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读后感锦集

2020-01-18 23:1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读后感锦集

  《李清照:枕上诗书好处》是一本由灵犀著作,汇智博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8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读后感(一):乱世飘零才女

  提起古代著名的才女,应该有很多人会脱口而出一个名字:李清照。那个与许多男性文人一起登上课本女子。她写的诗词大多哀婉细腻,所以也是“婉约派”词人代表

  《李清照》这本书就是用诗词讲传记,看一个女子的侠骨柔情。此书的作者是灵犀,名字本身就富有诗意“身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写出来的文字特别美,大段大段优美工整的句子,要是放在学生时代我一定要把们抄在积累本上,然后背下来,考试时候运用自己作文里面,一定会得高分的。

  说起李清照,有时候我觉得她很幸运,有时候又觉得她不幸

  幸运的事是她嫁给了赵明诚,可以一起读诗,一起写词,一起研究金石。要知道,在那个盲婚哑嫁的年代里,找到一个趣味相投、三观一致伴侣可能比中彩票都难。那个时代里,大部分女性命运还只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出嫁之后更只剩下了相夫教子。写诗作画,是只有大户人家未出阁的小姐才能享受特权。而李清照在婚后还能和丈夫赵明诚夫唱妇随、志趣相投,这是多大的幸运啊!

  不幸的是社会局势动荡,大环境稳定老百姓也就过得比较颠沛流离了。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这个世里,李清照的依靠离开了她。赵明诚离开了,李清照的幸福时光也基本上结束了,所以后期的词也不像以前的那样明媚活泼了。

  《李清照》一书中,不仅文字美,句子美,而且目录也很美。目录里面包含了一个词牌名,还包含了一句诗词,而且不单单是诗词堆砌在一起,为了华丽而华丽,而是展示了李清照当时的一个生活状态比如说第一章名叫“如少女情怀总是诗”讲的是李清照少女时代的故事;“满庭芳 云鬓斜簪与郎猜”是李清照与赵明诚幸福的婚后生活;“孤雁儿 怎一个愁字了得”则讲述了李清照的晚年,也总结了李清照的一生

  书的最后作者还很贴心的附上了李清照所写过的作品,并且还标出了写作时间,和当时李清照的年纪

  读完这本书,我对李清照的印象更加全面了,不再只是那个“凄凄惨戚戚”的著名女词人,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女人

  《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读后感(二):一代词宗

  一个时代为一个人隽永,李清照映照了整个北宋的词坛,也为后人留下绝世的名阙。家国愁,情爱恨,都不是一代词宗的前因,世代传颂的佳句也不是绚烂一生的后果。李清照是浮生的梦,是流光的辉,是历史的巧合,是生命异彩

  世代书香官宦重臣门第。父亲苏轼学生,母为状元之女,李清照可以说生来就异禀天赋,非寻常达官显贵之女能比。父母开明通透,“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主流风气并未限制李清照的成长,出落得亭亭玉立,却也文采非常。少女的细腻,天真敏感,都在那兴尽晚回舟的日暮里雀跃。少女的成长,往往是在不知不觉间。此时的《如梦令》也开启了李清照如梦似幻的一生。

  “少女情怀总是愁”,十六岁的李清照才情出众年少成名,待字闺中。如此不同的女子,青春也在流逝,犹如后院海棠盛极一时,又哪知何去何从。不如一夜宿醉却伤春悲秋,只留少女情怀,烂漫青春。

  在北宋重武轻文的时代背景下,权利才华有时互相成全政客往往就是诗人。文人骚客附庸风雅,也是身居要职高官政要人生志趣。经济文化极大繁荣,催生了社会群体整体价值倾向。“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可见北宋时期最被推崇的就是“风雅”之事。品茶,焚香,插花,评画,吟诗,唱词,都是盛放生活之上的“大雅”。那时李清照就是那繁复人群中的精灵,是那混沌浪潮中的清流。此时,生而为人,生而不凡,也生而为姊,不得不躲在帳幔后面,收敛满身的才情禀赋,家国情怀。文化的昌盛说明封建桎梏在某种程度上同样坚不可摧。就算她曾讴歌乌江英雄,曾期盼蓬莱的长风,有不惧世俗豪情,有不畏人言的勇气,女子仍是那段恢宏历史的清丽背景。

  《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读后感(三):枕上诗书闲好处。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更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称

  她是词坛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点艳色,要知道,自古以来,文坛中的女性身影都是不多见的。

  因为词多是文人所作。

  何为文人?指的是会写文章读书人

  在古代想要读书就已经很难了,至于写,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杜甫曾经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但是,要知道,在古代,书是非昂贵物品,宋濂就曾在《送东阳马生序》里写到看书的艰难——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男性的读书状况就已经如此艰难了,更何况社会地位还不如男性的女性呢?

