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变老的路上,好好善待自己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在变老的路上,好好善待自己

2020-02-09 07:45:10 作者:慈怀兹心 来源:慈怀读书会 阅读:载入中…

在变老的路上,好好善待自己

  收听完整版《想开点,别和自己过不去》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想开点,别和自己过不去

  原著 | 何权峰

  解读 | 元罄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韩丹朗诵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想开点,别和自己过不去》,这是慈怀为你读的第七百六十本书,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10分钟的简版内容。想要查阅每天一本书的完整版,点击文首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让你更好更完整地把握书中精华。

  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幸福的生活极其相似,而不幸的生活,其实也大同小异:无外乎工作遇到难缠的客户、老板或者刁蛮的同事;生活遇到无解的关系、迷茫的未来;抑或人生遭遇突如其来的变故和打击。

  这些处境带给我们的压迫和伤害,让我们陷入情绪的泥沼,无法自拔,于是我们抱怨生活,想尽办法宣泄情绪。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让我们彻底改变现状呢?

  《想开点,别和自己过不去》这本书告诉我们,真正伤害我们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转变你的心态,用全新的方式去看待事物,我们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思想的主人,从而看见美好的人生。

  本书作者何权峰,被称为最贴近人性的心灵作家,曾著有百万畅销书《格局》。本书则是作者深入探究心灵层面的又一力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面对情绪,如何跳出自己的固有思维,打开看待世界的全新方式。

  世界是内心的投射

  俗话说:吾之蜜糖,彼之砒霜。可见同样一件事情,对不同的人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影响。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观念里,过得快乐与否,取决于我们的生活是否顺利,目标是否达成,因而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外在的原因,而感觉倍受困扰。

  但是作者认为,所有事件都是中立的,负面的情绪来自于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指出,同样一件事情,之所以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关键就在于你对这件事情的想法,以及看待这件事情的角度。

  举个例子:

  在一家店里,由于成交量不多,业绩不理想,很多店员总是在抱怨“没有人来买东西”。

  但有一位店员却与众不同,他总是带着开心的笑容认真工作,即使顾客最后决定不购买,他也完全没有沮丧失望的神情。

  同事们都感到很奇怪,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能保持开心的状态。

  这位店员告诉同事,自己仔细研究过商品的销售记录,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被拒绝的次数越多,卖出商品的概率越高,平均每十位客人拒绝,就会有一位客人购买。

  所以在被顾客拒绝的时候,他就会想,只要再被拒绝几次, 就会成交了,随着被拒绝次数的增多,销售商品的可能性也在逐渐提高,这是值得开心的事情啊!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情绪与事件本身并没有关系,而是与我们对事情的反应有关。

  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当你重新设定思维模式,将注意力集中在事情光明的一面,就能让你的心中充满正面的想法,结果也会依照你设定的方向发展。

  你可以在生活中做这样一些尝试:当身边亲近的人向你发脾气的时候,把它当做一种信任,因为你能给他安全感,让他倾吐心声;如果领导给你布置了额外的任务,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锻炼,以及积累经验的好时机。

  通过这样的尝试,你会发现原本的负面情绪,都变得正面和积极。

  世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我们内在的世界,而当我们转换自己内在的思维方式,整个世界也会变得美好而阳光。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

  有句拉丁谚语这样说:别人撒盐伤不了你,除非你身上有溃烂之处。

  面对别人的一句无心之语,多数人的内心可能并不会产生任何波澜,但是也会有人觉得很受伤害。那是因为,我们的情绪,大多都是由过往的经历所导致的。

  比如当你感受不到伴侣的关心时,觉得特别生气,这种情绪就很有可能来自于你小时候,缺乏父母的关爱所致,这种缺失已然在你的内心形成了一个伤口,所以只要伴侣稍有不慎,就会触怒到你。

  也许你会有疑问,既然情绪来自于过往的经历,那么如果我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开来,不接受外在的信息,是不是自己就不会再受到伤害了呢?不是的!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留意别人令我们恼怒的地方,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其实情绪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他会帮我们指出内在的问题。

  当你觉得受到嘲弄或者打击的时候,先别急着去指责,而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自己被激怒的原因,是过于敏感还是自信不够,或者安全感不足,通过这样的指引,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内在的真相。

  当我们通过觉察,逐步了解自己,并开始接纳自己不够好的部分后,就不会再轻易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引发自己情绪的波动。

  除了接纳自己,要想不被情绪困扰,我们还要学会接纳别人,尤其是接受别人和自己的不同。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生气,是因为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了别人身上,比如朋友应该帮助自己、孩子应该努力上进等等,当我们把这些规则强加在别人身上,就会变成自己的执念,从而给自己带来愤怒。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会不一样,你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但不去强迫别人跟你一样,这样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也就随之消解了。

