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记忆的纹理》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记忆的纹理》读后感1000字

2020-03-20 23:00: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记忆的纹理》读后感1000字

  《记忆纹理》是一本由李红涛 / 黄顺铭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34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记忆的纹理》精选点评

  ●媒介层面的论文集

  ●九月末的时候李红涛老师受邀来我们学院做了一场讲座——《勾画“记忆的肌理”:对媒体记忆研究个体反思》,讲座中介绍了他的这本书。之前就看过多篇李红涛老师关于媒介记忆方面论文,这本书是在之前关于南京大屠杀记忆研究的基础上的一个深入整合。书中运用本分析、访谈、田野调查等多种方法结构清晰内容理解可能会有一点理论收集资料脱节?我本科毕业论文也做了一个把媒介记忆运用到某个人物怀旧的研究,有点好奇媒介记忆这个理论除了将运用到不同领域外还会不会有新的理论突破

  ●完美,非常好的当代政治记忆运作的实例社会学家就应该像法医,拿起冷冰冰手术刀面无表情的把尸体大卸八块。

  ●看看人家的研究,启发巨大,做毕业论文的压力也好大。

  ●从文化创伤理论出发,立足传播学实现学科的显学—集体记忆的探求。而被剖析切入的是“南京大屠杀”这一民族文化创伤,在丰富个案基础之上展现国际与国内(后者为要)关于这一记忆的建构呈现过程的交光互影。在前的语境下无疑是前沿的,极具问题意识的。同时可读性亦高(高铁上一口气读完便是佐证)。可问题总是伴随优点:个案连接仍稍显跳跃(例如国内线上公祭活动到国际之间的记忆争斗,由点及面缺乏了点连贯性);理论运用娴熟自如,不觉突兀,但却隐约丧失了理论创新力,“拿来”但不推新,这局限了此书的受众范围,也折损了其成为经典传世之作可能性。化用潘忠党教授之语,此书亦是局促历史舞台

  ●关于公共记忆的传播学研究,水准很高

  ●干货旁征博引,拓宽了我对集体记忆研究的观察视角,也接触了之前的一些误区,值得看。l记忆带有天然的媒介性,“文化记忆不可能脱离媒介而存在。若无媒介在个体和集体这两个层面所扮演的角色,文化记忆根本无从想象”——在个体层面上,对人体机能记忆的社会文化型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介化,例如,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谈话,庭内部的口头交流......而集体层面上的记忆更无法离开媒介……l集体记忆不仅有延续,也有断裂;不仅有传承,也有扭曲。 l“集体记忆”的研究并不假定存在某种神秘的“群体理”,而是要致力于揭示“过去”与“现在”到底是如何纠缠在一起的。(Olick,Robbins,1998)在此意义上,集体记忆既非稳定不变,也非瞬息万变,它是一个随着时间推移而持续不断的协商过程。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是一种政治资源。抗战时期,中国媒体的报道的直接政治诉求就是抗日、报仇,建国后改开前因三个世界的划分、同美帝苏修之间的对抗性事实导致了对历史事实的选择性选取与现实性阐释,改开后因82年日本教科书事件使得南京大屠杀重新被发现,在政治层面上大屠杀作为一种民族性的创伤性记忆起到了强化民族认同的作用,但是作为大屠杀的亲历者,作为具体的,一个个的亲历者是不存在的,他们是被忽视的,不是真的作为大屠杀亲历者而存在,而是作为国家层面创伤记忆的承携者而存在的。每一个亲历者都是具有同等的地位,但对于国家而言,他们之间的记忆、经历不尽相同,可利用的价值与造成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故而他们又有三六九等之分。

  ●传播学角度考察集体记忆的最高水准

  ●大概讲了在特定政治和社会诉求下,这个创伤事件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空间和媒介的作用下,完成意指实践和塑造集体记忆。逻辑流畅,框架清晰。 印象最深的一句比喻:文化创伤,好像社会结构上的一滴眼泪。

