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动物行为》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动物行为》影评精选

2020-03-19 22:49: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动物行为》影评精选

  《动物行为》是一部由大卫·芬 / 艾莉森·斯诺登执导,赖恩·贝尔 / 塔斯·凡·拉塞尔 / 利·朱埃尔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画 / 短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动物行为》影评(一):咨询

  们以为改变才是心理咨询的核心?把每个人都变得积极向上?或者变成健全的人?不是的,心理咨询最重要的还是了解自己,即使是个变态,也有与社会很好相处方式我们很难改变我们的本性,我们要做的,只是让自我不那么痛苦。。。。。。。。。。。。。。。。。。。。我喜欢那只最后默默的在所有动物走完之后,默默收拾狼藉的狗,因为只有他知道,他永远是条狗。

  《动物行为》影评(二):大猩猩也是毒舌

  虽然毒舌但也说了一些实话狗狗咨询师脾气真好,被那样说和玩弄也还能保持情绪稳定

  所以啊,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你不能让狗不捡棍子再给你叼回来,你也不能阻止蟑螂在交配后吃掉伴侣的头,这只是生物进化论需要,我们无需抵抗。就像咨询师的那个杯子

  I ❤me.

  《动物行为》影评(三):接受本性

  短片好的地方在于能引起哈姆雷特式的思考。 我的理解可能会和导演偏差,换个角度也许导演也恰恰希望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

  我的感受: 心理咨询、心理座谈等心理治疗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接受自己。很多心理疾病并不是疾病,而是每个人的本性。 一个社会需要一种统一,任何人自己本身的本性不可能与其所在社会完全相称。 所以接受自己的本性,并且与之和谐相处最为重要。

  像片中的狗狗心理医生,他就是那种发现并接受自己本性的人,并在接待患者同时,加以引导。其实其他人也都逐渐在进步,猩猩第一次参加心理探讨会议,也正意识到这点。

  .我的理解中,水蛭的男朋友其实就是狗。

  《动物行为》影评(四):社交基础法则:珍爱自己

  #走出舒适圈#,“成功学”、“励志说”最喜欢用来激励人心的话,可你真的在舒适圈么?

  动物们组成对抗焦虑小组,互相倾诉,寻求帮助,短片展现了几个典型例子寄生虫的过度依赖症、螳螂的性暴力犯罪、小鸟童年阴影、猪的暴饮暴食、猫的强迫洁癖、猩猩的情绪失控,身为治疗师的狗给出的意见是,控制自己。即使,治疗师本身都无法避免地朝新病人尾巴迅速捡回被扔出去的木棒。这些都是个体特质,是正常的动物生理

  个体汇集形成集体时,个体必须接受对个人自由约束,以此换取集体的运转。就像小组的新成员猩猩从提出质疑,到哭诉“我是一个怪物”。我们会压抑自己以适应社会生活,但我们的本质没有变。狗的第一反应是拿抽屉里的球,猪在不停地进食。几乎所有人都有“对方是个傻叉”的念头,人本就难以融合。压抑过后的释放,只是换来更出格的行为,猩猩的暴怒、狗冲出窗外,出于本性的危险行动。

  “不要胡思乱想,好好过自己的生活”,我们为什么不能简单一点——我是我,你是你,我们不同。多元化的社会,首先要做的是接纳自己,其次才是互相理解。

  原文发于公众号:悠木千帆

  《动物行为》影评(五):I AM WHAT I AM

  水蛭的分离焦虑,团体成员对她的指责直接让她出现惊恐发作;鸟的童年阴影,用催眠的方式让他想起来,但没有进行包扎;母螳螂需要不停寻找公螳螂并与之交配后吃掉他,比喻建立亲密关系的障碍。她还喜欢不停玩手机,不停拍照,暗示社交媒体依赖;猪,暴食症;猫,认为自己不干净,洁癖,但不能算强迫症,因为没有痛苦?污秽症?;狗,恋物癖?喜欢闻其他狗狗的屁股。

  从动物本能来说,他们都没有错。改变本能需要时间,需要意识到这个是个问题。就像猩猩一开始觉得自己在超市暴怒没问题一样。甚至可能是偏执狂,从人格上分析,有点边缘型/偏执型人格障碍,无法听别人的意见,一旦受到质疑就会诉诸暴力。当他摧毁工作室差点害得狗丧命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暴躁对别人会产生巨大的伤害。对别人的指责反应巨大,是自负和自卑的转换。

