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朱莉小姐》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朱莉小姐》的影评大全

2022-03-27 03:31: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朱莉小姐》的影评大全

  《朱莉小姐》是一部由丽芙·乌曼执导,杰西卡·查斯坦 / 科林·法瑞尔 / 萨曼莎·莫顿主演的一部挪威 / 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朱莉小姐》精选点评:

  ●比较失败的舞台剧改编。而如果三位演员是本着磨炼演技的初心去接拍这部片,还不如老老实实去混一下百老汇。

  ●中间觉得俩人在厨房太无病呻吟怎么还不搞就睡过去了十几分钟,醒过来结果两个人还在厨房无病呻吟还是没搞上……

  ●连演员的肢体语言都是话剧式的,欣赏无能

  ●丽芙·乌曼影像化斯特林堡那出被改编过无数次演绎过无数次的舞台剧。完全由演员支撑起的作品,戏剧性在后半部分高潮。一句话概括此剧的内核: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 见到丽芙·乌曼真人意义非凡。

  ●典型的舞台剧电影,调度和表演都非常舞台化,对电影来说则过度戏剧性。

  ●我不懂这么好的电影为啥评分这么低。。。

  ●作为电影真是枯燥乏味,总共就出场三个演员,场景也基本固定在室内,全靠演员的演技和对话来支撑了两个小时,一直觉得那个时代太矫情,接受不了这样的故事,如果是喜剧还能勉强看看。也许要看原著小说才能被打动吧

  ●以前一看舞台剧我就想睡觉,一想到舞台上的演员对着空气手舞足蹈的夸张表演我就想笑。但看了这部戏以后我发现我也可以看个两个多小时舞台剧很过瘾。囧林和劳模姐只靠眼神对白就可以营造出让人大气也不敢喘的紧张气氛,看俩人骤风急雨般地飙演技真是爽。PS Schubert_Trio_D.929等配乐也是恰到好处。

  ●舞台剧气息太浓,电影改编显然是略失败,节奏缓慢且大量依靠台词来制造戏剧冲突,放在舞台上可行,而且或许情感张力十足,但放到电影里的感觉就是“怎么还没啥情节...”劳模姐演得很赞,而且看本片头一次感受到科林·法瑞尔原来很帅,开始对下一季真探有所期待了。

  ●出戏,出戏,出戏

  《朱莉小姐》影评(一):丽芙•乌曼作品《朱莉小姐》观后座谈会纪要

  丽芙•乌曼作品《朱莉小姐》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6年6月3日(星期五)下午15:46—16:22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底层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丽芙•乌曼作品《朱莉小姐》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王犀灵、李泽、孙凤凤、张五妹、汪琲琳、陈华、陆晓俐、雷雅玲、陆忠佩、彭明明(观影者:傅佩影、张晓云、刘桂良、张路平、孙继军、倪云霞、范大茵、姬伯庆、翁锡良、王月芳、姜天鸿、朱松法、周洪泽、章毓苏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孙凤凤

  杭州恒庐艺术影吧丽芙•乌曼作品《朱莉小姐》观看现场

  《朱莉小姐》影评(二):《朱莉小姐》----渣男奇遇记

  直到看到电影最后一幕,朱莉躺着小溪旁,在自己的血色中安静的躺着,她苍白的面孔及肩膀,绿色的裙子,俯拍镜头,才意识到朱莉小姐挺美的。

  只是,美的可惜了。

  以现在的眼光去看这段“爱情”,彼此假的可以,简单概括,一个生活在象牙塔的贵族小姐“爱上”一位渣男的言行故事。

  如托尔斯泰说的一样,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同理,好男人千篇一律,渣男各有各的渣法。当然,朱莉也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当然,好坏的标准,又各有各的标准。

  从男主角视角出发,从前仰视的贵族小姐对自己发出橄榄枝,实在难以抵得住诱惑,当无法控制对其采撷,因为阶级的根深蒂固,彼此根本无法跨越传统的鸿沟,本想借此翻身,也可能一遭成为更低贱的存在,他爱谁,朱莉,No.凯瑟琳,No.他之所以被称为渣男,是因为他更爱权利,更爱地位,更爱金钱,女人,爱情,对他来说都是外在。他是坏人吗,不知道。当某一日醒来,发现自己的弟弟饿死在身边,永远服务于伯爵家,倘若有这么个机会让他可以鲤鱼跳龙门,怎么能不好好把握。

