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家干部》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国家干部》的影评大全

2020-01-20 22:30: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家干部》的影评大全

  《国家干部》是一部由苏舟执导,王志文 / 杜雨露 / 巫刚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国干部》影评(一):八卦下《国家干部》里演员们的演技

  1、主演王志文,没得说,首先夏中民这个人就是理想主义代言人,要一个实力派去演这么一个完美的人,效果很好。王的眼袋真的很严重

  2、感觉演得很出色的有:齐晓永、战乡长和刘小贵,尤其是前者,让人感觉他生活中就是这么一个坏蛋

  3、导演挑得棒、演员演得好:马主任和穆永吉,前者刻画入木三分,后者真人身体真的很糟吗?还是化妆师功劳?另外还有那个傻傻大熊,绝了。

  4、演得像:刘石贝就不用说,杜露的演技演什么像什么。尤其记得他在椅子上摸那只小狗表情。陈正祥、李兆瑜、汪思继、覃康、吴伸云这些都是很好。陈书记的凝重表情和怕直面困境、李市长的直率性子和覃康的正气勇敢表现出来了、汪书记的小人和被气得半死的戏很好、以及吴记者的几场不多但是很贴切的戏都演得不错

  5、关于女主角李君纬(罗海琼),感觉她后半部分还好,前面的戏比较做作,尤其是说话,仿佛故意大声说,在没发现窃听器前不用大声说吧,其实个人比较喜欢她在《大宋提刑官》的表演,现在怎么演起阿姨来了,也没老啊。

  6、刘晶,恩,怎么说呢?演得还行,就是这个造型发型失败。另外也不怎么大四学生,远看感觉比君纬还老。没办法,罗海琼骨架小,显年轻。顺带说下刘晓芳,一般般吧,她年轻时应该很漂亮

  7、汪飞,不行矫情,刚出场时说话还很僵硬。后来好点。陈书记的儿子,呵,跟导演熟?窜下戏,最后被打那一巴掌挺痛吧?

  8、胆小怕事的妞妞印象中她每次都是哭,这小孩可怜按理说爸妈都这么有胆识魄力女儿应该大胆才是。可能女孩缘故吧。声音倒蛮甜。

  见仁见智

  《国家干部》影评(二):回旋余地 胜者全得 不争才是大争

  1、关于回旋余地。什么事情都不要刨到根追到头没有退路了,要注意留点回旋的余地。否则一切都会僵化冻结,无力回天

  2、再次印证斗争最高哲学:不争才是大争。夏中民同志真的是不当这个市长无所谓,可是周围的一切因素最后却致使他胜者全得。而那些得失心很重的人不管怎样绞尽脑汁还是一无所获。最后甚至落得满盘皆输。当然所谓不争并不等于无所作为作为为什么性质的。

  3、胜者全得。想起邹谠先生的胜者全得之说。说中国政治哲学一直都是没有妥协余地的,大家的哲学仍然是革命年代你死我活的斗法,鱼死网破。其实许多国民思想也有类似特点我们需要的是双方协商、有容乃大和欲则刚。

  4、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实用主义。应该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吧,但是各个领域中能成功的所持理念却是不同的,在官场估计现实主义吃香,而要做学术的,以理想主义要求自己才能出色,比如孔飞力多年潜心钻研才出《叫魂》等等。

  5、关于为民做主。如今的国家总不能把希望放在等待好干部来为民做主吧,为什么总没有人能为自己做主,如果人们还是以盼望清官指望以后的生活山重水复呀。如何酝酿出一个好的机制来,任重道远

  6、相大家都是相信“一切邪恶到最后都是斗不过老百姓的”。这个“到最后”说得很准确,历史上这个到最后一般要等多少年人民水深火热多少年后才能“到最后”,乱世英雄后,历史几乎又是轮回登场,人民继续沉默等待着这个在沉默中的爆发,之后重复。期间最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7、陈正祥的高观全局、现实主义、做大好人和怕正视困难,然后竭尽所能排除困难可不可取

  同志们还是要乐观要继续努力,相信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国家干部》影评(三):一个自私的理想主义官员