  当狗接纳他暴躁的行为并没有指责他的错误时,猩猩才感受到了包容,才能放下自动的防御机制,诋毁别人,暴力等。被自己“强大”的人设所限制,总是处于老大的地位,一旦感受到挑战,就会立即进入战斗模式。“我永远是对的”,也算是认知失调的一种。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而评判他人的时候都是基于自己的行为习惯。就像很多人常常会脱口而出“你怎么会喜欢这样人/事/物,有毛病吧!”我们不是有毛病,我们只是不同。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就会少一点内心冲突,更自在。

  《动物行为》影评(六):今天5.1 现在10.01

  本来说好10点前就去学校的

  本来也说好 5月就好好学习的 但是了 我似乎认为考个重师 工商就OK了 以后有关系出来? 还是因为北电的失败打破了我所有的幻想? 让自己觉得现实与意境的不相符合 以后还会有很多的 没事 慢慢来

  这片是今天凌晨看的 当时zzq在 她还不走 把我给困得

  可能因为太晚太麻木 我没看懂在讲什么? 似乎一点点 也似乎不是 本性?

  我们的本性 在很多人看来 很容易 却在我们看来不可避免? 我不知道

  我们总是站在利益最高点去审判他人?其实狗屁不通? 你记住 你所想的不一定是对的 要经历时间的检验 蛮想打字的 但苹果的输入法用着太困难了,太小一窜了 但语音的话又有标点符号,又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空格麻烦说完后还要自己手动的添加,错别字。 麻烦

  我的思路在哪儿啦?

  他们说小狗是意识?我不知道

  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他妈这辈子最厉害的人 其实到头来 很多东西你也看不懂 还是经历的太少 或许往更深更广的方面想得太少 算了 再看一个

  不看电影 开启了小短片

  好久没看电影 处处看来都是精华

  《动物行为》影评(七):《动物行为》:接纳,是治愈的开始

  机缘巧合下发现这部《动物行为》短片,2019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五只有不同心理问题的动物在犬类心理治疗师伦纳德的诊所进行团体治疗。短片里过度依赖无法独处的水蛭、性暴力无法维持长久关系的螳螂、暴饮暴食的猪、有童年阴影的小鸟、有洁癖(强迫症)的猫以及情绪失控脾气暴躁的猩猩。这些动物所代表的特性,也是很多人类都存在的心理问题。

  影片开始是伴随着舒适的音乐,团体共读一段具有治愈性的话:我是一个美好的生物,我自重并尊敬周围的人,我接受有益的改变、并杜绝因恐惧所造就的习惯;我现在处于一个安全的地方,我可以随意地分享自己的愤怒与烦恼,还有,我珍自己。

  这个热身环节,既营造了温暖、轻松的团体氛围让大敞开心扉,也给大家很好的心理暗示:尊重别人,并且好好爱自己。很有意思,在面对压力或者生气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先缓缓通过这样的暗示舒缓情绪。

  第一个过度依赖无法独处的水蛭劳伦,当男朋友提出暂时分开,便感到世界像要塌下来一样。在情绪作用下劳伦哮喘发作,心理治疗师给她在头上套了一个纸袋才得以稳定下来。这些细节很滑稽又很有趣,无论是boyfriend还是套袋,劳伦需要从外面去获得安全感。常常在恋爱中患得患失的姑娘们何尝不是如此,要明白到,从内在散发的力量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学会独处,感受当下,而不是一味从对方身上索取,不让自己成为一条惊慌的水蛭。

  短片呈现的最重要的一个心理问题是情绪失控脾气暴躁,因为猩猩Victor的镜头最多——或许受情绪失控这个问题困扰的人真的比比皆是。当然,Victor是第一次加入团体的患者,一开始抗拒、不认同,觉得全世界都不可理喻,只有自己才是最正常的,这正是他最大的问题。

  在大家指出他的问题的时候——

  别人说感觉到有敌意,Victor通过出口伤人、人身攻击去反击;

  别人指责:你不懂。Victor反驳:你才不懂!

