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深入大脑》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深入大脑》观后感100字

2019-12-19 23: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深入大脑》观后感100字

  《深入大脑》是一部由David Eagleman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深入大脑》观后感(一):超出字数短评

  

6集纪录片,深入了解大约三磅重有一千亿神经元的大脑,非常有趣,里面有大量的例子,还通过EGGMRITMS做了很多实验,很新颖,学到了新东西。比如你大脑告诉你的就是现实,而且是“过去时”,因为我们感受的现实是由各种感官接受信号后经大脑处理后的信息,有0.5秒的时延。大脑无时无刻在学习新的事物建立新的联结,当一条联结被反复加固,就会变成潜意识,相当于软件固化,比如走路跑步骑车打球。决策是一种精神消耗法官午饭后比午饭前(饿了)批准更多的假释(

  《深入大脑》观后感(二):随笔

  重要的不是外界发生事情,而是大脑发生了什么。1.视觉最重要的不是双眼,而是大脑中发生了什么,我们看见的更多是调动大脑已储存的信息,而不是射进双眼的光线行动与视觉的配合需要训练的,并不是看见就能做出行为阴影色块、盲人复明、黑洞中的囚犯)ps世界不在,现实感还在。这是不是能解释梦境常常不是去过的场景,却非常真实2.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复杂的多(赛跑的枪声)3感官信息和脑海中已建立的模型比较进行更新修正。(延伸鸡汤,重要是要修正更新,不能只看个轮廓就妄下定论经验主义)4.大脑在前两岁后就开始停止构建新的链接,而是做减法强化部分链接(所以两岁前应该走遍世界?)5海马体储存空间记忆杏仁体:恐惧情绪攻击。第三集没看懂,除了记得TMS可以不开颅就看到你的大脑。6“远距离战争容易发动”,如果想让一个人纠结就让他更接近结果去调动他更多的神经系统电车困境)7适当理性分析,靠微小的情绪做决定,因为无意识的情绪更早了解你的选择。(前额叶受伤女,无意识心理学)7每个人都有老年痴呆的可能性,但不患病秘方在于调动更多其他的神经

  《深入大脑》观后感(三):印象深刻的几点

  在B站上关注的up主YJango新发布的视频下看到这样一条推荐这部纪录片的评论,正好对脑科学产生了一定兴趣,于是花了一下午看完了此部纪录片。以下是记录看完后印象深刻的几点: 1. 什么是现实? 我们所感受到的现实,不是真正来自于世界的原始数据。而是由听觉、视觉、触觉、视觉的感受器所接受到的信号传输至大脑,经大脑处理后所构建的草图,而大脑建立草图依据于许多要素,包括先验经验等。 2. 是什么塑造了你? - 记忆 当实验样本的大脑切片出现阿兹海默症,而这些样本生前却未体现出阿兹海默,是大脑中的知识储备在起作用。虽然大脑已经退化了一部分,而调用的知识储备依然可以支持她们过着正常生活事实上,事物的意义在于你的经验体系让你联想起的东西。 - 自我意识 所谓决策者。 - 潜意识 大脑无时无刻在学习新的事物,建立新的联结,当一条联结被反复加固,就会变成潜意识,就像打棒球,在极短的时间里做出的反应正是潜意识在起作用。 3. 谁在做决策? 大脑中有两种体系在决策中起作用,逻辑脑和情绪系统。当两者失去连接,无论是多小的决策都变得难以做出。 4. 我该如何决定 决策是一种精神消耗,意志力像是一桶汽油,是一种会耗尽的东西,而不是一种可以锻炼能力。 5. 我为什么需要你? 人是一种社交动物,大脑需要社交来学习与建立新的联结。当人类感受到社交排斥,大脑中的疼痛矩阵就发出反应,促使人类去变得合群。当我们观察一张微笑生气表情,我们的面部肌肉也会趋向做出相同的表情,这使我们能够感受他人的情绪。注射过肉毒杆菌的人面部肌肉无法做出表情,同时变得无法理画面上人的情绪。历史上的大屠杀发生的一个原因在于非人化,将犹太人看做不属于同一群体的人,甚至不算人,让屠杀变得可以接受。所以,换位思考应该是个从幼儿就开始培养的能力。 6. 我们将是谁? 笛卡尔说,也许我只是一个缸中的大脑,被各种信号所刺激,而在大脑中形成了这样一个世界。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摸到的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但是有一个我在思考这个世界是否是真实的,那么因为我在思考,所以我存在。

  《深入大脑》观后感(四):谁在做决策:“自由意志”?

