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是你吃了狒狒吗?》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是你吃了狒狒吗?》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4 21: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是你吃了狒狒吗?》的读后感10篇

  《是你吃了狒狒吗?》是一本由[法]朱利安·佩 / [法]弗莱德·L 图著作,后浪出版公司·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是你吃了狒狒吗?》读后感(一):一个问题引发的故事

  《是你吃了狒狒吗?》是我看的第一本绘本书,本书是由[法]朱利安·佩兰所著,图片是由[法]弗莱德·L所绘,然后由何唱所译,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

  从未接触过绘本的我,一直认为绘本是给学龄期的小孩子看的,之前从未想过它会出现在我的书桌上,并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惊喜

  那天,将它从快递箱里取出,薄薄的一本,不过三四个硬币厚度,撕开包装薄膜,将书拿在手里,感觉到封面厚实质感,心下一喜。再看配图颜色艳丽,一只露着白牙齿、戴着草帽的动物直入眼底,“吃”这个词与这只目带凶光的生物直直撞入了心底,不觉触动了某跟神经,心下又是一紧。

  迫不及待打开第一页,哇,有几个字不认识,连忙查字典,很久没有这种兴奋感觉了,“鬣”(liè)、“鹈鹕”(tí hú)、“蹼”(pǔ),没想到这本来自法国的绘本《是你吃了狒狒吗?》,竟让我学到了几个汉字,真是意外收获

  看到正文,我才明白,原来封面上凶神恶煞的动物,是狒狒的表哥,猩猩,就是它,在找自己表弟狒狒。

  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很多动物脚印形状,还可以看到很多动物的样子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除此之外,很是佩服朱利安·佩兰在文字方面的考究,通过猩猩与不同动物的对话,将其各个方面的特性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让我们更全面、直观地在脑海中拼凑出一个立体的猩猩。当然,这离不开译者何唱深厚的文字功底,将这么美好的文字享受带给我们。

  跟着猩猩的脚步,看到了很多动物,也发生了很多故事,终于,流泪的鳄鱼登场了,并且承认是自己干的,当我看到一直强壮、威武、勇猛的猩猩,咬着牙,走向鳄鱼大张的嘴巴里时,我的心,不由得一紧,鳄鱼奸诈的眼神,让我甚至忍不住想要呼喊,“不要进去,鳄鱼在骗你”。迫不及待,翻开下一页,让我大大松了一口气聪慧的猩猩不仅没有掉进鳄鱼的陷阱,反而救出了表弟狒狒。

  正如《是你吃了狒狒吗?》的作者朱利安·佩兰借猩猩的嘴,对鳄鱼说的,“不要再流假慈悲眼泪了”。这正与我们耳熟能详的“披着羊皮的狼”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表面弱势,实则心怀鬼胎的人,一定要擦亮我们的双眼,不要被表面迷惑,给他伤害自己的机会

  在弗莱德·L笔下栩栩如生的猩猩,虽然外表粗犷,看上去很有威胁,但是,就像书里所说,我们不应该大声叫喊“当心大猩猩!”无论是人,还是事,都不可貌相,凡事用心观察体会

  最后,很感谢我遇到的第一本绘本书是如此精彩,《是你吃了狒狒吗?》,在如此有杀伤力的书名下,包含着朱利安·佩兰对人性描写,而与搭档弗莱德·L在图文配合上的默契,让人大呼过瘾,更幸运的是,何唱所译的文字,用词精准,堪称完美

  一个故事结束,就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人生不止,奋斗不息。

  《是你吃了狒狒吗?》读后感(二):让孩子学会像福尔摩斯一样观察

  “观察”是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在他们的眼中,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趣,充满了新鲜感。但是,这种新鲜感随着接触事物的增多,很容易慢慢减退。所以,只有依靠后天不断地发掘、培养才能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成为孩子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的好工具、好帮手。

  《是你吃了狒狒吗》这一绘本正是要向孩子们传授这种观察的学习方式。故事是以来自热带雨林的大猩猩在非洲草地调查表弟狒狒失踪的故事展开的,并追随大猩猩的视角,开启了“福尔摩斯式”调查过程

  《是你吃了狒狒吗?》读后感(三):如何找到狒狒?