  朱莉,典型的傻姑娘。初登场,她高傲,洒脱,充满诱惑力,同样对身份看的极重,可经不住反叛,与仆人“相爱”,情形完全转变,当她亲吻他的鞋子,当她甘于匍匐于他的脚下,当所有的称谓变换,她仍认不清自己这这段可笑的感情中所处的位置,她逐渐意识到了,可是仍无法冲破社会的枷锁,当认清男人的本质,她选择了逃离。在那个年代,失身于一个仆人估计会被舆论杀死,所以她杀死了自己。

  凯瑟琳,她更像一个冷眼旁观者,是旁观者,却不是冷眼。她是封建社会的舆论,在她的注视下,不顾伦理道德的男女主角彻底认清,不在虚妄。

  倘若在歌剧院里看《朱莉小姐》估计效果要好于电影院吧。不过以现在思想看这个故事,只有唏嘘,只希望,天下姑娘少遇渣男,不幸遇到,愿都能借此成长,自我释怀。

  《朱莉小姐》影评(三):悲哀的控诉

  《朱莉小姐》影评(四):从电影而非舞台剧的角度看本片的优缺点

  朱莉小姐这部片子是因为囧林来看的,发现萨曼莎莫顿也有出演是个小惊喜。

  首先本片的舞台剧风格极为明显,基本没有使用到电影的影像调度手段,只有长篇的对话和被演员搬来搬去的道具:红酒,鸟笼,钱包等,显得略微枯燥,两个小时只有开头和结尾(也就是在室外场景)体会到了电影的光影美感。另外电影两处需要紧张气氛的片段竟然配了滑稽的音乐。。。不知该说什么好。

  本片的优点:给了囧林大展演技的机会;看到莫顿胖了这么多(好吧因为《浪荡子》里她虐我们家德普的威尔莫特到现在我还没原谅她);情节跌宕起伏,总是难以预料,结局在片子快结束时才猜到(原谅我没看过原著),不过这应该归功于原作者而不是导演。

  对于导演,结尾朱莉小姐撒花自尽的镜头才算展示了她的形象配置功力。朱莉口中念道送花儿远走高飞进入天堂,镜头随水后摇,花儿被一排石头挡住,无法进入下游(暗示朱莉不能进入天堂),镜头停留,然后红色的河水悠悠流淌过来,随后俯拍朱莉半身浸入河中,血液从手腕上娟娟流出,染红了河畔,仅这一幕胜过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室内纷争。尽管如此,影片在朱莉穿过通道走出大铁门,消失在刺眼的白光中时结束是最契合故事节奏的:留下约翰在厨房思考一会要如何服侍老爷,与此同时终于冲破禁锢走出高墙的朱莉前往花园赴死,从这之后对两个人物命运的交代,虽然赏眼,却都是多余的。也许导演同样不甘心她的故事被限制于封锁的府邸吧。

  缺点:冗长枯燥,没有电影感。即使只有三个人物,不变的地点,导演在光线、摄影、声音、蒙太奇等方面仍然有很大发挥的余地。举个例子,在由艾伦里克曼(哈利波特的斯内普教授)和玛德琳斯托两个人撑起来的《叛国作家》中,导演巴拉华充分发挥了电影这种媒介的优势,在短短90分钟内对男女主人公的内心进行了充分的探究,远远胜于130分钟的朱莉小姐。而本片导演似乎只是将舞台剧照搬上荧屏,用大段的对白填充镜头,真是可惜了演员的演技。吐槽一句,莫顿前100分钟几乎无台词,各种面无表情冷静超脱,后来突然爆发指责囧林没有阶级意识,人家是个好演员,演技本身无可挑剔,导演给这样安排也是醉了。

  总结一下,本片可以近似看作DVD版舞台剧;导演如果不是故意要拍一部舞台剧,就是不懂如何将大段文字转换成影像(当然她也有做得好的地方,但一部好电影只有一两处亮点是不够的);配乐师扣工资,该有音乐的时候没有,出现的音乐还不契合故事氛围,ost再多大师之作也无用;4星给原著作者,故事不落俗套,全片气氛紧张,深刻讨论了当时的阶级问题。

