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量姿势》读后感100字
《高能量姿势》是一本由[美]埃米·卡迪(Amy Cuddy)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假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能量姿势》读后感(一):主要观点就是一个:肢体语言可以增加自信
逻辑混乱,生拉硬拽,引用了一堆不知出处的研究。
每个篇章都是这个调查、那个研究的说一堆,也没个结论,让读者很是摸不着重点。
其实全书就只有一个观点,就是她在TED讲演时表达的:多做扩展性动作,增加自信。
但为了圈钱吧,硬生生地编出10章。
就是一部电视剧3集就能说完的情节,非要扩展到40集的尴尬,真的让人很难读下去。
十分不推荐,如果想了解一下,看看TED演讲《肢体语言塑造你自己》即可。
《高能量姿势》读后感(二):别被“高能量姿势”忽悠了
在《樊登读书会》上看到了这本书,想起早前TED上看到的作者演讲(https://open.163.com/movie/2013/1/S/0/M8VTMM49G_M8VTMTGS0.html),“高能量姿势”靠谱吗?还是看“ 无法接通月 ”的评论吧!
请注意!!!卡蒂的研究也受到了学术同行的质疑,许多学者以新的研究方法发现,所谓权力姿态效应缺乏实验的“可重现性”(replication)。卡蒂的反驳与自我辩护招致了更强劲的同行批评,她显赫的名声与丰厚的商业收入也在社交媒体上遭受攻击。在陷入多年激烈争论的漩涡之后,卡蒂的合作者终于接受了批评,公开声明“权力姿态效应”是不真实的。
《高能量姿势》读后感(三):高能量姿势
觉得其实内容是写的非常专业的,但却因为自己太浮躁想要快点看到解决办法而没有耐心地仔细看下去。很惊喜地在第二章的时候看到了作者对演员朱利安摩尔的访谈,写到她对演戏的一些心得体会,在一部提升自己的书里看到有关电影有关演员的内容真好~第四章以娜塔莉波特曼为例子,说到她在2015年哈佛毕业典礼的演讲。
写的很专业的一本书不过确实不太易读。下面摘录一下书里一些感触比较深的句子吧。
一旦有勇气或者有能力做某事,下一次当我们遇到类似挑战的时候就会回想起这段经历,再次做好这件事就会变得更容易。如果你做事情时轻松、自信、身心同步、结束时就会感到非常满意,很有成就感,你不会关心结果如何。在演讲时人们引用的最多的一句话“不要仅仅伪装到成功的那一刻,而是要伪装到成功已经成为你的特质的那一刻。”想象自己精力充沛,如鱼得水。还有从书中学到的一个名词:“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orSyndrome),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GeorgiaStateUniversity)的研究者发现,在接受他们采访的那些成功成年人中,有33%的人感觉自己的成功不是理所应得的。获取自信有时候会很难。“冒名顶替综合症”意味着患者会选择放弃重要的职业机遇,从而对他们的财务和个人造成伤害。
《高能量姿势》读后感(四):扩展性动作,高能量人生
作者在大学期间遭遇严重车祸,大脑受损,智商下降两个档次。靠着对心理学的热爱,通过研究身体与心理的作用关系,这位顽强的女士不仅取得博士学位,还成为了哈佛商学院教授,在TED演讲的“用肢体语言塑造你自己”观看量近5000万,以非语言行为给人们的内心带来巨大力量。
1、大量的证据表明,身体可以影响思维、塑造情感、引导行为。
2、我们曾经努力让他人认为我们比真实的自己更有天赋、更胜任工作,因此,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地认为自己滥竽充数、得到了不该拥有的东西,害怕将来会被人揭穿,这种被称为“冒牌货心理”。
3、焦虑和自我关注之间是双向的,人们越关注自我,越在意别人的看法,就越焦虑,情绪也越低落,实际上别人远没有那么关注我们。
4、如果你留意体育比赛的转播,就会发现所有运动的庆功姿势几乎都一样:感觉强大时,人们会舒展肢体,扬起下巴,举起双臂。
5、有一个特别的姿势可以辨别弱势心理:双手环住脖子。当我们的身体或心理感觉特别不舒服、不稳定,不安全时,就会做这个动作,这是人类的祖先遗传下来的保护动作,防止我们的颈动脉被食肉动物咬断。
6、实验中,摆出扩展型的高能量姿势的研究对象,33%的人选择冒险,摆出收缩型的低能量姿势的研究对象,只有8%的人选择冒险。
7、实验中,摆出高能量姿势的研究对象,魅力激素睾酮水平上升了19%、压力激素皮质醇下降了25% ;摆出低能量姿势的睾酮水平下降10%、皮质醇水平上升17%。肢体对心理的影响找到生理依据!