  《是你吃了狒狒吗?》的故事紧接《谁的牙齿》,环环相扣,兼具趣味寓意,适合亲子共读,教孩子分辨善恶。虽然只有薄薄的几页,但把人物细微的心里变化刻画得非常细腻,就算不认识字的儿童都可以很好的理解他们心情的起伏,看着绘本里鳄鱼那狡诈的小眼神,都让我心戚戚然。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本书的几位作者:文,朱利安∙佩兰,作者热衷于旅游和文学喜欢与人分享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而这促使他选择了拿起笔写作绘画:弗莱德∙L,从小开始就在有空白,可以画画地方画画,据说在梦里也在画画,根据《一万小时理论》的观点,用心的做一件事,累计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该领域专家。难怪他可以把笔下的非洲大草原辽阔和动物的表情刻画得如此传神。译:何唱,巴黎索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旅居法国的自由译者,两个混血小魔头的妈妈。都是热爱生活,喜欢生命的主。

  这本书通过主人公黑猩猩寻找表弟狒狒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为线索来进行的。黑猩猩从热带雨林来到大草原,大草原的动物都不认识他,大家都由于他的体型庞大面目狰狞而觉得危险,提防他。而他为了寻找表弟狒狒,决定去审问动物们。他虚张声势的摆出严肃,危险的动作表情来给大草原上的动物们造成心理压力,让他们在面对黑猩猩的问询时备感压力,从而引出各种动物在面对比强势动物的原始直接反应,绘画的弗莱德∙L把动物们的动作反应神态作了传神的表现

  这本绘本可以让我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认识不同的动物,书里提到了黑猩猩,狒狒,火烈鸟,长颈鹿,大象,斑马,犀牛,鸵鸟,鬣狗,鳄鱼等等一大波非洲大草原的“常住民”。每一种动物都能展开一个篇幅,给了我很大的空间为孩子作科普知识的介绍。在环衬页就看到了不同动物的脚印。不同的形态的脚印对应的主人的特性是不同的,像火烈鸟的脚印有蹼,这有利于它在水中站立。鸵鸟粗壮的脚印是和它长年累月奔跑和承托他的大身体锻炼出来的。鳄鱼那孔武有力的掌,尖锐指甲,一看到就可以想像出被它压倒在地时的绝望

  当猩猩询问鳄鱼时,鳄鱼展示出来的那种悔恨,让你都不舍得再去过多责备它。当它自以为计谋得逞,张开大口等待大猩猩主动送入口中去找他的表弟。作者把鳄鱼狡黠,等等鱼儿主动上勾的小眼神表达的非常透彻。翻页来个大翻转,猩猩把树枝成功卡在鳄鱼的嘴上时那计谋得逞时嘴角微微一扯的表情,鳄鱼睁大眼睛,嘴巴大张,无法合上,脚趾张开,错愕的表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黑猩猩最终顺利把狒狒给救出来了。这本书通过不要相信鳄鱼的眼泪来启迪孩子不要被事情的表面现象欺骗,学会“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分辨事物的好坏善恶。

  本书采用了全开本的方式来展示非洲大草原和动物们。画面和文字故事的前后连贯,在郝广才的《好绘本如何好》这本书里也提出了,判断一本绘本的好坏,从他的画面和前后的叙事可以看出来。这一点,《是你吃了狒狒吗?》做得非常的好,非常符合郝老师标准

  《是你吃了狒狒吗?》读后感(四):大猩猩的逆袭

  终于等到《谁的牙齿》绘本故事续出版——《是你吃了狒狒吗》。一看到封面,孩子就说,狒狒不是让鳄鱼吃了,怎么还会长大,不过狒狒它变样了。我让孩子自己翻开书看。他很快就看完了,我问他有什么收获,他说,我明白了,我说狒狒咋变样了,原来这不是狒狒,是它把狒狒从鳄鱼肚子里就救来了。那救狒狒到底是谁呢?我这才带他一起读,翻开书,看到许多不同的脚步,我们大概从这些脚印中,回想起绘本《谁的牙齿》里面出现过的动物:河马、斑马、沼狸、犀牛、鹈鹕、大象、长颈鹿……咦,多了猩猩的脚印。

  大猩猩一出场,很有派,很不友善。就连当时的天气也帮它塑造出大体格动物的威严和凶狠。大猩猩的表情可真是绘本的一大亮点。他审问不同的动物,是不同的表情,总之他非常不友善。所有的动物面对他时,都战战兢兢,充满了不安和害怕,有的甚至都不敢看它。只有河马被他逼问时,表情无辜地做了相对完整回答,“嘿!轻松点,我看起来会吃猴子吗?”

