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灯塔守望者的女儿》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灯塔守望者的女儿》读后感摘抄

2020-03-05 23: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灯塔守望者的女儿》读后感摘抄

  《灯塔守望者女儿》是一本由[加] 珍·E.潘德兹沃尔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1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灯塔守望者的女儿》精选点评

  ●“我们总得善念爱意才能走过生命中那些艰难时光。” 这是一个关于秘密守护迷失故事,充满始料不及的转折,看完让人热泪盈眶

  ●真相揭开的那一瞬间,让人潸然泪下

  ●苏必利尔

  ●读此书有如剥洋葱,从伊丽莎白和摩根两个人不同视角一层一层拨开洋葱皮,阅读自然而然去揣测故事的真相,但是不到最后一章,你还是无法探清真相,而你看到真相时你会感动不已。父亲从海边抱来安娜,让她用艾米丽名字活下去,而艾米丽用死去姐姐丽莎的名字活下去,父亲无私爱护艾米丽,戴维不问缘由无私地照顾艾米丽的女儿和外孙摩根,这些爱埋在摩根心里,照耀着她孤独人生

  ●最近不够静心,这本书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对我来说,前半部分有些乏味也许也是为啥进展缓慢原因。但是后半部分很精彩,从伊丽莎白发现自己”的目的开始,我开始变得十分感兴趣一鼓作气看完了。 小说叙述还是比较细腻的,后半段十分感人

  ●灯塔守护人的故事感动万千读者,掀起灯塔热潮!《灯塔守望者的女儿》延续温暖暖心上市!

  《灯塔守望者的女儿》读后感(一):守望曾经之《灯塔守望者的女儿》

  总有一个人埋藏在你心里,总有一件事挥之不去,总有一段事让我们难舍难离……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像灯塔的守望者一般照亮着你前行的路,让你从此无所畏惧

  伊丽莎白,在苏必利尔湖畔颐养天年。年近十,眼睛几乎失明。我们可以想象她每天除了晒晒太阳估计就是靠回忆度日了。她是谁,她来自哪里,她有着什么样的过去,为什么突然会有警察找上她……

  珍.E.潘德兹沃尔会为我们解开这个神秘的故事。珍.E.潘德兹沃尔,加拿大获奖作家。她出生于苏必利尔湖畔,小时候经常乘里的帆船探索岛屿和湖湾,这也为她创作这本书提供了素材。《灯塔守望者的女儿》是她的首部成人小说。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结尾与开端幽灵,飞行的姐妹

  其实刚开始看得我稀里糊涂,毫无头绪,渐渐才发现,上一节摩根,下一节伊丽莎白,不停地反复着……慢慢明白过来了,也理清楚思绪。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个事件,从自己的角度和他人的眼光来看待,其实就是利用“视角”认知来看清事物本质,从不同的人物来写,不同的角度来剖析同一事物,让我们知道各自的想法,他人的观点

  初次读这种写法的书,我必须得时刻保持清楚,否则云里雾里,理不清思绪。我找出一张纸,开始列出人物的关系:伊丽莎白和埃米莉是双胞胎,她们有个大四岁的哥哥查理,她们的父亲是安德鲁.利文斯通,母亲是丽尔,他们是灯塔的守护者……我竟然越来越清晰,摩根和伊丽莎白似黑夜中远方的灯塔,指引着我走向正确的航道。

  一个是在多个寄养家庭成长的问题少女,一个是有着满身秘密失明老妇,因为一个神秘包裹的到来,因为父亲的一本破旧的笔记。让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的命运产生了出人意料的交集。翻开尘封的日记,在摩根的帮读下,沉寂的文字叙说着家人的故事,爱与承诺。让她解开六十年沉封的秘密,也解开她多年的心结。

  《灯塔守望者的女儿》纯属杜撰,但它一定缘于某个人或者某些灯塔人生活,所以它是真实的。伊丽莎白、埃米莉、丽尔、还有理查森、查理、安德鲁.利文斯通的故事慢慢读,细细看,都会让我们入迷。我相它一定会掀起一股“灯塔热潮” 。