8、倒背手走路的姿势,有助于形成自我的主见。
9、扩展性的动作,即使是声音的扩展,比如放慢语速,也能影响我们的思维、感受和行为,也就是说,说话越慢越有力量、越有自信、越有效果。
10、演讲者展现的自信的特质、放松的状态和澎湃的激情,代表了他的项目的投资价值,这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高能量姿势=扩展性动作,高与低的对比,详见图四。最后提示:这种方法大多运用于关键时刻前的准备工作中,可快速提升状态,亲测有效
《高能量姿势》读后感(五):高能量姿势
看完这本书决定去看看作者的TED《肢体语言塑造你自己》。
学到一个新词:“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系指成功成年人中,有33%的人感觉自己的成功不是理所应得的。书里说常常是优秀女性会有这种感觉。
觉得这本书其实内容是写的非常专业非常棒的,但是因为可能自己太浮躁想要快些看到解决办法而没有耐心仔细地看下去。就是书中没有具体的做法说可以怎么怎么做给出具体的建议,都是在举例的过程中稍稍带出,不认真看很可能错过。(比如我...)
很惊喜地在第二章的地方看到作者对著名演员朱利安·摩尔的访谈,写到她对演戏的一些心得体会。在一部关于提升自己的书里看到关于电影有关演员的内容真好~在第四章也提到娜塔莉·波特曼在哈佛毕业典礼上的一段话完美地诠释了冒名顶替综合征“I have to remind myself today you’re here for a reason. Today I feelmuch like I did when I came to Harvard Yard as a freshman in 1999.When you guys were, to my continued shock and horror, still inkindergarten. I felt like there had been some mistake. That I wasn’t smartenough to be in this company and that every time I opened my mouth, I would have to prove that Iwasn’t just a dumb actress.
一旦有勇气或者有能力做某事,下一次当我们遇到类似挑战时就会回想起这段经历,再次做起这件事就会变得更容易。如果你做事情时轻松、自信、身心同步,结束水就会感到非常满意,很有成就感,你不会关心结果如何。在作者TED演讲中人们引用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要仅仅伪装到成功的那一刻,而是要伪装到成功已经成为你的特质的那一刻。
《高能量姿势》读后感(六):神奇女侠的姿态
好状态才带来好姿势?NO NO~好姿势会带来好的状态!
