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上的红毛猩猩》的读后感10篇
《孤岛上的红毛猩猩》是一本由[英] 麦克·莫波格著作,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岛上的红毛猩猩》读后感(一):积极活着
“有一天船一定会经过,也许很快,也许不会很快,我们不应该在失望、等待中度过每一天,我们必须为了生活积极活着。”
感觉像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小麦克在一次航海远行中落水,而爸爸妈妈却没有发现。趴在足球上的麦克和狗狗史特拉被健介救起。健介是一个流落孤岛的日本人。他的老家在长崎,就是被美国投了个原子弹过去的地方。麦克和健介从最初的互相敌对,到最后的相依为命。充分显现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只有爱,没有恨。
红毛猩猩是孤岛上的一群猴子,他们可爱,调皮通人性,健介尽自己的能力来保护他们,使他们免遭人类的攻击。但是健介的力量是弱小的,保护了这个,保护不了那个,还是有大批的野生动物遭到人类的枪杀。这是个痛心的事实。
故事生动可爱,很适合小学籍的小朋友。通过阅读可以引发小朋友们充满幻想,好奇,天真而又善良的天性。作为成人的我们也可以做一次思想的洗礼,在这么世俗混杂的现实世界,已经不可能找到这么纯真而又安静的地方,孤岛虽荒,但人心不慌。健介的人生充满悲凉,但是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内心封锁,而是把爱还给了大自然,他不惜熄灭回家寻找亲人的念头,利用自己有限的下半生来保护红毛猩猩和其他动物。这让我们看到普通的日本民众是和其他人一样的,充满爱、感恩和信任,他们也是善良的,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习惯邪恶和杀戮。
很喜欢这些国外的儿童文学,喜欢国外父母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希望我们为人父母的也能在这样的熏陶下,给孩子最好的生长环境。
《孤岛上的红毛猩猩》读后感(二):很多感动在书中
《孤岛上的红毛猩猩》是我看过作者写的《幸运的小狐狸》之后,第二次读作者的作品。这本书是老公读给女儿听的,我也旁听。听别人读故事跟自己读给别人听的感受不一样,我觉得没有压力的听比咬文嚼字的读更能让我感受文字带来的刺激与感动。
一个跟随父母进行环球旅行的小男孩,在一个暴风雨之夜落水,流落到荒岛,被一个躲在岛上避世的二战老兵所救,开始了孤岛上的冒险生活。这个故事带给我三方面的思考。第一是如何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当然了,麦克落水的悲剧也是可以避免的,这也是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即如何避免遇到险境,其次才是在危险中如何自助自救自保。文中麦克的孤岛生活给孩子上了野外生存的生动一课,作者写的很生动,一看就是有经验的写作,而不是无经验的闭门空谈,女儿听得很着迷。第二是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主要是受健介的影响,有感而发。最后,在可以跟随麦克父母重返现代生活的时刻,健介选择了留下来保护他视若亲人的红毛猩猩群落,而不是回到那个处处陌生的祖国,也因此失去了跟亲生儿子相见的机会,有得有失,无关对错,却都是自己的选择,让我既欣慰又遗憾。但是健介觉得值得就好,毕竟在那种情况下,亲人能够存活的机会渺茫,不抱希望反而不会更失望。第三是如何才能够让野生动物跟人类和谐相处,彼此没有伤害呢?健介一个孤老头的力量有限,寿命也有限,又能够保护红毛猩猩到什么时候?总有无法庇护它们的一天,那时候该怎么办?