  更别说那还是一个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

  从这方面来说,李清照无疑是非常幸运的。

  她在进士出身的父亲李格非的开明教导下,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自幼便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家庭接受熏陶,加之李清照本身就聪慧颖悟,才华过人,十六岁便写出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无怪乎时人称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很多人对于李清照的印象都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李清照骨子里也是有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一番冲天豪气的。

  可能注意到了一点,这是一首绝句,而不是李清照最为擅长的词。

  这就不得不提到李清照对于诗词的看法了,她认为“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因为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学生的缘故,李清照受苏轼的影响颇深。但是李清照对于苏门论词的“自是一家”说是不太认同的,她在自己所著的《词论》中提出完全对立的、新的词学观点——“词别是一家”论。

  事实上,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论就是要求词在形式上严守协律,内容上主情致风格上尚文雅,以达到严守诗词之别,维护词的本色目的,既维护了词的艺术体性,也维护了词的传统风格。

  《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一书,作者灵犀以诗一般优美语言将李清照的词与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巧妙联系在了一起。

  十六岁初入词坛,十八岁盛妆出嫁,二十一岁与君短别,三十五岁闻君生两意,四十六岁为君送葬……

  可以说,李清照的一生都付诸于手中的笔墨里了。

  如果说兰波放下了手中的笔,将余生活成了一首诗,那么李清照便是将诗与词化为了她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全书我最喜欢本书附录部分的设计编者将李清照的作品按时间顺序收录于此,其中不仅有对该作品的解析,还有对该作品创作背景的介绍,和作者灵犀的前文搭配在一起,配合食用风味更佳哦。

