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逆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逆行读后感10篇

2019-10-10 23: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逆行读后感10篇

  《逆行》是一本由太宰治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逆行》读后感(一):太宰治之我见

  如果你打开当当小说畅销榜,你会发现排在首位的就是《人间失格》,评论竟然高达140多万。今年日本已上映新版的《人间失格》电影由此可见,即使在太宰治已离我们远去了七十余年的今天,那股“太宰热”依然没有消退。不过纵使太宰治人气极高,我仍然十分不喜欢太宰治。因为觉得他太丧,所以就连看见他那张“手托香腮”的经典照片都觉得厌烦。不过这一切在我看过《浪漫灯笼》和《奔跑吧,美乐斯》之后有了转折。诶呦呵!原来太宰治也不永远是“丧系代言人”嘛!原来他竟然也写过温暖童话!在《奔跑吧,美乐斯》中,我读到了友情信任善良正义,原来太宰治也曾如正午的太阳般温暖!在《浪漫灯笼》中,调皮的太宰治(天知道我什么时候喜欢太宰治了,还“调皮的太宰治”……听到“啪啪”的响声了吗?打脸的声音就是如此清脆呢!)借入江家兄妹四人的角色改写经典童话《莴苣姑娘》,这不可不谓太宰治写作生涯难得一见温情之作。

  《逆行》读后感(二):“在堕落中保持纯真”的太宰治

  二十五岁时,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三十九岁时,他自杀成功。此前,他已经四次尝试自杀,他的名言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他采用日本传统的“私小说”形式创作了大量以自己为原型作品,他笔下主人公懦弱矛盾颓废努力求爱、信任和真实,却往往求而不得,为了麻痹自己,迎合别人,干脆采用了放浪形骸生活方式

  他就是日本无赖作家代表:太宰治。

  无赖派出现二战后的日本,它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而是指反对权威与传统,进行破坏革命。它的出现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的战败、天皇神明形象被打破,民众产生巨大幻灭息息相关

  喜欢太宰治的人,对他推崇备至,井上靖说,倘若举办一场文学奥林匹克运动会,各国要挑选一名代表选手的话,日本的代表,或许不是夏目漱石,不是谷崎一郎,也不是三岛由纪夫,而是太宰治。

  讨厌他的人,毫不掩饰对他的气质风格反感

  三岛由纪夫说他“气弱”,人也很讨厌。

  但无论是喜欢他还是讨厌他,肯定他还是否定他,70多年后,人们仍为他的作品着迷,被他笔下那些真实、生动、不修饰、不做作渴望爱却又敏感胆怯灵魂打动。

  太宰治出生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地主富豪之家,从小没有得到充分关注与爱,婴幼儿时期即与母亲的分离,造成了他对爱既渴望又恐惧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有着重重戒备心理,极度渴望亲近却又因害怕排斥拒绝与人靠近,他用滑稽来取悦大家,内心却因为一次次的表演越来越厌倦孤独

  幸福健康家庭在东方父权社会一直是稀缺存在孩子总在爱与畏中寻找平衡,对于敏感的孩子,在“畏”与“爱”之外,还有追寻自我的压力

  《红楼梦》中贾宝玉只要听见父亲召唤他,就吓的魂飞魄散,但父亲的肯定却是他极度渴望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但贾宝玉没有功名心,只愿在脂粉堆里混不同,太宰治有自我实现需求,有证明自己的渴望。父亲每一次不满表示都会使他的自卑感加深一层,积压之下,他已无力按照传统的、父亲希冀方向去证明自己,却又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只好不断逃避,不肯放弃自己,却又在不被看好的角落倔强地开着孤独的小花。在他短暂一生中,除了与石原美知子结婚后的几年过上了稳定温馨的家庭生活,作品风格较温暖积极,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都很颓废。

  《逆行》是太宰治早期的作品集,无论是颠三倒四的《创生记》还是凌乱跳跃的《叶》或曾入围第一届芥川奖的《逆行》,都有着鲜明的太宰治风格,充满耻感,矛盾而倔强,然而总有一丝真诚如一缕清泉时隐时现,不绝于缕不。论如何颓丧,他始终如自己所说,“在堕落中保持纯真”。

