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在从容生活间》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美在从容生活间》读后感1000字

2020-02-15 23:1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在从容生活间》读后感1000字

  《美在从容生活间》是一本由朱光潜著作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美在从容生活间》精选点评

  ●还不错,闲来事,看看书,喝喝茶。

  ●内容非常丰富的一本书,很喜欢朱光潜先生文字,写得太美了。喜欢

  ●这本书拿在手里很有质感,大开本翻看起来很顺手,朱光潜的书很喜欢。

  ●He can't save me.

  ● 一代大师经典作品,非常好,包装也好,送女朋友,她很喜欢。

  ●同学介绍的很好看的一本书,静心领略朱光潜大师的美文

  ●美学大师朱光潜首部经典作品精编,非常喜欢,非常满意,非常值得购买

  ●朱光潜大师的作品

  ●书很美!设计 排版 插画都很好很好看

  ●印刷纸张都不错,是我喜欢模样,内容也不错

  《美在从容生活间》读后感(一):静守初心,从容前行

  生活中人人爱美,美来自世界万物,来自于生活,更来自于一个人对世界的直观感受。美这个词从人诞生以来就被用各种名词定义,如远古时代的草裙,如现今的华衣锦绣,如风景秀丽的锦绣山川,如阿娜多姿的艳世美人。 美,究竟该如何定义?也许答案太过玄妙难解,现如今物欲横流社会,被网络视频网络小说充斥着生活,更多的人容易空虚焦躁不安。读完《美在从容生活间》,让我们重新认识到美不仅是艺术,美与生活紧紧相连,生活中才能看到真正的美,美即是寻求内心平静,在这纷扰繁杂世间从容生活。 回到纷繁热闹民国时代,西方的美学思想传入中国,并最终与未成体系的中国传统美学相遇,种种激荡磨合,终于形成了中国的现代美学,如果回顾这个过程,不得不将目光聚焦在朱光潜先生上。 朱光潜,笔名孟实,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谈美书简》《给青年十二》等,他90岁生涯大部分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他堪称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跨越古今沟通中外桥梁,中国当代美学的奠基人。 《美在从容生活间》一书中,朱光潜先生用极具平稳语气平和顺畅语言阐述他内心坚持的美学思想。书中作者由浅入深,鞭辟入里,由“如何欣赏美学”到“如何创造美学”再将“美学上升到与人生观价值观完美结合”,带领读者一步步欣赏美的过程转入到思考人生”看似哲学话题中,用轻松笔触毫无违和感,将美学与对人生的指导完美融合。 如在谈到对待生活态度时,用一棵古松引例,形象观者性格情趣变化,古松的形象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对于画画朋友它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抱了美感的态度;对于木商来说,看到它想到的是架屋、制器、赚钱等实用性;对于植物来说,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盘曲如龙蛇的纹丝,研究它的科学性。三个浅显易懂的例子揭示了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的特质,而美感获得的重要途径是站在适的距离欣赏它。 朱光潜先生谈到:“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的艺术”。从自然美、艺术美上升到新的高度人生美,将美融入到交友中,融入到消遣中,融入到恋中,言语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摒弃严肃的说教,通俗简单的话语让人醍醐灌顶,朴实的言语间流露着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读者:内心的从容是对抗这复杂世界的良药。 在都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心中便慕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现,这便是忙中情趣。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每个人都应该顺着自然的本性生活,品一杯茗茶,捧一本书,走进朱光潜先生的美学,静守初心,从容独行!

  《美在从容生活间》读后感(二):美从心中来,慢慢走,欣赏啊

  “方宅十于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描写农村的景象,犹如一座美丽乡村就在我们眼前一样,这也是朱光潜所说的无言之美。 什么是美,很难有标准的答案。比如园里有一颗古松,不同的人看到它,它的美也不尽相同。在商人的眼里,它是一棵能值多少钱的木料,应该怎么去砍它,卖它,运它,它能做成什么家具的材料;在植物学家的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应该把它归到哪一科里,植物学家会仔细观察松树的特点,思量它为什么可以活的这么老;在画家的眼里,它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它那盘屈如龙蛇的线纹及它的盎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应该怎么把它们描绘出来。在不同人的眼里,美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美在从容生活间》收录了朱光潜先生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数十篇散文,内容丰富,具有典型性,分为四大板块向我们展示了朱光潜的美学著作。 朱光潜,字孟实、盟石,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奠基人,主要著作有《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对于青年人,志气太大,志气太小,无志气的情况,作者用他自己的“三此主义”个人信条来谈立志,即“此身、此时、此地”。有志者事不一定竟成,不学加减乘除,将来怎么可能做数学家;不学军事、学当兵打仗将来怎么能做大元帅;不学习怎么能成为有用的人才。本分人做本分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要觊觎林中的两只鸟,让手中的一只鸟安然逃脱。 人生来是精神所附丽的物质,免不掉物质所常有的惰性。天气越来越冷,对温暖被窝的依赖性就越来越强烈,起床就变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被窝暖和舒适,外面空气寒冷,伸个头出来都会打个寒颤,于是就有多种借口想多睡一会儿,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是一种诱惑。但是如果你下定决心非起来不可的话,起床也不是件非常难的事情,这就是说你征服了最大抵抗力。对于国家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孔子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美在从容生活间》这本书的跨度比较大,从抗战时期到解放后的现代,作者从青年学生到八十多岁的老翁,他的思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慢慢的变化着。本书大量的引用了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还有西方的一些名人事例以及他们的思想,这是一本学习朱光潜美学的经典著作,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品读和消化,就像作者所说的:“慢慢走,欣赏啊!”

