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在家工作的第559天…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啡小沫
如果你喜欢啡小沫,可以把我置顶或星标哦~
作者 | 啡小沫
来源 | 啡小沫()
转载联系授权()
疫情让全民开启了在家工作模式。
我从2018年8月开始做自由职业者,算起来,今天是在家工作的第559天了。
这几天与好几位合作方聊天,他们去公司上班的时间,都从10号延长到了17号、24号甚至3月份。
不过,这大段在家工作的时间,倒是让很多朋友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工作的关系:
曾经以为自己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工作,如今才发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是我们生命里如此珍贵的珠宝。
昨天在小红书刷到一位孕妈写自己妊娠剧吐的经历,我一下子眼泪飙出来。回想去年不堪回首的那7个来月的在家剧吐,也是工作拯救了我呐。
想把我的经历分享出来,希望我们能一起珍视工作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01
怀孕前,对怀孕难受的理解,停留在电视剧里女主在饭桌上捂着嘴冲去卫生间,然后就是全家人迎接新生命的喜悦。我这种小时候晕车晕倒坐火车都吐的人,并没有料到孕吐会是多么难熬的事情。
直到一怀孕……傻眼了……
每天80%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翻江倒海的胃上,抱着枕头蜷缩在床上,想象着老了得了绝症如果这么痛苦,是不是得寻求安乐死。
后来,发展到看见饭店招牌就恶心得发抖;率哥某天晚上说了句他想吃泡面,我这边就拿起垃圾袋开始剧吐;最怕每天的饭点,关严门窗也挡不住邻里烧饭的油味。
去年,公众号一直没敢分享自己怀孕的消息,因为整个孕期都吐得很丧。孕22周疑似好转了,然后一周后又开始吐。最终是30周才消停,还是靠一日三次的胃药强撑住的。
02
前几天,朋友跟我聊天时说:“你真的好厉害,太佩服你了,妊娠剧吐成那样,写作的产出一点不少啊。”
我说:“其实是工作拯救了我吧。”
我自由职业,没有老板需要恭维,所以上面这句话,完全是我的肺腑之言。
我真的很想吹爆,找到了想做的事情,擅长的事情,而且这是个可以不断精进的长期赛道,又能让你取得与付出匹配的收入的这种感觉。
我读书的时候,读的建筑专业非常非常忙碌,经常熬夜通宵那种。每次赶完一个大设计,我最快乐的不是在寝室追剧放松,不是和同学出去嗨,而是买杯奶茶去图书馆,用一整天闲暇读书,或者在自己的博客上写写写,把近期的成长和感悟都变成文字。
前几年我上班的时候,最爱的也是周末窝在家里的飘窗台上,一杯咖啡,一块小蛋糕,一本书。同样,我的工作也很忙碌,周六开会、周日和客户联系都是常事,所以这样的时间也十分奢侈。
如今,当这些奢侈的片刻成了我一半以上工作的日常,我常常在努力工作一整天后,幸福满溢。
因此,孕期最难受的时候,我的工作,会帮助我快速进入心流模式,快速忘记自己几分钟前还是个捧着胃难受到想用头撞墙的孕妇。我经常沉浸在工作里,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体验到强烈的兴奋和充实的感觉。
03
很多人不相信工作能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我曾不仅一次在文章中写到工作能给我们带来的充实满足和幸福。然后就被有位读者吐槽:你要从工作中获得幸福,你的人生也太可悲了吧!
我想大约是他的上班生涯太痛苦了。我自己也经历过2年不适合的无比痛苦的上班生涯。但是,工作真的不等同于“上一个让你每天痛苦8小时的上班”。
选对了赛道,天天都是节日。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写给儿子约翰的信中,曾写到过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
有个人死了之后,来到一片乐土。这里有美味佳肴,妙龄美女,全部都归他享用。一开始他觉得幸福极了,这不就是梦想中天堂的模样?他沉浸其中。
可渐渐的,他厌倦起来。他找到侍者,说自己想得到一份工作。侍者拒绝了他。他很生气,跟侍者说他想回到地狱算了。
侍者说:“您以为,您在什么地方呢?”
天堂和地狱比邻。洛克菲勒写道:
“失去工作就等于失去快乐。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些人却要在失业之后,才能体会到这一点,这真不幸!”
“我从未尝过失业的滋味,这并非我运气,而在于我从不把工作视为毫无乐趣的苦役,却能从工作中找到无限的快乐。”
对这则寓言的深意,我也是非常认同了。
工作带来的专注的乐趣,有目标并不断有正向反馈的满足感,能胜任的掌控感,能帮助到他人的充实感,真的非吃喝玩乐所能比的。
单纯吃喝玩乐的外部刺激,只能带来浅层次的快乐,和刺激过后的巨大空虚。
04
另外,分享3点高效工作的心得。
因为孕吐的几个月,时间对我来说实在是太稀缺了。最夸张的时候,我每天里,只有每次吃完东西并吐完的20分钟内是身体比较舒服、头脑比较清醒的。
于是意外收获了更高效工作,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的路子。
1. 细化工作内容,充分利用最高效的时段
没时间的时候,倒逼我把事情分出优先级。
从前我做事情也会分优先级,但是分得比较粗略。大多是按照整件事情来划分。比如今天要写一篇文章,这肯定是一件事情,我会把它划到一个优先级上。
当身体不允许的时候,我把写作这件事,拆分成了选题、确立文章主旨、写出文章框架这三件优先级最高需要头脑最清醒时做的事情,以及找素材、具体写作、修改这些可以用更碎片的时间完成的事情。
于是,我每个身体最舒服的20分钟,都会给前面3件事情。其他不是那么舒服的时间,如上文所说,用后三件事情带我进入心流模式,去对抗身体的不适。
我惊奇地发现,把写作这项工作进一步细化拆分后,我的工作总时长大大缩短了,而产出数量和质量一点没低!
2. 使用番茄钟
因为从前我总能很快进入忘我的工作状态,我是不屑于用番茄钟的。
身体不适、情绪低落的时候,我重新想起了这个工具。
什么也不要想,就启动它,骗自己进入25分钟工作流程,很快你就会拥有满满成就感。每一个番茄钟完成,都是一次正向激励。
3. 切换工作场景
我在家的时候,常常在卧室工作,就在床旁边的桌子上。
身体好的时候,对效率不敏感,也就感觉不到有问题。但是身体不适的时候,床的存在,让我联想到胃痛,联想到在床上难受躺尸到想撞墙,于是更进一步加深了我各种痛苦的感受。
后来偶然的一个周末,率哥加班,我就和他一起去他办公室工作。
那天我的工作效率高极了。在工作的那几个小时,孕吐也神奇的好了一般。我几乎是连续好几个小时工作一气呵成。
于是,我在家也养成了切换工作场景的习惯。把卧室顾定成读消遣书籍的地方,把客厅的小书桌固定成我正式工作的地方。
场景会给你暗示,这种暗示又会下意识调动起你工作时需要的体力、脑力,让你更快进入专注的状态。不要小瞧这种改变。
-END-
你的转发
是对小沫最大的支持
也许你还想读这些,点击阅读:
美股开户| 慧择保险赴美上市!这或许是你居家“躺赚”的机会…
小沫生活 |我生了个孩子。
小沫观点 | “非典”马云被隔离、刘强东亏800万:危机之下,遍地黄金
一起成长| 80后的困局:赚不了大钱
欢迎添加『啡小沫』个人微信号
围观小沫朋友圈
作者:啡小沫,985硕士
前互联网平台联合创始人,首席市场官,
多个财经/职场平台特邀作者,定居北京。
公众号:啡小沫() 知乎:啡小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