  别人说:我们只是想帮助你,但是你要先意识到问题。Victor:我没问题!

  别人说:你太固执了。Victor:我才不是!别对我指手画脚!

  最后Victor彻底失控。

  看到这可能所有人都觉得这个猩猩真是太糟糕了,但是仔细想想,其实我们很多人不都经常如此吗?当别人指责自己、不理解自己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通常都是抗拒。因为抗拒是个体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方式,但是这种防御机制,并不能使我们得到治愈。

  Victor在什么时候才开始改变的呢?开始对自己问题有认知的时候。

  冲突愈演愈烈,心理医生医生被激发出狗狗本能去对抗的时候,Victor向窗外扔下木棍,犬类本能地跳出窗外去追木棍,伴随着撞击声、刹车声,Victor意识到狗狗医生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冲动而丧命。而此时,心理医生捡了木棍回到房间里,并把木棍递给他,不带情绪,没有任何的责备,如常地记录情况,默默收拾残局。

  太不可思议,竟然有人能如此接受这个糟糕的自己。Victor大哭宣泄情绪,觉得自己是怪物。再往后,他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他是森林之王、是老大,每个人都指望他坚强,他不知道该如何停下来。到这里竟然跟着这个糟糕的猩猩鼻酸起来,因为像是看到被人理解的自己啊。

  有多少外表强大或者强迫自己强大的人,其实内心都如小孩般脆弱,他们往往通过发脾气、吵闹来展示自己的强大,以掩饰内心的脆弱或保护自己的自尊。但是我坚信的是,这些暴脾气患者的内心,都是期望自己改变的,在他们暴脾气的背后,是一颗容易受伤或压抑已久的心。

  理解自己、接纳自己,正是他们进行心理重建的开始。包括受童年阴影影响的小鸟杰弗里,通过一次次释放情绪、被引导理解自己而慢慢治愈。

  心理医生伦纳德之前肯定也是一名心理病患者,在自己得到治愈后,开始去治愈别人。除了为了保护患者激发起狗的本能外,整个治疗过程都如沐春风,不带偏见、情绪去看待别人,即使受到言语攻击也能理性地一笑置之。

  世界都是我们内心的缩影,修心为上。无论是对待别人,还是对待自己,理解万岁。

  《动物行为》影评(八):《动物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也难逃本性难移

  《动物行为》机密档案(翻译自官网)

  --------------------------------------------

  【姓名】:L.克莱蒙特博士(Dr.L.Clement)

  【物种】:拉布拉多寻回犬(纯种)

  【性别】:男

  【诊断】:非常沉稳且专业

  没有已知问题(可能有点)

  【注释和观察】:

  -出版两本关于狗治疗的畅销书

  -不太明白苹果派是什么

  -设法克服了对猫的不安

  -会推荐更好的财产损失保险

  -------------------------------------------

  【姓名】:罗琳(Lorraine)

  【物种】:水蛭

  【性别】:雌雄同体(表现为女性)

  【诊断】:分离焦虑症

  依赖性问题

  【注释和观察】:

  -害怕孤独

  -具有寄生行为

  -容易恐慌

  -非常慢 经常会议迟到

  -黏糊糊的

  ------------------------------------------

  【姓名】:杰弗里(Jeffrey)

  【物种】:蓝松鸦

  【性别】:男

  【诊断】:压制负罪感问题

  【注释和观察】:

  -兄弟姐妹之间竞争是个大问题

  -伤了他妈妈的心

  -喜欢吃虫子 但不喜欢早起

  -回溯疗法非常有效(太有效了!!)

  -------------------------------------------

  【姓名】:谢丽尔(Cheryl)

  【物种】:螳螂

  【性别】:女

  【诊断】:性变态;从事不正常关系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

  【注释和观察】:

  -多个伴侣 大部分都死了

  -很难维持伴侣关系 部分原因是性食者

  -表现出近乎自恋的自我陶醉的迹象

  -沉迷社交媒体(没收手机!)