  《记忆的纹理》读后感(一):记忆的纹理

  个人从来都是刻意避开历史,却忘记了我学的专业是最大的问题。

  我从来不看近代史,也只是对历史一些轶事读着玩玩,一直刻意忽略,但是也到了不得不正视的时候。

  我不喜欢粉饰太平,尤其是在文章上,虐杀就是虐杀,暴行就是暴行,只是单纯的两个字也不足以描写日本在战争的各种行径。

  到现在有点明白了为什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勤俭节约了,经历过战争,经历过物质贫乏,经历过各种苦难的老人们当然看不惯所谓的人与物品的和谐相处这等废话。

  对日本除了愤恨,不齿,一辈子断绝联系,大概也只能是唯一能做的抗争了。八年抗战,根深蒂固在脑海中那种艰苦,活着,也许只是一种奢望。

  对于勤俭,对于谦恭,对于贫困孩子,总是新生特别的欢喜。

  所谓的代沟,所谓的生活方式,让年轻一辈与老人有了严重隔阂,老人们也看到大家的努力,不容易,但是说实话,老人们却没有看到他们打着省钱的旗号传输浪费的价值观。

  一个人一生能用多少杯子,一个人一生能用几个包,一个人一生能用几个钱包,一个人一生能看几本书?

  其实算下来,数量绝对不超过5个。

  那么为了省钱,至于去浪费时间抢东西么?

  我的答案是不至于。我不知道你们的答案是什么。

  所以对于那些推荐好货低价,却自己艰苦朴素的人特别厌恶。

  不过是寻求政治正确。

  跑题了。也跟我没什么关系,一直装作视而不见。

  翻了几页记忆的纹理,战争的残酷扑面而来,有些文章描述的文字太过优雅,甚至是美化,以至于弱化的其中的暴行。

  都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但是我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南京大屠杀,甚至于侵华战争,是烙在中华民族脸上,一块永远无法遮掩的烙印。

  《记忆的纹理》读后感(二):知识点(文化创伤,镶嵌理论,中介化,赛博记忆)

  李洪涛、黄顺铭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

  本书聚焦的问题:以文化创伤理论为核心分析框架,试图理解在各类媒介场景和媒介生产过程与表意实践中,南京大屠杀如何被中介化、被表征并被建构为文化创伤,创伤记忆又如何被再生产出来。

  第一章:绪论: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记忆场,文化创伤)

  第二章:从暴行到大屠杀1937-1948(国内外媒体报道的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

  第三章:耻化叙事与创伤建构1949-2012(以《人民日报》为分析主体)

  第四章:以数字标识记忆之所(镶嵌理论与空间)

  第五章:线上公祭空间的生成

  第六章:赛博记忆的协作与争夺(维基百科作为记忆空间)

  第七章:结论:中介化与创伤过程

  第一章:

  1、与个体记忆不同,社会共同体没有一个共同的大脑,集体记忆只是一个隐喻,但这个隐喻却具有巨大的“重量”。P7

  2、文化创伤理论 P25 事件本身并不会导致集体创伤,创伤是社会中介过程的产物。

  文化创伤唤起震惊和恐惧等感受,但这些感受并非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人们赋予它的“意义”。我们可以将创伤过程视为“兼具符号性和情感性的再现过程”,其焦点是“意义生产”。P26

  3、在文化创伤建构和维系的过程中,“再现的手段和媒介至关重要,正是它消除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事件及其记忆之间的隔阂。(Eyerman,2012) P32

  4、媒介是一个象征舞台或记忆的“竞技场”,承携着群体的权力、资源、叙事能力及话语契机影响着相应的创伤叙事的地位,也决定了哪些声音能够进入公众视野,被大众传媒扩散和再生产。P33

  5、文化镶嵌性和制度镶嵌性使得线上公祭空间成为带有自发参与与表象的空间,生产出数字化的民族国家记忆。P38

  第三章:

  1、集体记忆并不全然是社会政治等外部环境的折射,它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再现和实践的过程。P97

  2、纪念语境和记忆之所分别指向集体记忆的时间和空间维度。P104

  第四章:

  1、场所作为集群 P132 本章试图检视数字标识如何被用作符号,参与空间的界定去区隔,成为界定“记忆之所”、物化集体记忆、孕育记忆实践的工具。P133 场所的地理学理论:一个场所是由“物质性”、“意义”和“实践”三种基本要素共同组成的一种集结。P135

  2、集群的镶嵌:通过连续的集群镶嵌,微观层次的事物(如一个乡村集市)就与宏观尺度的事物(如整个国家的市场)之间关联在了一起。P134

  第五章:(线上纪念活动构造出什么样的祭奠空间?生产出哪些历史和纪念叙事?这些叙事和主导纪念文化及符号系统有和关联?)(本章分析的两个层面:1⃣️纪念空间的构造及纪念叙事,2⃣️线上纪念活动的展开方式,推动公众参与的叙事与行动策略)

  1、无论是个体记忆还是集体记忆,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记忆”的技术以及相关的社会-技术实践。P180

  2、互联网会生产出有别于官方或机构化记忆的民间记忆、另类记忆乃至反记忆。P181

  3、新媒体与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得社会记忆“既不是对过往的检索与恢复,也不是对过往的再现”,而是“镶嵌于社会技术实践当中,并经由这些实践而传布开去。P182

  4、认知镶嵌性(心智的结构性规律)、政治镶嵌性、文化镶嵌性(探究共同体的共享符号和意义系统对于数字记忆的形塑作用)

  5、通过视觉符号的呈现、行动意象的选择和祭奠寄语的设定,它们建立起一套与线下纪念场所/活动和记忆书写相呼应的大屠杀叙事。P191

  6、从理论上讲,线上纪念活动能够触及互联网世界中的任何网民,然而事实上,其能见度受制于主办媒体在空间上的覆盖(地域覆盖和影响力)。

  7、在数字媒介时代,记忆实践的产物不仅包括叙事,还延伸到参与性的纪念空间。P214

  第六章:(维基百科作为栖生于赛博空间中的“全球记忆空间”)

  《记忆的纹理》读后感(三):(转)孙信茹: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是一本关于一段不能忘却历史的记忆之书,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李红涛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黄顺铭联袂讲述;它也是一个多个叙述维度交织而成的记忆文本,由传统大众媒介、赛博空间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合力打造;它还是一个关于历史、族群和充满创伤的记忆故事,由曾经活过和今天活着的人们共同编织而成。

  李红涛、黄顺铭用他们的指尖和笔触,翻阅从1937年到2014年这77年的媒介纪念性文本;用他们的步伐和目光,丈量和端详实体空间中的每一处细节;用他们开放和变动的视角,审视线上公祭空间的集聚和赛博记忆的协作与争夺。在官方呈现和草根互动的过程中,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一点点地被“重新发现”。这个逐渐被发现和建构起来的过程,犹如“记忆的纹理”一点点浮现出来。不过,我们更关注的是,在80年的时空变换中,南京大屠杀被人们记忆和纪念的力量是什么?

  两位作者从媒介的角度切入,以文化创伤理论作为核心分析框架,试图理解在各类媒介场景和媒介生产过程与表意实践中,南京大屠杀如何被建构为文化创伤,创伤记忆又如何被再生产出来。在鲜明的媒介社会学取向的牵引之下,作者抛出其研究的核心问题:创伤如何经由媒介而得以建构?两位作者不仅呈现传统大众媒介在记忆生成过程中如何发挥出塑造和影响之力,更将网络和纪念馆的实体空间也纳入这一媒介系列之中,他们不仅流连于旧报纸里埋头爬梳,还多次往返田野点,观察纪念馆中讲解员和参观者等记忆行动者,同时还探看馆内的空间布置、雕塑、树木、展品,等等。在这里,田野的范围不仅拓展到了历史和纵深的层面,还展现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点滴与细节,除了静态的文本考察,动态的都市田野让人读来饶有兴致:参观者看纪念馆,两位作者则在“看”参观者以及他们“如何看”。