一、存在力
假设你即将参加一个演讲,试试看先进卫生间做一个高能量姿势,比如神奇女侠,两脚分开,两手叉腰,抬起头目视前方。让你不知不觉间就有了好状态,演讲的时候会更轻松自如。
这是存在力。
当我们感觉个人力量很强大的时候,存在力就出现了,它让我们敏锐地察觉到自身最真实的感受。在强势的心理状态下,即使身处通常让我们感到有极大压力和无助的环境中,我们也能保持存在力。这种存在力将帮助你在承受巨大的压力时不再焦虑、害怕、恐惧,不必再带着遗憾、怀疑和挫败离开。
存在力使我们能够领会并能自如地表达我们真实的想法、感受、价值和潜能。它源于你对自己的感情、信念、价值和能力的深信不疑。
处于存在的状态的人们,会表现出各种吸引人的特质:热情、平和、表里如一、值得信任、自信而不自负等等。存在力可以通过自我助推,逐步调整肢体语言和心态,即通过自我引导来获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让你的身体来引导你的想法。
二、心态的驾驭
1. “冒名顶替综合征”对自己的能力或所处位置感到怀疑,认为自己是滥竽充数、得到了不该拥有的东西、将来某个时候会被人揭穿的担忧。
2. 拥有强势心理能够帮助我们变得勇敢独立、具有创造力、更容易理解和宽容他人,具备强认知功能,能在复杂情况下应对自如。
三、肢体语言的力量
姿势决定你是谁
拥有强势心理特质的人,会将他的强势投射到肢体语言上。与拥有弱势心理者相比,他们在走路时手臂摆动更频繁、步伐更大,在空间上呈扩展状态;而弱势心理者的走路姿势则更拘谨,包含了更多的低头动作,胳膊摆动频率低,步伐也小。
弱势心理者喜欢把身体蜷缩起来,试图占用更小的空间。比如当我们感到不舒服、不安全时,就会产生用手环住脖子的动作。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脆弱之处,以防被肉食动物咬断颈动脉。
四、先身体,后心理
皱眉让我们生气,而微笑让我们高兴。
实验证明,人们做出某种特定的表情可以产生相应的情绪。同样的,抑制这些表情也可以阻止相应的情绪。
研究结果充分表明,采取扩展性的、开放性的姿势不仅可以促使心理和行为发生变化,而且还可以改变研究对象的生理状态。甚至能带来这种积极影响的动作不需要很大幅度,非常轻微的扩展性动作,比如坐直,或是放慢语速,也可以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为。
五、运用高能量姿势改变自己
1.准备:面对挑战时,以扩展性的姿势热身
2.过程:正确使用肢体语言的力量
3.持续:时刻注意自己的姿势
如叉着腰刷牙、以舒展四肢的方式睡觉、把鼠标放远一些以舒展身体、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让家人朋友在自己低头垂肩时提醒自己等。
当你的大脑无法控制地联想焦虑时,别忘了,你的强大,也可以源于肢体。我们可以先假装成功,直到真正获得成功。
五种高能量姿态五种低能量姿态
《高能量姿势》读后感(七):《高能量姿势》笔记
听书: 一、状态是怎么回事? ①“冒名顶替综合征”。我总觉得别人喜欢我们,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真实的我,如果他们看到真实的我,就不会喜欢我了,这就是“冒名顶替综合征”。比如,我们咱在台上很紧张,也是因为有“冒名顶替综合征”。 ②社会权利和个人力量。社会权力的特点是:通过支配权来影响或控制他人的行为,比如金钱、社会地位等。个人力量的特点是:不受他人控制和影响的,比如技术、能力、价值观和个性等。 社会权利凌驾于他人之上,而个人力量是用来控制自身状态和行为的力量。如果一个人缺乏个人力量,即使拥有世界上所有的社会权力,也无法获得存在力。 ③存在力:就是我们感觉自我的个人力量很强大,存在力源于我们对自己的感情、信念、价值和能力的深信不疑。 这种存在力能帮助我们在承受巨大的压力时不焦虑、害怕、恐惧,不必再带着遗憾、怀疑和挫败离开。 ④弱势心理和强势心理。弱势心理不仅会妨碍大脑的能力发挥,还会让我们陷入越焦虑越自我关注,越自我关注越焦虑的恶性循环。 强势心理能够帮助我们变得勇敢独立、具有创造力、更容易理解和宽容他人,具备强认知功能,能在复杂情况下应对自如。 在强势的心理状态下(心理暗示是很有用的),即使身处让我们有大压力和无助的环境中,我们也能保持存在力。 二、肢体语言的会对个人状态产生什么影响? ①优势激素(睾丸素)和压力激素(皮质醇),能很好地帮助塑造强势心理。 睾丸素水平能让我们临危不惧;皮质醇能调节人体系统,低水平皮质醇能提升我们面对威胁时的敏感度,提高避免挑战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那些拥有社会权力的个体,基础睾丸素含量往往较高,皮质醇则不一定低。(睾丸素为主,皮质醇为辅,要相互配合才好) ②强势心理和弱势心理者的姿势对比。强势心理的人在走路时手臂摆动更频繁、步伐更大,在空间上呈扩展状态;而弱势心理的人在走路姿势则更拘谨,有更多低头的动作,胳膊摆动频率低,步伐也小。 ③身体的体验可以导致情感的变化,例如:我不开心,然后我就唱歌,唱完歌,我就开心了。 ④表情能影响情绪,皱眉让我们生气,而微笑让我们高兴。 ⑤扩展性、开放性的高能量姿势,能使睾丸素水平上升,皮质醇水平下降,从而给我们心理带来积极的影响,变得更强势。