  《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读后感(四):半生飘零一世才情最美女子李清照

  在宋朝,很一个很有名的女子,被称为婉约词宗,她有着别人不能比拟的才情,也在红尘中如浮萍般辗转飘零。 也曾欢笑,也曾悲凉,也曾书写离愁别绪,也曾感叹家国的衰落。闺秀气质和名士风流,都神奇的被融合在一起,赋予在她的身上。这个女子就是集侠骨与柔情与一身的宋代词人——李清照。 我们去读她的词,会发现她的词风,在前半生与后半生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前期大多是写她明快的闺中生活,后期则是抒发悲苦离别忧伤心情。 为什么会如此呢?词,之所向,情之所倾。其实这和她的人生际遇有关居住四川灵秀之地的80后作家灵犀,在历史文化、古典文学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她在心里怜惜千古女子李清照,便把满腔的柔情付诸笔端,写成书籍《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处好》。 全书以词为线,通览李清照的一生,让读者在领略李清照的诗词之美的同时,也了解了她那跌宕起伏的一生。 浮生清浅,流光总是悠长。李清照的少女时代最是明媚鲜妍。她有一个最疼爱她的父亲李格非。他从不拘束女儿的成长,给李清照的是一个自由生长环境。 齐鲁山川之灵秀,集中在这个世家才女身上。从童年到少女时期,她便聪明伶俐才思敏捷。 李家有女初长成,十五六岁已亭亭玉立。初夏新荷盛开的傍晚泛舟溪亭,成了她少女时期最动人的一抹色彩。 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见天色已晚,着急划着小船寻找归路,最后又误入了藕花深处。一次欢快出游成就了一首绝世好词。从此李清照在父亲的帮助下一发鸣人,以她玲珑剔透词句惊艳了宋代词坛。正如灵犀在书中所说,她前脚误入了藕花深处,后脚就已迈进了文学殿堂。 许多人都应当追忆过往事,当年老的李清照在一个飘的午后倚窗独望时,她最怀念的应该是和丈夫赵明诚新婚时期的甜蜜时光吧。 灵犀在书中感叹道,李清照有素心一颗,故能陪她心的丈夫在金石世界里潜心钻研。赵明诚有思情一捧,故能绞尽脑汁与她成为天作之合也许当时政治局面已有一些微波浮动。但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两个人终于如愿携手一生,真是上天恩赐的莫大幸福。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同样是风雨,这里却绝不是凄风苦雨。而是婚后在两个人相知相守中洒下的点点温情。这样的情感,这样的词风婉约中有豪放,蕴籍中有直白。 如灵犀在书中写道,初为人妇的女子,与夫君侬我侬之时,眼梢风情一些,言笑佻薄一些,又何尝不可呢? 婚后最初的日子里,他们的欢乐是最单纯美好的,但是好景却并不常在。前程似梦,梦远蓬山。因两个人一直没有孩子,赵明诚还是背叛了他的爱情,提出要纳小妾。 李清照的心终是百转千回,何曾不想要一段完美的爱情,世事总是不能如愿,最后她用那颗善良的心原谅妥协了赵明诚。但心里的伤痛又怎能过去,所有的感伤写在词句里,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如今又添一段新愁。 在她无限感叹的时候,政治时局也在不断的变化着。赵明诚被贬官职到后来又调任为淄州太守。期间也是波折不断。只是后来赵明诚的身体却因大量服用错误药剂,已经是无力回天。最终在李清照的恋恋不舍永远离去了。 灵犀说两鬓青丝,掩去过往情思,到底是谁倾覆了流年,到底是谁倾覆了人间。 她的这两声感叹和反问让人心酸心痛,只是这人生一路走来,最后的答案重要吗? 赵明诚虽已离开,李清照经历了一段错误的婚姻解脱出来后,晚年便全力完成了赵明诚的遗作《金石录》。在晚年虽内心凄凉,却也活成了一个真实纯粹的女子。虽是夕阳晚照,也自有属于她的芳华。 她的一生,在灵犀清扬的笔下,如梦一场,如 残月清丽,也如一场细雨,淅淅沥沥的下在春天里。历经千年沧桑,依然下在我们的心里。 离愁别绪,情深缘浅,终究一切都烟消云散,唯留下隽永的词句,供后世之人吟诵。 当我们心沉浸在书中文字时,仿佛穿越了茫茫红尘,邂逅了那个历经命运波折,却仍渴望过风雅人生的李清照。繁花似锦清风如缎,往事虽已千年悠悠,但那诗词依然自古风流。

  《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读后感(五):半生阳光半生冷-,诗情画意独疗伤

  提及千古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诗作无疑是耐人寻味精品篇章。身为女性,她尽管有着无尽的才华却总有无法施展的困境;身为女子,她尽管渴求真爱却为造物的磨人而终归爱恨离别;身为一国之子,她亦是半生流离地与孤独相伴----造物的弄人,却也让她的才情深意表现于文字,流泻于诗词,留下了无数让人津津乐道,品评感悟的诗词佳作

  如此的奇女子,今时今日的我们又该如何去揣摩和感知她的心境呢?走入《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的深处,我们或许跟随着作者的领悟去细细品读和领悟。正所谓“文如心声”,故而我们也许又可以突破于诗作的界限领略内在的芳华。

  作为一名为世人公认的才女,李清照的诗作无疑是精致生动的。尽管远离世俗的喧嚣,尽管跨越时光的洪流,我们借由着《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可以一窥李清照的点滴细微。有别于传统形式上李清照的诗词佳作精选分享,这本读本的创作立意无疑是独特的。本书的编者处处有心地将自己融入于文字的点滴细节。开篇序言的“此间红颜,似水流年“的内容中深入浅出地介绍着作者是因由着何等的缘由和李清照来了一段跨越千年的灵魂邂逅。相逢于锦词妙句,相知于千古风云之间,更是沉醉于难能可贵的文字缘分之约中。也许正是这般的融汇,作者时时通过李清照曾经创作的诗词,结合着自己对 此间的理解感知,叙叙地将这样的感受呈现于书外的读者。于是乎,书外的读者也在无形中牵扯其间。我们不再仅仅只是停留于书本词作表象间的旁观者,我们更是有如无意间来到了李清照的近旁有了隔空相识的奇幻际遇。

