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写作的诞生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写作的诞生读后感精选

2020-03-03 23: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写作的诞生读后感精选

  《写作诞生》是一本由[美]多萝西娅·布兰德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18-10图书,本书定价:24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作的诞生》精选点评:

  ●每次看写作书都有新的心得体会,但万变不离其宗,坚持写才是正道。

  ●写作,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管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先写起来,克服对写作的抗拒,从早起写作开始。PS:翻译简直超级无敌巨渣,阅读时请提防。

  ●1、早起写作,之前不做任何阅读(不一定要构思故事,把昨夜的梦或抱怨写下亦可—素材集) 2、每日定时写作,定时、强制(不要总等待灵感迸发,养成习惯) 3、刚写完的作品过夜前不要看,没有意义 4、写作会喜欢感知每一个细节,尽管它们不在你的文字里直接出现(花时间思考,不应强行制止) 5、像作家一样读书:读两遍,第一次纯欣赏,接着写下印象深刻的地方(好与坏)并思考原因,第二遍去寻找答案 6、对抗单调:模仿好的作品的句式结构练习句子(偶尔也受益) 7、作品成形前,不要和别人谈论构思 8、收集新鲜的词汇 9、最好的书来自最强的信念 10、练习构思故事:将不同的角色带入熟悉的故事(只关注发展不考虑自己会如何写) 11、沉默的休闲(不阅读不听歌词不说话)

  ●不是那种教条似的说你应该怎么怎么做,而是从尝试开始,是否适合成为一个作家,想做的意愿更强还是抗拒的意愿更强,其实也是从一个角度让自己更了解自己。希望自己可以做出尝试,不浪费每一次灵感,也不浪费任何一刻孤独。

  ●每一位写作者都应该看的书,不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不论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特别是一些刚刚加入写作行列的伙伴,或者是在写作中遇到瓶颈的伙伴,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贴心伴侣。它不教你各种写作技巧,而是直指人心的针对能不能写以及怎么引导你进入到写作这种“心流”状态的创作,你说值不值得一读呢?反正跟我是一口气读完了。

  ●想做就开始做。要相信。

  ●对于想尝试写些东西的人来说有很好的启示,也给出了具体实际的方法,特别从心理上。

  ●建立自信,释放潜能,坚持练习,学会冥想,获得心流。本质而言,这是一本心理学书籍。

  ●雷 布拉德伯里推荐的。读第一遍的时候没有感觉。做笔记的时候突然觉得很有可操作性。

  ●1.早起半小时,不要读任何文字,不要说话,马上开始写作。第二天继续,不要重读已经写的。2.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坚持写15分钟,持续下去。接着换不同的时间写。【积累足够的素材】3.不带先入为主的印象去检查自己的作品,找到品味和优点。4.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批评,一一标明,提出具体建议,并进行修改,可以请信得过的人看。5.良好的生活习惯,既要严格要求自己,也要善待自己,肯定鼓励自己。6.读两遍书,第一遍快速阅读,第二遍只读作者写的最好和最差的章节。7.学会重新看(第十二章),要反复练习。

  《写作的诞生》读后感(一):劈头就写就是秘诀

  这不是一本教写作方法的书,而是教如何打破偏见战胜自我树立写作信心的书。

  大家普遍认为,每一位成功的作家都拥有某种神奇的力量或者说成功的秘诀,而这种力量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本书就是传授大家作家的神奇力量的。

  作者试图告诉大家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天赋,只要致力于写作的人长久坚持学会释放天赋,就会成为作家。

  每一位作家都有双重人格:意识与潜意识,对应着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本我好奇、敏感、天真烂漫,以快乐为原则;自我成熟、世故、墨守成规,以现实为原则。写作中要尽量启动本我,以潜意识驱动,尽量排除心智干扰,保持流畅,写完后则启动自我进行审视不断加以完善。作家需要在成熟与幼稚,世故与童真之间寻求平衡并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

  写作习惯的养成要义:1)尽量早起——不要读报纸,不要说话,不要看你前一天晚上放在身旁的书——马上开始写作。想到什么就写什么;2)不要重读你已经写出来的文字;3)写作前不要进行任何阅读;4)按时写作;5)凡是对成为作家感兴趣的人,每读完一本书,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而并非只把读书当成一种娱乐。6)当你有任何一篇作品要完成的时候,那就应该尽量不要沉迷于书籍、剧院和电影。7)能写多快就写多快,不受约束。8)学习让你的头脑像你的身体一样安静。

  一言以蔽之,作家不是天生的,作家也不是一日之功,作家是习练出来的,秘诀就是:劈头就写。

  《写作的诞生》读后感(二):劈头就写

  这不是一本教写作方法的书,而是教如何打破偏见战胜自我树立写作信心的书。

  大家普遍认为,每一位成功的作家都拥有某种神奇的力量或者说成功的秘诀,而这种力量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本书就是传授大家作家的神奇力量的。

  作者试图告诉大家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天赋,只要致力于写作的人长久坚持学会释放天赋,就会成为作家。