(坐直,或是放慢语速等细微扩展性动作也可以给什么带来积极影响。) ⑥电子设备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电子设备越小,为了使用它,我们对身体的压缩程度越大;而这种压缩的收敛性姿势保持时间越长,导致我们在心理上感觉到的弱势程度就越大。 三、然后能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拥有好状态? ①面对挑战前,以扩展性的姿势热身。在挑战来临之前,尽可能多地占用让自己觉得舒服的空间,这等于告诉自己,我很强大。如果环境有限,就用大脑来想,想象自己正在摆出最有力量、最具有扩展性的姿势。(还可以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你很好你很棒) ②在面临挑战时,正确使用肢体语言的力量。比如坐直、适度地抬起下巴、避免只用手臂的下半部分做手势,打开上臂做肢体语言等。条件允许的话,尽量走动一下。 ③将高能量姿势融入日常生活中。比如叉着腰刷牙、以舒展四肢的方式睡觉、把鼠标放远一些以舒展身体、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让家人朋友在自己低头垂肩时提醒自己等。 ④瑜伽是提高自身能量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感受: 1.强势心理,来着于我们对自己感情、信念、价值和能力的深信不疑。(我觉得,简单来说就是自信) 2.在面对挑战前,舒展我们的肢体,不断的给自己心理暗示,能让我们能更好的面对挑战。(比如面试) 3.了解自己(优点和缺点)、肯定自己(接受自己的缺点)、表达真实的自己(按自己的意愿做事),能缓解因社会排斥产生的焦虑,促使我们更加坦诚地对待他人,从而让我们拥有充足的自信去面对生活。扩展性、开放性高能量姿势(图片来自攀登书会)低能量姿势(图片来自攀登书会)
《高能量姿势》读后感(八):一紧张就忘词,一成功就自我否定?你可能缺了“存在力”
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高能量姿势》。
本书作者埃米·卡迪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佛商学院教授,书中基于社会心理学的一系列实验及案例,揭示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内容是:“楼梯精灵”、“冒充者综合征”及其背后的心理学机制:存在力。
①
『楼梯精灵』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是自己熟悉的话题,但与人谈论的时候突然大脑空白,话在嘴边偏偏说不出来,等到回过神来,恨不得拍自己脑袋。这时候,大概是遇到“楼梯精灵”了。“楼梯精灵”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根据自己语塞的经历创造的新词,意思是离开当时的情境,走几层楼梯之后,刚刚仿佛丢失的智慧和记忆就又回到了头脑中,而之前的智慧则像是被藏在楼梯下面的精灵偷走了。
事实上,大多数人在面试、试镜、约会、演讲以及与人辩论等情况下,都可能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这是一种思绪短暂受阻并能很快恢复的现象。但是特定的机会只属于特定的时间,事后假想中的应对,往往附带着遗憾、失望和羞耻感,甚至会严重打击我们的自信心。
“楼梯精灵”的产生,通常是因为我们太在意他人对我们的评价,而不是在意我们所讲的内容。自我关注和焦虑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它们互为因果,我们越关注自我就会越焦虑,从而失去了对环境和他人的洞察能力。阿伦·瓦兹在他的著名作品《禅道》中写道:“要领会音乐的奥妙,你就必须用心聆听,如果你在听音乐的时候想‘我在听音乐’,你一定没有全心投入。”
②
『冒充者综合征』
“我担心人们觉得我不优秀。”
“我的成功都是巧合。”
“我好像不配获得这些荣誉。”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类似想法,包括很多名人。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冒充者综合征”。请注意,这不是普通的怯场,而是一种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冒充者综合征,是一种恐惧心理,它会打击我们对自身优势的自信,尤其是当我们的努力取得回报时,这种“不配得到”的心理会让我们怀疑自身价值。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怎么能让其他人信服呢?更严重的是,很多“冒名者”都存在自我打击的行为,比如高估自己的错误、过度苛责自己、降低职业抱负等。
研究人员发现,完美主义者、性格高度敏感的人更容易产生这种心理,他们会不断试图解读、预测人们对自己的评价,想象失败的后果以及人们的反应。所以,心理学家认为“害怕失败”是产生“冒充者”心理的根本原因。大多数人可能永远也不能完全摆脱冒充者恐惧心理,但对自己的心理现象了解越多,我们就越容易掌握它的规律,下一次否定自我时,我们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冒充者综合征”造访了?
