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个月看的书|2020.3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这个月看的书|2020.3

2022-04-25 03:31:10 作者:阿富汗奸细 来源:大胡子阿细 阅读:载入中…

这个月看的书|2020.3

  这个月买书20+,看完的书10本。

  01|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

  喜欢程度:7/10

  米格尔·利廷是一位电影导演,皮诺切特独裁治下,他被禁止返回祖国智利。但在1985年初,他经过乔装打扮,秘密潜回智利待了六个星期,并且拍摄了一部电影,以向世人展示独裁统治下智利的现状。马尔克斯觉得电影背后还有更多没有讲完的故事,于是对米格尔进行了持续一周的采访,将他这趟经历写成了一部报告文学。

  这部作品的特色是保留了第一人称的叙述。马尔克斯极力还原米格尔的腔调和观点,读者跟随米格尔在智利遭遇各种险境,碰上各色人等,他的感受读起来也更有代入感,更为真切。

  书里有两处最触动我。一处是米格尔说自己假身份用久了,若不是对国家、朋友以及自己有承诺,也许会真的隐居下去;另一处是他和母亲的重逢。母亲将他在旧居书房的木板拆了下来,连同所有的文稿也带走,在老宅按原样重建了这个书房。米格尔说看到的那一刻,他自己也不敢确定,母亲这么做是为了有朝一日他回来时不必怀念故居,还是为了万一他客死异乡可以用来悼念。

  这是流亡之人的乡愁和心酸。

  02|东京百景

  喜欢程度:6/10

  又吉直树不愧是太宰治的迷弟。

  太宰治曾写过一篇《东京八景》,又吉直树就出了这本《东京百景》向他致敬。在书里也是多次提起太宰治。他每年都要去太宰葬身的禅林寺扫墓,只要有时间,一年会去好几次。

  又吉这本书,真是写了100篇,地点是标记,说的是他的心境。这100篇文章多数篇幅短小,又吉像是在居酒屋跟你喝酒聊天,随口一提,只言片语,“你知不知道那个地方”,你想细听,他已开启了另一个话题。

  唯独井之头公园写得最丰富。你要是看过又吉成名作《火花》改编的剧集,当知道他对这个公园的感情之深,又吉初来东京当漫才艺人时,那是他每天去散步的地方,是他日后写作灵感的源泉。只是即便写这个公园,他也没花什么笔墨去描绘那里的美景,寥寥数笔,勾勒了几个似乎只有他才会遇上的怪人,比如那位对着池塘吵架的男人,还有那位说他应该去当牛郎的老婆婆……

  03 |亲爱的安吉维拉

  喜欢程度:8/10

  这本小书是一封回信。

  几年之前,尼日利亚裔作家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收到好友的一封来信,询问如何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为一名女权主义者,阿迪契回复了15条建议。这些建议诚恳、直接、全面、具体,并且都很生活化。

  我想作为读者,即便不是要去培养一个女权主义的女儿,也可以将这本书当作一面镜子,来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对女性,或者说对性别有刻板印象。

  这些刻板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我最有感触的是书里提到的关于“性别角色”的现象:儿童用品商店的衣服分女孩区和男孩区,女孩区是极为壮观的各种浅粉色系,而男孩区则是活力四射的蓝色系衣服。还有一个“中性”区,放着的都是毫无血色的灰色系衣服。有太多孩子从小被教育“要像个女孩子一样”,或是“要像个男孩子一样”,这种预设,即便以爱之名,往往也会粗暴地违背孩子们真正的渴望,需求和幸福。

  至于女权主义本身,说到底,它讲的其实是平权,但其传着传着,就变成了某些人嘴里的女权主义者就是讨厌男人,女权主义者就该不穿裙子不爱化妆,等等……于是又成了另一种偏见。

  这些偏见,都该扔进垃圾桶去。

  04 | 向着光明

  喜欢程度:6/10

  太田治子是太宰治和太田静子的私生女。她刚出生时,太宰治就已和另一位情人殉情而死。作为女儿,她未曾得到过切实的父爱,她是和母亲相依为命长大的。也是从母亲太田静子那得知,父亲那本《斜阳》,几乎是“照搬”了母亲的日记……

  面对这样一个不堪的父亲,太田治子在这本书里并没有一味地“揭短”,而是在追述太宰与母亲的交往时,试图还原太宰和母亲的复杂心境。正是在此过程中,她多少明白了为什么母亲认为,太宰相比很多人更是个真实的人,一个坦荡于自身的软弱,但又坚定地忠于文学,也忠于死亡的人。

  有人书写回忆是为了跟过去和解,太田治子这本书大概也是如此吧。

  05 | 巨浪下的小学

  喜欢程度:9/10

  日本可能是这个世界上面对地震最有经验,应对措施也做得最好的国家。在日本,最安全的避难所是学校,但在311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中,大川小学发生了一桩惨剧。学校一共有108个学生,海啸发生时,有78个孩子在学校,其中74个孩子以及11个老师中的10个都不幸遇难。