  总之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是我们内心转变的开始。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智慧,就是内心的平静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了一个难题,花了很多时间,就是找不到答案,最后索性把它丢在一边,去散个步,听听音乐,或者跟朋友聊聊天,就在这不经意间,你的问题突然有了答案。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滋生很多情绪,从而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当你把问题放在一边,内心慢慢变得平静的时候,问题也在平静中,随之得到了解决。

  所以找回内心的平静,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就像雨后面对浑浊的河水,如果你去清理,只会将它弄得更浑浊,而如果你将它放在一边,随着河水流动,泥沙自然会沉淀下来,然后河流就会变得干净清澈。

  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让内心平静的声音去领路,便会顺利到达终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如何才能做到内心平静。

  首先我们要专注于当下。

  有位父亲,在一年之内痛失两个女儿,从此变得郁郁寡欢。

  他还有一个4岁的儿子,一天,儿子在他难过的时候,请求他做一条船。于是他花了将近三个小时,做好了一条玩具船,此时他发现,这三个小时是这么多天来,自己第一次感到放松和平静的时刻。

  此刻他突然明白,如果专注在某件事情上,就会减轻自己的忧伤和痛苦。

  的确,当我们专注于当下的生活,就像吃东西的时候,专注于五官的感受,觉察自己身体和内心的感觉,融入当下,尽情投入,就能感受到平静和超然。

  然后我们要有旁观者的心态。

  罗斯福在当总统的时候,如果碰到犹豫不决的问题,就会望着林肯的肖像思考,如果林肯处于自己目前的处境,他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也许听起来很好笑,但却是他认为解决所有困难最有效的办法。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可以找到一位智者作为榜样,然后站在他的角度,来旁观自己的问题。这样,当自己内心有了平静和客观,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最后我们要懂得随缘自在。

  有过露营经历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触:即便生活条件有种种不便,但是却很少有人抱怨,大家都很享受这个过程。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我们知道自己能期待的事情不多,所以放下了平时对周围环境的种种要求,从而放平了自己的心态,反而让我们体验到了种种乐趣。

  其实,世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学会随遇而安,才能活得自在。

  如果结果是你希望的就去享受它,如果结果不是你期望的,也去喜欢他。随遇而安,便能“此心安处是吾乡”。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几米的漫画中曾说,我掉入井中,最深的绝望时,却低头看到了满满的星光。

  作为凡尘俗世的一员,难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当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以及我们所处的境遇,符合自己的设想时,我们往往开心满足;而一旦身边的世界,和我们的期待有所出入,便开始感到痛苦、受伤。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每一段路程,都有其独特的风景,愿你我都能做到敞开心扉,不错过生命中的任何一点美好。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以上内容为每天一本书的简版,查阅完整版欢迎点击文末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

  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是慈怀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提供听书服务,特地打造的一座成长图书馆。相比在公众号上的内容,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内容更完整,功能更丰富,一起了解看看吧:

  内容更完整:小程序为每天一本书解读完整版,目前已经有600多本书目。每天20分钟,陪你读懂一本书。

  小程序进入更方便:无需下载APP,进入小程序登录后,微信首页按住屏幕下拉,即可在顶部出现的小程序栏轻松进入听书,再也不用在浩瀚的文海里找到当天的听书了。

  找书、作者、主播更方便:公众号每天推送过后,再想找到哪篇文章就不容易了。于是在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首页顶部,我们专门设置了搜索入口。想听什么书,找哪位作者,听某个主播的声音,直接搜索就好了。

  连播功能,听书不间断:小程序首页点击列表按钮,即可添加想听的书籍至连播列表,听完一本不过瘾,自动接着播。

  专属读书社群,组队对抗惰性:订阅用户添加客服微信()加入专属社群,每天提醒听书,共同抵抗惰性。

  点击下图进入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收听完整版内容

  新用户皆有7天免费听书

  欢迎喜欢每天一本书专栏的书友们点击图片体验,长期畅听可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如有任何疑问均可添加客服乐乐(微信号:chdsh04)咨询详情哦

  慈怀每天一本书曾经读过的书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活着》 《围城》 《岛上书店》

  《不完美,才美》 《心静的力量》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傅雷家书》

  《干法》 《影响力》 《六项精进》

  ......

  已为您读了七百六十本书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文:元罄,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微信公众号:元罄。

  *注:如果你也想成为慈怀每天一本书的签约作者,欢迎后台回复“阅读达人”了解相关事宜。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每天一本书小程序,领取你的成长图书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