  时隔70多年,太宰治再次走红,与现代人生活节奏变快,压力增大,焦虑加重不无关系,重重压力下,人们很难持续斗志昂扬,颓、丧心态应运而生。有人把“颓”比作残酷世界中的避难所,有人担心“颓”会让人们丧失斗志随波逐流,毕竟太宰治的生活是不值得推崇的。

  其实“颓”只是人的正常情绪自然地来,也会自然地消退。

  颓,是冷静喜欢他的人,正是喜欢他的坦诚

  生活中总有些解决不了的困难、迈不过去的坎,萌生厌倦、退缩是心理的正常反应,毕竟,没人能一直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颓一颓,冷静评估态势,或迎难而上,或更弦易辙,比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干一碗“任何事到最后都会变成好事,没有变成好事,只是因为没有到了最后”的毒鸡汤有意义的多。

  颓,是缓冲网络上曾有一个在末班公交车上边啃面包变落泪的视频,引起无数人的同感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一刻,他是委屈的、颓丧的,但强烈的情绪一旦得到宣泄,就可以避免在压抑中持续发酵风险,“颓”不是脆弱,而是缓冲平台,伤心的泪流尽,更有助于重整雄风

  颓,是自我接纳要说当今最流行的“颓”就是自嘲自讽了,“我是好好地摊着的烂泥,不用你们扶”“世界不会和我过不去,它根本就没时间搭理我”……颓丧中透露着自我解围幽默和接纳自己的勇气,不假装不虚荣,接纳平凡的自己,正是颓文化带来的人性解放

  前几年,有一个风靡全网的小游戏:旅行青蛙。很静态,很佛系,玩家只需买好食品用品,青蛙会随性吃吃喝喝,出门旅游,寄明信片回家。有时接连好几天宅在家看书,有时又招呼也不打地出门旅游。这款游戏突然火爆,又悄然地消失,就像人们突如其来焦躁和慢慢恢复平静,生活本来就是泥沙俱下的,诚然泥沙可能将人困囿掩埋,别忘了那也是建筑高楼大厦不可或缺材料

  颓一颓,更健康。

  《逆行》读后感(三):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而生活,总能、过下去的。

  “生活安乐时,便谱下绝望之诗;生涯挫折中,便书写生命喜悦。”

  相信很多人在读过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一书后都会记得这样的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对于太宰治的作品我印象非常的深刻,从初读之时带给我的压抑、愤恨无奈到后来的释然,接受。这像是一场宿命,更是一种必然

  太宰治的作品有着不同一般的魔力,很多人在读过他的作品后都被其吸引,不夸张的讲太宰治的文字有着经久不衰魅力。相信很多人认识太宰治都是通过《人间失格》这部“丧”小说,但太宰治作为日本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也有温馨的一面

  《浪漫灯笼》就是太宰治少有的温馨之作,太宰治是真实、向往自由,他批判抗拒社会人心险恶,我个人认为他像一名勇敢战士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卑微的小角色,他抗拒但无力,向往自由却把自己的人生过得一团糟,这或许是他所处的大环境所导致,他所处的时代真的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对于太宰治的中短篇小说,不得不说让他一举成名的《逆行》在这部短篇里我非常喜欢这么一句话:要理解我最需要的是勇气,这真是句好话!我就是弗里德里希•尼采!对于这部《逆行》我不敢说我读懂了,但通过书里的文字故事感受到了失去希望后留下的绝望,诞生与死亡、希望与堕落、生命与远行。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直蹦出太宰治的形象,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臆想,书里的故事有非常强的代入感,我以一个旁观者视角观察整个事件走向发展,书里主人公的遭遇更像是太宰治本身,或许就是太宰治真实的写照我喜欢故事里的第二、第三章节盗贼”“决斗”荒唐的人生经历,注定了因果轮回

  我个人喜欢故事带给我的真实感,恰恰《逆行》带给我的是那种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感觉。通过太宰治的这本《逆行》中短篇作品的合集我看到了和《人间失格》不太一样的他。尽管他后者的作品带给我的是极尽真实的感觉,但我真的不想体验他的那份绝望,尽管我也知道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是一种坚持。太宰治就一直在这个世界坚持,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而太宰治亦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

