺腑,堪称悼亡词中的绝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总之,苏轼把“诗言志”拓展到词的创作领域,突破了“诗尊词卑”、“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自此,宋词从涓涓细流逐渐汇成漭漭洪流,最终不仅可以与宋诗分庭抗礼,而且还成为了整个宋代的文学标杆。

04 无论宋诗或者宋词,都是整个时代的缩影

  文学来源于生活,文学也忠实地折射和关照社会现实。

  宋代有高度繁荣的经济,却在军事上无比孱弱,在对外关系上极度软弱,300多年来,一直在举全国之力向周边的游牧民族“购买”和平。

  宋代的士人生活条件相当优渥,但是对王朝对他们的思想管控也非常严密,文化非常普及,读书备受推崇,但宋代文人也更加谨慎内敛。

  这些时代特征,决定了两宋诗词如前所述的发展历程,也塑造了两宋诗词鲜明的特征。

  首先,爱国主义题材的诗词特别多;其次,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极大地推动了宋词的繁盛;最后,宋代诗人的集体性格决定了两宋诗词的“理智大于情感”。

  整个大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国土面积最小的王朝。北宋在开国之初,祖宗传下来的北方燕云十六州就成了辽人的地盘,甚至南方的驩州也归在了越南的版图之内。

  到了南宋,赵家王朝更是成了偏安一隅的小朝廷,龟缩进了淮河、秦岭以南的半壁江山,把北方的大片山河都拱手让给了他人。

  于是,国土之丧成了宋代人扎进灵魂的屈辱,收复失地,祖国统一,成了宋代文人心头最沉重的心事。

  比如,陆游做梦的时候,想的都是“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尽复汉唐故地”。

  嘉定三年,83岁的陆游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隐痛与世长辞,临终写的《示儿》,催人泪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代虽然在外交和军事上毫无建树,甚至一塌糊涂,但是,整个宋朝的经济和文化,却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重现了当年汴京的繁华,柳永的《望海潮》更是道尽了杭州的富庶——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起源于优伶乐师吟唱的“词”,随着商业的繁荣,在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的娱乐需求中,被广泛传唱,逐渐发展成群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最终嬗变为宋代文学的成就标志。

  宋代是个高度中央集权的王朝。宋代的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录取的制度更加公平,录取的名额更是唐代的10倍以上,但是,赵家王朝留给寒门士子的向上之路,也唯有科举一条。

  在盛唐时代,士人们可以投奔幕府,可以隐居山林,可以从军边塞,也可以干谒求官,而在宋代,读书人只能“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

  传说柳永的一句“忍把浮名,换了低斟浅酌”,最后在放榜前,就被宋仁宗的一句“且去低斟浅酌,何要虚名”而打发了。

  所以,宋代文人绝不会如李白那样洒脱张狂,“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们节制、规矩、内敛,进而焦虑、敏感。

  在两宋诗词里,充斥着无限的愁绪和莫名的伤感。比如,旷达如苏东坡,也常常感叹,“人生如梦”、“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是梦”。

  即使富贵如晏殊,号称北宋“太平盛世”的宰相,高官、地位、尊严、财富、佳人……世人梦寐以求的一切,他拥有了,而他的《珠玉词》里,处处都是伤春悲秋,还有对人生幻灭的无奈。

  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还有“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等等。

  正是宋代文人在思维上的向内求索,才最终形成了两宋诗词的以理见胜,虽然没有唐诗的雄浑激越,却也因景悟理,清奇别致。

05 读诗与读史,一举两得

  戴建业教授的这本《两宋诗词简史》,让我们重新定义了宋代文学的成就——诗与词的珠辉玉映,相得益彰。

  在品评这些诗词的词章、句法和意境的同时,戴教授还为我们还原了两宋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让我们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阅读戴建业教授的这本《两宋诗词简史》,既是读史,也是读诗,可谓一举两得。

  读书的最大乐趣,莫过于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