这样一本充满人文关怀的故事书,对孩子来说比《鲁滨孙漂流记》更有生动有趣,也给我这个成人带来满满感动。感动于健介和麦克的真情,感动于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也感动于麦克妈妈对寻找失踪儿子的不放弃。
因为女儿很喜欢听这个作者的故事,所以读完这本红毛猩猩之后,又给女儿买了《奔向荒野》,也快读完了,同样很精彩,所以,推荐这三本书。
这个作者的书,都买了。
《孤岛上的红毛猩猩》读后感(三):一座孤岛上的感动
茫茫大海上的一座孤岛,岛上会有怎样的生活?如果有人,人是不是会如动物一样,吃水果,睡山洞,或者睡在树上?有太多好奇让我真想一探究竟。《孤岛上的红毛猩猩》讲的就是孤岛上的一段传奇故事。
麦克和失去工作的父母一起出海航行,想周游世界,可在海上,我却和心爱的狗一同掉到海里,漂到一座孤岛上,一个孩子,独自在孤岛上如何能生存?吃什么,喝什么,有没有危险,这一切都让我不免为其担心。故事,也许是真实的经历,但不管是什么,作为读者我都会相信这是真的,只有感同身受,才能真正走进文字的快乐之中。喜欢阅读的原因也在于此吧。
果然,岛上,有一个老头在暗暗帮助麦克,但却不允许他点火求救。孤岛上,麦克和老头开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交往——一段传奇的故事,麦克最后获救了,那是他的父母来找他了,可那老头却躲了起来,而且不许麦克讲出他来,他已经与世隔绝,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而且他坚信他的家人在日本遭受那两枚原子弹中丧生。麦克在他辞世后写下这个故事。我宁愿相信是真实第一个故事,因为故事的结尾中,麦克受到了老者儿子写来的信,并且他与老者儿子见面了。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感觉这个结尾也是作者巧妙的构思。
故事的题目是《孤岛上的红毛猩猩》,但描写猩猩的语句却不多,不过老师却是把这些红毛猩猩当做了自己保护的对象,他不离开岛,也是为了这些猩猩。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的确能打动读者的心。
麦克•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其创作作品达百余部之多,获奖无数,多部作品曾被翻拍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和歌剧。他的作品《孤岛上的红毛猩猩》,更是击败《哈利•波特》,获得英国惟一由儿童票选最高奖项——英国儿童图书奖。
感谢有这样一位作家,能为儿童献上这么好的礼物,让儿童在文字里徜徉,感受文字带来的愉悦,一定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去阅读。阅读伟大的作品,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
《孤岛上的红毛猩猩》读后感(四):那船,那环球旅行,那父母
这是我看的第二本麦克莫波格写的书了,之前看的《幸运的小狐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这本《孤岛上的红毛猩猩》更是获得由儿童票选最高奖项――英国儿童图书奖,结合了海洋探险、孤岛求生、男孩老兵、红毛猩猩等多种精彩元素,再加上麦克莫波格深厚的讲故事的功力,虽然只有不到6万字,却的确是一本能够让人一读再读的非常精彩的儿童小说。
其实,做为一名母亲,在看儿童读物特别是国外优秀作品的时候,我常常因为对比之后而产生强烈的落差情绪。比如在这个故事中小男主人公有着非常令人佩服又羡慕的父母,虽然失业了可是他的父母却有勇气把所有的积蓄拿来买了一条帆船全家去环游世界!在航行之前专门接受了6个月的训练,并且还去学校咨询了老师之后买回孩子需要的课本自己在家教孩子功课,不会让孩子因为环游世界离开学校而落下功课。这对父母没有把孩子完全当成不懂事需要大人事事照顾的小孩,而是处处尊重孩子的意愿,比如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工作和责任,教他求生技能等等,很多很多是在学校的课本里根本无法学到的东西,男主人公――12岁的小男孩却通过亲身实践学会了。而且小男孩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品质,比如陷入困境却却不放弃求生的勇气和努力,孤身流落荒岛的时候知道如何自救,在得到老人帮助的时候知道感恩,并且一直不放弃自己向外界求生呼救的努力。能够仅仅12岁就有如此经历并且生存下来的孩子,那么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会凭借自己的能力走得很好的吧。
诚然,我也深深知道现在以我现在的条件,也来照搬书中所说的来个环球旅行。不过呢,重要的是领悟其中的精神。我可以和孩子的爸爸一起努力,以自身的条件出发,带着孩子一起旅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种我可以做到。
作者麦克莫波格极爱历史,他一辈子都想给小孩子写书,“那种每个字都很重要的书”。他的故事解救了众多渴望幻想的小小心灵。我想,不仅仅是小孩子吧,应该加上还有很多大人的心灵也受到了震撼和感悟。