  几年前跟人谈到这个话题。他是康德的推崇者,觉得自由意志是人和动物(机器人?)的最大区别。忘了他是怎样论证的,记得当时心里不太赞同,因为他把身体心灵分得太开,并且太高看人的地位。我觉得“自由意志”是无法脱离身体存在的。(过去哲学对这类的讨论严重过时,因为当时生物神经科学发展得那么好。)维基百科定义是: Free will is the ability to choose between different possible courses of action unimpeded. 所以根据定义,“自由意志”主要体现在决策的选择上,但情绪往往会影响决策,(比如明知不适合却仍冲动在一起,明知没有钱却忍不住花钱)而情绪是生理反应,说明“自由意志”和生理反应(身体)是分不开的。

  先界定一下自由意志的范围,“自由意志”是指我大脑中的“意识部分”是自由的,能自由地做决策。第三集的B站翻译是“谁在做决策”,主讲人也问:真的是“你”在做决策吗?这个“你”可以定义一下。按照主讲人文本的定义,“你”指大脑中意识的部分。这样,假如证明没有自由意志,就可以证明做决策的不是“你”了。这样听起来挺可怕的。但如果“你”的定义是“全部大脑”,即包括意识无意识和其它部分(如果有的话)。这样即使证明没有自由意志,也是“你”在做决策。听起来好多了。

  我对自由意志的看法是,有没有是一回事,相不相信是另一回事。因为目前无法知道“有没有”,所以只需要选择“相不相信”。倾向于做一组对比,相信和不相信自由意志的人在生活质量/道德选择之类的有什么差别,我的假设是相信自由意志的人生活质量更高,所以暂时选择相信自由意志。这部片子里的说法我看着挺触动的。(他假设人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自由意志。)一个长方形缸里有一百四十九个整齐排列乒乓球,再从上方放一个乒乓球下去,它的落地点是可预测的。但放下后球之间会碰撞,导致误差变大,这样即使每单个球的轨迹是可预测的,整个系统的动态却是无法预测的。(放下去的乒乓球可以是大脑中处理“意识”的部分,其他球是大脑中其他部分;也可以是一个人,其他球是其他人。)挺浪漫的说法。

  想到《攻壳机动队》里“神”和女主相连时候说的一段话:“我连接在一个巨大的网络上,我自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你还无法完全理解它,也许只能感受到一片光芒。我们都曾被限制在自我中,现在我们完全相通了。” 即使有自由意志,也只是限制在自我之中的存在吧。

  《深入大脑》观后感(五):意识,只是“副作用”?

  我尝试一切从自然而然的进化说起。一切没有目的,生存和繁殖欲望是在无数随机的可能筛选出来的:没有求生欲的生物肯定会被淘汰,DNA无法延续。基于这种原始欲望,进化出许多生理结构心理机制,可以说今天我们关于人的一切认识都可以从进化里找到答案。求生的本质是找到合适的模型应对环境,在大脑诞生前,DNA负责模型储存功能衰老和死亡提供了模型筛选机制。大脑诞生后,得益于大脑良好可塑性使得生物可以快速学习以构建模型,并使得生物个体可以在生命周期完成模型筛选(我们的遗忘机制就是在淘汰劣势模型),但基因仍然占很大程度上的主导地位,不然其实我们可以不需要衰老和死亡了(基因编辑技术其实提供了自我进化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看,死亡再无意义)。大脑是大自然杰出作品,它是我们存在和认知基础,所以我们感知到的所谓的真实世界,其实是大脑二次构建的世界,一切感知和思考,只是大脑无数神经元之间的信号接受和传递,只是无数电化学信号的流动。这个构建过程节能、高效,且充满着欺骗性。一切意识活动都有其生物上的或者说物理上的基础,意识是无数神经元的连接模式“涌现”出的东西,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其中奥秘,便意味着意识控制、意识创造、意识永生等等(这就好像一切音乐具体乐器无关,我们如果掌握了乐谱和谱写乐曲的能力,那么我们可以改写乐曲、创造乐曲,且乐器易朽而音乐可以以数据的方式存在手机里)。如《未来简史》所说,我们的终极未来很可能就是成为“神”