  戏都不错,但有些夏中民的形象刻画问题吐槽。他对农民的事很上心,但是对干部的事,却相对比冷漠。刘桥乡龙校长自杀,他没有过问。马主任卧轨自杀,他其实也没有过问。穆书记很明显身体不好,他不是不知道,却仍旧压了很重的工作任务。这些人都是干部里面的好人老实人,干实事的人,也是他的工作支持者,他尚且如此对待,可想其对其他干部的冷淡表面上他对谁都笑呵呵实际毫不留情,这种干部,能力再高,对改革的推进,却肯定招来因为其个人性格因素方面造成的不必要阻力。这是对人民利益有益的吗?他本质上,就是把干部利益与人民利益做了对立。干部超编,是政府造成的,或者说是某些政府领导留下来的后遗症,这个责任后果,不能完全丢给基层干部承担,而忽略政府在历史遗留问题上的责任。既然政府有责任,就要通过政府去解决干部利益受损的矛盾,而不是一味去激化。只解决主要矛盾忽视次要矛盾,这本身就有问题,更何况他解决主要矛盾的方式是通过获取权力,通过权力去强行改革,所以次要矛盾才会爆发得如此猛烈,这个责任他是肯定要承担的。如果基层干部队了套,出了事,尤其是连好干部出了事,甚至出了人命他都这样冷漠,那么他对农民利益的重视出发点是基于什么,真的要打个问号。理想主义者,并不是什么褒义词,隐含了极端个性,为了自己理想而忽视他人感受,这样的干部就值得歌颂吗?并不是说改革就要保证个个满意,可是在这种政治体系下,基层干部不满意,上级领导也头疼,农民能真正满意吗?能满意多久呢?尤其是在矛盾已经激烈爆发的时候,他处理矛盾的方式是在很有限时间内不断去激化更多的矛盾,这不是有没有政治智慧的问题,这是工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都出了问题,他为什么这么猛这么急,很容易得出他的出发点是不是急于利用手上的权力孤注一掷或者是不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急于获得政绩结论。如果一个医生,发现病人身上有多种疾病,为了治好最严重的那个病,不顾病人体虚贫血或者容易引发并发症情况,强行进行风险极高的手术方式,这样的医生难道算是好医生吗?

  《国家干部》影评(四):国家干部

  最近把根据张平同名小说改编电视剧《国家干部》看完了。总体感觉不错。上小学的时候,在亲戚家看到一本小说《天网》,随便翻了翻,知道了张平这个作家。后来还看过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去年,听说他当了山西省副省长,很是诧异。这位官场小说作家,如今也步入官场,分管全省教育事业。在市经委实习的时候,有一次和几位政界人士喝茶。聊到临汾矿难,他们提到了宿青平这个人。宿是临汾市尧都区区长,《国家干部》中夏中民的原型。宿在山西政界是一个饱受争议人物,一个另类的政治明星他的理想主义甚至要超越剧中的夏中民,从“华门事件”就可见一斑。“临汾市的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也看不到天安门, 给老百姓建一个天安门难道不行?”。这样的逻辑似乎有点天真,但宿确实是一个像夏中民那样,时刻为老百姓着想的好官员。正是出去对宿的好奇,我看了这部电视剧。

  近几年我发现,人们对国家干部的态度,是有成见的,鄙视的甚至憎恨的。其原因简单,就是不平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官本位的思想,与其同时存在的,就是不患寡患不均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官员们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利,获得了许多利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富了一些官员和其亲属。而普通老百姓通往富裕道路,被一些所谓的潜规则阻碍着。这种局面长期存在,民间对国家干部的整体态度,不可能好,短期之内也不会好。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读过点书,明白事理的人,对这种现象应该有一个理智认识