  《灯塔守望者的女儿》读后感(二):失明老妪与失亲少女关于人世间的对语 ——简评《灯塔守望者的女儿》

  这本书很有意思,先抛开内容说:一是叙述视角的频繁更迭,一是意识流的心理独语、联想、想象、梦境、闪回、幻觉、蒙太奇等叙事手法的运用。 文本使用了全知式的第三人称视角,使用了限知式的时刻变换的第一人称的“我”的视角。 视角流动对于读者的阅读是一种挑战,因为它会不经意间给读者制造一种张冠李戴的混乱。若想把握准文本的叙事脉络,必须时刻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个物或同一个事件,由人物自己和他者的眼光共同审视,就有了不同的认知结果。这样的认知反差会造成一种巨大的张力,使读者在阅读中不自觉地带入了自己的思考和评论,究竟哪一种看法近乎正确,而或两者皆是皆非。 习惯了读因果分明、线索明晰的连贯叙事小说的读者读这本书会有些困难,因为它不是直线向前的,而是如帆船借风前行一样曲曲折折地演进的。 如果你习惯了各种视角之间的斗转星移,你会为它着迷的,就像登上了鲜有人迹的峰顶一样。 开篇是未知的第三人称他的叙事,制造悬念,引出人物。关于悬念,预述向来是冲锋大将,文中数见不鲜。 一个满身秘密的失明老妇人,一个失却父母在多个寄养家庭里生活的少女,一个机缘巧合的事端,让两人通过一包笔记,重新认识了自己与对方。也许她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未可知。 作者很懂话说半句留半句的讲故事逻辑,在文本中布满了一个又一个隐而未解的悬念。开篇就散布了许多,如波菲丽着火事件、船长故事、伊丽莎白故事和埃米莉故事等。 随文本渐次布设的有理查森和查理的故事,伊丽莎白的哥哥查理的行踪,摩根熟悉的又迷惑不解的蜻蜓画等。 穷人孩子早当家,失去亲人无助无教的孩子早成熟,身世坎坷的摩根承载了同龄孩子不曾经历的太多。她眼中的学校教育问题,是弱势群体面对的尖锐问题。 文本无形中勾勒了一个很宏大的世界背景,世界大战(被毒气摧残的退役军人)和世界经济大萧条。 在人类面前羞怯失语的埃米利是艺术与自然相携成趣的化身,她纯净质朴,有着动物一样的先知感。 读这本书时,我不得不多次停下来记录它给我的发散感悟,回看串联,互文的书(严歌苓的《扶桑》等),互文的片段,互感的人物等。 值得一读!

  《灯塔守望者的女儿》读后感(三):一段被埋藏的记忆

  这样的一个故事真的非常适合在一个安静的午后去读,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却在平静的叙述中感受生命的意义。似乎所有的故事都是那么顺其自然的发生着,而某一天你忽然因为一朵花,一株草体会到了生命的真谛。就是这么的神奇,平凡而温暖的故事,一切都已注定,命运的齿轮终究会回到这里。 《守望灯塔的女儿》以伊丽莎白和摩根两个人的视角讲述,一个是白发苍苍已入暮年的老人,一个是叛逆轻狂我行我素的少女,她们的相遇开启了一段故事,或许,很多时候,所有的相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好的,缘分便是如此的奇妙。年迈的老妇人收到去世多年父亲的日记,视力模糊的她让这个少女帮助她阅读这本日记,多年前,埋藏起来的记忆,个灯塔守望者的日记。如果这本日记不复存在了,是不是记忆也会隐藏起来呢?没有人知道,或许所有人都知道,只是没有再被提起的必要吧。 在这本书的一开始,故事并没有太多悬念让你迫不及待的去将它看完,而是一种平常心得状态去认识这两位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两个人,她们的交集也是如此的简单,而当日记送来,一个人阅读,一个人倾听,而这日记却关于过去一段被隐藏的秘密。灯塔守望者的一家人,夫妻,两个儿子,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他们在一座岛屿里简单而快乐的生存着,而命运却在此开了一个玩笑。年少的伊丽莎白与双胞胎妹妹埃米丽形影不离,从她有着记忆时起,他们总是在一起,他们那么的相似。“她早就该死了”在某一天母亲与父亲的争吵中,母亲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当然他们以为两个孩子已经入睡了,可是伊丽莎白还没有睡着,她听到了这句话,它像一个魔咒缠绕着伊丽莎白。她说的是妹妹埃米丽,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一位母亲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呢,即使埃米丽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守望灯塔的女儿》以父亲的日记回忆着童年时期的过往,那些愉快的,悲伤的,还有被隐藏的秘密。读但最后会了解到母亲说这句话背后的意义,而父亲的日记里的真相在多年后也应该让她们知道,即使很多人已经不在了,即使她们也已经垂垂老去 《灯塔守望者的女儿》是一个人一生的回忆,命运与之开了一个玩笑,不过让彼此错过了很多年,不过,也终究会再次重逢。