  每一位作家都有双重人格:意识与潜意识,对应着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本我好奇、敏感、天真烂漫,以快乐为原则;自我成熟、世故、墨守成规,以现实为原则。写作中要尽量启动本我,以潜意识驱动,尽量排除心智干扰,保持流畅,写完后则启动自我进行审视不断加以完善。作家需要在成熟与幼稚,世故与童真之间寻求平衡并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

  写作习惯的养成要义:1)尽量早起——不要读报纸,不要说话,不要看你前一天晚上放在身旁的书——马上开始写作。想到什么就写什么;2)不要重读你已经写出来的文字;3)写作前不要进行任何阅读;4)按时写作;5)凡是对成为作家感兴趣的人,每读完一本书,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而并非只把读书当成一种娱乐。6)当你有任何一篇作品要完成的时候,那就应该尽量不要沉迷于书籍、剧院和电影。7)能写多快就写多快,不受约束。8)学习让你的头脑像你的身体一样安静。

  一言以蔽之,作家不是天生的,作家也不是一日之功,作家是习练出来的,秘诀就是:劈头就写。

  《写作的诞生》读后感(三):写作,一场与心灵世界的对话

  写作,的确是一件关乎心灵的事。 以前,我会把写作简要地归结为生活经历的总结加工和创新思考,但要完完整整地讲出个所以然,却是要花很大心思! 读了《写作的诞生:如何开启你的写作之路》一书,感觉可以歇歇了,不必再为此问题费心劳神!作者多萝西娅.布兰德以多维视角为我们探究了写作过程的来龙去脉。 万事求源,其实,判断写作者是否拥有写作资源很重要!创作的主观资源:人的个性的丰富性,是写作的思想积淀和底蕴,体现在人格的多重性,及思想、观念、灵魂的丰富过程;由此衍生出作品整体风格和个性化的表达,使作品产生可接受大众化评判的资格与价值!沉思是写作者生活的一部分,在沉思的沃土上才会长出灵感的叶与花! 创作的主观资源缺乏,体现在几方面的层次性困难:是否要写?是否有灵感的火花去引动才思泉涌?是否有足够的经历以加工重组成满满的故事和书?是否有不断迸发灵感的信心?是否有均衡连贯的叙事技巧?问题的提出,就是要使想成为“写手”的人,去拷问自己是不是一个充满渴望又能不顾一切去努力的人? 于是,创作者应该是怎样的人,就是个创作基底的问题! 无疑,能描绘创作者心灵世界的两个重要概念是“意识”与“潜意识”,由此引出作者认为的写作者的双重人格。因为有了意识,人就具备控制,辨识,联系的能力;而潜意识,则源源不断提供有关人、事、景、情等丰富的、流动的、资以创作的素材。再说开去,创作者应该具备双重人格,由此,将被赋于“内审”与“外审”的能力。 内审,即作家所具备的审视内心的气质和敢于审视的能力。作家要有孩童般的天性和敏感!当然敏感与天真要协调统一,达到平衡,形成全面的综合的完整的人格,并在行动中磨砺自己。写作需要灵感,坚持,且要善假于物,同时要克服随意性。双重人格意味着双重义务,天才的作家善用理性的意图统治驾驭自身的潜意识,使素材得以重组,审视,精简,改变,强化,成为能给人们带来新鲜感的故事,即作品。 外审,作家应具备审视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须经过刻意练习,也需要特殊教育。 再回归创作行为时,作者论述了写作应该是知行结合上的反复实践!并提出,写作时,创作者又具备了第三重人格。此重人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大体由生活阅历,思想阅历和自由冥想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创作者永远是心灵世界的主角。在意识、潜意识、冥想等心性因素共同作用于写作时,创作者也必须是主宰心灵世界的王者!这个世界梦幻而多维,是神奇的秘境!但对专注、全心投入创作的人而言,此秘境是可以通达的!恰似近代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读者可以试着类比一下。

  《写作的诞生》读后感(四):在写作开始前,你需要做什么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写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了写作的文字大军。

  但写作的第一步究竟是什么呢?

  不是高超的写作技术,也不是经验素材的积累,而是拥有写作的自信心。

  这本书是多萝西娅·布兰德在创意写作书系中的一本,原名《成为作家》,解决在故事结构或者情节安排之前,最先要解决的写作的自信心的困难。

写作路上的一大困难:不自信

  大部分初学者在写作的路上遇到的困难是——“我能不能写的自信心问题”,这种困难并不是可以通过小说创作技巧解决的。

  我问过很多人,有没有打算写一本小说,他们给我的答复无非就是两种:想写,不会写;不想写,因为不是这块料。

  我就特纳闷,不想写就不想写,怎么还要让“不是这块料”来背锅呢,好像说的自己不想是有多不情愿似的。什么叫不是那块料呢,会就写,不会就去学,这跟是不是“这块料”有什么关系呢?