③
『找到“存在力”』
心理学家发现,遭遇“楼梯精灵”或“冒充者综合征”时,我们的存在力消失了。“存在力” 是一种保持身心和谐的能力,源于我们对自己的信念、价值和能力深信不疑,它能让我们的行为和认知保持同步,让我们的情感、意识、说话、表情、肢体语言等浑然一体。反之,当存在力缺失,身体会启动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让我们对周遭的压力过分敏感,进而导致行为和认知错位。
既然存在力缺失对我们的心理状态有如此严重的影响,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某种练习找回存在力呢?作者提供的小妙招是:
001 回味人生的光辉时刻。花几分钟回忆一下:你曾经得心应手的一次应对,你可以完全驾驭自己的语言和心态的一次演说,或是你曾经处理得很完美的一次棘手事件。这个时刻可能发生在学校、公司、家庭或任何地方。在进入任务前做这个小练习能让你快速感受到力量的回归。
002 伪装成功直至真正成功。这里的伪装是指对自己进行鼓励的一种小技巧,比如在面临重大挑战时,悄悄对自己做出一个“神奇女侠”的动作,会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你感觉到更强大、更镇定。坚持对自己进行这样的“伪装”练习,在每一次挑战中展现最佳的状态,直到让自己的身心习惯成功。
总结一下,一紧张就忘词,一成功就自我否定,这两种常见的现象背后原来是存在力在起作用。认清它们的真相,下一次面临挑战时,不妨重温曾经的高光时刻,让我们重新振作起来;而当自我怀疑再次袭来,我们更要稳住成功者的姿态,确信自己值得这一切。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记得给我们点赞鼓励哦。
参考书目:《高能量姿势》 [美] 埃米·卡迪
——END——
本文为剽悍晨读写作特训班(第一期)学员作品
作者介绍:行悦,前500强企业HRM,人生赛道转换中。资深“冒充者综合征”患者,不愿给人生设限的两宝妈咪,努力寻求一生三世的活法。
《高能量姿势》读后感(九):身体帮助意识
肢体语言TED演讲:心理可以影响身体,身体也可以对心理有很大的作用。非语言真的能够掌控我们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只需要短短的2分钟,长期坚持,可能就可以带来很大的改变。身体改变心理,心理会改变行为,而行为会改变结果。如果觉得自己不够成功,那就假装自己看起来很成功的样子,直到真的成功为止。当然不能仅仅为了成功而假装,而是要把这种心理内化到骨髓,那么它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第二章打卡: 读第二章的时候让我更加明确了,看这本书的目的:让自己更自信,更好地面对生活。而自信不应只是浮于表面,嘴上说说。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散发出的气质。 如何变得自信?我觉得应该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在初中的时候,我一度怀疑自己,不断质疑,感觉自己特别自卑,向老师寻求帮助的时候,老师说增强自信的最好办法是实力。是的,有了实力才会有底气。我当时并没有找到提升实力的办法,但是现在我好像明白一些了。应该先问问自己:我有什么,在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强。久而久之,这就会成为自己的一个强项。先要了解自己是怎样的,才能对症下药。涉猎多个领域,多尝试,发现适合自己的,并将其发扬光大。 关于状态问题,文中说要学会放松,放松的时候你会全身心投入,心无旁骛。过度的紧张可能会达到相反的效果。我最近看到一句话,分享给大家:I must carry peace and stillness in my heart as I go about my daily activities.放松不是颓废,事先需要准备,需要去计划,心里有底后,也有利于放松,这是真的放松了。 第三章打卡: 第三章的关键词我想应该是信任,倾听。本书名字叫高能量姿势,而这一章主要讲的是信任,如何对他人产生影响,“当我们从恐惧中解放出来时,无形中也解放了他人。”在越来越自信的过程中我们是会影响到周围的事情,而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在自己变得自信的同时,将这种方式传递给周围的人。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一个人的成长中陪伴和倾听总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我想这应该是要求我们有同理心,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倾听他人的想法,相信他人,了解他人,相互协作达到团队合作中的效益最大化。 第四章打卡: 冒充者综合征,是一种认为自己滥竽充数、得到了不该拥有的东西,将来某个时候会被人揭穿的想法,这种想法有时候会让人崩溃。