  剧中陈正祥说:“干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理想主义者,二是现实主义者,三是实用主义者。廉洁自律大公无私,算是理想主义者;那些基本能够遵守规章制度、基本能够完成各项任务的,算是现实主义者;那些听话能干、不出大事的,算是实用主义者。我们只能够提倡理想主义,面对现实主义、控制实用主义。”这段话说的很好。夏中民是理想主义者,这样的人在现实中太少了。说实话,要想让这种人改变官场生态,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人太少,形不成一股力量,去和实用主义者对抗单枪匹马于事无补的。真正强大的力量,是现实主义者,中国的干部体系之所以现在还能维持下去,就是因为这些现实主义者的存在。他们左右逢源支持理想主义者,又不得罪实用主义者。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游走,但又恪守原则。陈正祥就是这样的一位官员。其“和稀泥”的本事,让我想起了《潜伏》中的吴敬中,恰巧这两个人物是同一个演员扮演的。现实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先求生存,再求发展;而后者可以为了目标放弃生存。就像宿青平,他早已放弃的升官的前景,因此,才能不顾一切阻力的去为老百姓办事。而又有几个官员愿意像他一样,放弃仕途,去为民办事呢?

  官商勾结是当今官场的一个普遍现象,说的专业一点叫权力寻租。以前有一个外教给我们讲过,guanxi这个拼音已经成为英语中一个单词了。他意在告诉我们“关系”在中国社会重要程度。其实关系在哪里不重要呢。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而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这说明关系在西方社会也很重要。其实guanxi的真正意义是权力寻租(rentseeking).这才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杨小贵和刘家的关系是很典型的,就是官员收了商人的钱,就等于在商人手里留下了把柄,从此不停的为商人提供便利,从此越陷越深,无法自拔。王石一直宣称万科不行贿。我很欣赏王石,也很认同万科的经营理念。但我还是对其不行贿是否属实将信将疑。在中国最赚钱行业里,能做到不行贿太难了。何况土地资源是政府垄断的,做房地产不行贿如何拿地?也许王石说的是真的,毕竟他也有点理想主义。可是每年有多少官员落马,多少官员被商人“拖下水”,社会有目共睹。黄光裕一出事,好几位副部级官员都身陷囹圄,其他小官都可以忽略不计。这种现象也会长期存在。其实商人使用糖衣炮弹也是出于无奈。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为何政府打交道发愁。说到底,还是体制制度有问题。欲望是无限的,人性贪婪无法克制,只有用制度约束。在制度无效或低效的情况下,产生问题在所难免完善制度是一个漫长的,摸着石头过河过程。我们还需要耐心的等待。

  说到底,在中国最难做的职业其实就是国家干部。上面得对领导负责,下边还不能得罪老百姓。出了事上边问责,下边请愿,时不时还发生群体性事件。既要小心群众举报,又要应付纪委调查。一不小心就会丢官甚至锒铛入狱。就算这样,每年的公务员考试还是成千上万人报考,为什么报考,公务地位高,稳定。。。

  《国家干部》影评(五):干部的利益就是群众的利益

  欢迎参见日记https://www.douban.com/note/603385031/

  根据著名作家张平(山西省文联领导、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的《国家干部》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为主旋律作品,获如潮好评,有评论说没有勾勒出我国民主政治前景,存在某些言犹未尽的现实。种种未能反映在作品里的诸如此类,多少使人感到了一丝怅然。当然,能够有这种感觉的人,似乎应该脱离作品,多看现实!

  因为王志文先生主演本剧主角夏中民,所以使得我常常想起另一部电视剧。

  2005年播出的是本剧,早于王志文2007年的作品《天道》,二部作品中,主人公妻子未婚妻)都是公安大学毕业高材生,但后面“丁元英”的“命”不是很顺。但二个主人公在关心农民,关心经济,一心大事上,倒是很一致,所以二个剧,让我这个观众有了穿插恍惚的感觉。

  抛开剧迷的视角,看二部作品内涵,本剧的现实意义远远大于《天道》。毕竟所谓一个细分行业的小小商战,怎能和关系百万人民的权力之争比较呢?王庙村的脱贫事业,最多只能是登江市农民减负工作、政府冗员精简的一点而已!

  因此《天道》成为个体特性表现,《国家干部》就是群体特征的反映,高度深远意义更大!前者只能回味出小心眼或者一不留神掉进禅机,后者给观众更高视角更广胸襟

  但《国家干部》一作本身还是有不足的,我借用相关评价叙述,就不自己饶舌了!

