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B站发现了好东西!
大家都知道,我在B站做了一年多up主了。
上得多了,慢慢发现,B站真是什么内容都有。特别是学习内容,简直是个宝藏。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些我发现的好东东吧。
01
戴锦华影视批评12讲
大概2009年,我刚开始上豆瓣,突然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电影,兴奋得要死,什么法国电影新浪潮啊,伯格曼啊,即使看不懂,也硬看。
虽然有点傻气,倒是蛮怀念那段时光的。
那时候关注了一些影评人,慢慢就听说了戴锦华,人称戴爷。看照片,果然气场强大。
据说她是北大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每次上课都是爆满,总之是非常有人格魅力的。
后来,慢慢看了一些她的文章、采访,也看过一个她的电影课,确实很佩服。
听戴爷讲课,就四个字:如沐春风。
很多受欢迎的老师,讲课可能比较逗趣,经常和同学互动,但戴爷不是这样的,她属于语言结构特别迷人的那种。
她讲话都是书面语,但不会给人距离感,反而很快将听者带入她的叙述语境里。非常奇妙,非常过瘾。
这个课大概是2004年录的,共12节,与电影赏析类的相比,其实是有点偏专业的。
不过,如果你对电影感兴趣,这个课还是很值得听听看。首先戴爷讲得很舒服,其次,课程中关于电影史、电影批评史、电影的视听语言、电影批评的方式等等,都很值得了解。
会打开你看电影的新大门。
传送门:BV1Vb411W7RX
02 《观看之道》
《观看之道》是一部由约翰•伯格主导的电视系列片,1972年由BBC播出,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
我之前推荐过《观看之道》这本书,就是脱胎于这个电视片。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关于影像与文化的片子,可能会颠覆你的三观。
比如我们都以为油画是一种高贵的艺术,但约翰伯格却直言油画是一种炫富的方式。
比如我们以为油画中出现那么多裸女是因为欣赏美,结果约翰伯格直接指出那只是因为男人喜欢看女人裸体,而收藏者和画家往往都是男的。
比如我们以为广告是一种现代社会才出现的玩意,但约翰伯格证明它与油画有一脉相承之处。
约翰伯格有一双毒辣的眼睛,透过绘画、摄影各种影像,看到它们与整个社会文化的关系。他不执着于某种艺术理论的内部,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考察它们。
他突破传统观念的藩篱,将不同领域的影像并置,最终用最简单易懂的形式揭穿了许多观念的迷障。
如果你看过书,那么看看影视版的,会更有感觉。即使没看过书,也可以直接看这个视频。
传送门:BV1qx411E7kE
03 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南开大学公开课
叶嘉莹我最早是在书店里翻书知道的,当时买了一本《叶嘉莹说杜甫诗》。
晚上躺在床上看,越看越精神,不仅对杜甫的诗歌理解更深,好像回到了杜甫写诗的现场。
后来读了由叶嘉莹笔记整理出版的顾随先生的讲稿,也非常有启发。
再后来,才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叶嘉莹先生的一些演讲,不说内容,光是她端端正正地站在那里,都会觉得有一股力量。
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形容,大概这就是「文雅」吧。
这套课程,是南开大学的公开课,主题是叶嘉莹最擅长的词。有对词这种题材的历史梳理,也有对具体词人的赏析,比如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词。
当然,更重要的是借此进入词的世界,学会欣赏中文的美。
今天就到这里了啦,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顺便也可以关注一下一个叫「魏小河」的up主,他的视频我每期都看,感觉挺不错的。
PS. 最近开始玩动森了,不过还好,没有沉迷。每天浇浇花,砍砍树,抓抓虫子,钓钓鱼,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Pss.昨天小店上架了一本超酷的书,可以点这里查看。晚安。
#更多文章
看了这本书,发现陈丹青真厉害!
厉害,这片太生猛了!
没忍住,又看了三遍!
-扫码关注-
*魏小河流域,前身为「不止读书」
从读书开始,尝试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