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又忙又累却没有钱?
《财务自由之路》
原著 | 博多·舍费尔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财务自由之路》,这是慈怀为你读的第八百六十二本书,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10分钟的简版内容。想要查阅每天一本书的详解版,点击文首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让你更好更完整地把握书中精华。
“财务自由”这四个字说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
有人说,别提财务自由了,我连车厘子自由、超市自由、便利店自由都做不到。
这个答案,我们在《财务自由之路》中就能找到。
本书的作者博多·舍费尔是德国著名的投资家。他的个人成长之路,就是一部走向财务自由之路的故事故。
26岁时,博多陷入了严重的个人财务危机。但仅用了4年,他就不仅摆脱了债务,还能凭借个人资产产生的利息,过上富足的生活。
后来,博多决定把他的理财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这才有了在全球销量逾千万册的理财书《小狗钱钱》以及《财务自由之路》。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从负债到财务自由的这条路,应该怎么走吧。
想要实现财务自由,
穷人为什么存不了钱呢?
大多数人在不顺的环境之中,总是习惯推卸责任。他们会说,“是基因的错。”“是父母的错。”“是客观环境的错。”所以,贫穷,也是外界的错。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名年轻男子刺杀了两个人,有记者前去询问他的犯案动机。
罪犯说,他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中长大,父亲不仅酗酒、偷盗,还对母亲暴力相向。于是,他学着参照父亲的方式生活,他说“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我还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但是,这个罪犯有个双胞胎哥哥,而且,这位哥哥和弟弟截然相反,不仅是一位有名望的律师,还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由此可见,哪怕是同样的基因、同样的父母、同样的环境,都可能早就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因此,外界不是主要因素,你自己才是。
想要改变生活、增长财富,我们就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主动去承担责任。
首先,我们要学会对事件做出恰当反应,遇到苦难时不是抱怨,而是选择承担。
可控领域是指那些我们能直接控制和影响的事物。当我们能直接控制和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我们就能对事物产生更多积极的影响。
在敢于尝试新事物,迎接新挑战的时刻中,我们会成长起来。
就像每次旅行都会将你带离你熟悉的环境。最终你会喜欢上旅行带给你的感觉——新鲜且特别。这样你也就学会了如何在舒适环境之外感受到惬意。
其次,学会正确地应对困难。
很多人在遇到困难时会问自己“我能做到吗”,但这样的提问方式往往会让我们打退堂鼓。
如果我们转换下提问方式,改成问自己“我如何做成这件事情呢?”这种提问方式就能大大提升事情做成的概率。
通过寻找解决方案,我们主动承担了责任,从而把事件往积极方向引导,产生更多的可能。
其实,积累财富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简单。只要你学会承担责任并真正地去履行责任。
贫穷是自行产生的。比如说,贫穷会产生于推卸责任的时候。
因此,为了实现财务自由,你需要改变你的大脑思维,只有学会承担责任,我们才能对未来做好准备,从而塑造未来,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在想方设法增长财富之前,
先尽可能避免债务
丹尼尔·S·佩纳说过,绝不要用短期的解决方案来应对长期问题。
这句话放在财务管理上尤其贴切。
很多人刚出社会,囊中羞涩,却又想要过得像个富人,他们便会寻找捷径,那就是超前消费。
作者也曾这样做过。他频繁使用信用卡,过起了头等生活:不喝气泡酒,只喝香槟酒;不吃牛排,只吃上等里脊。就这样,只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作者就欠下了接近40000欧元的债务。
想要避免被卷入金钱的漩涡,我们就要竭力避免债务。
第一个方法是定期列预算计划。
你需要列出你所有的收入和开支,然后在每一项开支后面可以写下你的理想花费,不用考虑是否现实,也不用考虑你需要如何紧衣缩食,接着再写下你计划的月支出最大额。
之后再来权衡,为了避免超出预算,在哪些项目上可以削减开支。例如,你原先每个月要买10个冰激凌,为了缩减开支,你可以减少为3个。
第二个方法是谨慎消费。
你可以暂停使用信用卡,等你有一定存款后,再去申请一张信用卡。
同时,要谨慎每一笔花费,对每一笔支出,都要问自己:这笔支出真的有必要吗?我必须花这笔钱吗?