  当我把这些话扔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反而强词夺理的跟我辩驳:写作是需要天赋和灵感的。

  相比之下,我的“写作是可以学习的”的话,则在他们的固执己见中显得苍白无力。

  写作的初始,除了建立自信心以外,还需要培养作家的气质。

培养作家气质

  包括以下三点:

  1、对新事物有新奇快速的反应能力

  2、对旧事物有记忆犹新的能力

  3、对环境变化的感受十分迅速敏锐

  这就需要对外界保持绝对的敏感,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每个人对外界的感悟也是不同的,这样才能写出独一无二的感觉。

  在知道这个规则之前,对于每天都司空见惯的事,有时候会视而不见,但是在作家眼里,最少也会想象出一种答案。

  比如每天出门搭公交车上班,每天都是如此,普通人可能觉得没什么大的变动,也没什么离奇的经历。可是在作家眼里,那按时到来的公交车,可能就像某种不知名的大怪物,每天的准时只是因为那是它的吃饭时间,准时将上车的人都吞进肚子里。

  这就是作家的眼中和普通人眼中的世界的不同。

  最后再说一下【创意写作书系】,这是第一套系统引进国外创意写作成果的丛书。在这个被人普遍认为写作是靠天赋,且无法被教会的社会,这个系列为那些有着写作梦想的人一个通往作家之路的捷径。

  比如我们学习某样技术,一般都是先学理论,然后再实践巩固,写作也是如此。【创意写作书系】则是一套很好的提供了各种写作方法的理论书,而且书中还附有大量写作练习,能够很好的让读者快速掌握写作技巧。

  这本【写作的诞生】就是一本适合在学习所有写作方法之前,了解写作的一本入门书,它讲解了写作路上最困难的心理问题、写作态度的培养及写作的实践,为初学者进入写作之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过渡。

  《写作的诞生》读后感(五):开启作家之路

  写作是一种能力,我们从小开始学习,用文章来传递心声,记录生活;写作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我们写诗歌、写散文、写故事,多多少少都有我们生活的影子,都是我们对生活的表达。或是开心的、或是忧伤的、或是愤怒的、或是惊喜的…….我们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诉诸笔端,跃然纸上;写作是一项事业,目前有很多人职业写作,为之奋斗,靠之立身谋生。如何成为一名好的作家,好的文字创作者?相信这个问题是热爱文字的人时常思考的问题。 《写作的诞生》就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作家的指南,帮助我们答疑解惑,提升写作技能。这是一本打开职业作家之路的黑匣子,帮助我们创作出精彩的故事,开启写作之路。 本书作者多萝西娅.布兰德,美国作家、教师。先后在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刘易斯学院和密歇根大学教授写作课程多年,著有多部小说。本书自出版以来,风行美国文学界近80年,至今仍畅销不衰。 写作的过程波澜起伏,有时文思泉源,下笔如有神;有时绞尽脑汁,写不出一个字来;有时一篇作品完成,兴高采烈;有时则不在状态,怀疑自己不适合当作家。读完本书这些心中的疑惑都会消失。 一、作家是怎样的人? “天才作家有这样的气质:直到生命终结还可以保持孩童般的天性和敏感,以及‘天真的眼神’。对于天才作家来说,这种新奇的反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要想创作出艺术品,他必须不断地保持敏感和童心的一面。” “所有成功的作家都属于具有双重人格且十分幸运的一类人” 要成为一个好的作家,我们需要对生活充满热爱,敏感地感知世界,保持着一颗童心,对身边地事物保持好奇之心。 二、坚持写作的重要性 “当你养成这两个习惯——早上写作和在选定的时间进行写作——你已经踏上了成为作家的漫长道路。一方面,你的文笔变得流畅了;另一方面 尽管这只是初级阶段,但你学会了控制时间”。 写作是需要坚持的事情,更像是马拉松比赛,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三、像一个作家那样读书 “像作家那样读书的唯一方法就是将所有东西都读两遍。在读需要研究的故事、文章或小说时,先快速地、不带评论地读一遍,就好像你对这本书没有要求只是欣赏它一样。读完后,暂且将它放一旁,然后拿起铅笔和记事本。” 四、关于模仿 我们可以模仿优秀的技巧,并仔细研究它。学习优秀作者如何安排字数;用何种句型结构,对抗单调;挑选新鲜的词,让文章变得生动、丰富和充满活力。 五、原创性的源泉 “原创性是创作道路上通往成功的关键” “这些作家的优点恰恰在于,他们并不认同大多数模仿者那样谦卑地人云亦云的做法。他们每个人在观察这个世界时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并将其描写出来,他们的作品直接来自人格的核心,没有偏离或扭曲,像伟大的作品一样,直率而充满活力” 我们模仿完优秀作品的技巧后,要用自己的视角看世界,书写自己眼中的世界,保持自己作品的原创性和自己作品的风格。 六、练习故事 找到我们自己的风格,并开始自信地写作。 “找到你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你天性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为你的写作做出贡献” 《写作的诞生》帮助我们成为合格的作家,开启我们的作家之路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