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垸有个人叫顺粗
顺粗是一个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在我们那瘩旮,提起乡长的名字,可能大都不知道,但对于顺粗,妇孺皆知。虽然人已西去,但顺粗的名号,却深入人心。只要哪个小孩不听话,大人一句“再不听话顺粗就来了的”,立马规规矩矩。
顺粗的名字响当当,源于他的“崇高理想”。
顺粗大概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姓氏没有仔细考究。可能小时候生了一场病的原因,脑瓜不是很灵光,属于那种在我们所谓正常人看来缺根筋的人。记忆中的他,就两种装扮:夏天袒胸露乳,再就是一件腊棉袄裹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那瘩旮还很落后。这个时候的顺粗,正处于青壮年阶段。一身邋遢的他,一米六几的个头,拖着一根竹棍子,夹着一个碗,一年四季行走在乡野小路。饿了,就到哪家蹭点饭,困了,就靠在哪家的草摞里过夜。那个年代的农村,都还很贫穷。条件好一点的碰到了就还给顺粗一点剩饭,不好的就撵他走。而条件差的一般的都住着茅草屋土砖房。有一次,顺粗到一家住着茅草屋的人家讨饭,那人家很穷,没有给顺粗任何东西,态度也不是很好。旁边的一个人调侃:顺粗,他不给你饭吃,你帮他把嘎茅草屋烧打嘎卵。顺粗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几天后,这户人家的茅草屋就莫名的被一场大火吞噬了。慢慢的,人们也就弄清了茅屋起火的原因。对于顺粗,或好好对待,或敬而远之,或狠狠整治。而顺粗,照样我行我素,对点火烧茅草屋几乎达到了迷恋的程度。在“高人”指导下还喊出了响亮的口号:改变九垸的落后面貌,消灭茅草屋!
顺粗是一个活得很自我的人。无论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还是有了社会救济的时段,他总是拖着一根竹棍,自由自在的行走,哪家摆酒席他就凑哈热闹,没有酒席就静静的乞讨,日子倒也过得逍遥。
顺粗是一个很知趣的人。碰到哪家办丧事,他会用乞讨所得,到商店里换块把钱的鞭炮,到事主家磕三个响头。吃饭时由主人放一条高板凳,离客人远远的独自享受。离开的时候,把他那乞讨的大碗装点菜肴,别无他求。
顺粗很“热闹”。他走到哪儿,村里的狗子也就赶到哪儿,围着他打转,围着他狂吠。这个时候,顺粗往往就作势举起他的打狗棍,与狗周旋,你追我赶,热闹非凡。有时,碰到小学生放学的时候,顺粗在路上走着,孩子们嘴里齐喊着“顺粗--顺粗”,却尽量的绕着他过,而顺粗也很乐意的和孩子配合,作势要追赶着,却终究没有较真。
顺粗也有他自己的世界。有一次,我骑着摩托车下班,远远的看到了顺粗,好像牵着一个女的,便有意放慢了速度,经过时,刚好听到顺粗训内的声音:“你的脑壳只怕有问题哦... ...”哑然一笑,原来,顺粗批评起人来也和我们一样!
顺粗人已西去,但却活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嘎卵顺粗哦!”已然作为一句口头禅在我们那瘩旮流传。
————
© 作者:老二
投稿/发文/故事,请点这里>>>
/// 相关 & 精选 ///
“中国牛肉米粉之乡”落户津市
刘鑫:爱的呼唤(征婚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