  小说的精彩之笔毋庸赘言。笔者身为公务员,对小说描绘的某些情节略有体验。这里只想挑剔一下该小说中某些令人扼腕称憾的缺陷。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缺憾堪称败笔之作。 

  首先,小说依然没有脱离“清官政治”创作模式。主人公夏中民勤政为民的高风亮节,确实震撼人心。显然,张平对清官类的人物刻画已是轻车熟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对清官以浓墨加以褒颂,体现了大众对社会正义的渴求,也顺应反腐文学创作的主旋律。但是,对张平而言,仅仅把夏中民等人的勤政行为描绘得登峰造极,并未实现创作上的超越。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民主政治的建设尽管不否认清官,但反腐败不能单靠清官,而应该跳离“清官政治”的框架,在民主政治体制的范畴内,去解决腐败现象和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病。《国家干部》的结局虽然圆满,但读者没能清晰地感受到小说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呼吁和呐喊。换言之,小说只是发现了问题,并没有着力去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其次,《国家干部》中,“省委书记解决问题”的创作思路,显得老套而无奈。在许多反腐文学作品中,正反两股势力的厮杀,最终总是要归拢到高级领导面前,由他拍板定音,正义一方才会取得胜利。此类创作模式,已经见怪不怪。《国家干部》也概莫能外,它的创作思路依然是换汤不换药,无异于“旧图纸盖新房”。小说中,夏中民代表的正义势力,遭遇了刘石贝所代表的腐败势力的冲击,当正义一方遭受重创后,不仅惊动了省委书记,而且引起了党的总书记的关注。省委书记亲临现场,这才导致了反腐斗争在整体格局上发生了质变。试想,假如夏中民没有遇到省委书记的支持,最终的命运将会如何呢?为什么正义与邪恶之间非要厮杀到省委书记面前呢?这好像古代戏剧的冤案,官司打到了朝廷,皇帝下了圣旨,大官管住了小官,冤案才能昭雪。这样的描写,表面上看,反映了党的高层领导反腐倡廉的决心,但在另外一个侧面,隐射出我们的反腐斗争在政治体制上的脆弱,令读者感到了一股失望。 

  第三,《国家干部》对某些场面的渲染逐渐接近一种变形的夸张,似乎脱离了现实生活,令人产生某些窦疑。群众为了挽留夏中民,二十万人上街集会,数千人奔赴省城请愿,甚至生命垂危的病人也去为夏中民鸣不平。夏中民当选市长后,嶝江城彻夜狂欢,欢呼声、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云霄。这样的情节,夸张得好像有些离谱了。在现实生活中,读者对这种过分的拥戴清官的场面,是存在怀疑的。俗言道:糖多了不甜。对于小说创作而言,在情节的描述上,对某些场面进行渲染或者适度的夸张,当然是允许的,但是,如果刻意把某些场面写得极具感染力,而导致了变形的夸张,就显得有些虚假了。

  不过,话说回转,要脱离一些桎梏去深度诠释,那应该是内参或者专项报告吧,而不是小说了,您说呢?

  毕竟,干部的利益、群众的利益,首先都是利益,而一旦涉及这二个字,出现局部分配不平衡,实属人类常态化现象,基尼系数也说明地很透彻!

  附注:

  因为张副主席是山西省文联的,所以其中会出现小流域治理。为何?

  因为杨文彬 (太原市文化局局长、山西省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及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一、二、三届理事)在1996出版的《省委书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已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剧本《走过柳源》,并录制播出),其中就有一个重点细节,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具体指:

  中国山区农民为了利用沟道进行农林业生产,很早以前就开始闸沟垫地、打坝淤地,对小流域实行坡沟兼治、综合治理。1949年以后,中国在水土保持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大规模的流域治理工作。截至1986年,全国治理的重点小流域有3400个。凡是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的小流域,均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控制了水土流失,发展了农、林、牧等生产事业,增加了收入。

  山西作为山区少地省份,过去几十年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不奇怪。而杨文彬和张平同为山西文联官员,当然互相熟悉,这就是创作中的无形影响吧!

  作品创作中的逸闻,就分析这一点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