  《灯塔守望者的女儿》读后感(四):爱是一辈子的相依相守

  文 海蓝蒲雨

  世界上的爱有很多种,有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有恋人之间炽热如火的爱,有朋友之间淡泊如水的爱,更有兄弟姐妹血缘相连无法割舍的爱……爱如空气,包裹着我们每一个人。

  《灯塔守望者的女儿》就是这样一个关于爱的故事,父母对双胞胎女儿深沉不游离的爱,也有兄长查理对伊丽莎白和埃米莉的无私奉献的爱,还有戴维对伊丽莎白纯真真挚的爱,最可贵的是伊丽莎白和埃米莉这对姐妹花之间浓厚有默契而不可分割的爱,仿佛是那一面深沉的湖水,静水流深,静静地流淌到对方的心里。

  作者珍用双人诉述的手法讲述这一对姐妹花的故事,通过伊丽莎白的自述和叛逆的摩根对日记的诉述,故事呈现了双面的效果,一方面回忆能够让人有直接的画面感,而摩根诉述伊丽莎白父亲的日记则把故事的空白填充了进去,整个故事有着互相穿插和对应的补充,透过两双“眼睛”我们逐渐发现一个事实,伊丽莎白的回忆和其父亲记录下来的日记有了一些明显的不同,故事里暗藏了很多细微的线索,把我们指引到了灯塔未曾照耀到的地方。

  虽然说伊丽莎白和埃米莉是一对相亲相爱寸步不离的姐妹花,但妹妹埃米莉明显跟姐姐伊丽莎白不一样,她安静细腻,能够观察入微,甚至能够直接探寻到内心中,她能够跟动物们亲密相处,甚至连凶猛的狼和狗熊都能安静下来,她身上似乎存在魔力,更加有魔力的是她的双手,她绘画出来的画美轮美奂,让人着迷。伊丽莎白跟埃米莉一点儿也不一样,她活泼善良,是一个能干的小帮手,她不仅帮助照看灯塔和照料家务,还能够好好地照顾沉迷于自己世界的埃米莉。

  暗藏的线索不断重叠,又互相矛盾,作者珍的笔触挑动着所有读者的神经,故事在进行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反转,一转两转三转,给精彩的故事添加了很多出人意料的彩蛋。查理特意带走父亲的那本日记本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伊丽莎白爱着的戴维为什么突然一走了之杳无音信?在岛上发现的那一块墓碑是谁的?妹妹埃米莉生下来的孩子送给了谁?摩根是谁的女儿?埃米莉到哪里去了?越读到后面越发现曾经被蒙着面纱的故事渐渐驱散了迷雾而露出了真实的面目,伊丽莎白和埃米莉真的是一对姐妹花吗?

  这些萦绕在心头的问题犹如一只只聒噪的乌鸦盘旋在头顶上,随着最后一本日记的归来,在摩根的探索和努力下,真相终于大白了,曾经迷惘的地方也可以说得通了,蓝眼睛的伊丽莎白和灰眼睛的埃米莉,还有灰眼睛的摩根都有了自己的归属,犹如那一座坚守在海边的灯塔一样,被照耀得清清楚楚。

  在故事中,最让人动容的就是伊丽莎白和埃米莉这对姐妹花之间的爱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够洞悉对方的内心,不仅仅是身体的联结,更是心灵的相通,在她们初识的那一刻就注定,双方是对方的精神支柱,互相又是对方的命脉,这种爱超越了血缘,也超越了心灵,爱在那一刻成为了萦绕在她们生命中的羁绊。

  有时候,血缘之间凝结到身上的爱,比不过心灵上联结成一体的爱,由相知相随到相依相守,爱从命运的那一刻变成了爱的责任,比伊丽莎白的父亲对女儿的爱还深沉,比哥哥查理对妹妹们的爱还要纠葛,比戴维对伊丽莎白和埃米莉的爱还要纯净,她们是彼此坚定的灯塔,互相守候着对方,也互相保护着对方。

  伊丽莎白和埃米莉之间的爱让人动容,也让我们更加懂得了如何去爱对方,如何珍惜对方,如何感受在爱的氛围里去呵护最爱的人的每一天。在我们的人生里,都有一个彼此珍惜的伊丽莎白或者埃米莉,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情愫,让爱一直在!