  ---------------------------------------------

  【姓名】:托德(Todd)

  【物种】:猪

  【物种】:男

  【诊断】:进食障碍;食物成瘾

  不安问题

  【注释和观察】

  -为了吃而活,而不是为了活而吃

  -试图控制他的食欲

  -用冰淇淋当拐杖

  -害怕暴力对抗

  -会议里为托德提供便宜的的零食!!(着重便宜)

  ---------------------------------------------

  【姓名】:琳达(Linda)

  【物种】:虎斑猫

  【性别】:女

  【诊断】:强制性障碍(强迫症)

  【注释和观察】:

  -不断舔舐 对小组来说是巨大的干扰

  -不鼓励在会议期间呕吐

  -永远觉得不干净!!

  -要求单人小餐桌进食

  --------------------------------------------------------------------------

  【姓名】:维克多(Victor)

  【物种】:猿

  【性别】:大男子主义者(非常!!)

  【诊断】:愤怒管理问题

  【注释和观察】:

  -极端否定(大问题!)

  -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毛病和问题

  -傲慢 不耐烦

  -可能充满敌意和攻击性

  -表现出经典的“丛林之王”综合征

  《动物行为》影评(九):社会面具下的人类

  人类区别动物的一个判断是人性,那何为人性?

  *文末处有惊喜码

  《动物行为》是今年奥斯卡提名的动画短片中唯一一部不是讲关于家庭的影片。既是导演也是编剧的大卫·芬和艾莉丝·斯诺登在本片中确实给足了笑料。他们在此之前的一部动画短片《鲍勃的生日》获得了6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奖项。

  这部短片是关于一次动物们的心理治疗互助会,来自加拿大的黑色喜剧短片,而且只有近14分钟长。

成员分布图

  治疗由一只戴着眼镜的斗牛梗医生主持,医生已经摆脱了自己去闻其他犬屁股的原始冲动了。

  治疗小组中的其他的病人有一只对巧克力上瘾的猪。

  一只有心理阴影创伤的蓝观鸟。

  一只不能停止杀死并吃掉自己男朋友的螳螂。

  一只惧怕孤独的水蛭。

  还有一只洁癖并且不停舔自己身体的虎斑猫。

  本该进行都很顺利的治疗却被中途新来的猩猩给打乱了,猩猩本身就有情绪控制障碍的情况,这次的冲动则完全释放了动物的本能。

矛盾升级时

  导演们有趣又聪明地展现了真实的治疗是怎样的。接着描写了人类的欲望是抛离我们内在原始动物性的冲动与行为去遵守社会契约的。被创作成人类形象的动物们,他们的痛苦无不都来自各自物种的本能。在这间屋里发生的 一系列的事情也是非常好的心理健康练习。

  故事本身没有特别的深度,反而会觉得有些粗俗,尤其他们在开菊花的玩笑,这点也正是让我明白为什么很多人看完后会觉得它很愚蠢,甚至有点恶心。但不得不说,这种的粗俗才成就了这部短片。另外,短片试着去做到既克制又适度的讽刺和说教,这种平衡的表演方式的确需要一些喜剧演员花费较长时间来实现的。

  *如有观影需求需请先关注公众号"benenotes"

关注公众号“benenotes”获取更多精彩

  《动物行为》影评(十):当动物像人一样思考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米菲.(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03263936/

  朋友圈里一个学心理学的姐姐分享了一个入围奥斯卡的动画短片《动物行为》,这的短片一开始就吸引我了,一天之内我看了四遍,每看一遍都觉得很有意思,这个动画片讲了一个团体心理咨询室的故事,咨询师是一只狗,小组成员分别是一只虫子,一只螳螂,一只鸟,一只猫,一只猪和后来来的一只猩猩。因为我自己也在做团体咨询的缘故,这个动画片从一开始就让我想起我们咨询团体的场景,所以我会看的更加深入一点。网易上介绍动画片用的题目是“你内心焦虑吗?。。。”,所以我想因为这个题目的误导,大多数人看到的也许都是满屏幕的焦虑吧,各种动物都被焦虑困扰,就想现在城市中像陀螺一样奔波的大多数人一样。

  我的一个朋友给我留言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焦虑,现代人的通病,及时有时用“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来给自己当做排解的借口,但仍不能否认心理学中处于抑郁与亢奋之间的正常纬度正在社会快节奏的发展中逐渐缩小的这一趋势。看了好几遍,大概翻译了一下他的话,就是“正常正在消失”,他大概是看出来也感受到了焦虑的无处不在和社会病态的严重程度吧。这个动画片里面可能藏着很多东西,不只是反映内心普遍的焦虑那么简单的。就拿这些坐在咨询室里的动物来说,不管他们怎么打扮的像个人一样,他们都还是动物,而且是不同的动物。