  全书以诗词为切入点,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从人物的出生到成长,再到婚嫁,别离等人生的经历为串联,引领着我们一众读者解读李清照这位女子的侠骨柔情。通过着作者徐徐铺陈地展开描述,我们也得以从一个更加直观立体的角度来重新解读李清照的一生。了解着影响她性格发展和诗词创作转变的整个社会背景。“半生飘零,挥墨大写意的天地恍惚;一世才情,细斟笑哦写意的杯酒之间。“这般美文形式的讲诗传创作写法无疑是独特的,新颖的,吸引读者的。通过这般的诠释,我们不难发现它更易于激发着旁人内心深处的感知和共鸣。这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枯燥生硬地读诗词解析人物;这其实更是一种“虚中有是,实中有虚”的互通有无。故词今用地融会贯通引领着我们大开眼界地更深入感知李清照这位有才华的女子。

  在封建的旧社会,太多的人们会根深蒂固地有着顽固的认知“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我们德李清照却因为着出生书香门第德缘故有了不同于世俗闺阁女子德相夫教子。相反的是,她的人生成长中有着良好的知识熏陶和能力培养。结合着她自身的天赋创作,她就此犹如一颗闪烁的珍珠般在男权主义的社会大放异彩。《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的最初便是将李清照的成长通过捉着优美的文字分享给了书外的读者。结合那个时期李清照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心情感悟,她诗作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也淋漓精致地表现在我们的面前。虚实的结合表现中,我觉得自己更容易理解。随着人生际遇的变迁,我们不难发现李清照的词作也有着不同时期的转变。细细品味之下,我们不难捕捉其中蛛丝马迹般的转变。她的词作早已经从最初个人的情感宣泄表达转换至身为宋朝之人的感受了。她后期的作品除了表达对国难家变和身为宋人而落泪复杂心绪。这已然是超越了时代和时空的旷远,通过诗作独自疗伤的复杂之情。对于这般的写作分享手法,我在以往关于李清照诗词作品类的读物中其实并没有接触到的。

  假若说了解这位独特的女子,我们可以借由她的诗词佳作去感知。那么《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这一册书的另一大特色便是有着李清照词+李清照传记合二为一的表达分享。书外的读者除了最初可以跟随着作者一睹李清照坎坷却优雅的人生,更可以在本书的后半部分进一步赏鉴相关的精彩诗作佳品。全书总体的创作无疑可以归纳概括为由诗来识李清照,又由李清照来进一步读懂她的诗篇。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全书的文字畅游之外欣赏到陆小曼作彩插《李清照像》。这里可以收货难以言喻的视觉美感。

  半生阳光半生冷-,诗情画意独疗伤。于《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中,我们跨越时光的洪流,一睹这位才情女子的人生际遇和美词佳作。