  《灯塔守望者的女儿》读后感(五):命运不够温柔,我却柔情似水

  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属于美国和加拿大共有,其中加拿大拥有它的大半水域,这本书里的故事就发生在那儿——加拿大苏必利尔湖的北岸一座偏僻到几乎与世隔绝,被称为波菲利岛的美丽岛屿上。

  岛上有一座孤独的灯塔。它从19世纪后半叶建成后,就一直坚守着这片广阔、宁静,看似永恒不变却始终暗流涌动的水域。与灯塔相伴的是灯塔守望者一家,故事是属于他们的。

  故事的人物并不复杂,除了出镜率非常低的客串角色和活在日记(回忆)里的人物,书中现实存在的主要人物就只有两位,一位失去至亲十来岁就开始寄养在不同家庭的孤僻的问题女孩,一位双目失明风烛残年苟且寓居在养老院的老年妇人。她们由于机缘巧合在养老院相遇,之后老妇人请女孩帮她念她父亲——也就是波菲利岛灯塔守望者,留下的日记,她们的生活因而有了交织,故事也就此铺陈开来。

  故事的描叙手法也不复杂,每一章节都是以女孩摩根或者老妇人伊丽莎白单一的人物视角来阐述,小女孩读日记的内容,老妇人用回忆来补充日记残缺的部分,独立成篇,但故事内容又互相关联、交叉、嵌套。

  然而这个故事本身是宏大的,它包容着数个家庭和众多人物的命运,从侧面勾勒出灯塔守望者这个行业、属于灯塔所在地的岛屿的湖区风貌和历史变迁,甚至某个大时代的映像。

  它象是一副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也仿佛一首缓缓道来的命运之歌……

夕阳下的灯塔

  一艘损毁的帆船在苏必利尔湖某处港湾被发现,船上空无一人,却在海图桌上堆了一摞帆布包着的笔记本。与此同时,城里的问题少女摩根因为在养老院墙上涂鸦被捉住,并罚以去养老院做义工进行“恢复性改造”。

  摩根被安排的工作是每周二和周四放学后到养老院在维修主管马蒂的指导下清除涂鸦,好的,她极不情愿,但还是照做了,带上她贩毒的男友送的耳机,开始刮墙。

  但是,她没有注意到,她耳机溢出来的莫扎特的音乐声却无意间吸引到一位双目失明坐着轮椅的老妇人伊丽莎白的兴趣。

  警察将船上的笔记本,也就是伊丽莎白的父亲,一位早已过逝的灯塔守望人所写的数本私人日记送到了养老院,交给伊丽莎白时,正好在摩根刮墙的那个花园里。摩根下意识躲了起来,可是警察走后,伊丽莎白唤出了她,请她送自己回房间。

  摩根其实并不象她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不逊和差劲,她实际上是个爱好小提琴和绘画的善良姑娘,外公留给她的小提琴和琴盒内衬中的几副彩铅素描是她的至爱也是这个冰冻世界给她的抚慰,当她在灯下再一次看那些画时,突然发现它们跟伊丽莎白房间梳妆台画框里的画如此相似。终于在一个不适合清除涂鸦的雨天被马蒂改派去走廊拖地时,她控制不住好奇心偷偷溜进了伊丽莎白的房间,却不幸被人发现,伊丽莎白不动声色地帮她解了围,并顺势提出了让她帮自己读日记的请求。摩根答应了。

  奇妙的是,发生这一切,摩根与伊丽莎白的联接并不具备必然性,也就是说,她们可以这样做也可以不这样做,只要稍微有一个举动或决定的改变,她们之间就会变成普通的萍水相逢 而不是衍生出后面的故事,你可以说是作者的设计,但是这个设计并不牵强,反而给人一种似乎是冥冥之中有所指引的感觉。我们的教育是拒绝承受有命运这种东西,但是它真的不存在吗?