这种心理还是源于不自信叭,渴望得到认可,但是又觉得自己好像不会得到认可,或者自己不配得到认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什么都不会害怕。当然,还有是一种内心足够强大,真正达到无畏。有一颗想要变得优秀的心,就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优秀,时间长了,会越来越优秀,关键还是在坚持吧。其实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稳重的人,但是觉得稳重还是挺重要的,就从一个很容易炸毛的人逐渐过渡到身边人可以依赖的样子。我内心还是觉得自己不是很稳重,但是问起身边的人她们都觉得我可以依靠,我觉着这可能就是冒充者综合征,我也在慢慢地相信自己可以变得很稳重。很平和地看待生活。 第五章打卡: 焦点效应,自己认为自己在别人的眼里很重要,有时候就会放大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其实自己并没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在刚刚上初中的时候回忆小学,发现自己记得的只是那些看起来不那么好的事情,感觉生活仿佛没有什么欣喜的地方,甚至害怕见到以前的同学,怕他记得自己以前的糗事,而且他会告诉我现在的同学。但随着慢慢长大,渐渐发现,自己真的没那么重要。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别太自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英语老师说过beperfectyourself.这就足够了。现在的我还是时不时会想起原来的不好的事情,但是我开始记录发生的开心,有意义的事情,并把它存在一个文档里,从年初开始的,现在翻记录的时候发现,我也做了很多的事情了,有种满足感。 强势心理和弱势心理,再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有想要退缩的心理,而强势心理能使自己更好地面对遇到的困难,这也是一个磨练的过程。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随着慢慢成长,就会发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不断否定自己,但是强势心理会让我们重新鼓起勇气。并在不断磨砺中变得更加坚强。 第六章打卡: 很难通过语言判断一个人是怎样的,因为在正式的场合,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可能都是事先规划好的。或者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学会少说,就是因为害怕说错。而除了语言之外的非肢体语言通常可能传递出比语言更准确的信息。本章中有个专家在研究人的时候,会刻意把声音关掉,仅仅只是观察他的动作就能分析出很多的信息。因此,如果想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肢体语言,微表情是必须要注意的地方。高能量的姿势可以让你短时间里得到一种力量,让你更自信。 第七章打卡: 在我的认知中,我总是认为心理决定身体,但是本章中用一系列实验表示身体对于情绪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初中同学,那时的我总觉得他的情绪很稳定,很乐观,于是去向他求教,他说经常微笑,即使遇到不开心的时候也要微笑,这样会有很大的不同,当时不明白,就把这个当成了耳旁风。而此刻我也试着微笑,忽然间觉得挺开心。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每次写作业的时候觉得坐正比驼背更能让我注意力集中。“当肢体语言表达出我们的个性,而我们所有的感官都察觉到了这种个性时,这种感觉所带来的力量是非常让人震撼的。”感觉这种力量挺神奇的。像威廉·詹姆斯所说的那样:“我不唱歌,因为我快乐;我快乐,因为我在唱歌。” 将心理与肢体语言结合,也许会迸发出更多的惊喜。 第八章读书打卡~ 一. 身体姿势真的可以对心理产生一定的作用,作者举了很多实验
的例子都是为了证明这一点。 二.李·黄还让研究对象交叉双腿,把一只脚的脚踝放在另一条腿的大
腿上,膝盖向外。
我挺喜欢这个姿势,有点像二郎腿,但又不完全是,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很放松,当然,这个姿势维持时间长了会脚麻。
三.感觉还是得经历得更多才能对自己越来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从走路开始叭,我一直都驼背,看着很没有气质。 五.转移注意力叭,世界上有很多比手机等电子产品更有趣的东西,
找到自己感兴趣东西。别人的生活过的再好,看别人的生活再多,终究都不是自己的,回到现实,发现自己还是原来的样子。 现在有很多app可以帮助我们更专注,例如番茄钟啊,forest,会强制让你不能玩手机,去做其他的事情。
