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终会成为社会
真理可能藏在世间某处
也可能 就是你的某个念想
因为真理说到底——
只是被某些人提出 被一部分人认同
进而在某个范围内流传的道理
就像教科书里的文章
或发表在顶级期刊的观点
随着这个观点成为共识
也就成为大家沟通交流的基础
所以全世界的科学家用一套数学公理
全世界的程序员用同一套计算机语言
生活里的“真理”也是如此
古代圣人将儒学思想发扬光大
当代青年都要背会24字的核心价值观
观点虽只属于少部分人
每个人却都在这些话语下生存
所以我们埋头专注于自己幸福时
就像猫咪追着自己的尾巴
快乐不快乐只有自己知道
但时间久了必然和社会疏远起来
此时就要面临选择:
是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致敬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还是融入这个社会 以社会的意志来指导个人的意志
首先 特立独行的“猪”不好做
也没有这个必要
其次 社会没有那么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将其“他者”化
其实人人亦是我 我亦是人人
不需要将自己与所处的环境割裂开
这让我思考了道的本质
天地从来是“以万物为刍狗”
万千生灵并没有哪个得到了特别的优待
如果有人硬要说人类是那个幸运儿
却也只有我们有生离死别爱不得的苦
人怕这些苦难 求仙问药
可哪有真正的与天地共长生
不过是化为天地间一粒沙一捧土
没有“我”的意识 也就无畏“我”的生死
既然追求长生
最终是融于天地
那身为人 融入人类社会
也就是无可厚非、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
是把社会的规则摆在个人意志之前
身为学生就完成学生学习的责任和义务
身为家长就好好抚养自己的孩子
身处某个岗位就做某个岗位需要的工作
身处某个地区就用当地的语言和生活习惯生活
每个人都经历着意识的觉醒
从矛盾中找到最合适的融合方式
习惯“习俗” 成为“传统”
社会从不是某个人的社会
而是所有人的社会
既成的机制也不是某个人的成果
而是所有人参与其中慢慢演化而成
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接受、理解、创新这套机制
在这样的日常里保持一颗通透的心
便是最简单也最适合的生存方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