  我们总以为我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是否也都是完全不同的穿着衣服的动物们呢?本质上人和人还是不同的。寄生虫遇到的问题是她不想一个人生活,他男朋友嫌她懒要分居。螳螂的问题是自己是单亲妈妈和性暴力问题(吃掉伴侣),找不到对象。小鸟杰弗瑞的问题是他小时候把自己未孵化的弟弟从窝里扔出去了,一直有负罪感。猪的问题是他不能停止进食。猫的问题是强迫性洁癖。大猩猩的问题是太容易暴躁,太强势。他们在咨询的时候为彼此的问题争论不休,对对方的问题不屑一顾。

  如果把彼此仅仅看成是动物,那他们的行为没有什么问题,猪就是要吃东西啊,猫就是爱干净,大猩猩就是暴躁啊,那些都是他们自身的动物属性,之所有有这些属性他们才是他们自己。但是当大家都出现在咨询室,当他们想做一个更好的“人”的时候,他们的问题就成了问题了。而且彼此不能理解。于是问题来了,当我们去掉自身的特质,我们还是原来的我们吗?我对狗咨询师呈现出来的特点特别受到启发。

  狗咨询师明显是能够超越自己问题的先行者,但是狗咨询师的行为也使我们了解到成长并不是要抛弃自己的本性。这里有几个细节可以看到狗咨询师很自然的流露出来的本性,第一是猩猩进来了之后,狗咨询师一直很欢实得摇着尾巴。第二个是狗咨询师发现猩猩坐到了小虫子之后,立刻变得很狂躁对猩猩大吼“你坐到别人身上了!”。第三个很明显是狗咨询师讲自己的问题---喜欢闻别的狗的屁股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极其反常的陶醉状。第四个是当看到猩猩躁狂发作停不下来狗咨询师立刻画风突变,变成了一只“狂躁的狗”去和猩猩厮打。第五个是猩猩抓起了木棒丢出窗外之后,狗咨询师也随木棒挑下去了。。。这个地方的隐喻我也没怎么想明白,后来狗咨询师叼回的木棒还给猩猩,跟猩猩说这是你的吧,这个时候猩猩已经恢复了理智,然后被狗咨询师感动了开始打开心扉哭诉内心的委屈。

  狗咨询师可以说是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切换自如,他的本性的流露反而是很好的工具,他的自我暴露和对自己的本质认可,对所有人都是一种启发。着大概也是我们成长的目的,不是为了改掉和掩埋自己的缺点,而是对自己的本性认可了,才能真的让他变成你的一部分,也因为这些本性的存在我们才是完全不一样的个体。突然联想到日本漫画《犬夜叉》,犬夜叉一半是人也一半是妖,他开始想变成人 ,但是不能如愿。也正因为他是妖,所以才有巨大的能力。后来他把能力运用在扶弱济贫上了,虽然他是妖但也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这就是每个人成长的故事啊,先认可自己的本性,然后正确的运用,而不是为了迎合和讨好一个普世的规则,去憎恨自己和压抑本性。

  咨询时间到了动物们被一一送出门,大猩猩一脸懵逼说自己刚要倾诉怎么就结束了呢。被推出门外的大猩猩在门口看着狗咨询师在咨询室里弯下腰来打扫一地的狼藉。这个画面是就咨询师自我修复的过程,在来访者发泄完负能量之后,咨询师仍然需要自我清理,扫地就是一个象征。最后螳螂约了大猩猩,也很好的呈现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是咨询室外的一种延续。对于我来说,可能需要对我的小组成员们更热心一点,有好几次看见小伙伴有点悲伤的离开,其实想去安慰又不知道怎么才好。而有的成员就会很自然的过来给你拥抱。我们的小组咨询也快接近尾声,比较明确的是成长确实是一件挺痛苦的事情,所以还没等要认真去思考一件事,就会有好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和画面漂浮起来,开始妨碍那些让自己痛苦的思考,可是想要改变就必须要焦虑啊,如果只想当一只狗,那一只狗是不会因为自己咬人而焦虑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