  在这样的田野基础上,作者积累了丰富和复杂的经验材料,而要让这些经验材料散发魅力,必须寻找到具有分析性的理论框架和具有阐释力的概念。这个寻找过程也一波三折,如在对数字标识“遇难者300000”进行分析时,作者经历了由“聚像”到“展演”再到“集群”的转换。正是在此过程中,展现出作者较高的理论追求,这又集中体现在作者试图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个案研究,去把握媒介在文化创伤建构中的角色与作用,以及媒介在建构文化创伤时所遵循的文化、制度与生产逻辑。如此视野将会使该书得以被放置到一系列关于社会记忆研究的著作中,并因此使得这部作品成为理论对话和回应的“经典之作”(杨国斌语)。而对每个中国人来说,这样的文本也势必构筑成南京大屠杀这个多元复杂的叙事空间,使其成为交织国人痛苦、耻辱、奋进等多重情感的民族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达成这些讨论,作者冷静和审慎地以“问题”为导向,给读者以层层剥笋的阅读感受。作者将这些问题置于不同的媒介情境中来加以剖析,也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将“遇难者300000”的数字标识理解为形成“记忆之所”中一道表意性的“景观”,将一场在赛博空间中展开的公祭活动视为一种“连结性文化”,以及将在未来可能展开的对紫金草和跨国“记忆旅行”等问题的讨论,都让人印象深刻又充满期待。

  《记忆的纹理》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作者有着宽广的学术胸怀,其笔触简洁有力,以极强的问题意识步步推进,建立在细致入微的田野铺陈中,概念自然流淌而出。书中仿佛有着如故事般引人入胜的节奏,而透过诸多细节的刻画,“叙事如洒水车般将事物遍洒各处”(理查德·弗拉纳甘语)。两位作者,通过事件、记忆、符号和创伤的研究,“让人们思索南京大屠杀缘何变成抗日战争乃至近代以来日军暴行的代名词;南京大屠杀如何将抗战叙事和近代叙事紧密关联,从而成为近代中国‘受难-复兴’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也必定是超越民族国家范围进而组成“全球记忆”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历史事件进入社会公共生活的方式,这一点值得每个中国人深究。

  这一思索和探究也体现为学者浓烈的情感升华和具有温度的公共关怀。时空流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还将不断被生产,而《记忆的纹理》本身也将成为南京大屠杀记忆建构和生成中的一部分。或许,“我们今天所称的记忆,都不是记忆,已经成为历史。我们所称的记忆之焰,业已消融在历史的炉灶中。记忆的需要就是历史的需要”(皮埃尔·诺拉语)。记住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我们需要这样的讲述,这本沉甸甸的倾情诚意之作将会历久弥新。

  孙信茹(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18日 02 版)

  《记忆的纹理》读后感(四):记忆的纹理 读书笔记

  最近在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大方向上是要做集体记忆研究,前期准备文献阅读工作的时候记起来年初读2017传播学研究综述时刚好标记了一本相关研究,貌似给学校图书馆推荐了但没有回音。寄过来的时候冰冰凉凉的只觉得装帧真好,整本书读下来一天就够了,写得相当有趣,两位老师真的很棒(合作搞研究的友情也让人羡慕啊)。

  虽然说大体是论文的集合,不过书的脉络特别清晰,整个读下来问题意识和研究逻辑都是贯通的,体验超好。有点难说对毕业论文主题细化上有没有帮助,但能学到研究意识的一小部分就已经很知足了。

  ·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大众传媒与一般性的中介化过程如何将南京大屠杀构建为文化创伤?它们在创伤建立、维系和再生产中扮演何种角色?