  接着大猩猩的态度更加恶劣,嚎叫、甚至拍打着胸脯,到了鳄鱼面前,他已经暴跳如雷,鳄鱼仍然是老伎俩,流着眼泪承认错误,像是在真诚忏悔,而实际则是故伎重演,让猩猩去到的肚子里找狒狒,它张开大嘴时眼漏凶光,那才是他的真面目。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大猩猩的手里突然多出一根棍子,它的表情,看样子像是别无选择,但当它把棍子撑在鳄鱼的嘴里时,大猩猩的表情亮了,凶狠、暴躁的表情不见了,他露出了近乎自豪的表情,只因为它将计就计鳄鱼没有得逞。

  鳄鱼无话可说,也说不出话来,只好眼睁睁看着大猩猩救出狒狒。然后他很幽默地警告鳄鱼,“不要再假慈悲地流眼泪了,如果你继续耍滑头,我就把你做成鳄鱼皮包。”大猩猩指定无法把鳄鱼做成鳄鱼皮包,但它说的还真没错,部分人类已经把拥有鳄鱼皮包作为时尚身份象征,虽然这种行为并不可取,但大猩猩的警告里充满了更多意味,有罪有应得,有因果报复,还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最终生物链……

  读绘本,图画色彩是非重要元素,《谁的牙齿》我们就看到关于动物的服装款式图案、颜色等都令人耳目一新,这本《是你吃了狒狒吗》关于动物的服装仍是一大亮点。细节到连大猩猩裤子上的商标标签都没拉下,我们注意到河马衣服上的图案,我们认出的有海盗标志,锚、火烈鸟、章鱼、百宝箱、水草、小船、海星河流湖泊、沼泽附近水草繁茂和有芦苇地带百度一下,河马一般生活在非洲热带河流、湖泊、沼泽附近水草繁茂和有芦苇的地带,这些图案貌似河马生活的地方都能找到呢。这是非常好玩类似找不同的游戏

  书里最有爱的画面是,大猩猩救出狒狒后,非洲草原上的动物们纷纷前来祝贺的场面,大猩猩竖起大拇指,睁一只闭一只眼的歪嘴表情又是亮点。动物们纷纷表示,大家不该喊:当心大猩猩,而是当心鳄鱼!这是大家识破假扮可怜的收获。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认字前,读表情胜过读语言,《是你吃了狒狒吗》这本故事里的表情惟妙惟肖,眼神里透着动物原本的特性,我把那最有爱的画面称之为非洲动物全家福,(当然仅限本书)。通过一个故事,带孩子认识了非洲草原上的动物,通过故事画面,也基本有了非洲草原的基本印象,这是知识层面的收获,更难得的是这个故事充满趣味地带给孩子的思考,让孩子了解到不友善的表面藏着的智慧,和伪装的可怜和假装的真诚,这对于单纯的孩子而言是一种挑战,也是他们开始识别世间真善美启蒙和开始。绘本故事就是以有趣故事帮助孩子开启认识未知世界的大门,我认为《是你吃了狒狒吗》做到了。

  《是你吃了狒狒吗?》读后感(五):不要相信鳄鱼的眼泪

  如果你读过《谁的牙齿》,再来读这本《是你吃了狒狒吗?》一定能明白这本书的前因,两个故事就好像悬疑片连续剧一样。当然,如果没有读过前一本,也没有关系,两本书又好像可以单独来看,因为每本书的故事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体来看待。

  看过《谁的牙齿》时,我写过一则书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881086/ 《你以为它是一本动物科普书,但它不仅仅是》

  在《谁的牙齿》里,热心肠的红狒狒在草原上捡到了一颗牙齿,去寻找牙齿的主人,结果被假慈悲的庞然大物生吞了。那么,在《是你吃了狒狒吗?》正是前一个故事的续集。大猩猩发现狒狒失踪后,决定去审问草原上的动物们,找出那个吃了狒狒的罪魁祸首。就如同狒狒当时去寻找牙齿的主人一样,一个个动物问过去,只是两者的表情是不同的,大猩猩质问每个动物时表情是严肃的,甚至有些“凶神恶煞”状。对于不同的动物,大猩猩审问它们的语气和动作各不相同,这也是这本书特别出彩的一点,譬如它问火烈鸟是扯着粗粗的嗓子、问长颈鹿时是瞪着眼睛,越到后面大猩猩越没耐性、越急躁了,因为每一个动物被排除后也代表着吃掉它表弟狒狒的凶手还没找到,它还要再继续花功夫去寻找,没有找到真凶它自然心急了。每个动物被审问后表现出来的神态也各不相同,有的颤抖、有的认真、……最后找到真凶——鳄鱼,它如《谁的牙齿》里一样,又流下假慈悲的眼泪,鳄鱼的眼泪永远不要相信。狒狒相信了鳄鱼的眼泪,结果进了鳄鱼的嘴,但是大猩猩可没这么心软,它看穿了鳄鱼的把戏,救出了它的表弟狒狒。

