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3个月大的女儿被闷死”:马伊琍最后悔的事,又一次发生了
这里是小熙陪你一起度过的第 385天
3个月大的宝宝,
在妈妈眼前被闷死
这两天,一个视频看得小熙肝儿都在颤抖。
3个月大的婴儿,独自在一个房间的小床上,脸朝下趴着,腿还卡在婴儿床的围栏里,正哭得声嘶力竭,上气不接下气。
而宝宝的妈妈就在门外,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
然而,她并没有第一时间上前查看,而是将孩子的视频发到她参加的“睡眠引导”课程的微信群里,问老师:
“孩子哭成这样,我要不要去帮忙翻过来?”
老师告诉她:“宝宝想要趴睡了,可以让他尝试一下,尽量一次性解锁。”
解锁什么呢?
原来,这个“睡眠引导”课程,就是帮妈妈们“培养孩子独立入睡的习惯”。
其内容包括分床睡、孩子哭不要干预等等,背后的理论依据是“哭声免疫法”。
而趴睡,则是其中一项要达成的目标。
因此, 当小宝宝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时候,群里别的宝妈还羡慕她:“好厉害!”
一开始,这位妈妈还担心:“孩子会不会被闷到?”
听到老师表示:“有啥可慌张的?”之后,她就真的放心了。
于是,一个多小时,宝宝从大哭,渐渐变成了轻微的呜呜声,直到再也挣扎不动了......
不要说妈妈,任何一个人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都要碎了。
那样小小的身体,一次次拼命想要抬起头喘口气,最后还是口鼻流血,窒息而亡。
才三个月大的孩子啊,为什么要让它学独立?
那么小的宝宝,它的每一句哭声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需求啊!
饿了,尿了,遇到危险了......
为什么就不能先过去看一眼呢!
新闻曝光后,有网友评论:“学什么科学育儿啊害死人,自己带带不就会了么!”
然而,科学育儿还真不背锅。
真正的科学明明是:1岁之前,为了避免“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宝宝多采用仰睡的睡姿。
而所谓的“哭声免疫法”,早已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过时理论。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母亲不能和孩子过度亲密,过度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所以,孩子哭泣的时候不要马上去抱,甚至最好不要抱。
这样一次次训练下来,最终孩子自然就会不哭不闹,独立自强。
他的理念,影响了西方国家多年。
包括他自己,也不拥抱、不亲吻、不轻易满足自己的孩子。
可这套理论,最终导致他自己的三个孩子全部得了抑郁症,大儿子自杀身亡,二女儿也多次自杀,小儿子则一直流浪,不得不靠他的施舍才活下去。
后来,另一位心理学家哈洛,用实验推翻了“哭泣免疫法”:“孩子出生后,长期分离会对孩子造成巨大伤害,尤其头6个月。而得到细心呵护、及时回应的孩子,才更容易独立。”
这一点,演员马伊琍也深有感触。
她曾经强制让大女儿自己睡小床,后来才发现什么延迟满足全是胡扯。
孩子根本不会因为你的及时回应而变得骄纵,却会因为你的冷暴力而变得焦躁,充满不安全感!
任何惘顾孩子的需求而进行的教育,根本只是训练而已!
只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得到的教训,实在是太让人心痛了。
(当事妈妈说这是她盼了很久的女儿)
吸血的母婴PUA
孩子被闷死,这位妈妈难辞其咎。
但背后的育儿机构,才是带来更广泛伤害的推手。
事发后,该课程所属的“芝士小馄饨”品牌发出声明:
总的概括起来就是:存在不实信息、我们的操作规范、当事人育儿咨询服务已到期、医生没说趴睡是直接死因。
然而,一转身,他们对群里的会员摆出更无耻的嘴脸:“买个包还会开胶呢!认同的就留下,不认同的就走!”
(出事后群里聊天截图被曝光)
意思就是,学员是有行为能力的人,出了事是自己的问题。
这是什么样的公司啊!