  日记从1917年开始,那时伊丽莎白还没有出生,而她的父亲还刚分配到巴特尔岛做灯塔看守人的助手,通过日记我们认识了伊丽莎白的母亲和哥哥彼得,以及时代背景,那时正值一战时期,加拿大作为协约国参战,灯塔工作者做为国家至关重要的工作人员,父亲免于了征兵。(但是在后面,二战时期伊丽莎白的哥哥们却因为不是守望者,而被迫参加了战争。)一年之后,父亲被调升到更偏远的波菲利岛做了独当一面的灯塔守望者,在那里,伊丽莎白的二哥查理,她和双胞胎妹妹埃米莉相继出生了。

  故事的基调是平缓而温和的,美丽细腻的风景和生活描写,不刻意却呼之欲出的人物刻画,现在与过去互相映衬,摩根读日记的过程与寄宿家庭、男友、养老院的交织,让这个故事有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朴实和宁静的气息,就象读《一个人的朝圣》这类作品,适合灯下、轻柔的雨天 、平静的午后,总之适合在一切可以让身体感受舒服,让思绪徐徐进入深层思考的情境里阅读。

  不需要激荡的情绪,也不会有大悲大喜的撞击,纯粹的感受、感悟和结局时会不自觉湿润的眼睛便是全部。

  1918年4月3日,星期三,父亲母亲和哥哥彼此到了波菲利岛。读到这里,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灯塔不光是点上灯,在黑夜里为船只导航,它原来是复杂的,有众多的设备,系统的操作,严格的时间安排,还有神奇有用的雾号。

  波菲利岛虽然人烟罕至,物资要隔一段时间才能补给一次,但仍是非常美丽和可爱,伊丽莎白一家修缮房屋、粉刷建筑物、种菜园、养家畜、打猎,夜晚围坐在厅里听父亲阅读新闻或书,新年时做大餐,冬天湖面会结冰厚厚的冰,人和动物甚至可以走到别的岛上去,在上面滑冰和滑雪橇,妈妈在家里炖香香的咸鱼。当然也会偶尔被客人带来的流行疾病所光临,没有医疗药品,依靠着妈妈调制的草药来救治,孩子们顺利躲过病魔的袭击,而且最好的是,当满世界被战争弄得苦不堪言时,这里没有受到干扰,因为自己有产出,生活条件要求也不高,包括后来大萧条时期,物资匮乏的困境也似乎没有经受过。这时的生活还是美好的, 如世外桃源般。

  一对夫妻,四个孩子,在岛上平静地生活着,偶尔有些小插曲,也象是湖面的小涟漪,荡几 圈也就消失不见了。而查理、伊丽莎白和艾米莉总总是呆在一起 ,彼此不能分离。

  然而,成堆的日记本里却缺失了记录伊丽莎白和艾米莉出生和最初几年成长的那一本,唐突的缺失似乎在预兆着什么,同时伊丽莎白跟她哥哥查理为什么会从不能分离的亲密状态到后来的六十年不往来,甚至死都不相见,一个个疑问构成了这本书最大的悬疑。

  随着日记渐渐解读和伊丽莎白的回忆,答案渐渐浮出水面。

  其实真正解开了,你会发现原来并不复杂,只是一些命运的捉弄,而当事人其实都已知晓。

  原来摩根和伊丽莎白的相遇和联结也都是注定的。

  伊丽莎白这一生几乎没有与双胞胎妹妹艾米莉分开过,她有过爱人,却因为艾米莉分开了,她和哥哥的老死不相往来也是因为艾米莉,她的后半生也一直在照顾她这位不食人烟火般的绘画天才的妹妹,她的人生仿佛就是为了艾米莉而生。

  可是谁料到,她才是的真正艾米莉。

  这么会这样?不,我不会剧透的,还是去读这本书吧!这真是一个诗一般的故事,命运在期间扮演了冷酷的角色,但是温柔的主人公们始终保持了善良而豁达的天性,她们让我想到了“柔情似水”这个词,我希望我也可以消除自己的戾气和焦燥,象伊丽莎白或者也可以叫她艾米莉那样,做一个对生活对他人柔情似水的人。

  有时候重要的可能不是人生的得失,而是我活过,无论是为自已还是为他人,那都一种选择,听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如此便好。

  哦,我还特别喜欢故事前半段,伊丽莎白和马蒂在养老院玩的那个“按描述猜画”的小游戏,似乎可以提高对名画的认知和鉴赏,感觉比一般的看图猜画猜词游戏更加有趣也有用多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