之前被书友说了一句:“这是麦克•莫波格的作品耶,为什么不看呢?”我还不知道这个麦克•莫波格是谁,就凭书友那有眼不识泰山的夸张语气,我就义无反顾地把手伸向了这本书。后来才知道,我已经错过了他的《奔向荒野》、《柑橘与柠檬啊》等作品。这次终于有机会与这位大师接触了。
但这不是一部动物小说,也不是一部人与动物交往的自然主义小说,它说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一老一小,一中一西——在一个荒岛中逐渐走近,并相濡以沫的故事。或许动物小说家都有一点反社会的情结,而我壮胆猜测他在这部小说中将这种情结以更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出来。现代人异化的贪婪将人性驱赶到无人的地方——人只有在无人的地方才获得安全的生存,这是多么吊诡的事情。而一些在现代社会被供奉起来的珍贵品质,如信任、同情、爱和希望,只能在人少得无法结社的荒岛故事中才能彰显,又是多么可叹。
最后一段,健介唱着歌,抱着牵着,把十四只红毛猩猩带到了穴屋里避难。那情境是多么的感人。作者曾说过,有件事他想一辈子都做,那就是,给很小很小的孩子写书,那种每个字都很重要的书。而这个情节,非常具有现场感,时间的扩张感(这个词是我造的)也很强,即使文字很短,孩子肯定那感觉到那个晚上紧张的气氛和时间的度秒如年。我想孩子会拉着爸爸重复讲这一部分的。
曾经带着一个1岁左右的小表妹和一个3岁左右的小表外甥在小区的两家人中穿梭,过程中要穿过阴暗的小树丛,要走过小池溏上的桥,要越过蜿蜒的小路,会碰到跟小表妹身高一样的小路灯,其实路程很短,但是孩子的视角会将之放大,会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那样悠长,到后来,我甚至夸张得一边走一边给小宝贝们跳舞,以增添这段经验的戏剧效果。曾经想将这个情境记录下来,但是又疏于时间了,暂且在这写个标记吧。
但是要提一点的是,本书的翻译有点频率不对,当我看到狗狗史特拉“以眼神回应我: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坐在这里自艾自怜?”这样的翻译真够让人吐槽的。整本童话的翻译都显得过于黯淡,男孩子的个性显得不灵动(当然不一定是译者的原因了)。
少年麦克本来过着很正常的生活,每天上学放学,可是有一天,爸爸失去了工作,全家人愁眉不展。后来,爸爸决定卖掉所有家当,带着全家人驾驶帆船环游世界。于是,麦克有了生命中的一段奇遇。
看完整本故事,不叫人感慨良多。麦克所遇到的日本老兵健介,因为二战船难流落到一个小小的荒岛,从此开始了一个人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生活,成为了那个小岛的主人,也成为了岛上所有动物的守护神,40多年来未见过人类,想象不出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由于对人类社会残酷战争的恐惧,他无奈中选择了逃避。人本是群居动物,渴望得到同类的关爱与回应,而健介作出如此决定,并乐在其中,可知战争的残酷影响是何等惨烈,作者借这样一个人物的遭遇,从一方面折射出人生境遇的种种不堪。
也许在那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更显得温暖和可贵。麦克与健介从陌生到熟悉,从敌对到亲密,渐渐成为密不可分的祖孙俩,这种真挚的情感是叫人终生难忘,记忆深刻的,当麦克试图说服健介一起离开荒岛,而健介一方面不愿意回到现实,害怕面对残酷的真相,一方面也放心不下岛上他所呵护的动物们,最终选择了留下,麦克只能心里藏着秘密,依依不舍的独自离开了小岛。
故事里另两位人物也值得一说,那就是麦克的爸爸妈妈。爸爸在没有工作的昏暗日子里,作出卖掉家当,驾驶帆船环游世界的举动,给全家人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确实非常人能做到。而妈妈在航海中的表现也极为优秀,在自己晕船的情况下,带领全家顺利航行,特别在最后,是因为妈妈坚信麦克还活着,而一直诀不放弃的,一座小岛一座小岛地寻找自己的孩子,最终如愿以偿,全家团聚,母亲的伟大由此可见。
故事借少年荒岛求生的过程,从孩子独自面对艰苦环境,如何生存,如何应对各种困境,,加上二战老兵健介,面对残酷战争选择与世隔绝的生活,看似简单的故事里隐含了许多人生哲理,虽说是归入儿童文学之列,但大人看了也能得到很多启发。故事的情节舒缓而精彩,许多片段令人感动,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孤岛上的红毛猩猩》读后感(七):儿童与动物
看完这两本莫波格的作品,我不得不想到这样一个话题。因为这两本书的书名都与动物有关,并且这两本书都是以儿童为主角的。
儿童是什么样的?儿童有什么特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何规律?也许我们回答不上这三个问题,但是我们却完全可以说出自己的童年。的确,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都是从儿童时期过来的。儿童时期到底怎么样,我们其实很清楚。那我们试想一下,儿童与动物真的有什么关系嘛?