  但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意识”有什么作用?让我思考这个问题的,也正是《未来简史》这本书,作者说意识像是某种“副作用”,因为意识其实根本不必存在。

  为什么会进化出意识?这个问题在这个纪录片里是这样解释的,意识负责统筹协调大脑各部分的工作,就像一个国家政府一样。比如,如果你很饿了想吃东西,但你又同时在节食,你的意识就会发生作用解决这个冲突

  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解释,真的。如果再想得深入点,这根本不是意识的作用,这说到底不还是那些电化学信号在发挥作用吗?就好像一个国家出现了财政赤字,只有政府站在一个全局视野才能够知道,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政府依然是物理上的,根本没有也没必要形成一个整体意识叫政府,然后这个整体意识会说“我感到有点财政赤字了”

  想吃东西又想节食怎么办呢?把大脑看做一个黑箱,这个黑箱内部已经有关于要节食的“代码”,然后给一个输入是你看到的面包信号,那么不管这个黑箱怎么运作的,它会输出一个信号,要么控制你的手部肌肉去拿起面包来吃,要么控制你的全身继续躺着玩手机。大脑黑箱怎么运作的我们还不尽知道,但这个过程肯定是完全物理的,意识的作用要体现在何处呢?

  这也是为什么,至今意识和智能关系还没有被解决。意识是超级智能的前提吗?未来有可能实现的超级的真正AI,他一定就会拥有意识吗?

  《深入大脑》观后感(六):自由意志,自由的傀儡

  还没看完,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写写自己对于自由意志的胡思乱想。

  很小的时候,我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是真的是自己在做出选择吗?那时我的想法是,会不会有一股超自然力量控制着我们,但我们浑然不觉,还以为是自己在控制自己呢?

  今天,我想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是自由意志?《超验骇客》里有个情节博士问人类新研发的一台量子计算机,问她怎么证明她拥有自由意识,那台超级计算机却反问“博士,你如何证明自己拥有自由意志呢?”

  是啊,这个问题让人无法回答。这让我想起图灵测试机器人如何证明自己拥有人的智能呢?图灵测试说白了就是,它看起来像是,那就是了。今天如果我们把自由意志限制在功能上的、看起来像是的层面,那很可能,我们是有自由意志的。记得曾在quora上看过的一个问题,一个人问一个脑科学方面研究人员,问人类是否真的拥有绝对的自由意志,那个人回答说,如果一个东西在功能上(原文是functional,我不知如何翻译)看起来就是那样的,和你想象别无二致,那么它和你想要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承认quora上的那个回答改变了我的一些认识,但我却表达不出那种感觉,就好像其实我们所认为的本质、所认为的绝对是不重要的,或者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在一个局限于可以探查可以实验的范围,有些问题才有意义。这让我想起自然科学定义里那句著名的“可证伪性”

  假设有个人编号为A,他拥有绝对的自由意志,将他放在测试环境test里记录下他的所有选择。然后将这些选择编进另一个机器人B的程序里,再把他也放进测试环境test,那么B的所作所为与A将会一模一样。那么请问B拥有自由意志吗?

  显然,你不能认为B拥有自由意志,但他看起来就是拥有的,甚至他自己也会认为自己拥有。

  如果有人告诉你,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提前编码好的机器人呢?如果我们的宇宙在一开始就一切皆已注定了呢(这里先不搭理混沌理论不确定性原理,下面也一样)?

  所谓的自由意志是大脑营造的一个幻象吗?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倾向于肯定的。如果物质决定意识,那么一切皆可溯源,任何一个想法,即便看起来再随意,再随机,背后也是有原因的。这样的话,自由要体现在何处呢?