六.力量,嗯,很多方面。父母,朋友等等。感觉重要的是容易满足,我是一个吃饱了就很开心,看到天很美很开心,遇见一个合得来的朋友很开心等等,自得其乐,心态挺重要叭。 第九章打卡~ 在今天早上的英语听写中,我刻意使自己坐直,坐正,然后会发现,我不紧张了,身体舒展开而不是蜷缩在一起,趴在桌子上,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是挺好的。在上课的时候也保持听写的时候的姿势,很少走神了,而且整个人是出于一种很放松的状态。 还有就是改进下走路的姿势,驼背真的老起来不是那么美观,而且我发现挺直背走路,气质似乎出来了一些些。 我觉着保持身体是一种伸展的状态,很放松,很舒服,然后精神状态也会不一样。适当地伸一伸懒腰,真的很享受。 第十章打卡~ 最后一章作者更多地是去举一些那些听完她的演讲之后改变自己的案例。别的不说,就说这次读书活动叭。断断续续地读下来发现坚持一件事,真的很有成就感。每一章的读书笔记我都有写,有的因为时间过了就没有发出来。最后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有2000多字了。本来觉得没啥,但是这2000多字算下来就有一种成就感。而且发现这次读书会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打卡,日积月累就有很大的收获,而且还有不同的同学从不同角度去谈自己看的内容,每个人都可以吸收不同的东西,棒棒哒~
《高能量姿势》读后感(十):高能量姿势本身论点不成立,当心伪科学
高能量姿势(Power posing),是书中主要论点,意思大概是采取高能量姿势能让你心理感觉更强大、乃至生理都会有所变化.
书中说道采取高能量姿势会使得人体睾丸素水平上升、皮质醇水平下降。但是,有许多研究指出高能量姿势本身并不能对人的心理有多少直接的影响作用
Embodying Power: A Preregistered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Power Pose Effect
同时,高能量姿势也不像书中说的那样,你采用高能量姿势,会对你的荷尔蒙等有所影响。
http://datacolada.org/wp-content/uploads/2015/05/5110-Ranehill-Dreber-Johannesson-Leiberg-Sul-Weber-PS-2015-Assessing-the-robustness-of-power-posing-no-effect-on-hormones-and-risk-rolerance-in-a-large-sample-of-men-and-women.pdf
Comprehensive Results in Social Psychology 的文章
CRSP special issue on power poses: what was the point and what did we learn?
The possibility that holding an expansive nonverbal display for two minutes could affect a person’s behavioral,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tates was a provocative idea when first proposed (Carney, Cuddy, & Yap, 2010Carney, D. R., Cuddy, A. J. C., & Yap, A. J.(2010). Power posing: Brief nonverbal displays affect neuroendocrine levels and risk tolera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10), 1363–1368. doi:10.1177/0956797610383437[Crossref], [PubMed],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Specifically, the notion that a static nonverbal expression could affect a person’s endocrine profile – namely their cortisol and testosterone levels – was so provocative it was almost preposterous. However, the field of social psychology took notice. Additional claims were then made about how such poses might positively impact a person’s life, particularly for people “with no resources and no technology and no status and no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