  浓浓的非洲五彩风依然弥漫整本书,每种动物都穿着色彩斑斓服饰,非洲草原的色彩也是彩色的,动物本身也是彩色的,黑白相间的斑马、粉红的火烈鸟、橙色斑点的长颈鹿等等。

  在大猩猩审问每个动物时,小朋友们可以从它们的对话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得知它们的习性、它们分别吃什么食物等。譬如火烈鸟爱吃的食物是虾、大象可不吃荤、斑马只吃草等。

  在书的环衬页上,印着每种动物园脚印,缩小版的,形状各异,它们的脚印就好像它们的名片。鸵鸟、鬣狗、沼狸、犀牛、鹈鹕、长颈鹿等等,这些都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动物们,等着小朋友们来一一认识它们。

  通过这个动物寓言故事,告诉小朋友们有些看起来很可怕的动物其实并不可怕,就如大猩猩,虽然它长得难看、块头大,但它并不可怕,因为它不会吃其他动物;而鳄鱼,才是大家要当心,你看它,虽然被大猩猩警告过了如果再耍滑头会被做成鳄鱼皮包,但是它本性难改,又要在别的动物身上动坏心思了。也许那就是又一个续集,那根露出来的尾巴会是谁的呢?期待精彩后续……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是你吃了狒狒吗?》读后感(六):愿我们都成为那个猩猩大表哥

  每次给孩子买绘本,都要在单位拆封,预习一下。这次收到《是你吃了狒狒吗?》,第一眼看到封面,情不自禁的在猜想:不到2岁的儿子会不会喜欢这样强悍的画风。

  相信每个给孩子读过绘本的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这本绘本,自己特别喜欢,那么给孩子讲的时候就会格外用心,语言也会很生动,会把自己喜欢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孩子。所以在收到这本绘本之后,我在猜想它会不会是我喜欢的类型。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翻开了这本绘本,在扉页部分,印入眼帘的是非洲草原上动物们的脚印,再打开第一页,就能看到一个强悍的猩猩胜利的笑容,这就勾起了我大大的兴趣,猩猩到底有什么高兴的事?带着这个疑问开始阅读这个绘本。

  一个穿着跨栏背心和背带牛仔裤的猩猩出现了,他显得特别生气,因为他的表弟狒狒失踪了。草原上的动物们都在提防他,都在喊着:当心大猩猩!他要去审问动物们。他依次审问了火烈鸟、长颈鹿、斑马、犀牛、鸵鸟、老象、河马、羚羊、鬣狗和鳄鱼,而且是态度越来越强悍。