  ·研究进行的两种维度:创伤构建的空间维度——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电视)、新媒体的形式或渠道(线上公祭、维基百科)、广义的媒介空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创伤的时间维度——创伤的建立、维系与制度化,从历史事件到创伤事件再到文化创伤的文化社会过程。

  一、绪论

  本章主要进行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文化创伤等主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和研究的问题意识阐述。

  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并非仅是中国人的情感记忆,它是高度政治化的。一方面,相关记忆与国内的政治文化情景紧密相连,它所带有的“国耻”特征使其与抗战胜利话语格格不入而长期在公众视野中处于失踪的状态,八十年代后,南京大屠杀由于与民族复兴主导叙事相关而被重新记忆(一个有趣的研究:雪耻型民族主义),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延续记忆。另一方面,南京大屠杀也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相互纠缠。南京大屠杀记忆最后一次固化(国家化)与上个世纪中美、中日之间的冲突不无关系,中日关系的起伏曾关乎南京大屠杀记忆的呈现与否。纪念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触发行为,但活动一开始,就会按照自己的逻辑和力量运转。中日对于这段记忆的差异极大,前者坚持创伤叙事,后者则是质疑叙事,这让对话显得无比艰难。

  本书的主要研究框架是文化创伤理论。文化创伤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文化过程,它需要时间来中介化、再现和表征,文化创伤的关键在于“被认为”的意义构建。对于创伤的历史、阐释、情感的争夺一直在进行,争夺结果取决于权力、资源、制度场域的结构。创伤建立后的维系很重要,常规化阶段必不可少。

  二、创伤叙事的建构及变迁

  包括第二三章的内容,主要以时间为线索,研究战时、战后一直到2010左右创伤叙事的变迁,主要研究方法为文本分析、内容分析。

  战时(1937-1938)的报道主要是将南京大屠杀当作揭露日本在华暴行的组成部分,向全国乃至全球呼告“复仇”,响应的是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的大主题。战后的国际法庭审判及相关报道将南京暴行单独列出来做个案,战时也有纪念报道(虽然尚未实现国家化),呼吁的是正义。

  通过对1949-2012年《人民日报》报道和评论材料的内容分析,追溯南京大屠杀在全国性官方媒体上的浮沉轨迹:主要遵循关注过去来重构文化创伤、关注现在来确定如何对待历史两种叙事主线,具体区分为四类主题;文章的年度分布不均匀,除了受年份是否整十的因素影响外,数量与当年的摩擦事件也紧密相关,这说明了南京大屠杀兼具历史性和当代性两种面向;南京大屠杀的纪念依然处于抗战的大叙事中,与其他抗日记忆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报道中言说的对象(承携者)主要是见证人和加害者,受害者往往处于一种仪式化和工具化的出场中。

  三、两个记忆空间:纪念馆和线上祭奠

  主要包括第四五章的内容,研究的对象是两个媒介记忆空间,关注话语及隐喻机制的生产,主要的研究方法有田野观察、深度访谈、文本分析。这一章节的理论框架及分析过程都很有意思,很新颖。

  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研究跳出了媒介文本的分析,借助德兰达的集群理论、克雷斯韦尔的“场所作为集群”(物质性、意义、实践),从微观(eg.数字标识)、中观(eg.组合雕塑)、宏观(eg.整个建筑集群)的独立意义和互动来解读空间意义的生成(“意义从物质性中生产出来的认知机制——隐喻”),并从数字标识中总结出了共同构成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四套意义——对抗、谴责、起源、纪念,在意义的生产过程中有所侧重,兼谈导游、讲解员、观众记忆实践的脚本效应。