  《美在从容生活间》读后感(三):年轻人,这些美学知识你应该知道

  何谓美学,百度百科如此解释: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美学属哲学下级学科之一,该专业从属于哲学。” 看似晦涩难懂,而朱光潜先生在《美在从容生活间》中用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美可以发生在每时每刻,发生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朱光潜老先生是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美在从容生活间》收录了朱光潜老先生的24篇散文,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学。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此身,此时,此地】 这一部分朱光潜老先生谈论了很多对于青年人的寄语,从立志到读书再到教育都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老一辈对自身的要求是有一套严格的标准的,对青年人也是一种感染。 此外朱老也谈及了交友、恋爱和消遣,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对青年人的关怀。朱老文字透着一股力量,能让我感受到身为青年所存在的不足,会不自觉的自我反省,跟着朱老的文字进行思考。 【生活本身是方法也是目的】 第二部分朱老体现出了他身为美学大家的丰富底蕴,朱老在这部分注重描写生活中的美学,引用了大量的古典诗词,彰显了一代大家的文学素养。 美学不是深奥的哲学知识,它存在于我们日常中,穿衣打扮,拍照摄影,甚至说话的艺术,全部都涉及到美学,美学教育也是小学基础教育之一,人类从不放弃追求美,美学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一课。 【世界因缺陷而美】 这部分朱老侧重于谈论人,以朋友写信的方式讨论动与静,讨论情和理。人性的美丑是亘古不变的哲学难题,至今没有定论,朱老让我们相信世界是美的,人也一样。 【风行水上,自然成纹】 作为全书的最后一部份,朱光潜老先生谈及了较为专业的美学知识,谈论了形象思维,谈论了浪漫主义以及美学范畴。每一篇都是朱老的心血之作,浅显易懂可以作为美学的启蒙文章。 美学是一门每个普通人都应该掌握的哲学,现在青年人都在呼喊生活太难,可是朱光潜老先生的那个年代难道就比我们的时代好么?我觉得不是的,那为何朱老就能发现生活的美好,而我们年纪轻轻心里早就开始步入老龄。 翻开《美在从容生活间》,寻找一个重新看待世界的角度,你会发现生活或许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是每一个不如意也会伴随着一个个的转机。美从来不是高高在上存在于神坛,它一直存在于我们平凡的生活里。 朱光潜老先生让我看到了一种知识分子该有的气节,学习不是为了利益,做事不是为了功名,对青年人更是严中带爱,对整个民族有着深深的情怀。这样的前辈才称得上大家,才真的值得我们尊重。

