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隋炀帝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隋炀帝读后感摘抄

2022-03-14 13:55: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隋炀帝读后感摘抄

  《隋炀帝》是一本由[美]熊存瑞(Victor Cunrui Xiong)著作,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6,页数:2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隋炀帝》精选点评:

  ●任何历史人物这样跳脱当局看 都是情理之中

  ●评判一个历史人物从个人视角和治理国家的宏大视角是不同的,学校里的历史学习仅是一种儒家评判或意识形态视角。

  ●为隋炀帝翻案,没有太多的新意

  ●作为一个历史学研究者,为了“创新”做出overclaim,提出的证据又远达不到推翻旧论的地步,不推荐读原文。

  ●过完,骗钱其实很容易

  ●中规中矩,毫无创见,挺失望的。不过可以当做隋朝资料库存一本在家备用吧

  ●普通

  ●听书,待评价

  ●隋炀帝被视为“暴君”,是因为他碰到了儒家的两条高压线。首先是他独断专行,杀死私下提意见的大臣,还建立了一个对自己俯首帖耳的一言堂。第二条是他对于社会资源的无节制利用,具体包括两件事,修建大运河和远征高句丽。对于隋炀帝“急于求成”的指责往往是一种后见之明,只有回到历史现场,我们才能深入理解隋炀帝和他所属的时代。 总之,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为了彻底终结魏晋南北朝的乱世,开创新的时代,皇帝势必要重建自己的权力,并通过修建大型工程和对外战争,去巩固和保卫新生的大一统帝国。隋炀帝恰好处于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他的野心和自负,最终使他背上了“暴君”的恶名。

  《隋炀帝》读后感(一):《隋炀帝》——熊存瑞

  说起隋炀帝,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暴君”,因为中国从古至今受儒家的影响深远,而儒家对暴君的定义包括两方面:一是皇帝独断专行,二是皇帝对社会资源的利用超出百姓能承受的限度。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隋炀帝都是符合这一定义的,但是作者却从大历史的纬度来更加辩证地看待隋炀帝的所作所为。 1.隋炀帝独断专行有其政治需要:(1)铲除贵族大臣是为了打击贵族和加强皇权,因为贵族大臣一直在讨论隋炀帝的错误;(2)绕过官员正常的任免程序,任命级别低的官员参与决策,是为了实现更高程度的集权。 2.隋炀帝对社会资源的无节制使用有其历史必然性:(1)修建大运河以沟通南北,是巩固统一的必然要求;(2)远征高句丽以消除地缘政治上的威胁,是维护稳定必需的战略决策。 换个角度来思考,得出的答案会很不一样,所以换位思考和独立思考很重要。

  《隋炀帝》读后感(二):“千古一帝”哪里那么容易?

  /闰闰

  给隋炀帝翻案应该是不可能的了,虽说有后世出于各种原因给他抹黑,除非有新的考古发现,他的各种大工程上即可看出其部分性格缺陷和好大喜功的特点,导致大好江河拱手送人。此书前三章的第一部分叙述了隋炀帝从皇子到皇帝到最后的时光,大部分内容没有特别新意,只是有些大家关注的疑点做了剖析但并无定论(情理之中)。第二部分的角度换成了文帝以及炀帝的当朝改革,重点在炀帝部分,包括与文帝的差别以及后来唐的记录对比。分:洛阳与大运河,宫殿,官僚制度,教育、礼制、法律制度,宗教,经济制度,对外政策等。想起当时看完《明朝那些事儿》,找来《明史》一窥究竟,看完部分人物事件之后即放弃,因为后面大部分讲的各种制度,外加古文,实在无趣。此书的叙述在制度讲解上结合了时间,人物,还包括后世的考古,以及近现代大家们的分析,当一篇总结文,对于我而言可读性增强,但还是略显困难。

  =====分割线=====

  计划是短评的,结果字数写多了。

  《隋炀帝》读后感(三):皇帝与个人

  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生平、时代与遗产。第一部分讲述炀帝的历史生平,从皇子到太子最后称帝以及亡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面的炀帝,作为皇子时期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地方行政长官,不论是坐镇并州以及平定南陈,都完美的履行了自己的行政职能。夺嫡时期,野心的暴露,曲意逢迎,弑父杀君,烝母,这也是被后来学者所诟病的一面。登基之后,炀帝彻底作为皇帝和个人的两面,是本书着重评书的地方。

  第二部分-时代与遗产,主要讲述炀帝当政期间的对于帝国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文化、外交活动等以及大运河,在当代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炀帝在执政前期,是一个精力及其旺盛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改革者,同时又是一个充满野心的政治家,渴望成为秦皇汉武一样帝王。政治、军事、经济改革以及大运河的工程都为着战争服务,在执政后期,攻打高句丽,因为个人喜好无休止的大兴土木、挥霍浪费,造成帝国严重的经济负担,百姓流离,烽烟四起,帝国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炀帝能做的只是一再的逃避,逃避,一次次重大的决策失误,炀帝需要为隋朝的灭亡承担主要责任。隋朝灭亡之后,唐朝成为了炀帝在位期间各项制度以及大运河工程实际受益者,在炀帝改革的基础上,唐朝继承和发扬。三省六部官僚制度、科举制的划时代创新、大运河的交通枢纽,沟通南北,都泽被后世。

  作者在撰写本书过程中参考引用大量正史,对于正史的引用评说,存疑之处也进行了解读,透过本书让我们对于隋朝和炀帝,抛开了脸谱化的标签,有助于我们重新的认识并审视这个大功大过集于一生的帝王。

  《隋炀帝》读后感(四):公允中正地评价隋炀帝

  公允中正地评价隋炀帝

  看到书名就想读,源于儿时的点滴印象。

  记得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电视台在播放《唐太宗李世民》,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各种感情纠葛吸引着我。记忆中公主杨吉儿的父亲没有正面露脸,人物的梦里出现的也是没有脸的,朦朦胧胧的,羞见世人的样子。那时候,我在纳闷,一个皇帝的结局居然这么不体面。幸而那时候家里没有互联网,没有多余的书籍让我得到答案,所以我一直耿耿于怀,反复回味。

  直到初中历史课,学到隋朝部分的时候,我才如醍醐灌顶,如梦初醒:原来隋炀帝是一个暴虐荒淫的皇帝,难怪会下场凄惨!可是同时我也记住了课本上对隋朝比较公允的评价: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和科举制度的选贤纳士,对后世都是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书从主要从两大部分讲解隋炀帝的一生。第一部分“从皇子到皇帝”又分三章,讲述隋炀帝的地位得来。比较按时间顺序讲解,也很有故事性,比较好读。第二部分“隋炀帝治下的帝国”则讲述隋炀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等制度,分类讲解,所以没有严格按编年体来进行。当然,政治制度和礼法,尤其是宫殿布局这些知识,比较专业,读起来有些乏味。

  本书后面有50多页的附录及征引文献等内容,可见作者学习查阅相当多的有关文献,使得书的内容比较科学严谨。

  书中我印象深刻的一处是:隋炀帝让道士潘诞给她炼制长生不老药,道士要用童男童女的胆和髓来炼药,隋炀帝立刻斩杀了他。这一点看来,隋炀帝不昏庸,还有人性。

  《隋炀帝》读后感(五):亡国之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隋炀帝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