  与封闭的媒介文本再现相比,线上公祭空间具备更强的开放性和参与性,以“连结性文化”为核心,生成的过程也是动态的。借助“镶嵌性”理论,作者提出了一个“文化镶嵌性”和“制度镶嵌性”的二维分析框架,认为纪念空间的构筑过程依然更多地依赖传统媒体的组织化运作及其背后的主导纪念文化。受公益和商业利益重叠的文化生产逻辑驱动(国家法团主义),三个研究对象在记忆符号和行动意向的调动中都与传统媒体的主导叙事相吻合。在公众参与线上纪念活动时,也没有太大的开放性,公祭活动的程式化、仪式性特征相当明显,纪念活动的自发参与只是一种表象。

  四、赛博记忆的协作与争夺

  从“维基百科作为一种全球记忆空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主)日英“南京大屠杀”词条创建和后期维护的过程,揭示共识之外,线上记忆群体对创伤记忆的协作与争夺,主要研究方法为内容分析。

  与媒体文本不同,维基百科是书写中的脚本,这种民间记忆在确定性、意识形态性上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条目的结构、创伤叙事的模式都经过了多次修改,争议的焦点是是否遵守了维基百科的中立性原则?中立性原则又可以表现为:语言表述方式、参考文献多寡。多次争议实际上映射出在记忆书写过程中,书写者身份、民族国家认同深刻影响着集体记忆的实践。不过,争议不意味着反记忆,我们更应该称之为替代记忆。

  五、结论

  主要做了延伸叙述,关注媒介研究中的中介化问题、媒介意象向其他场域的流动问题,同时对共享的全球记忆的形成做了展望。

  “记忆冲突和争论的首要意义不是通过对过去的再阐释来攫取权力,而是经由争论阐明现实。”

  《记忆的纹理》读后感(五):南京大屠杀:从历史事件到国家记忆

  在当今中国,南京大屠杀已经成为上至暮年老人,下至幼小儿童所人人皆知的历史事件。不只如此,各种影视文学作品和媒体的相关报道,还在持续不断地为社会公众强化这一历史记忆。仅仅最近十年而言,围绕这一题材,就有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和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等多部热映的院线电影问世;而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和哈金的《南京安魂曲》,也都同样在国内引发热烈反响。南京大屠杀在中国,已经不仅仅是一场发生在八十多年前的惨痛历史事件,而成为了中国人共有的集体记忆和国家记忆的一部分内容。这种国家记忆的属性,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日——12月13日于2014年被确立为国家公祭日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那么,南京大屠杀是如何从历史事件转化为一种中国人所共有的文化创伤和集体记忆的?在这种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历史与当下、过去与现在之间,存在着几多延续、几多断裂?为了强化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和国家记忆,媒体和国家权力构建出了怎样的一系列记忆场所和记忆空间?在这些记忆场所的建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博弈与争夺?以上诸多问题,正是李红涛和黄顺铭这两位青年学者的新书《记忆的纹理》所探讨的核心议题。

  作为一本学术著作,两位作者试图在上述问题意识的牵引下,讲述好两个理论故事。其一是以南京大屠杀为核心,追溯它如何在不同的媒介场景下,不同的中介化(mediation)过程中被书写、被纪念;其二就是将南京大屠杀视为个案,探究媒介与集体记忆和文化创伤之间的关联。

  基于这样的理论视角,集体记忆研究和文化创伤理论便成为两位作者主要依托的学术资源。就集体记忆研究而言,考察过往与当下之间的延续和断裂,成为这一研究的核心线索之一。哈布瓦赫(Halbwachs)就曾分析过记忆与遗忘的社会情境。他在探讨集体记忆与社群/团体之间的紧密关联时指出:一方面,有多少团体就有多少集体记忆,一个团体取代另一个时,必将带入新的记忆;另一个方面,记忆的建构应当符合团体当下的需要。正如施瓦兹(Schwartz)所言:“对过去的追忆并不是简单的信息检索,而是动态的、建构性的过程。所谓记忆,就是取过去之片断,服务于当下的感知与需要。”而就文化创伤理论而言,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 Alexander)、罗恩•艾尔曼(Ron Eyerman)等学者发展出的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恰恰跟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演化过程非常契合。亚历山大强调,事件本身并不会导致集体创伤,创伤是社会中介(socially mediated)过程的产物:“当集体成员认为他们遭遇了一个在他们的集体意识中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骇人听闻的事件,并且这一事件从根本上无可挽回地改变他们未来的身份性质时,文化创伤就发生了”。