如果你已经身处债务之中,你要做的就是偿还债务。
想要清偿债务,又想过得不那么困难,你可以遵循50/50原则,也就是每个月从余钱中抽出50%用于偿还债务,其余50%存下来。
这么做是基于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你可以马上开始储蓄,不至于一直陷入没钱的困境;第二个原因是,你要偿还一定的数额,才不至于让你的债务越来越多。
负债会扼杀你的积极性,所以和心底的欲望对抗,学会自律,尽量避免债务,你会活得更轻松。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储蓄和投资双管齐下,
在财富自由之路越走越稳
富人之所以是富人,从来不是因为他们的收入多。
没有人能仅仅通过挣很多钱就变得富有。正如作者所说,财富产生于你对金钱的留存。简而言之,你想要走向财务自由之路,你就要做好储蓄。
有人去问巴菲特,富有的秘诀是什么?巴菲特说——储蓄,投资;继续储蓄,继续投资。
很多人的储蓄方式是错误的。他们试着紧缩整个月的开支,到月末的时候再看还有多少结余,但这样往往剩不下钱。
正确的方法是,为自己设立一个账户,每个月初就将收入的10%存入这个账户中。
这10%是个恰当的比例,如果你试过这个储蓄方法,你就会惊讶地发现:使用收入的90%生活,与使用100%相比,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同时你要记得,不要动用这个账户中的存款。
这个账户里的钱,是你进行投资的资本。它就像一只会下金蛋的鹅。倘若你杀死了鹅,就再也拿不到金蛋了。
做好储蓄之后,我们有了资本,就可以进行投资了。
但在做投资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分清投资和投机的区别。
假设你买下一块手表,觉得它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间,几年之后卖掉它,将会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这件事是投机而不是投资。
因为投资者是从购买投资产品起就开始获得收益,而并不是要等到卖掉产品时。
显然,按照这个定义,投资股票和基金就属于投机。但投机并非坏事,因为它有可能会让我们赢钱。
鉴于这一点,我们只能将积蓄的一部分用作投机。大部分情况下,一半的积蓄足够了。因为没有人能保证之后的情况会怎样。
只要持有股票不卖,都无法从这项投机中获得收益。准确地说,没到卖的那一刻,你都一无所有。
因此,如果你想要通过股票和基金获得收益,你就要掌握两个知识点。一个是清楚买入卖出的最佳时机,还有一个是能够正确估算价值和利润率。这两个知识点就需要学习更多财务知识而获得。
最后,我们还要学会分散投资。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因为不能,所以几年后我们才能回头看到哪一些投资是最成功的。
因此,我们可以把一部分钱应该用来投资货币资产,另一部分投资有形资产,还有一部分用来购买股票基金。
总之,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就要做好储蓄和投资。但储蓄讲究方法,而投资更重要的是学会甄别。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以上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曹文轩说过,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我们脚下。
如果你对财富只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那么你所得到的也只是“力所能及”的财富。
所以,要时刻把拥有财富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上。
通过转变思维方式,主动负起责任,再加上正确的理财方式,你会发现,你累积的财富汇越来越多。
财富与其说来自收入,不如说全凭井井有条的管理。只要智慧管理,人人都可以是自己财富的创造者。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以上内容为每天一本书的简版,查阅详解版欢迎点击文末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
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是慈怀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提供听书服务,特地打造的一座成长图书馆。相比在公众号上的内容,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内容更完整,功能更丰富,一起了解看看吧:
内容更完整:小程序为每天一本书解读详解版,目前已经有700多本书目。每天20分钟,陪你读懂一本书。
小程序进入更方便:无需下载APP,进入小程序登录后,微信首页按住屏幕下拉,即可在顶部出现的小程序栏轻松进入听书,再也不用在浩瀚的文海里找到当天的听书了。
找书、作者、主播更方便:公众号每天推送过后,再想找到哪篇文章就不容易了。于是在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首页顶部,我们专门设置了搜索入口。想听什么书,找哪位作者,听某个主播的声音,直接搜索就好了。
点击下图进入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收听详解版内容
欢迎喜欢每天一本书专栏的书友们点击图片体验,长期畅听可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如有任何疑问均可添加客服乐乐(微信号:chdsh04)咨询详情哦
长按识别下图小程序码
即可购买实体书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与Pexels
*文:林小白,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撰稿人、新书《攀升》热销中。
*注:如果你也想成为慈怀每天一本书的签约作者,欢迎后台回复“阅读达人”了解相关事宜。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每天一本书小程序,领取你的成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