  我不喜欢许许多多的人,太过推崇人类的灵魂,认为人情感创造力是让我们与机器截然不同地方。我也对人类的心灵感敬畏,可我不认为我们神秘化它,把它当做某种神性的东西供奉起来敬而远之是一件好事

  记得《未来简史》里有这样一个真实发生了的例子,某个会作曲的人工智能,学习了几个月的巴赫作曲模式,也仿照着做了几首曲子,人们听了,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说这不过是拙劣的模仿,缺乏灵性,缺乏创造力,距大师差远了。可是当人们在不标注是谁作曲的情况下去选谁是谁作的,结果巴赫的曲子反而大多数被选为了机器人作的,机器人的反而大多数被选为了是巴赫作的。

  在科学的角度看,人类就是一台过于复杂的生化学系统而已,和机器没有本质区别。如果机器没有自由,我不认为我们也有真正的自由意志。

  《深入大脑》观后感(七):深入大脑-重点汇总

  

什么是现实

外部世界-大脑-现实

  我们的感官之间相互影响,共享信息。现实是通过比较这些数据流建立起来的。

  `什么是现实?`

  **你大脑告诉你的就是现实**

  因为在小时候经过强化训练,才能读懂世界。比如有人失明40年,但是能够看到的时候却不能理解真实世界的含义。

  `为什么跑步用发令枪(声音)而不是指示灯(视觉)?`

  声音最短反应2/10秒,而视觉还要慢40ms.因为视觉更加复杂,需要调动1/3的大脑去计算。

  现实的感知其实是一个延时的版本,他从感官中收集所有的信息,再决定如何描述发生的事情。意味着,**你活在过去**。当你认为这一切已经发生的时候,其实已经过去很久了。一般是0.5秒

  在任何时刻,我们的体验较少依赖于摄入眼睛的光线,更多的依赖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东西。

  内部模型:每时每刻我们经历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仿真模拟。看到某个画面的时候,不用看清,大脑就能根据已经存在于脑中的模型,去对物体做出假设。模型会不断更新,修正,提炼。

  `眼睛一秒移动四次,为什么不会觉得画面抖动,晕眩?`

  因为内部模型的假设是世界是稳定的,所以眼睛只是在收集数据。更新脑中的城市。

  可见光是电磁波中的一种,只有整体的一万亿分之1。其他的看不到是因为我们体内没有器官去接受他们。所以意味着,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完全被我们的生理结构所限制。没有人能体会到可观世界。

  每个人对现实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对每一件事情感受的时间长短也是不同的。

  无法改变,只能接受。

是什么塑造了你

  人类小孩的学习时间远远长于一些哺乳动物,但是这些哺乳动物的适应能力比较弱,脱离了当前的环境无法生存。

  儿童的脑细胞数量和成年人相同。

  两岁以后,神经元的建立停止,之后开始修剪,连接变少

  孤儿院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大脑发育的问题,因为没有去学习和认识触摸事物

  爱因斯坦控制左手的大脑区域比普通人大,因为他喜欢弹小提琴。

  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在改变我们大脑的生理结构。

  只要我们活着,我们的个性就是变化无常的。

  有一个人本来很正常,但是性格逐渐发生变化,最后造成了几十人伤亡的大屠杀。他死后的遗物中有一封信要求对他进行检测,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结果发现脑中有一个硬币大的脑瘤压迫杏仁体(人类的恐惧和攻击性情绪有关)

  `记忆准确吗?`

  因为我们大脑的神经元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被其他记忆所占用,所以很多记忆时间越长细节越少。回忆时候的情绪也能对记忆进行粉饰。

  所以我们的记忆是不可靠的

  `1/3的修女显示大脑结构已经有奥本海默的症状,但是认知检测很正常`

  把大脑想象成一个工具箱,认知越强大,工具箱中的东西就越多,就具有可替代性(认知储备)

  `意识的产生?`

  每个神经元都像一个鼓手,虽然每个鼓手都在奏响自己的复杂节奏,但是像以独立而统一的身份在奏响一首歌,产生了意识。

  深睡的过程中,神经元变的更加同步,没有复杂的节奏,意识消失了。

  某件事对于你的意义,在于你的联想网络基于你建立起来的整个经验体系。

  我们感受不到事物本身,我们只能站在我们的角度去理解它。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在基因和经验的引导下,每个大脑都有不同的神经现实,就像雪花一样独一无二。