  在《逆行》这部中短篇小说集里所收录的每一个故事,故事里的每一个主人公都有太宰治的影子,这就是他独特的行文风格亦是他独特魅力的所在。读这本书里的故事的时候经常不自觉的想到他所经历的一切,不管是《逆行》还是《故乡》亦或是《叶》每一个人物的出现在衙门身上都可以看到作者身影,所以他的文字显得格外的真实。说实话我很抗拒他作品里将现实生活的样子赤裸裸的表现出来,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美好,都愿意接受善意谎言而不愿意面对现实。可谎言终究是谎言,终有被揭穿的那一天。而我们也势必要面对真实的世界。

  尽管这个世界不是尽善尽美,但我们确实需要接受来自这个世界的是与非。而在《逆行》这本文集里的故事则是可以让我们真正的认识现实。我接受故事带来的结局,哪怕这个接受认知过程痛苦异常,但我仍愿意相信生活本就是一场悲喜交加苦乐年华

  “明明都知道,还要对方坦白,这刑罚也未免太阴险了。”——选自《叶》

  正文的第一句,想要去死。仅仅这一句话就有了打动我的理由,人固有一死,死亡是人生的终点。可一个人究竟对这个世界多绝望才有勇气去死呢?太宰治对这个世界有多绝望,他最终选择了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反正都会死了,而生活总能过下去的。这个世界的一切话语皆为真实,一切话语又皆为虚假。无论是你是我,这一切都是假作真时真亦假!

  从这本《逆行》的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太宰治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悲喜交加。可面对来自现实的劫难,你我是否有勇气像他一样抗争、坚持,亦或是像他一样有勇气在这个残忍温柔的世界里结束自己的额生命。

  “在好好干活后

  啜饮一杯茶汤

  那水面的泡上

  有我美丽的脸

  无数的无数的

  映在他们上面”

  而生活,总能、过下去的。

  《逆行》读后感(四):象落花一般轻盈拥抱生命之重,太宰治的《逆行》

  太宰治《逆行》读这本书的初期,感觉空气密度越来越低,有种窒息和天将之黑的那种感觉。 我个人非常害怕天将黑未黑,室内还余一丝光亮,却为了不浪费一丁点的电力资源不肯开灯的感觉,只要我感觉室内的光线暗到刺激眼睛,哪怕是在白天将要下暴雨之时,我也毫不手软的立即开灯,让一室的温暖光源包围着我,哪怕被家人嗔怪。 太宰的书,就是这样,将黑未黑,落入黑暗之前还会有一豆荧光在不远不近的辍着,不能温暖你,却诱惑前行追逐迷茫、逗引,然后就是死亡,戛然而止空洞。 但是能吸引我把这本书完全读完的理念,却是对人性灵魂和精神深处的一种拷问,一种探索,一种自我解剖。 正是太宰的出身导致他的性格异于普通人,他出生于1909年,津岛家是津轻地区首屈一指的地主富豪之家。太宰治出生之后,是津岛家那一辈里面的第六个男孩,上有五哥四姐,其中两个哥哥不幸夭折,只剩下文治、英治、圭治三人。 这在本书中的《故乡》《哥哥》《浪漫灯笼》中均有痕迹,尤为喜欢《浪漫灯笼》,这是此书的最后一篇,写了家中五个孩子都具有罗曼蒂克情怀,平时会做一些文字游戏,最喜欢的就是故事接龙,这次是家中的老幺改写了《长发妹》的故事,由四个哥哥姐姐续写的故事。 故事中充满了温馨和回忆,还有其他四个兄长姐姐们非常出众文笔,想一想,那么年纪轻轻,不到二十风左右的光景,就有如此高深的文笔,难怪太宰的文笔中总是有一种自卑感作祟,在这些文学修养极高的兄姐们面前,他还真是比较“弱”的。 因着这样的在当地比较显赫的出身,却是一种爆发缺乏贵族气质,使得他的归属感缺乏,这种感觉在他如风中落叶一般的文字中随处可见。 但我又怎么样呢!又是留恋、又是扑克脸、又是道德、又是借钱、又是责任、又是受到照顾、又是对比法、又是历史性义务、又是血亲什么的!啊这样不行啊!选自《姥舍》 自这篇文章起,是我可以进入到太宰思想深入解读他内心的开端所谓的责任已经压得他如风中残叶,他想挣扎,想融合,却更想摆脱,因为他不善于去处理这些事情,这并不是一个敏感又脆弱的文人善于去面对和调停的事情。 我们刚入社会时,茫然,无措,和他的心境是一样的,我们却只能伸着头去抵抗,直到一点点剥落自我,形成一个傀儡一般的人,坚硬的人。 太宰还想保持自己的“真”,所以他做不到。 这篇文章就是他以和妻子自杀的真实过程改编的,最后没有死成,其实小故事里到处充满着矛盾和向往生的讯号,他内心深处渴望被救赎,却找不到这样的出口。 这种性格让他无法融入社会,个人本身没有坚强的意志,有着天才一般的写作能力而又不被认可。 很多次想冲击他最渴望得到的偶像芥川龙之介奖,却为种种原因,一次有一次的失望,失望导致他过度服用药物,产生药物中毒,身体也会坏了。 我很喜欢《鸥》这篇文章,虽然一如即往的琐碎,东扯一句西拉一句,但不妨碍他思想的表达。尤其是开篇这一句:

  “海鸥这种鸟啊,是哑巴”当我这么说时,大部分的人会不假思索的点头并回答:是喔,还真不知道呢,搞不好真的是这样。”而这个回应反倒让我十分狼狈:”啊,我想大概是这样子吧”只好用这种方法坦承自己也是在信口开河。喑哑真是令人难过的事,而我不时觉得,自己正是喑哑的海鸥。 这个开篇,略略改一下,完全可以做名著的开头,特别的喜欢。 通篇文章都在写,海欧是会叫的,但是它的叫声不是真实的,它真正想发出来的声音是藏在心底深处,无法表达,无法说出来的。 就象“爱国”,我们想说,却无法用那些灿烂的夺目的词汇去表达,觉得任何的修饰都是一种亵渎。

  我也深有这种体会,我对最爱的人从来不会去说“我爱你”,说不出口,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感觉羞耻,感觉如哽在喉。 从这篇文章开始,我更加的认识了太宰治的精神世界,虽然他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也是一个“丧”文的代言人。 因为我也有抑郁症,好多说不出来的话,他都代言了。 这种“丧”文和现代社会上的很多年轻人相似。 “丧”文化是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的活着。他们世界中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的生存下去。 但太宰治的骨子和本质和这些青年人还并不完全相同。 他的写作风格中除了颓废中还带着明媚的希望。 就象他的短小说《犯人》中写的,小森为了女友的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恋爱空间,向自己的姐姐去借钱,被姐姐嘲笑,愤而拔刀“杀”了姐姐,于是拿到了一笔钱跑路,一路上堕落,醉生梦死,心怀愧疚,即便在报纸上并未看到抓捕自己的消息,依然惶惶不可终日,最后自杀了,直到死掉,他也不知道,姐姐只是受了重伤,并不希望弟弟被捕,根本没有宣扬这件事,只是让朋友劝小森回家。 在太宰的笔下,女人永远是善良的,无论怎样被伤害,依然还会有一颗温暖,柔软的心。 这和他家庭中女性较多,还有他遇到的几个善良的女人都有关系,他的小说中难得的有着不轻视女性的温柔笔触。 虽然死亡这个词最多的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他依然用着很多明媚的笔端来描写着女性,笔墨不多,却足以看得让人在颓废中有着舒展的小确幸。 所以,对于因他自杀而死的情人田部有着负罪感,这种负罪感导致他的后半生都怀着深深的羞耻。 羞耻在他的文中随处可见,仅次于死亡,如果是恐惧还好,能引发愤怒,可以能刺激生命中的热血,但是无止径的羞耻只会让人无处寻找藏身之处,哪里能躲藏得了自我的羞耻,只有死亡了。 这羞耻感又来源于哪里呢?来自一种思想上的洁癖,这种洁癖对于哪种品德上的缺陷都无法容忍,到恨不能一死了之,对于谎言会感觉无地自容,对于异性会手足无措,对于缺乏同情心也会忍无可忍。 但思想洁癖不代表自己不去触犯这些人类的道德之罪,自己克制不了,除非不去参与社交了,这种矛盾导致了太宰去通过酗酒借麻痹自己。 通过本书中的一些故事,我们认识到一种很“丧”的行径,会带给别人什么样的感受和观感,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克服这种颓废,让自己的思想变得积极起来。 这本书实在算不得治愈的书,但透过书里太宰治对自我一些荒唐行径的剖析,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思想深处萌生出来的那些负面消极的影响是错误的,既然我们可以感知到,就要努力的与之对抗。 太宰治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从他的话里面我们解读出一种思想,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依然要积极向上努力的活着。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泰戈尔 《飞鸟集》 以落花一般的轻盈,拥抱生命的重量,我们都能得到自我的救赎。