  《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读后感(六):且行且修行

  《李清照》 总觉得,天才是存在的!就算勤能补拙,但她们身上那份灵性,那从小的浸润熏染,是别人怎样去努力都无法企及的。我们只需惊叹,只需欣赏。就如此书的作者灵犀。她也是80后,却在历史文化、古典文学方面,有了较深的研究。不是天生的灵性,以及从小的浸润,是做不到如此的。她已出版作品有诗词赏析《且向花间留晚照》《唯有相思不曾闲》,历史随笔《君生我未生》《最风流:生活在魏晋南北朝》,评传《独孤信》等。光看名字,都是非常棒的作品。 读灵犀的作品,你会惊叹她如诗如画般的语言。“时光之美,原就美在时序流转。风物不永,次都予人新鲜的感觉。”“掬一捧少女情怀,便是一首诗;拈一瓣烂漫青春,便是一阙词。” 你会惊讶她独特而准确的意象。“'情意'二字,写着容易,读着轻松,而要践行起来,却与我们的想象隔着蝴蝶飞不过沧海的距离。” 你会惊喜她细致入微的观察。“随着盖头的掀开,她看见了他的唇、他的鼻、他的眼、他的眉,还有,他温润的微.....低眉,掩去的喜意,却在心底开出了灿烂的花....” “如果说,冬梅的存在,是为了证明它的身做骨, 是为了点亮寥落的世界;那么,春梅的绽放,便一定是为了展露它的一抹艳色,是为了醒沉睡的人间。那种灼均放的艳光,乃是造化的杰作,自然的馈赠,寻常之人是不敢与之争美的。” 你会赞赏她的一针见血。“所谓的天造地设,莫过于你我刚好门当户对;所谓的情投意合,莫过于你我皆是同路之人。从古至今,谁也无法真正否认,家世和才品的匹配程度,是婚姻幸福的一重有力保障。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似乎只存在于童话之中。”“人世间,多的是意长语短,多的是兰因絮果,所以,那些一思一念的开始,才会走向一步一遥的结局; 那些一花一草的曾经,才会凝成一烟一雨的.....” 当然,你更会欣喜于她的巧妙构思。她用李清照的诗词串起她的一生,还原她的生活、她的处境、她的想法。跟着灵犀品读李清照不同阶段的诗词,就像品味一场流动的盛宴,有秾丽眷恋,有清欢闲愁,不同路程迎来不同的柳暗花明,不同时间对应不同的酸甜苦辣。品读李清照的词作,品的是宋词所蕴含的绝无仅有的多角度美感,品的是词人亦冷亦暖、幽幽暗暗的情感,品的还是词人宛如宋代青花瓷一般婉约清雅的人生。 “如果说经史子集可以厚重学养。笔记杂录可以增广见闻,那么,诗词歌赋便可以涵养性情,令人如涉春水,如经秋雨,不觉之间便长成了一个灵秀之人。”这是灵犀写给李清照的,同时,也可以照见她自己。她对李清照诗词的研究之深,她对与李清照同时代的名家的了解之多,她对李清照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分析之透,都来自于她的灵气、博学和善思,不是我这般愚钝之人能做到的。 不过,有这样的认识,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放弃,就此自暴自弃。读书的好处众所周知,哪怕没有那样的灵性去领悟,去表达,也应该好好读书!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中告诉外国读者:“用著名的词语与典故而不明言其来源出处,饱学之士读来,便有高雅不凡之乐。这是一种癖好相投者的共用语言。读者对作者之能写此等文章,心怀敬佩,自己读之而能了解,亦因此沾沾自喜。作者与读者所获得的快乐,是由观念的暗示与观念的联想而来的,此种暗示比明直说更为有力动人,因为一语道破,暗示的魅力便渺不可得矣。”说得真是太准确了!暗示与联想便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点。当我们读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时,那种因熟悉带来的喜悦无与伦比。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你吟起一句诗,马上有人接着背诵了。这种心领神会,这种只需意会不用言传,瞬间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读书的好处,更在于领会人物精神与思想,进而读懂生命的本质!我们读一生在“黄州、惠州、儋州”之间浮槎来去的东坡先生,更重要的是读懂他将寂寞沙洲里的执念抛给时光,也将一蓑烟雨中的顿悟留给世人。 停停复行行,行行复停停。也许,生命的本质,便是坦然接受命运的磨砺,将自己打磨成一个风幡不动的人。是的,我们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也不知道人生的驿站将会筑在何处,人生的终点将会走向哪端,那么,唯有,在天地之间,且行且修行。 由艰辛经历中生出的感悟,从苦难往事中炼出的轻盈,大气疏阔之后的玲珑剔透,山重水复之后的柳暗花明,惊涛骇浪之后的恬淡静谧,才更为珍贵、难得。 愿我们,在经历生活的风雨后,也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也能笑着吟诵: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读后感(七):一代才女李清照

  最近电视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火遍了银幕。人们不仅讨论剧情,演员的演技,还对宋代的服饰、文化等内容兴趣浓厚。比如大家讨论的话题之一就是宋代结婚的礼服是红男绿女的搭配,这种颜色的搭配与我们当前有很大不同。通过剧情大家更想探讨的一个时代的生活细节与民俗文化。 而本剧的剧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则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之手。就这样伴随这该局的火热,有一部分人随着这首词,去寻了李清照,读李清照的词,品李清照的人生。这样一代才女又再次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中。

  如梦令 昨夜于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浮光悠长,岁月清浅。悠悠岁月,催老太多才子佳人。唯有手中诗卷,裹挟着过往与柔情思绪流传至今。手捧这些诗词,品前人的文字,回忆着他们的生活点滴。虽隔着千年的岁月,但那份人间情思,古今亦然。 李清照,婉约词宗,通过文字,是她得以对抗岁月的侵蚀,而得以永存。人们惊叹于她的美,惊叹于她的才,惊叹于她的情。这样的女子自是风光旖旎无限。《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一书以美文讲词传,看一个女子的侠骨柔情。透过作者灵犀的文字,可以看出他对李清照的欣赏与喜爱。喜欢李清照的人,一定可以找到更多的共鸣。

