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丑之花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小丑之花读后感100字

2021-04-05 01:57: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丑之花读后感100字

  《小丑之花》是一本由太宰治著作,猫头鹰文化·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丑之花》读后感(一):还有什么比说自己想说的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很多人对这本书有很大的争议,觉得不是太宰治的风格,觉得写的内容除了自杀没有想看到的内容,可是还有什么比说出自己想说的更有意义呢?

  我很欣赏这种与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共同存在的写法,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太宰治,让我更了解了这个出生富裕人家的公子哥,更让我看到了之前对太宰治的一些偏见。作者写出来东西的时候,不应该想的是我的读者想要看到什么,应该是我想表达的我最真实的想法吧。

  受益的写法,也更是了解太宰治的更多的内心。

  《小丑之花》读后感(二):这无望的人生

  全书共有五个中短篇:《小丑之花》《逆行》《他已非昨日之他》《狂言之神》《虚构之春》。

  《小丑之花》读后感(三):过度解读

  说实话我在这篇文章里没有看到我所期待的太宰治,除了自杀之外没有一点太宰治的影子。 很多人说在这本书里看到太宰治年轻时候的骄傲,那我只能说我是个笨蛋,我没有看到任何东西,只看到一个很普通的人,发生了一件普通的事件。书中没有关于叶藏内心的描写,关于行为语言描写也很少。以至于我看不到叶藏的性格特点,也没有那么多体会。 本书看起来更像是日记,回忆录之类的题材以至于我怀疑作者是否真的打算发表这本草稿。 这样的作品很难给高分,甚至连及格都算不上。 综上所述,我觉得此书是人对太宰治的过度解读。

  《小丑之花》读后感(四):自传式散文

  什么是小丑之花?

  作者自嘲式的表示方法。

  在本书中,作者化身各种人物,但是总是以自己的人生作为基本设置,而且都加上与一个女子殉情自杀。

  女子死亡,他被就上来,因而被投入牢房。

  还有他自己家在身上的各种标志。

  共产主义人员。在他们那个国家是秘密社团。

  一个贵族家庭的非长子,所以无法继承家产。

  一个不成功的画家。

  一个不成功的小说家。

  一个很颓废的人。颓废主义从他而来。

  总是多愁善感。读着他的书也感觉到人生无可迷恋。

  《小丑之花》读后感(五):颓废也是一种美

  “十岁时是民主派, 二十岁时是共产派, 三十岁时是纯正派, 四十岁时是保守派。” 从出身豪门的幸运儿到“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人类弃子;从青年时期的放浪形骸到为人夫后的为情所困;从一腔热血投身共产主义运动到日本战败后为保皇党呐喊摇旗;从求职被拒、求死不成到终成文豪却与粉丝蹈海而亡,太宰治的一生跌宕起伏又褒贬不一,百年后再回眸却已成传奇。 同样成为传奇的还有他身后留下的作品。读过太宰治作品的同学都知道他是以自身经历进行文学创作,即所谓“私小说”。而我也正是通过他众多作品去窥探他复杂矛盾而又曲折悲剧的一生,去了解二战前后残酷的日本社会和无比艰辛的人生。

  《小丑之花》读后感(六):虚构的彷徨

  “过了此处便是悲伤之城。”《小丑之花》的第一句,就奠定了整本书的悲伤基调。

  最开始我被这本书的装帧所吸引,清新的绿、水墨风的淡雅配图,就连“小丑之花”四个字都写的很有质感,明明是唯美的封面,却透出了淡淡的忧伤。拿起书仔细一看,看到了那熟悉的名字——太宰治。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太宰治那部经典的《人间失格》。说实话,看书的时候那字里行间的绝望感真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书里的叶藏,因为不能理解世间的欺骗、利用而在人间挣扎,彼时年少,总觉得怎么会有人如此单纯、如此脆弱,不堪一击。到后来,亲眼目睹了一起自杀后,我才明白,脆弱的灵魂太多,他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罢了。

  《小丑之花》读后感(七):小丑之花

  还是读不懂,。近些天来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忍不住说脏话,为读不懂难受。

  书里一些对人的关系和面目的刻画非常精准,不过读得提心吊胆,怕叶藏死,读了很多是悲伤的结局。不过在《晚年》里看的好几章,没有像《人间失格》的那种很沉重的悲伤感,可能写《晚年》的时候还在挣扎吧。

  末尾又是一段深沉忧郁的景色,这些景色是我现在坚持还在看太宰治的原因,他的一些衔接、景色太舒服了,能感受到他写的那种场景,甚至是加了某种非主流滤镜的景色一样让人着迷。我甚至把它们抄下来,抄景色描写,像小学生一样。

  最后那句不,只有这些。在我以为他要在这样非主流滤镜下干点什么事情的时候,突然的停止让我愣了一下,不过最后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不知道怎么说,在之前他就已经在说自己控制不了剧情了,这时候的停止像一种应激反应一样。就是那些煞笔鬼片男女主应该拥有的一个好品质,感受到不对劲就快点滚这样。这是太宰治的自我救赎吗?不要写下去了,不要再想了,就到这里。

  我读不懂啊可是。很难受,我对自己这种能力很失望,从来不会安慰人,因为总是体会不到别人的那种痛苦,哪怕自己曾经体会过。

  《小丑之花》读后感(八):“过了此处便是悲伤之城。”

  在徐州培训时候读的,回来读完。还是微信读书里的。

  读过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最近也读到很多介绍他的文章,总是提到他的丧,独特的一生,总是想自杀终于成功。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还是对自己要求太高?