  《逆行》读后感(五):太宰治的《逆行》:人生就是在极端绝望中,寻找活着的意义

  “你见过凌晨4点钟的洛杉矶吗?”科比这句话就像一把利刃分割出两种人生,有的人还在熬夜,有的人已经开始了新的一天。九零后、零零后的“丧”正悄悄的侵蚀着他们的青春年华。

  殊不知“丧文化”的鼻祖早在一百年以前就参透了人生,“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他用极端游戏人间的颓废态度,深入到绝望的深渊,企图从中挖掘活着的意义,他就是太宰治。

  01 太宰治的文学天分和矛盾性格,成就了他,也毁灭了他

  1909年6月19日,太宰治降生在日本津轻一带的豪富之家,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物质的丰裕没有培养出他天真的烂漫的个性,而父母之爱的缺失导致了他敏感、脆弱、矛盾的性格。

  他的文学天赋早早的显示出来,小小年纪就读遍了文学经典和文学名家,芥川龙之介是他少时的“偶像”,并打算追随芥川的脚步,步入文坛。

  除了文学创作上像芥川靠近,就连“自杀”这样的事情,他也反复去模仿。他尝试自杀多次,他一生中不断的在自杀和女人之间反复纠葛。

  1929年,年仅20岁的太宰治效仿文学偶像吞食大量安眠药,被救下;

  1930年,时年21岁的他与同居三日的田部吞食安眠药投河,太宰治被救下;

  1935年,那时26岁的他因绝望的现实现状而上吊,绳子断了;

  1937年,因无法容忍所处的战争世界,携小山初代去谷山温泉寻死,被双双救下;

  1948年,因病情恶化,与山崎富荣与玉川上水殉情。

  每一次在死神的眼皮底下逃脱时,都给他带来了创作热情和来自性格的阴郁寡欢,尤其在1930年的自杀未遂,却意外“害死”了田部之后,让他终身活在歉疚与负罪之中。即使如此,他还是一次一次向着死亡的幽光行进,而就是这样一个太宰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出现了激烈挣扎及反抗的痕迹,他依然爱着这个世界,可是为时已晚。每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铤而走险的去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必定要承担生命的重量,为自己的生命负全部责任。

  他的一生,前期作品(1925-1939年)悲伤而沉郁,以个人与现实的矛盾作素材,对现实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厌恶,在其作品《逆行》中可窥见一二;在中期(1939-1945年)作品呈现出明快的特质,作品中憧憬着美好的愿望、新的时代,创作出一大批好“朴素”、“正直”的作品;晚期(日本战败)写作心境再次遁入谷底,提出 “唯有堕落, 才能保持纯真。”他过着地狱般颠倒的生活,并将自己的失望和讽刺用文字编织,最终写出绝唱《人间失格》。

  02 《逆行》:两种隐喻,一种人生

  26岁的太宰治写《逆行》,心里是带着无限期望的,期望这部作品可以一雪前耻,他的耻辱来自家族人们的不认可,他渴盼通过“芥川赏”获得家人的认同,同时奠定新晋作家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芥川奖金可以用来还债。

  《逆行》是太宰治的早期生活,也是他的人生写照,虽处空虚、绝望的境地,却有着自我的反抗和抵御,至今读来令人动容。全篇由《蝶》、《盗贼》、《决斗》、《小黑人》等串成,从老年写到少年,从叙事手法上采用倒序,此为一“逆”。短篇中的主人公都是和社会格格不入的人,是社会主流之外的一支分流,人生际遇不同,却也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此为二“逆”。

  他的“丧”表面上是消极虚妄的,实质却是用生命在书写幸福。“幸福感这种东西,会沉在悲哀的河底隐隐发光,仿佛沙金一般。”