  《是你吃了狒狒吗?》读后感(七):宁做凶悍的大猩猩,不做良善的狒狒

  第一次看这本童书很是惊喜,这个大猩猩太对我胃口了。 从小到大看过的童书,听过的故事,从来没有一本像《是你吃了狒狒吗》一样,教会孩子学会思考,分辨善恶,保护自己。 世俗社会约定俗成的价值观是你一定要善良,哪怕最后为此牺牲也是值得歌颂的,可毫无底线的善良最终带来的除了伤害,我们能够收获什么呢? 所以看到这本别具一格的《是你吃了狒狒吗》,一下子就爱上了。书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读给孩子听,尽管他现在根本听不懂。 大猩猩的表弟狒狒失踪了,好像是被一只庞然大物生吞了。大猩猩很不高兴,于是他打算去审问动物们。画风彪悍的大猩猩,满身不良情绪,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都害怕这只大猩猩,大家都在喊着:“当心大猩猩”。 大猩猩在审问了火烈鸟、长颈鹿、斑马、犀牛、鸵鸟、大象、河马、羚羊、鬣狗后,问到了鳄鱼,鳄鱼苦兮兮地留着眼泪承认是自己吃了大猩猩,因为“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并让大猩猩去他肚子里找狒狒。大猩猩说:“好吧”,鳄鱼长大了嘴巴,结果“咔”的一声,大猩猩用一根木棍支上了鳄鱼的嘴巴,大猩猩警告了鳄鱼,并从鳄鱼的嘴巴里拽出了自己的表弟狒狒,狠狠地亲了他一口。 草原上的动物们终于知道了,原来需要当心的不是大猩猩,而是假慈悲的鳄鱼。 我是先看了续集《是你吃了狒狒吗》,才知道还有一本上集是《谁的牙齿》,不过讲真,给孩子读这两本故事,确实先读了《是你吃了狒狒吗》,再读《谁的牙齿》会比较好。 《谁的牙齿》中,天真善良的小狒狒捡到了一颗牙齿,到处去问动物们是谁的牙齿,最后问到了鳄鱼,鳄鱼哭着说他为这个牙齿伤心了一整天,希望狒狒能够帮他把牙齿放回嘴里,狒狒欢快地答应了,结果,鳄鱼一口把狒狒吞进了肚子里。 说真的,我们太需要教给孩子像大猩猩一样的东西,而不是像狒狒一样毫无智慧支撑的善良。记得在《心里营养》一书中看到这么一句话,我觉得放在这里很合适:善良一定要配合上聪明智慧,我们的善良一定要有弹性,要有底线。所以,我们教孩子善良的同时,一定要教孩子灵巧。灵巧的意思是,弹性地处理问题,懂得分辨一件事情会不会给自己带来伤害,而不是根据一个规矩、一条原则、一个道理,来做让我们不高兴、有可能伤害自己的事情。有了灵巧,我们就不会吃那么多亏,就懂得分辨,就能在收获快乐的推动下,一直做善良的事。 当然,这只是《是你吃了狒狒吗》这本小小的绘本传达的最基本的一个方面的东西,书中还藏着多个方面的东西有待读者发掘。比如大猩猩面对不同的动物所表露的肢体语言和情绪各有不同,比如不同动物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比如各种动物的不同脚印等等,每个人的关注点不一定,所收获的东西当然不一样,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倒觉得除了唯有“配上灵巧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才是人生的大智慧”这一点之外,最让我惊喜的另一点是大猩猩和不同动物的表情和情绪问题,生气、害怕、焦虑或者愤怒,书中的词汇和语言的表达可谓丰富至极,不但丰富了孩子的语言,更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问题。 虽然我不赞同在给孩子读绘本时灌输太多大人自以为是的知识和价值,但不可否认,在孩子还没有分辨和自学能力之前,孩子对父母的言语和行为都是照单全收,所以父母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怎样的绘本,选择给孩子强调什么事情都是对父母的一大考验。当然,在此基础上,能够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发现和探索,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和寻找答案是再好不过了。

  《是你吃了狒狒吗?》读后感(八):我是这样把绘本玩到极致的

  最近跟小朋友读的绘本是《是你吃了狒狒吗?》,法国朱利安继《谁的牙齿》之后的姊妹篇。在《谁的牙齿》里,善良可爱的小红狒狒受鳄鱼眼泪的欺骗,被吃进了鳄鱼肚子里。《是你吃了狒狒吗?》是这个故事的延续,狒狒的表哥,勇敢的大猩猩来到大草原上寻找狒狒,他问过很多动物之后开始质问鳄鱼,他的愤怒和力量让鳄鱼屈服了,并从鳄鱼的嘴里救出了小狒狒。

  《是你吃了狒狒吗?》读后感(九):带给你渐进式阅读体验的猴子寻亲记

  我小时候没有看过连环画、漫画这类书籍,对这类书籍缺乏童年印象。长大以后对漫画、绘本类书籍也都不感冒,因为我总觉得一本书就那么几段字,其他都是画,能讲清什么故事传递多少知识呢?

  直到我自己成为宝妈,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说要给孩子读绘本,因为能益智。后来看到很多小伙伴写得绘本的书评,有很多觉得有意思的,于是开始有意识选一些绘本列入孩子的书单。

  这次挑的绘本是由法国作家朱利安·佩兰配文、弗莱德·L配图的《是你吃了狒狒吗?》。书很薄,很快翻完,合上书页我很庆幸将它列入了孩子的书单。

  拿到书我才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上本《谁的牙齿》。在上本里有一只善良的狒狒被鳄鱼的眼泪欺骗被吃掉了。

  《是你吃了狒狒吗?》,我给孩子介绍说,是一部猴子寻亲记。书的主角是一只来自热带雨林的大猩猩。它到草原来寻找失踪的表弟狒狒,它在大草原上问遍了所有见到的动物,是不是它们吃掉了狒狒,都得到了否定答案。最后它终于找到了吃掉狒狒的元凶—鳄鱼,并机智地识别鳄鱼的骗局,顺利的救回了表弟狒狒。