  当我们学习和创造记忆还有形成人格的时候,数万亿的新连接就会不断形成,再形成。有了独一无二的每个人。

  因为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也是这样。

  不是一成不变,从摇篮到坟墓,经久不息。

谁在做决策

  从睡眠中醒来是大脑正式上线的时间。

  我们意识对生活的影响,远小于我们自己所认知的

  每个动作背后,大脑都在计算非常多的信息。

  喝咖啡的过程需要调动非常多的神经元参与计算,而我们感受不到这个过程。

  成长的过程中,一些动作从软件,变成硬件,最后变成潜意识。

  是非常高效的做法。

  因为神经回路容易走神,所以徒手攀岩者最好的状态就是有意识的时候已经在山顶了。全部交给潜意识处理。

  `男性对瞳孔放大的女性更青睐?`

  瞳孔放大的眼睛,是性欲提升的生理反应,是性邀请特征。

  潜意识会不断替我们做出抉择,身边的各种环境都会在无意识间影响我们的判断。

  `为什么还需要有意识,无意识不是很厉害了吗`

  意识就像是ceo,当公司规模小的时候,不需要有人站出来。而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就需要有人从琐事中抽身,从宏观角度规划。

  在内部发生冲突的时候,意识会选择最佳方案。

  又或者意识让所有的细胞团建起来,让复杂的系统看到镜中的自己。

  基因只是组成你的一部分,因为哪些显性基因,哪些在什么时候显性都收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所有的环境都会和基因互动。让大脑走向人生不同的方向。

  `如果没有自由意识会怎么样?`

  你的想法,感觉,决定全部来自于脑中无数个进行中的互动。然后环境(自然,其他人)又会影响我们的每一个选择。

  这就意味着即时大脑遵循可预测的规则,也永远无法确定我们路向何方。

  我们所想象的宇宙,比抬头仰望的夜空要大的多。

  同样,我们脑中的宇宙,远超越我们意识所了解到的一切。

  我们在宇宙中发掘的最奇妙的物体,就是我们自己。

我该如何决定

  决策帮我们找到人生航线,而一生的选择,又把我们塑造成现在的模样。

  做决策时两股势力会互相拉扯

  决策时,经常发生冲突的两个系统:

  理性

  感性

  铁路的道德困境:

  1. 拉动操纵杆 理性占了上风

  2. 而不推人下去 感性占了上风,因为有肢体接触。

  做决策的时候情感需要参与其中,不然无法进行决策

  直觉,自动的生理反应,如果用逻辑处理将会被数据压垮。

  `吃饭后做决策烦人的假释率是饭后三小时的三倍。`

  因为决策会消耗精力的

  `根据对恶心东西厌恶程度的反应,就能够预测政治倾向`

  反应小的是开放派,反应大的是保守派

  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不断更新我们对世界的估价

  多巴胺多意味价值大,反之亦然。

  帕金森综合征多巴胺水平比正常人低,所以需要复用多巴胺药物来治疗。

  也容易过度奖励的期待大大高于原来水平,从而沉迷赌博,性,等

  压制情绪,做出艰难决定,先发制人,都需要消耗能量,因为意志力会用光。会导致体力降低。

  眼前丰富的感官世界总是比未来的抽象想象有吸引力,也是为什么不容易做出长久决策的原因。

  [尤利西斯(罗马神话中的英雄)_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A4%E5%88%A9%E8%A5%BF%E6%96%AF/19403009?fr=aladdin)

  [奥德修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_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5%A5%E5%BE%B7%E4%BF%AE%E6%96%AF/83270)