  他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挥洒着自己的文学天赋,认为只有身处黑暗,才能描写黑暗,只有身处险恶,才能讽刺社会,“他认为描绘人类的罪恶就不能过着幸福的生活,他再次重复自己的过错,回到了原先的放浪形骸、酗酒度日的生活中去。”

  他对战败后被美国控制的日本极度失望,1945年的太宰治本有着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孩子,可是他抛却了妻子女儿,和情人厮混,开始了短暂的“晚年生活”,别人是一天天的过着日子,而他是三倍地消耗着自己的生命,于1948年“逆行”结束,成了永远的“流氓派”。

  03 岁月是盗贼,少年该何去何从

  在《逆行》短篇里有《盗贼》和《决斗》令人印象深刻,总感觉某个时刻,里面描写的就是我们读书时的样子,彷徨而迷茫,内心充满去冲破迷雾的决心和力量,这是年轻时的他,也是年轻时的我们。

  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是住校生,常常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对家的想念犹如蚂蚁啃咬着我的心。好不容易熬完了最后一堂课,我在天擦黑前跑到了车站,车站的车子几乎没有了,伤心带着失落填满我的心,

  “我要回家!”虽然不知道回去要做什么,那莫名其妙的执念追赶着我的行动,我终于坐上了末班车,仅有的一辆车子,摇摇晃摇的在路上疯跑起来,我感受到了来自生命的威胁,感觉随时车子会翻倒。

  我冒着这样的危险到了家,可是我的父母给我的不是热情的拥抱,而是语气淡淡的说“怎么又回来了?”瞬间,我的心凉了,一夜无眠,第二天赶到学校,全身心都处于无序状态,看书看不下一个字,那种无所适从的盲目让我周身不适,我想我要疯了,我想我一定疯了。

  考试的时候,我和太宰治一样,坐在前排,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被他描绘的如此真实,我坐在那里,虽然我什么也不会做,我没有他的聪明,知道无论老教授出什么题,他都写“福楼拜是僧侣”,而我面对着令人眼晕的几何题,通篇只写了证明题,然后逃也似的滚出了教室。

  那个时候我想“我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读书?”,想着想着眼泪就会留下来,那种苦闷是来自心灵的,因此也折磨着我的心灵。

  少年时的悲观延续到今天,那种刻骨铭心的无奈和失望从未离开过我,好在我和岁月和解了。我知道岁月就是最大的神偷,就是最大的盗贼,它偷走了我的愿望,也偷走了我的失望,生活总要继续,活下去才是人生的命题。

  太宰治比谁都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他随即在《决斗》里展开了看似荒谬的对决,他要和那些“不知何来的忧愁”而战斗,他最能理解绝对的孤独,所以他丢掉了昂贵的披风,走进泥水里,走到了《小黑人》,少时的他能洞察一切,一听到无聊的讨论就咬牙覆耳,可是对外界的闯入的新鲜事物还是抱着极大的好奇,他从教室的窗户爬出去,想看他心里想的一切,那个少年还在人生的路上探索着。

  04 不管绝望还是死地,活着才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太宰治一生作品中,真正让他成为文学大家的,却是那些灰色的充满悲伤的作品,那些作品犹如一剂良药,将悲观绝望的人们拯救。即使一百年以后的我们,再读太宰治的文字,也能从中感受到力量,活下去的力量,作品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久弥新。

  坂口安吾在读过《逆行》之后,题字曰:“选择死亡的话,只是从人间消失,什么都不用做,多么简单。可是,试着生存,试着去解决问题,就要一直战斗下去。”

  不管性格如何悲观、抑郁,而活着将是探索人生的真在途径。即使太宰治在生命的尽头,也用奋力挣扎去拥抱奄奄一息的生命,可见生命对我们每一个来说都是宝贵的。

  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我们应该如何度过?希望在读过《逆行》之后,我们可以再次思考这个关于生命的命题,这个命题没有答案,只有每个人自己的人生。

  太宰治曾经说过:“活着,那是多么忍辱负重,奄奄一息的伟大事业。”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项伟大事业上,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使命,不管身处何种逆境,我们都要逆流而上,和荆棘做漫长的斗争,相信太阳一定会照常升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逆行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