别人不好说,我回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我是个胆小的男孩儿,童年的时候也是这样。当年我最怕的就是昆虫,尤其是那种粗大有如手指般的大青虫。记得当时有一种大青虫甚至还带着一层红色的角质皮肤,吓人无比,当时我整天在幻想,如果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有这样一条虫子被别人放到我的鞋里,我该怎么办?虫子这样的动物自然是难以惹人喜爱的,不过我也并没有非常喜欢别的动物,比如猫、狗。小时候我们家里养过狗,但是那狗似乎不认识我,我每周见它一次,它就朝我狂吠,弄得我很不开心。不过我只是个例,现在看看,似乎有很多孩子都是非常喜欢小动物的。
女儿现在两岁半,非常喜欢动物,每次见到外面的流浪猫,总要停下面,站在一旁观看。她还一边看一边和小猫对话,若不是我拉得紧,恐怕她就要上去摸摸那只流浪猫了。虽然我很鼓励女儿这种有爱心的行为,但是我更怕那些脏兮兮的流浪猫会传染上什么疾病。女儿也很喜欢小狗,每次有别人家的小狗从身边走过,她总会快乐地喊:“爸爸,看,小狗狗。”
孩子们喜欢动物,因为与人相比,有时候动物会更加诚恳。它们不会骗人,它们相当率真。这个特点其实与我们的孩子是一致的,孩子能够从动物身上找到同一感,我认为,这也许是孩子们喜欢动物的原因吧。
莫波格肯定是抓住了这点,这才在每一部作品中都提到了小动物。这本有猩猩,上本有狐狸,我看到目录中的另外几本,还有猫和狗。
当然,其实本书的重点并不是红毛猩猩。照我理解,红毛猩猩只是个配角,连最佳也算不上。不过红毛猩猩和上一本中的小狐狸却是一个爱的象征。对,就是爱。这两种动物其实体现出了主角的爱。孩子们其实是天生就懂得爱的,而那些乖巧可爱的小动物更加容易刺激出他们内心深处的爱。由此我认为,儿童与动物的关系,其实就是爱与被爱的关系。小动物能够让孩子们产生同一感,亲切感,更加容易培养出孩子们爱的美德。只有懂得爱,你才会懂得幸运。而这个爱,正是莫波格作品中的特点。在他的书中,每一个角落都是有爱的,无论是比尔对小狐狸的爱,还是健介和麦克对红毛猩猩的爱,都是一样。而这个,正是童书所需要的。
《孤岛上的红毛猩猩》读后感(八):《孤岛上的红毛猩猩》孤岛不孤
这本小说故事书并不厚,但是却是相当的有分量。让我读完之后,感慨万千的同时,更是希望借此机会可以推荐给每一个爱书的读者。因为,这是我所读到的相当有震撼力并且感动人心的书作了。
尽管故事的题目名为《孤岛上的红毛猩猩》,但是书中的人物之中却充斥着更多的角色渗透。诸如环游世界过程中不小心被风浪卷入大海的小男孩麦克和小狗史特拉,岛上的一位二战时期因船难而流亡的日本老兵,岛上的一切动物生灵,以及时刻会给岛上带来威胁的猎人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就是这样的一个孤立的岛,却尽情地演绎出了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精彩故事。正如编辑部所推荐的序文般,这里讲述的是一段传奇的友谊,这里描绘的是一片爱的王国,这里居中的是一群热爱彼此的朋友,这里证实的是希望的所在。
在这本小说中,个人以为其中的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却又着别样的深意。说先,我们可以见证到一个类似于《鲁滨孙漂流记》般的历险故事。小男孩和他的小狗落海而身陷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对于他内心而言,想必他肯定很是恐慌,孤独,寂寞,无奈的。但是,这个男孩子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以他年幼的认知,却做出了诸多一系列自救的行为。类似于找寻食物,生火取暖,放烟寻求救援等等。而且,他也懂得寻求他人的帮助和信任。这些相关的能力,品格等等其实很是可以作为当代孩子们的教育和学习要点。毕竟,能够有如此求生认知和做出相关反应的当代独生子女也许并不多。