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要了50万彩礼的姑娘,后来怎么样了?
周末整理后台留言的时候,看到一个叫小夏的女生和我感慨:三年的恋爱,两年的婚姻,现在才知道自己选错了人了!
我点进她的头像,发现她给我发了好长的一段话。原来小夏妈妈生病住院,需要20万的医疗费用,小夏妈妈有两个孩子,小夏和她的弟弟,由于他们的经济收入都一般,所以姐弟俩人私下就决定共同承担这个医疗费,每人承担10万。
于是小夏就和丈夫商量,希望丈夫把车卖了,把钱凑出来。
谁知丈夫听了之后特别无情地拒绝了,说小夏妈妈的养老义务是小夏弟弟的,没和他没有关系,如果实在缺钱,他可以卖车,但是这个钱必须打欠条。
丈夫之所以这样,都是因为彩礼问题。
当初,小夏结婚的时候,小夏的父母以养女儿不容易,要了50万的彩礼,再加上其它各种婚礼费用,加起来整整60万。
那个时候丈夫的弟弟正要出国读研,家里的经济实在困难,然而和小夏父母多次商讨都无果。丈夫放不下三年的感情,于是婆家只好砸锅卖铁,硬挤出了60万娶了小夏。
原本丈夫以为,这么高的彩礼,至少有陪嫁个啥的吧?结果陪嫁倒是有:一床被子,质量很一般的那种,撑死300块。
最让人心寒的是,小夏的父母拿到彩礼后,转天就在城里给小夏弟弟首付买了婚房。
这件事一度让丈夫觉得小夏的父母是在卖女儿,既然是卖女儿,那么在他付出彩礼的那一刻,就是买断两清的关系。
小夏要丈夫体谅自己的娘家,但是丈夫就是铁了心的不帮忙。
丈夫的原话是这样的:你现在要我体谅你娘家,你娘家当初要彩礼的时候怎么不体谅我家?你爸妈当初就是把你卖给了我,天下哪有卖家生了病,还要买家给钱治的理?我能借你娘家钱,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看完小夏的来信,我很能理解她的难过,母亲生病需要钱,可是自己丈夫却不愿意出钱。
但同时我更能理解她的丈夫,所有体谅都应该是相互的,既然你当初没有半点体谅我,凭什么现在要我体谅你?
在中国,要50万彩礼的女方家庭肯定不止小夏一家,但是很多女方父母收到的彩礼都是有返还大部分或者全部给女儿的,还有的女方父母不仅把彩礼全都给了女儿,还额外准备一份嫁妆作为给女儿的礼物。
而小夏的父母呢,不仅要彩礼的时候,不留余地;要了彩礼后,几乎没有回礼;甚至拿了彩礼后,直接去给小夏弟弟买了房子。
这摆明了就是把丈夫一家人当成金主啊!这不是买卖,这是啥?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读者要说了:彩礼是给女方父母的,女方父母愿不愿意把彩礼拿出来给女儿做嫁妆,这是女方父母的自由!你不能强行要人给吧!
当然可以不给啊,封建时代,半封建时代就是这样的,就是不给的。而且在那个时候,姐姐嫁了彩礼给弟弟也是情理之中,一点毛病都没有。
但同时,你要知道那个时代的女性地位是非常低的,嫁出去的女儿基本就不算是自家人了,正如有句话说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养老继承都是儿子的事,和女儿无关。
所以,如果你要选择传统路线,那么就请你跟着传统路线走。你不能嫁人要彩礼的时候,走传统路线,养老的时候,你又要走现代路线吧!
前后用两套标准,这就是所谓的双标,这就是不厚道了啊!
看过我之前文章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我是偏向支持彩礼的,但是今天我想定义下我理解的现代社会下的彩礼。
我所谓的彩礼,应该是一种仪式感,就好像结婚要婚礼一样。但既然是仪式感,那么有个仪式就可以了,量力而行。
彩礼作为一笔资金,它应该是两个大家庭对一个小家庭的扶持,绝对不是一个家庭对另外一个家庭的补偿。
我很不喜欢某些女生一提到彩礼就说的话:我爸妈养我这么大不容易,我要点彩礼一点都不过分啊!
这句话说得好像男方父母养大男生就很容易一样。
我相信每个女生都渴望男女平等,没有重男轻女,女儿也是传后人。
然而我发现,实现男女平等的阻力,有的时候是来自一些女生自己。
她们要彩礼的时候理直气壮,她们要男生宠爱的时候理所应当,她们在需要承担义务的时候把自己塑造成相对于男性的弱势群体,可是在享受权利的时候又站出来拉着旗帜大喊:男女平等!
拜托,这不是平等,这是双标。
而正是有这样的双标,男女平等之路才会走得这么艰难,毕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啊!
文章最后我想和所有渴望男女平权的女生说:
男权社会持续了几千年,想改变它,任重道远,并不是靠着我们在网上喊几句女权的口号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去实现的。
正所谓有舍有得。
如果你不愿意舍弃传统社会的那种女性性别优势,比如,可以不用去工作,工作了也不需要上进,可以伸手向男人要钱……
那么你就永远争取不到属于新时代女性的平权:婚后有话语权,职场不受歧视……
当然由于是男女先天性的差异,绝对的平等肯定不太可能的,以上说的都是相对动态的平等,即:谁的力量大,谁就多承担一点。
所以同时也希望广大的男同胞们,可以理解我们女性在争取平权路上的不容易,可以少说点风凉话,多给一点支持。
-------------
今日互动话题:如果将来结婚,你对象的父母要求彩礼50万,你会怎么办?
- END -
陈奕迅 - 富士山下|音乐|
网络|图片|
小花|文字|
往期文章:
赞同花姐的说的,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