  在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演化变迁过程中,记忆的动态性、建构性与当代性特征,体现得非常明显。按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先生的观点,南京大屠杀发生以来,中国对于这段历史的集体记忆建构,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第一次是1946-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南京审判)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在这一阶段,对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揭露,是跟对于抗战胜利的纪念结合进行的。一方面,这种揭露与纪念初步具有了举国性;另一方面,这种纪念活动,也含有昭示国民党政权统治合法性,从而在国共内战上谋求优势地位的意图紧密相关。

  第二次是1982年之后的“建馆立碑编史”。在1982年之前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南京大屠杀当中,侵华日军的暴行和南京市民的受难经历,长期仅仅停留于个体和民间层面的话语传播当中,而在官方话语和公众视野中,则几乎处于湮没无闻的状态。两位作者征引了高蕊从文化创伤理论出发的研究成果,来对这一“文化失忆”现象进行分析。在高蕊看来,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之后,成功建立了一整套阶级斗争的创伤戏剧(trauma drama)。通过“忆苦思甜”文学、家谱故事和诉苦大会等多种形式的文本、仪式和表演,“万恶的旧社会”中的阶级敌人被塑造为加害者,无产阶级受害者则成为广大人民的代表,由此形成了围绕阶级身份建构的集体认同。在阶级创伤占据官方话语核心位置的前提下,抗战创伤对加害者与受害者以及对民族苦难的界定,与阶级创伤之间存在着文化和符号层次的冲突,因此遭到阶级创伤这一主导叙事的阻抑和压制。

  而1982年拉开帷幕的“建馆立碑编史”活动,之所以能够重新把南京大屠杀带回到公众视野和官方话语当中,一方面是受当年篡改历史事实和误导历史记忆的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的直接驱动,另一方面,显然也跟经济建设被确立为国家中心任务后,带来的阶级叙事的淡化和民众日常生活的“去政治化”进程紧密相连。而正如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所说:纪念活动一旦启动,就会进入加速轨道,并按照自身的逻辑和力量运转。在“建馆立碑编史”活动启动之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降,各种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大众出版物和流行文化(影视剧和纪录片)便层出不穷,使得这一湮没三十多年的历史记忆,又重新迅速成为中国人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第三次,就是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标志着南京大屠杀正式从群体记忆和地方记忆,升格为国家记忆。国家公祭日之所以能在2014这一年正式设立,显然也跟当时的中日关系形势密切相关。

  考察这三个重要时间节点上南京大屠杀的记忆/纪念图景,就不难发现,这种记忆与纪念的演化变迁,不仅与国内政治文化情境紧密关联,也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相互纠缠”。而在这种演化变迁的过程中,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和大众传媒这三个力量,一直在持续不断地相互博弈和发挥作用。

  本书对于文化创伤理论的运用,不只在于把这一理论作为解释南京大屠杀记忆建构过程的学术资源,而是试图以这一理论作为核心分析框架,详细分析与理解在各类媒介场景和媒介生产过程与表意实践中,南京大屠杀被中介化、被表征并被建构为文化创伤,进而被再生产为创伤记忆的全过程。为了保证文化创伤理论这一分析框架的阐释能力,本书的分析重点,放在机构性媒介(institutional media)及其记忆生产活动上,而本文之前提到的文学、电影等虚构作品的生产与消费,则被摒除在外。在时间层面,本书涵盖从1937年事件发生时的新闻报道一直到2014年国家公祭日设立前后的纪念报道。而在空间层面,本书涉及的不同媒介场景包括抗战时期的报业、《人民日报》等当代官方媒体、维基百科等带有较强民间或草根性质的数字媒体平台、地方媒体创设的互动式数字纪念仪式,以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样的纪念场所。