仔细了解之后,网友们发现,整个过程实在太像PUA了,不过,是母婴PUA。
首先,树立自己的权威。
芝士小馄饨的创始人,确实是一名学霸,然而,是化学和药剂学学位的,和育儿没半毛钱关系。
后来,她生了两个混血宝宝,一个叫芝士,一个叫馄饨,慢慢朝育儿方向发展了。
而她的自我介绍上写着的什么“美国红十字会高级育婴师”、“基础育婴证”,
其实都是花钱就能买到的水证,完全没有专业技术含量。
所谓的育儿知识,只是她自己带娃的一点个人经验而已。
创始人都这样,机构里的老师水平更是参差不齐。
这样的课程,还收费不菲,创始人参与的“育儿引导”课,要6999元!
唬住了学员后,第二步就是洗脑。
他们的课程,主要内容就是推广趴睡;
孩子哭了不让抱;
必须分房睡;
如果你抱了孩子,你就不是好妈妈。
一旦你质疑,他们就会放话:“理念不合你就退群!”
接下来,他们还会创造氛围,进一步对宝妈们进行精神控制。
对于听话的学员进行夸赞,群里排队打卡趴睡,其他的宝妈也会感到压力:
整套流程下来,许多宝妈就这样成了“芝士小馄饨”的忠实粉,甚至被曝光后,还在维护它。
但小熙想说的是,那么小的孩子趴睡没窒息,是幸运,真要等到出了事,后悔还来得及吗?
市面上这样没有金刚钻还揽瓷器活的机构,远远不止这一家。
妈妈们愿意学习不是坏事,但千万要擦亮眼睛,不能一味盲从。
轻信、全信所谓的“老师”,连常识都违背了,就很容易导致悲剧的发生。
别把孩子的命,
交到陌生人手上!
其实,再专业的老师,也不可能像妈妈一样24小时和孩子相处。
最科学的育儿方式,是母爱本身,是无法抑制地想守护、陪伴孩子的心,是童年时的无条件守护,是长大后的尊重。
违背了这两点,就无从谈科学。
最近曝光的关于孩子的悲剧新闻,远不止这一件。
去年6月19日,厦门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被育婴师摔死了。
然而,这一切并非没有征兆。
事发前一阵,妈妈就发现,宝宝似乎不愿意和育婴师接触,被育婴师带出门玩会哭,耳朵后面还有淤青......
可她还是没有当天辞退对方。
于是,一再的疏忽之后,悲剧发生了,育婴师把婴儿抱进卫生间,高高举起,用力摔在地板上......
孩子颅骨多发骨折、颅内出血,全身损伤18处,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而后司法报告证实:“这种程度的伤不可能只摔砸了一次。”
如果家人能多一些警觉,孩子本来是有机会活下来的!
前两天,河南一小区的工地,挖出了4具儿童尸体。
其中,最大的11岁,最小的才5岁,身体均有损坏,家长哭到昏厥。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4名儿童从围挡的豁口钻入的可能性较大,有可能是在卸土下方玩耍时被土方压埋窒息死亡,工地相关人员已被刑拘。
然而,才5岁的孩子,怎么可以让他一个人跑出去玩?
哪怕是有大一点的孩子带着,可大一点的孩子也只是孩子啊!
别把孩子的命,交到陌生人手上。
否则,别人有失察之责,而你一辈子锥心之痛。
诚然,很多育儿机构的出现,就是针对新手妈妈的手足无措。
网上也有人对这位妈妈表示部分理解:“被孩子折磨到崩溃的时候,容易失去理智,只想抓住救命稻草。”
因此,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能光靠孩子妈妈一个人。
一则,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是两个人的,爸爸也不可缺位。
二则,孩子就是需要24小时的关注,就是一定会影响生活,所以千万千万要想好了再生孩子!
为人父母,是一场责任重大的修行,没有捷径可言。
有一位小学生曾写过一首诗: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孩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了。
孩子,是因爱而来到你身边。
唯有耐心、细心、提防之心,才能不辜负这场父母和子女的遇见。
- END -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点个“在看”,
让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