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其实很是可以潜移默化地教导孩子们该如何面对这种未知的困境,孕育寻求解决问题的勇气。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书中还时刻提到的是孤岛上的红毛猩猩和老兵已经男孩之间的相关关联。尽管不是同类,但是他们相互间却是不知不觉中产生着深厚的感情。以至于男孩子将要离别之时,老兵依然舍不得岛上的动物们而放弃了回到人群的机会。对于他而言,他的职责和使命更是捍卫和保护这群岛中的精灵。避免它们被猎人的屠杀,呵护它们在岛中的生活。他俨然已经将自己看待成了这个岛屿的国王。神圣的使命赋予了他不可低估的职责所在。也正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所在。这是多么地让人折服的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些为了谋取利益而无辜杀害众多动物的猎人们。一正一反,鲜明对比,极端反差,足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深思。
总体而言,《孤岛上的红毛猩猩》不愧是一部写得非常出色的小说。虽然题为孤岛,却让我同时感受到了孤岛上的温情和暖意。孤岛不孤,因为有着那么彰显着温暖和爱意的人们的存在;孤岛不孤,因为有着那么些乐意和人们为友的动物生灵们。为了如此和谐和美好的氛围,值得每一个人们去关爱和维护这样的和谐。
《孤岛上的红毛猩猩》读后感(九):动物小说的人性关怀
这本《孤岛上的红毛猩猩》是我读过的第三部莫波格作品,越来越被“世界最会讲故事大师”莫波格先生所讲述的优美故事所吸引和感动。
拿到书,看着封面上那两只有着棕红色长长毛发的猩猩,心里猜想:这一定是一本讲述发生在原始森林深处的动物间故事的动物小说吧。然而,阅读的时候会发现,红毛猩猩只是一个引子,只是引导故事不断发展和达到高潮的一个载体,小说的主人公是两个人——麦克和健介。麦克是一位英国少年,因全家人驾驶帆船环游世界途中落入大海从而流落到孤岛上。健介是一位日本老兵,因二次世界大战战船被敌人毁灭而流亡到孤岛上,从此40年生活在孤岛上而未见过人类,直到麦克的到来。
故事围绕着麦克和健介这两个人展开,两个人因孤岛而结缘。两人结缘前的部分,作者着墨于对少年麦克的日常生活、心理、情绪以及全家人驾驶“佩姬苏”帆船环游世界过程的描写;两人见面之后的部分,比起前面的描写可谓异常精彩,从健介在大海中将麦克救起并给他水和食物开始,两个人之间及各自的情感都发生了很大起伏和变化。将麦克带到孤岛的最初,健介对麦克又敌对又友善,敌对是因为麦克的到来叨扰了他几十年的平静生活,也担心麦克的到来会引来更多人,从而对孤岛上的红毛猩猩等动物构成威胁。对麦克的友善则是出自健介的善良本性,对人类同胞的关爱。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对麦克再一次的救命,健介渐渐对麦克解除了戒备,开始视麦克为朋友,带着麦克进入自己居住的山洞,教麦克在贝壳上画画,带着麦克一起出海......也开始理解了麦克搭建烽火台和生火的行为,以及离岛回家的想法。最后,健介帮助麦克达成离开孤岛,与父母团聚的愿望。当他们在山顶燃起大火,当麦克的爸爸妈妈和““佩姬苏”帆船离孤岛越来越近、直到他们找到麦克,当健介为了守护孤岛上的红毛猩猩及其它动物不被人类猎杀物而决定永远守护在孤岛,当健介与麦克这一对患难中的忘年交郑重分别......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感动于这样一部故事情节丰富,曲折动人,具有传奇色彩的荒岛求生记;感动于它的温暖励志;感动于麦克漂流在大海上恐惧、害怕、求生下的勇气和幸运;感动于两个人在孤岛上相互依存和信赖的深厚友谊;感动于亲情感召下麦克妈妈对寻找失踪儿子的不放弃,麦克对爸爸妈妈的巨大思念和让他们快乐的为人之子的责任感;感动于健介对孤岛上动物的执着守护。