  他的书都是从自己出发的文字,记录 大庭叶藏 的生活想法,离经叛道,酗酒女人自杀。除了这些,我读他的文字有时候和夏目漱石也会混,觉得就是他笔下的知识分子啊,爱吐槽,爱胡思乱想,很多奇怪的小癖好。有时候要告诉自己这是太宰治。村上龙是不是有点现代版的太宰治?

  这本书里几个小故事是年轻的太宰治的故事,同名的小说记录投水自杀被救后在医院的生活,《逆行》几个小故事好像混乱的记忆,

  整本书就是新鲜年轻,活力十足但是也不知所云,骄傲冲动我是自己的主人,至于读得最久的《虚构之春》是真的个人的来信照抄吗?混乱的文学青年的日常,围绕在他身边的编辑朋友读者倒是活灵活现,似乎原生态的生活。

  这个当时为家族蒙羞的青年现如今已是家族的骄傲,他的老屋位列名人之家被到处介绍,供人缅怀。他的学习你敏感是不是也因为出身的缘故可以不管不顾,没有生存的压力可以肆意胡闹。可以不顾外界的想法坚持自我?他一字写得都是自己。

  “过了此处便是悲伤之城。”

  《小丑之花》读后感(九):小丑之花

  看了豆瓣推荐分阶段看太宰治,这是以颓废求解放,23-27岁的太宰治。

  小丑之花里的故事若没有作者的絮絮叨叨,确实可能沦为三流故事,但有了太宰治自己的参与,让他也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就让这朵小丑之花显得怪异但成为不可替代的独特。

  逆行是几则小故事,蝴蝶里的老人无疑是太宰治本人,二度自杀,三次被拘,罪名为思想犯,临终之际想要的不过是最初写作故事里的一碗红豆汤。盗贼也大抵是成倍度日的自己去偷盗那些年轻的岁月,这种别扭与怪异,平面化成了笔下的作家感与艺术感。决斗一则中,那个蹩脚又骄傲活在自己剧本的学生,安排好自己夸张的行径,捏造别人该有的回应,却在真实与农民决斗时,深感自己的丑陋,悲从中来。最后的黑鬼,不过是没有梦想的村民捏造荒唐的流言来一同沉醉,沦为少年的一场意淫。

  他已非昔日之他,又是如同小丑之花的闹剧。青扇是依附于谁就是谁的个性,而“我”对他是忽冷忽热的关心与逃避,不过是我见谁,就赋予谁自己的想象。青扇与我,又有何根本区别。

  狂言之神,类似关于自杀的自述,实在是过于压抑,让人喘不过气,寻一个如释重负便跳过的章节,随之的虚构之春的信件也一并跳过了。不过给予我的愧疚感也如同一朵小丑之花。

  敬爱太宰治先生,也为自己的鄙陋深感抱歉。

  《小丑之花》读后感(十):天生的无赖——太宰治

  很喜欢《逆行》中的几篇短文。《蝴蝶》里的句子能让人跟着心跳加速——“不是老人,只是年过二十五,但毕竟是老人。……如今能够咚咚敲响老人枯萎的心房,令那干瘪的脸颊上染上红潮的,是喝醉,以及望着不同女人天马行空的幻想,就这两件事。不,是两件回忆。”太宰治这天生的无赖,带着那股彻头彻尾的颓丧气息,一边故意说中和他年龄相仿的人的心事,一边毫无保留地向世人展示他的全貌。

  《盗贼》一文也在俏皮狡猾地讽刺。“今年注定落第,但我还是去应试了。那是徒劳之美,我心醉于那种美。”这是《盗贼》一文的开篇。从这些文字中都不难看出,这个年过二十五的太宰治,仍然选择手捧一颗纯洁的孩童之心面向世人。但世界有时就是这样,你对它展露什么样的嘴脸,它就回报你相应的结果。长不大的太宰治,像个孩子一样对无数的女性撒娇,也凭借他姣好的面容和对爱的依赖收获了女人们掺杂母性的誓死追随。他说自己无法立世,不能好好地去做一个体面的社会人,从事一份正经的工作,这些都是真的。他说这使他感到痛苦,而这却是必然的。

  于是他就躲在文学的背后,躲在自己制造出来的面具之后。而我以为他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也是因为他是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的人。只不过他过于纯粹,宁愿化作烟火逝于灿烂,也不愿沾满污痕地苟活于世。

  说到底,也是太任性,太过无赖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