  针对上述性质和形式不同的媒介场景,两位作者非常有针对性地各自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开展细致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对不同平台上的新闻报道、纪念报道和创伤叙事的分析阐述上,本书采取的是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而在对以不同方式参与记忆实践的媒体工作者和一般公众的研究上,本书采用的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而之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样的纪念场所的研究,本书采用的是实地田野考察的研究方法。通过这些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富有针对性和恰当性的多种研究方法的组合,本书把南京大屠杀这一集体记忆建构过程中的影响因子分析和生产机制分析,完成得深入而精彩。

  进入新世纪之后,记忆研究在国内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当中,关注度越发提升,近几年甚至已经成为热门研究领域。阿斯曼、诺拉等西方记忆研究的代表性学者的相关论著,近几年也已经被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等国内出版社陆续引进出版。跟记忆研究译著出版的热火朝天相比,记忆研究的优秀原创性论著,在国内学术界中,仍然并不多见。从这个角度来说,《记忆的纹理》的贡献,就不只在于对南京大屠杀记忆建构过程的出色分析,同样也对国内记忆研究从译介到本土研究的转化进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我们期待在《记忆的纹理》之后,更多关于记忆研究的优秀原创性论著,能够在国内学术界不断涌现。

  2018.2.21下午作于竹林斋

  (本文刊发于2018年第2期《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杂志,配图来源于网络。)

  (附)《记忆的纹理》一书读书笔记:

  序言P4从个体记忆、地方记忆到国家记忆、世界记忆,南京大屠杀记忆建构的三种力量——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和大众传媒,P5以文化创伤理论为核心的分析框架。

  2拉贝语——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P6围绕南京大屠杀的争议不只发生在自我与他者之间,也发生在自我内部,大屠杀不可以被商业化,P9历史事实的当代性和现在时态,P13南京大屠杀历史固化的三个时间点,P18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从湮没到再发现,P19记忆与遗忘的社会情境,P25进步主义叙事造成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消失,P27文化创伤和历史记忆的维持与再生产,P29文化失忆与阶级叙事的关联,P32创伤经验的中介化,P36本书的结构框架。

  45最先报道南京大屠杀的是英美媒体,P53中国媒体的报道尽管时间稍晚,但持续时间更长,报道量更大,P64对南京暴行的揭露与抗战动员相结合,使创伤事件具备了举国性,P87抗战胜利后,开始出现南京大屠杀纪念专刊,P93国民党政权的风雨飘摇让纪念无疾而终。

  98对《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P111借助军国主义标签和右翼标签构建冲突语境,P123报道的重点是受害者和见证人,抵抗者很少出现,加害者面目模糊,P126记忆建构受当代政治情境的影响。

  131集体记忆构建的各种物理性和非物理性的记忆之所,P136数字标识对于记忆之所的构型作用,P149纪念馆以数字生产意义,P154各种物质意象的纪念意义,P157纪念馆的记忆实践的展开:讲解,摄影,献花,集体仪式,P163记忆实践的脚本化,P170场所作为集群的理论视角,从物质性、意义和实践三方面展开。

  177线上记忆形式的开放性与参与性,P179数字记忆的镶嵌性,P182-183镶嵌性的概念渊源,P193记忆空间的大屠杀叙事与主导纪念文化的高度契合,P204记忆动员与线上线下连接,P210公众群像与参与图景,P213用文化镶嵌性与制度镶嵌性,来分析数字记忆的镶嵌性。

  219从维基百科考察记忆空间的协作与争夺,P230内容的整体删除显示创伤背后的记忆碰撞和场域争夺,P240语言的中立性很难彻底遵循,P253维基百科——民间色彩的替代性记忆。

  258中介化视角看创伤记忆的建构,P263文化创伤的中介化,P274在创伤叙事的大框架下,建构英雄叙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