  《美在从容生活间》读后感(四):思多远,方为远见

  一个活人时时刻刻都要与外界事物(自然与社会)打交道,这就是生活。对于生活,我们缺乏的不是理论家,而是实践家,无论是以马克思主义认知论,还是康德的美学理论,我们都要远离舍本求末的思维方式,如果不去学习具体的艺术形式,比如戏剧、书法、绘画,而是坐而论道、夸夸其谈,我们是很难说自己在美学的研究上有真正的建树。 每个人从年轻到年老,由于精力、经历的不同,观点会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不等同于“世事洞明皆学问”,而是基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觉得自己走向了成熟的高地,恰恰是这种自以为是,影响了我们认知的深化,使形而上学化作我们内心唯一的修养。没有了初心,即使走多远、站再高,也不能让你实现脱胎换骨的升华。 正如我们每日三餐,吃的是食物,长的是筋肉,若是问你哪样食物对你有益处,哪样食物让你受损害,你未必如生物学家、医生那般说得清清白白,类比的是我们在学习具体的艺术形式时,并不是为了达到对美学的掌握而特意为之,只是我们乐在其中,达到不拘泥于物质的有无丰寡,而是从精神上达到澄明与空广。 在学习的过程中,朱光潜是反思型的,他除了肯定一切学习都能带来精神的愉悦外,还认知到学习需要不断地激活思维,把一些有意义、无意义的进行科学细致深入的划分,进而从内心深处排斥即学即用的做法。姑且作为一家之言,其对后辈、读者的影响还不局限于文字的描述上,让我们知道虚怀若谷的真实内涵。 朱光潜所辑《美在从容生活间》时,或许时代背景中并未出现信息爆炸。不容否认的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注意力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每天做的是什么,尽管有人归纳为名利二字,但是名利未必就是负面的,削弱精神愉悦的,正如一把手枪,既可以作为警察维护正义的凭借,也可以成为罪犯为非作歹的帮凶。朱光潜的美学意义能否在这个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仍然放射泡眼的光芒,着实有待于时光的推进与实践的检验。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这是一种境界,一种经历千艰万苦,战胜千难万险后的觉悟,或许佛学与美学在某个层面上是互通的,只是对于凡人而言,更多地关注“色”,而厌恶“空”,但是从齐物论的角度,“色”也好、“空”也罢,只不过是你的站位影响了你的判断。在这个开明的社会,你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能行走的空间很大很大,只是时间作为一维变量,只能逝者如斯夫,消逝的就不会留下一点一滴的痕迹,这种痛苦非得你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才能有所感悟。然而,我们并不一定非要亲身经历,完全可以通过向哲人贤人的学习借鉴中获取,所谓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错乱的联想妨碍美感。我们提倡每日三省其身,但不是纵容我们胡思乱想,我们应该围绕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去做一些大胆的假设和小心的求证。美感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从来就不会失去的,只有保持一颗淡定的心,在大悲大喜、大苦大乐中寻求内心的平衡,方能不被那些眼花缭乱的现象所迷惑,做到这一点不是说明你是圣人,只是证明你向着圣人的方向又迈进了可喜的一步。

  《美在从容生活间》读后感(五):用发现的眼睛,去寻找生活的美

  文/鱼丰徐徐

  诗人谭剑飞在《什么是美》中写到:“哲人说,美是一种感性;路人说美是一种感觉;僧人说,美是一种空;隐居者说,美是一种修为;恋人说,美是一个他;我说,美是高山上钟声的回荡的沉重千古与旷远,是深林中秋暮下独行者走进的天地一色......”

  由此可见,大家对美的定义各不相同,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是一个根源性的哲学问题,古往今来,无数美学家对此论证都没有达成共识。

  美,无处不在,又各不相同。对于我们本土的中国美,自有其发展历程。这一点,可以从朱光潜先生的《美在从容生活中》略窥一二。

  朱光潜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奠基人。

  他本人及其美学思想最能代表中国现代美学的命运。朱光潜作为一位美学事业的追寻者,一生都矢志不渝地致力于美学研究。

  《美在从容生活中》是朱光潜的作品选集,主要收录了他一生中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散文。

  在这些散文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更能通过作者美妙的文字,捕捉到一代美学大师为人处世的思想。

  一杯一盏一壶茶 , 一枯一荣一岁月,不疾不徐,不喜不惧,跟着朱光潜先生循着美的足迹,慢慢品味生活。

  朱光潜先生说:“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的自己的作品。”美在此身、此时、此地;美在生活本身;世界因缺陷而美;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作者在书中从立志,讲到谈学问、谈读书、谈消遣、谈恋爱结婚到谈价值意识;从动讲到静;从情讲到理;从人生讲到自我;从现实主义讲到浪漫主义......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美。作者说:“慢慢走,欣赏啊!”这是一种将人生艺术化的心态。

  朱晦庵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原来艺术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深,一切皆来自于生活。我们一生忙忙碌碌,追求功成名就,很少能停下脚步,歇一歇,看一看,品一品生活中的美。

  正如罗丹所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其实,罗丹这里的“眼睛”不单单指眼睛,更指心灵。

  这世间有太多的尘埃,蒙蔽了我们心灵的眼睛,让我们想太多,要求的太多。我们总是以物喜以己悲,其实“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心中美好,所以美好,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些浊念。

  梁实秋先生在他的《只生欢喜,不生愁》这样写道,“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秒,小鸟跳跃啄食,猫狗饱食酣睡,哪一样不令人看了觉得快乐?”

  这一点和朱光潜先生不谋而合。正是因为他们这种随心随缘,欢喜度日的心态,才能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无处不在的欢喜。

  人生苦短,可有什么人或事,让你愿意为之停下脚步,静静欣赏?

  你可以在一个闲暇的午后,打开这本《美在从容生活间》,随着大师的脚步,一起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