在这样一本动物小说中,你会发现,人性的关怀处处彰显——恐惧,孤寂,哀伤,温暖;相遇,分开,敌对,友谊,离别,团聚,友情,亲情;信任,同情,爱,希望。如果你仅仅把它当作一本动物小说来读,那会是一种莫大的遗憾,“世界最会讲故事大师”的故事绝不仅仅是好听、好看而已。
《孤岛上的红毛猩猩》读后感(十):选择什么态度生活
自从读过《奔向荒野》后,着实为莫波洛着迷,他的书不仅故事性极强,能够更加吸引孩子们的想象力与注意力,同时因为将有名的历史事件穿插其中,会让孩子们有更强的真实感,会与时代产生息息相关的感觉,同时他的文笔优美,语句流畅,当然翻译的功劳是功不可没的。虽然儿子现在还不能完全深入地阅读这一类文字性极强的书籍,但是再过一两年当他进入到阅读的鼎盛时期,我相信,这些书会极大的丰富他的阅读快感。当然他的书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故事里积极的人生理念,虽然故事的主人公要经历挫折磨难,但是因为不放弃不迷失,最终一定会走出困境,迎来新的生活。相较于国内一些打打杀杀的童书,一些思想意识单薄的故事,甚至一些貌似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写作出来的让人读起来就牙碜的故事,我更喜欢让儿子多多接触一些国外的优秀儿童作品,人的一生如此宝贵,只有把时间多放置在优秀的书籍上,多做一些值得的事情,才会让生命更有重量。
《孤岛上的红毛猩猩》是一个孩子流落到荒岛上的故事,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日本老兵,在相依为命地过了一段日子后,他重新回到父母身边。虽然书名是叫红毛猩猩,但我以为这本书更重要的不是关于老兵对于动物的关爱的理念,而是老兵在荒岛上生存多年的那份积极的人生态度。
老兵一开始与男孩儿保持着距离,还让男孩儿误解,但后来冰释前嫌,男孩与老兵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发现老兵的山洞非常干净,生活得非常有品质,当男孩儿希望回到父母身边时,一直等不到过往的船只,他开始失望难过,但是老兵告诉他“船只也许很快到来,也许很慢,但是我们不应该在失望等待中度过每一天,我们必须为了生活积极活着。”
其实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我们总是容易为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所打扰,生活顺利时,觉得一些易如反掌,生活不如意时又习惯怨天尤人,但是不论你采用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你度过的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光,你享受它,它是一天,你怨恨它荒废它,也也仍然是一天,很多道理,我们小时候都没有学过,很多道理,我们都是在长大后自己慢慢遇到的,或者是摸索到的,我们的课本里很少教给我们这些东西,但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其实才是我们最需要的,我们的内心需要安慰,但是父母或者课本都给不了我们,直到某一天,我们不知在哪里遇到了这样的句子,我们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活着。我们并不总是活在一派光明中,我们常常经历挫折与磨难,但是我们过去的人生里,太缺少那些轻柔的抚慰了。
所以当我们自己遇到时,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更早地遇到这些,不希望他到了十八岁或者二十八岁还那么孤单,有些故事可以给人勇气,给人希望,让我们活得不那么绝望。在我们的童年时代,我们遇到什么,我们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希望这样的好书,让儿子变成有勇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