  一、 小女孩初涉词坛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她的成长提供了更多自由的空间。历史学家缪钺先生说,“易安承父母两西之遗传,灵襟秀气,超越恒流”。在小女孩的眼中溪亭、藕话、鸥鹭是美丽的家乡、惬意的少女生活。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样的词,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她荡舟溪上,略微的醉意,使她误入莲花丛中,天色渐晚,愈加着急,奋力摇桨,惊起很多鸥鹭。这样的闲趣让她写得如此有意思。她的父亲也忍不住掩去她的芳名,拿给诗词大家品评。竟然有人说这是苏东坡的作品吧?李父笑而不语,心满意得。

  二、 才子佳人的爱情 他,英俊潇洒;她,美貌柔情;他们的结合,珠联璧合。刚刚及冠的他,仰慕着她的才情,婉转地向父亲表达了他的心思。赵明诚注定成为她的丈夫。赵明诚向父亲坦露,自己梦到:“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问父亲这是何意。于是,父亲当即明白,为他的孩子解到:“汝待得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就这样两个热爱文学的人,逐渐走到了一起,一个是才女,一个是金石爱好者,同是文学爱好者,两人婚后的生活自是幸福温馨的。

  三、 一个女子的婉约与豪放 每个人的命运都将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宋王朝的软弱,偏安江南一隅,让李清照感到失望与无奈。虽为一女子,但也不禁发出悲壮的感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篇五绝字数虽少,但千钧之势、豪迈之气不逊于男儿。这样的呼声让统治者们汗颜,让庸夫们汗颜。身为婉约派代表的她,在感怀家国之悲时,一股豪迈之气喷涌而出。让读者们感到这个女子并不柔弱,而是那样的伟岸。

  岁月轮回,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名字都能被后人记住,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日子都能过得如诗词般,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文字都能被人反复吟咏歌唱。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奇女子,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一个充满故事的女子。在以男性为主导的传统文学中,以女性的身姿独放光彩。

  《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读后感(八):词国皇后 一生阳光风雨

  李清照,人称“千古第一才女”,她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读过她的一些诗词,但是对于她的生平只停留在很简短的介绍之上。而此番读了灵犀的《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处好》,不仅重温了李清照大量的诗词作品,还全面地知晓了李清照的生平,特别是她和赵明诚之间的分分合合,不论是分还是合,大抵都是爱太深情太浓所致,才子佳人之间的爱情真真叫人好生感慨。再怎么着,始终还是觉得李清照的名声远大于赵明诚,而赵明诚要做这“词女之夫”,压力还是有的,几百年来,人们对赵明诚褒贬不一,说他见异思迁的大有人在,到底赵明诚是什么样的人,他和李清照之间的爱情是怎么一回事?灵犀有她与众不同的解读。

  先撇开别的不论,整本书我且先以李赵二人的情感纠结为主线来读:

  1、相识于词

  李清照虽才及笄,却早已才情出众。赵明诚仰慕于她,他对父亲赵挺之言道:“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其父解诗,答案是:“词女之夫”,如此暗示恰合赵明诚的心意。

  2、缘牵相合

  李清照18岁嫁给了赵明诚,两人门当户对,意趣相投,新婚燕尔之后,仍能诗词唱和,过了好一番的浪漫温馨时光。

  3、起起伏伏

  琴瑟和鸣、吟风弄月的好时光,因时局的动荡而扰乱。几次波折,看得出夫妻间的情投意合,但是因为二人长期没有子嗣,赵明诚也有了二心,虽然在那个时代蓄养小妾也是很普遍的事,但是赵明诚为人处世的态度的变化已然令李清照介怀。

  4、是否初心依旧

  两情相悦,本就在于初心。即使有美妾在侧,但是赵明诚依然未得一子半女,恐他自己也明白了原因何在。他对金石书画的热衷,能与他分享品咂的始终不会是那些姬妾,而唯有李清照。几度沉浮,即使有再多的裂罅,终其一生,还是她最懂他。

  5、孤老,为他守志吗?