  《是你吃了狒狒吗?》封皮上写着,适读年龄3-6岁。其实不然,作为成人,我读这本书,依然有所收获。

  我读了一个猴子寻亲故事,可以讲给孩子听,这是最为直接的收获,更为重要的是故事给了我启示。

  一、看人不要光看外表。《是你吃了狒狒吗?》里面的各种动物见到大猩猩时都因为他的外表而感到害怕,它们被它锋利的牙齿、强健的体魄给吓退,而狒狒却因为鳄鱼的眼泪,盲目相信鳄鱼,从而上当被鳄鱼吃掉了。

  看完故事,我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前两年孕妇骗女孩回家供丈夫性侵的案件。新闻里的女孩18岁了,依然被孕妇的表象所骗,更遑论未经世事的孩子。正是因为我们成人自己都常常囿于表象,所以才不能更好的教会孩子识人辨人。

  二、做事要动脑筋。大猩猩面对每一个动物都露出自己强悍的一面,让对方迫于害怕而讲实话。当面对鳄鱼的眼泪时,并没有直接揭穿,而是将计就计。说明他是一个聪明的猴子,寻亲这件事他有周密的计划与安排,并没有因为狒狒的失踪而焦急的失去了判断力。如果他不动脑筋,不善观察和辨别,只怕不但救不了狒狒还连累了自己。反观我们成人,有几个遇事有这般冷静沉着?

  但《是你吃了狒狒吗?》毕竟是一本给孩子读的绘本,我更为关心孩子能学到什么。翻看一番,发现还真不少。

  第一步,了解一些自然基础的知识。书的扉页印有各种各样动物的脚印、书里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动物,都给孩子直观的印象。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一种直观的记忆和了解自然知识的过程。

  第二步,掌握一些动物的习性。例如,通过大猩猩审问和其他动物的回答,孩子可以知道每一种动物有什么特性。

  第三步,认识动物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大猩猩是来找狒狒的,它说狒狒是它的表弟,鬣狗叫猩猩为大肌肉猴子先生。那么这传递了什么知识?猩猩和狒狒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实它们都属于灵长类的,我们统称为它们为猴子。

  以上这些是我get到的通过阅读能让孩子掌握的常识。但仅仅只有这些吗?

  当然不是,《是你吃了狒狒吗?》是一本很好的安全教育读物,随着孩子的成长,大人所能领会的又会以故事方式传递给孩子。比如,我就打算以后带孩子读的时候告诉他,长得凶的未必是坏人,给你糖的也不一定是好人。

  孩子对世界最初的认识来源于身边的人,他对事物建立联系,靠的是大人的传授。我的孩子如今一岁,他通过《是你吃了狒狒吗?》获得的知识只是停留在辨识色彩和认识动物基础上。当我给他翻的次数多了,他便能知道我说的猴子找弟弟的书就是这本,并能在我问猩猩在哪里时指出来。我想这也是收获,他建立了动物的形象与名字间的初步联系,不能算白读。

  我一岁的孩子学到这些,我想等他大一些翻看时又会掌握的更多,比如,他大一点便会把动物的脚印和动物联系在一起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能从书中读到的知识也是渐进的,哪怕有一天他长大成人,他会知道猩猩不可能把已经被吃掉的狒狒救出来,那么依然有所收获,因为那是他认清了现实。

  什么是好书,我认为每一次翻阅都有新的收获便算。那么《是你吃了狒狒吗?》便是这样一本书,随时可以翻阅,随着年龄增长渐进式传递知识,不一定非等到3岁才让孩子读。

  记录生活感悟,分享理财故事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水蓝儿不哭

  《是你吃了狒狒吗?》读后感(十):黑猩猩寻亲记

  简评《是你吃了狒狒吗?》

  嗯,熟悉的画风,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动物主角们,孩子一看就惊奇的说,这本书和《谁的牙齿》怎么有点像?是不是一对双胞胎?我看了看告诉她:你还猜对了,它们还真的是同一个作者、绘画者继续写给那些顽皮好动的孩子们的,这两本书就像是一对兄弟。

  相较于《谁的牙齿?》告诉孩子们“鳄鱼的眼泪是谎言”,帮助他们认识现实中存在的陷阱,《是你吃了狒狒吗?》这本书对孩子们有以下几个启蒙和帮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