  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10年期间,尤利西斯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屡建奇功。他献木马计里应外合攻破特洛伊。在率领同伴从特洛伊回国途中,因刺瞎独目巨人波吕斐摩斯,得罪了海神波塞冬,从而屡遭波塞冬的阻挠,历尽各种艰辛、危难。他战胜魔女基尔克,克服海妖塞壬美妙歌声的诱惑,穿过海怪斯库拉和卡吕布狄斯的居地,摆脱神女卡吕普索的7年挽留,最后于第十年侥幸一人回到故土伊塔卡,同儿子特勒马科斯一起,杀死纠缠他妻子的、挥霍他的家财的求婚者,合家团圆。尤利西斯的事迹在荷马史诗中有详细描述。尤利西斯的身上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在对自己私有财产的维护和对妻子忠贞的试探中展现了狡猾和阴险。尽管如此,史诗对奥德赛形象的塑造依然是正面的,他海上战胜重重困难的壮举,彰显了人类在征服自然和面对险阻时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与豪迈精神。

  神经科学表明我们并非单独的个体,而是由多个竞争驱动组成

我为什么需要你

  只是屏幕上的形状,都能够去寻找其中的动机和情感,并且大都从社会角度叙述。

  我们的大脑非常惯于社交互动,我们会为周围的一切寻找动机和联系

  社会的运转取决于我们解读他人社交信号的能力

  自闭症,看不出来别人脸上的表情。

  我们会模仿我们看到的表情

  肉毒杆菌注射完会导致脸部僵硬,脸部僵硬又导致解读别人情绪和被别人解读情绪能力下降,最终导致社交能力下降

  看着别人痛苦和自己痛苦会刺激一个疼痛神经:

  当我们看到别人遭受疼痛,大脑中疼痛矩阵会被激活,并不是告诉你受到伤害的那部分,而是体验到痛感的那部分

  社交排斥会产生疼痛感,他促使我们亲近他人。

  我们都在寻找联盟,会和朋友,家人,同事…待在一起

  属于某个社会群体会让人安心,是我们身为成功物种的重要迹象。

  群体工作的推动力帮助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建立文明。

  融入群体消极的一面是,每一个群体总有人无法融入

  一个标签就足以改变,大脑中对于他人痛苦的感觉,也就是对他人的关心程度。当看到自己群体的人被戳,大脑痛感非常强,不属于自己群体的人感受非常弱。(无神论者看到其他无神论者被戳,也会更痛,所以不是宗教问题)

  `心理变态的人和他人交流的时候头脑中情感部分会很少被唤起,那普通人怎么能参与大屠杀呢?`

  除了历史,经济,政治去解读,还要通过神经现象的角度:

  1. 在对待不是自己族群的场景下,普通人对于别人的社交神经冲动也非常弱,就像把人当做物体而非人来看待一样。

  2. 群体暴行可以比喻成一个被有意传播群体感染病,最强手段就是宣传,插入我们的神经元,降低我们对他人的关心程度:让你的敌人不像人,把他们编程动物。

  作为人类学到的最重要的就是换位思考,蓝眼睛,棕眼睛的聪明之处在于切换了优势组,让学生得到了一个更大的教训:

  规则体系可以随意改变,真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是没有真理。形成自己的看法。

  我们的未来我们的生存和我们周围的人息息相关,我们的社会动力是勇敢和慷慨等非凡行为的根源。

  不只是遍布全球的70亿个个体,更像一个庞大的超级有机体,因为你朋友的所知以及所爱跟你一样:

  是一个神经网络嵌入了一个由其他神经网络构成的更大的网络之中。

  特别是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亟需明白人类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想要有一个前景光明的文明世界,我们就要明白人脑是怎么相互作用的。其中的危险和机遇,因为镌刻在外面神经回路中的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我们需要彼此

我们将是谁

  大脑的可塑性

  大脑是一个巨大的动态链接网络,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某些道路被破坏,可以重新开发出新的道路。或者复用之前的道路。

  蚂蚁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个蚁群的力量,只要把足够多的蚂蚁放在一起。一个具有复杂特性的超级有机体就形成了,他不属于任何个体,这既是涌现的概念。把足够多的简单个体聚集在一起,让他们以合适的方法相互作用。就能形成一个更大的系统。

  就像蚂蚁一样,单个脑细胞,一生都在负责运行自己的程序。但当足够多的细胞聚在一起,并以适当的方式互相作用。意识就形成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