  赵明诚病逝后,李清照真正是“人比黄花瘦”。赵明诚的遗愿,唯有她能帮他完成,这是她活下去的理由,虽然不幸错嫁居心叵测之人张汝州,但是她是果敢的,她的智慧她的坚毅,让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举报张汝州,不惜自己身隐囫囵,所幸脱离危难。而她从此守身完成赵明诚的《金石录》的校勘整理。

  通篇读来,有温温婉婉,也有凄凄惨惨。他们的爱情贯穿全文,这一路走来,能看出李清照的心志,和赵明诚的变化,不管到底他是不是变了,不论变得什么样,她始终是记着他的初心,记着他们之间最初的相约、承诺的。她的诗词是她性格、心路历程最坦诚的表白,但也与他的变化、时局的动荡不无关联。她是词国的皇后,半生阳光半生冷,她的灿烂是他们之间爱情滋润的,她留的泪是国难家变的辛酸与痛楚。她以诗词为旗帜,为爱情招展,他们如果能一生无变,一生携手莳花弄草、吟诗诵词,再探讨金石书画,该有多好,但是造化总是弄人,难道是天嫉英才吗?才情横溢的李清照,不能和爱的人相伴终老,赏花赋诗的闲情逸致,没有了懂的人,余下唯有伤感。

  灵犀的文字我是第一次读,但是这第一次便“一见钟情”,深深地喜欢上这位也是才女的灵犀文笔。她的文风清秀雅致,有古风的韵味,有如诗词般的优美,她娓娓道来的李清照的一生,结合了李清照的诗词作品,还原再现了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与赵明诚之间的爱情风云。对于这样的人物传记,让人读着有滋有味,读到文艺味。

  读完这一本,读完李清照的一生,但是永远读不完她的斐然成就,也读不够她小女子的娇媚和大丈夫般的傲骨。 不论是她的性格还是她的作品,都为世人称颂。我们想读懂她智慧,也想读懂她内心的浪漫与凄苦。物是人非之时,她有对过往的怀念,对逝去的人和情的追忆,她留恋曾经,但是她依然能向前看,能坚强地活下去,她孤独她憔悴,但是她没有放弃,这是最值得我们钦佩的。她的率性自然,她的平静从容,活出的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李清照。

  我手中这本《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处好》是草絮纸材的封面 ,淡淡的纸色,有古书的味道,很衬李清照。书中还有陆小曼手绘的李清照画像,清瘦婉约恰似她人在眼前。

  《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读后感(九):海棠依旧,才情依旧——一代婉约词宗李清照

  唐诗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唐诗反映了唐人重视事功、富有理想、胸怀开阔、热情豪迈的总体风貌,喜欢李白的洒脱飘逸的“五花马,千金裘”,也喜欢杜甫的心怀民众的“安得广厦千万间”,也曾迷恋于孟浩然壮观磅礴的“气蒸云梦泽”中,也沉醉在王维田园舒适的“明月松间照”里,唐诗人不胜枚举,每一个都成了心头好,都说唐朝是盛世的恢弘状景。

  但我却对宋词格外的偏爱,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如一颗宋词瑰宝,乃至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独特的宝石让人不得不为她的才情折服。

  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才女,她与夫君赵明诚的恩爱之情,让人艳羡,可是命运往往捉弄人,后半生她过得那么凄凉,所以她才会借词排解郁闷与烦恼吧!一直想走近她,了解她,不奢求能读懂她,不过如看名人传一般,也像了解才女的一生,于是收了一本《枕上诗书闲处好》,她真的成了我最近的枕上书,全书两条写作线索,明线是她所写的词,暗线是她周遭发生的故事,读下来甚是感慨万千。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父亲不是封建传统之人,虽知道她不能继承李家的香火,却也知道她是结晶了三代人基因的女儿啊!王家本是齐鲁一代颇负盛名的书香世家,他家的孙女就是李清照之母,而李家也在山东一代是有名的书香世家,好的基因当然有好的才情,在李清照还是少女时,就写下了第一阙“如梦令”一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不仅为我们现代人所喜爱,就在当时他父亲李格非都拿出这首词让众人品读。众人猜是苏东坡的作品?父亲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李清照小试牛刀之后,《如梦令》《怨王孙》这样的词作,为众人所欣赏。其实,众人皆不知,她不仅有才气,还有豪气,她对政治的敏感,对实事的前瞻,都是很多前辈都望尘莫及的。