  为什么在被认为最安全的地方,会发生这样的不幸?这本《巨浪下的小学》就是围绕这次事件,还原了灾难的全过程,这当中存在校方的巨大失责。家长们将学校告上了法庭,最终的判决,家长们赢了,一场决定性的法律胜利,但对校方的失责,法院选择了沉默。

  灾难发生后,日本人的坚忍将混乱不堪的人们团结在了一起,但也正是这种力量,阉割了政治,让日本人觉得个人权力无用,对国家的困境,个人无法也无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消极接受的文化在日本社会根深蒂固。杀死孩子们的真正凶手,是这种看不见的怪物。

  而这种悲剧,岂止是在日本发生?。

  06 | 事实

  喜欢程度:9/10

  这本书有三个部分。前面是菲利普·罗斯以作者的身份,给自己笔下的人物祖克曼写的一封信,后面是祖克曼给他的回信,中间则是罗斯讲述自己的身份、成长和感情,像是一场告解,尤其是他讲感情的部分,让人窒息。

  罗斯对自身焦虑的剖析很精彩,但更精彩的是祖克曼给他的回信,毫不客气地指出罗斯所谓的坦率实则辩解,一条条戳穿了他粉饰过的事实。

  这一通对话,是罗斯的互搏,他真是"狡猾"透了。

  07 | 毛毛

  喜欢程度:7/10

  《毛毛》是德国人米切尔·恩德写的一本童话。

  我之所以把它找来看,是因为一部关于PTSD的日剧,《疗愈心中的伤口》。《毛毛》作为道具出现在了这部剧里,而这并非一个随意的选择。

  一方面《毛毛》在日本曾经很畅销,卖出了100万本;另一方面,《疗愈心中的伤口》的主角,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医生,《毛毛》的主角则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小女孩。前者倾尽全力,致力于帮助人们从创伤事件里恢复过来,后者则是为了人们挺身而出,对抗无处不在的灰先生,要从他们手里夺回被偷走的时间。

  不管是这部剧还是这本书,都挺适合在当下的日子看。很治愈,故事简简单单,但说的都是重要的事情。

  08 |不同的音调

  喜欢程度:8/10

  这是一本关于自闭症的书。从美国首例确诊的患者,一直讲到本世纪初。

  这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从误解和遗忘,到接纳和支持,除了有医学先驱们的努力,还有无数家长的推动。有些如今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发生的时间其实并不久远。

  比如历史上曾有一段时间,孩子患上自闭症还在被认为是母亲的责任。是母亲的冷漠,对孩子的爱不够,才导致了自闭症,因此还有个专门的说法,叫“冰箱母亲”,这个说法直到六十年代才随着新一轮的认识渐渐散去。而这只是自闭症的认识过程中,所面临的无数问题的冰山一角而已。

  人们因为无知而产生的莫名恐惧,会超出疾病本身的范畴。所以不管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弱势群体,还是为了更理性地对待社会问题,也许都该多看看这类书。

  09|摩灭之赋

  喜欢程度:8/10

  作者四方田犬彦说自己也不知道这本著作该如何归类,兼具文化、游记、艺术评论的书写,都是围绕着一个他称之为“摩灭”的概念。在他看来,我们身边的摩灭之相无处不在。吴哥窟的废弃王都,被岁月洗礼的残缺的雕像,化为白沙的珊瑚碎片,流传至今的诗歌断章……这一切皆为摩灭。

  如果要为摩灭下一个定义的话,书里这段话再合适不过:所谓摩灭,就是人类的造物在大自然面前彻底败北的痕迹。

  观照摩灭,即观照自己和事物之间横亘着的巨大的时间。

  10 |Chet Baker:As Though I Ha

  喜欢程度:3/10

  这是爵士小号手Chet Baker的自传,篇幅很短,只有100来页。前面部分还算好好回忆自己是怎么走上音乐之路的,以及在军营的经历,后面部分就流水账了,像是头脑不清楚的人,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大多写的是去哪哪儿演出了,找谁谁买药嗑之类,而且只写到了60年代初就基本结束。

  很水的一本书,也就冲着是Chet Baker自己写的,所以才翻翻了。

  *这本书是看的电子版,是在archive.org这个网站上看的。这个网站很好,是个非营利的数字图书馆网站,推荐给大家。注册之后,可以借五本书,每本书借阅时间是14天。最近在上面看一些爵士乐的书。感觉一些比较老的书找到的几率还挺高的。

  ·End·

  之前看的书:

  

  2019年:1&2月

  2019年:12月 / 11月 / 10月 / 9月 / 8月 / 7月 / 6月 / 5月

  2018年:11月 / 10月 / 9月 / 5月 / 3月 / 2月 / 1月

  2017年: 12月 / 9 & 10月 / 8月 / 7月 / 6月 /

  5月 / 4月 / 3月 / 2月 / 1月

  2016年:12月 / 11月 / 10月 / 9月 / 8月

  一个爱酒爱帽子的大胡子公众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