  以上是本人拙见,欢迎豆瓣各位大师批评指正。

  《朱莉小姐》影评(五):写不下的短评

  一直都非常喜欢古典戏剧的张力与含蓄,朱莉小姐作为电影虽然欠缺了更开放的场景和更细致的光影,但全片抑郁又奔放的热烈情绪丝毫没有受到限制。

  看影片简介会觉得故事情节毁三观,但在荒诞的内容背后,却暗藏着每个角色无比复杂的阶级定位与利益衡量:John之所以一边仰慕Julie一边百般诋毁她,其实是极端自卑的展现。John是一个对阶级关系十分敏感的人,从他对旅游册的不同描述便可见一斑。面对与自己同为仆人的Kathleen,他带着一丝抱怨的口吻说没有钱,这些人(贵族)和我们想的不一样,我这种人,怎么可能会旅游呢?面对贵族小姐Julie,他假称旅游册里的图片都是自己去过的地方,以展示自己的见识,他清楚每个阶级追求什么、在乎什么,但他的悲剧在于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却无法做到像Kathleen一样准确地自我定位,他想要超出自己阶级的更多的东西。Julie偶然间流露出的脆弱引诱他对心中女神一般的人发动了猛烈追求,然而高不可攀的Julie小姐居然真的委身于自己,这在他眼中是“自甘堕落”的表现,她既然在精神上不比贱民高贵,那么他心中尊贵闪耀的上层阶级也实在是空壳而已。John一方面仰望、渴求上层阶级的精致与教养,一方面鄙弃、嫉恨他们的高傲与虚伪,与Julie私通让他仿若踏上了向上的阶梯,然而这不过是泡沫般的臆想而已,他的阶级不会因此做出任何改变,甚至这场情事还会惹出祸端,在极度的自卑、自大的混乱中他不得已走向毁灭,而Julie就是他心中尊贵与低贱的阶级的融合,毁掉她就象征着毁掉压迫自己的阶级。毕加索曾说:“毁掉一个女人就等于毁掉过去的错误。”对于John来说,唆使Julie自杀的意义正是如此,随着她的死亡,自己犯下的罪、自己陷入的混乱,都会消逝一空。

  而最后Julie自杀的场景,有人说是全片唯一一处进行了影视的意象与美学构思的设计,是否是唯一暂且不谈,这个场景与《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投河的描述十分相似:

  “奥菲利娅

  这是给您的茴香和漏斗花;这是给您的芸香;这儿还留着一些给我自己;遇到礼拜天,我们不妨叫它慈悲草。啊!您可以把您的芸香插戴得别致一点。这儿是一枝雏菊;我想要给您几朵紫罗兰,可是我父亲一死,它们全都谢了……”

  “王后

  她编了几个奇异的花环来到那里,用的是毛茛、荨麻、雏菊和长颈兰……她爬上一根横垂的树枝,想要把她的花冠挂在上面……” 花冠等同于开场Julie在河边树枝上看到的玩偶,都是童年(童贞)、记忆的象征。

  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的论文《阐说奥菲丽亚:女性、疯癫和女性主义批评的责任》试图重新“阐说”奥菲丽亚时,突出分析了奥菲丽亚的象征意义:“如果说哈姆雷特的疯癫是形而上的,那么奥菲丽亚的疯癫就是女性身体和女性特质的结果,这也许是女性特质的最纯粹形式……那些花作为不和谐的双重意象,既暗示着女性的天真烂漫,又暗示着女性被玷污,她丢掉那些野花野草,则是象征性的自我摧残。”

  Julie的脆弱与茫然不应怪罪于她本身,事实上,古典戏剧冲突中女性都有着失去自我、理性的倾向,自然主义戏剧大师斯特林堡又把这一特性描绘到了极致,本剧大部分戏剧冲突几乎都直接引发于Julie的神经质与扭曲,这当然也与斯特林堡对待女性问题保守的态度有关,但《朱莉小姐》中,被摧毁的,显然不止Julie一个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