  随着年龄增长,那年李清照已经十七,我最期待的神仙眷侣要登场了。原来赵明诚早已经心有所属于她这个“词女之夫”,为了天作之合,他做了一番的小心思,也打动了他的父亲,很多事情,就这样水到渠成了。就怕你是落花,他是流水,你生她为生,你生她已老,终将错过了姻缘,明明相爱的两人,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刚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这一年,赵明诚二十岁,李清照十七岁,他们无疑是这么有缘相见来说,“你也在这里吗?”的一对令人羡慕的情侣。在宋朝新党旧党交错势力激烈之时,李家与赵家所属的势力不是同一条,李家也对赵家一直是敬而远之的状态,他们还能走到一起,实属难得啊!

  婚期已定,那一段时间新皇帝登基,而父亲的恩师不久病逝都无异于给父亲带来了不小的打击,然而李清照活得通透,她深知自己仰仗的不是自己父亲的强大家族支撑,不是自己清纯的美貌,而是自己的文学,于是,她觉得这大好时间不去研读一些诗词人的作品岂不辜负,于是她开始了学习,那句“海棠依旧”就是受了当时读典籍的影响,她总认为男人的诗缺乏了女人对花的纤弱爱恋之心,不得不说,李清照学习能力太强悍了!

  随着一首首熟悉的宋词登场,我也随之加入了这位婉约派词宗的幕后生活,真是“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好处》读后感(十):《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处好》:作者你输了,输给李清照了

  先说点犀利的,感觉作者灵犀的几万字,完全抵不过李清照的几十字,量大不占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千字万字拿来跟李清照的完美词句混在一起读,《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处好》作者的差距就那么那么明显了,那个差距,真的比较大。想必我如是说,作者也没有什么好生气的,这完全要看跟谁比,你跟李清照比较,输了个精光又如何,谁敢不认输呢!李清照的词风华绝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的才华穿越几千年,输过谁?所以呢,亲爱的作者,你若是跟我比,这不就赢在了分分钟了嘛。

  你喜欢李清照,我读出来了,是不是就够了嘛。

  而且呢,我也喜欢李清照,以前课本上的词背过,自己也找来一些背过。所以我跟你是同路人,我比你还认输呢。

  最近一直在循环听《知否》,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应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那个绿肥红瘦,过目就不忘了,记忆点比较狠。

  半生飘零,绝世才情。那是李清照。

  悠闲自在是好名,坎坷流离是好词。那是李清照。

  她是婉约派词祖,把一个江南小女子的温婉表白的清亮唯美

  但她也有硬刚的一面,那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道尽她豪情的另一面。

  她是柔情女子,也是傲骨墨客, 她的一生经历过欢喜,经历过悲痛,经历过流离辗转,经历过悲欢离合,更有国破家散的苦情,也有你怜我爱的柔情蜜意。只是那时候,她闻名天下。却道疲时,她流离天下。时势和战事,也曾烦扰伤害过她, 但她依旧洒脱挥毫,书写自己不凡的一生。

  李清照,千古女词人,本应莳花弄草,与夫君赵明诚享尽人间之乐。命运却是弄人,半生流离,与孤独相伴,怎一个愁字了得!在《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处好》中,作者化身她的死忠魂,变为一个顺眉低首的小姑娘,字字句句表白着对李清照的爱怜。她把李清照的词,跟她的经历故事和即时环境,美好的接合起来进行描述,尽最大限度的呈现当时的此情此景,此词此意,把那些字句解读的更加饱满,更加华丽,也更加的细致情真起来。

  作者的真情,真的从头流到了尾。那种文字中满满的真情,比较打动我。

  其实,她面对是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如梦一场,残酒,离愁,终究一切都烟消云散,唯留下隽永的词句,供后世之人吟诵。

  世人以为多读李清照的词就够好了。也的确,好词令人珍惜而喜爱。

  但词人的世界,比那些词句多了许多许多。写出那些绝美词句的时候,她一定正在经历着什么。这种经历,如果非常细致的展现出来,应该是读者们非常盼望读到的。

  所以,多写写李清照吧。我们真的很想知道,那些情感流出的源泉,甚至源头,以及缘由。这是我读《李清照:枕上诗书闲处好》的理由,也希望这个理由适合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