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国之门》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天国之门》读后感锦集

2020-04-22 23: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国之门》读后感锦集

  《天国之门》是一本由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天国之门》读后感(一):这是一把了解西方文化精神的“钥匙

  东西方文化之间具有一种巨大差异,而这种迥异的文化传统既源于双方不同起源,更受到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环境的或多或少的影响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里,以古希腊和中国为主线进行对比:古希腊文明起源于海洋文明,以假设基础重点发展商业,是一种外趋的认识论哲学宗教在文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民主发展是一种历史必然;而中华文明起源于内陆,以直觉为基础,农耕为主,是一种内化的认识论,强调道德之德(老子道德经开始即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具有典型专制家族

  西方文化的肇始,毫无疑问是古希腊文化,而古希腊文化则源于希腊神话传说。武汉大学学学教授赵林认为,阵营整齐谱系分明的希腊神话与传说构成了古代希腊人的宗教,史诗与哲学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他认为,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哲学思想源于希腊神话所反映朴素宇宙观,而唯心主义关于世界规律和本质问题的思考源于希腊神话中神秘诡异的“命运”“必然”“定数”等意象

  从古希腊文明开始,接下来是所谓的中世纪黑暗时期。在这一时期,天主教在欧洲各国人民的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的作用是为仰作理性解释。随后在14世纪初至15世纪时,由于教会的衰微(发生了宗教改革)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哲学越来越与神学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进,产生了以笛卡尔和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主义,后来则有发展自18世纪末的'德国古典哲学。在这个过程中,赵林认为,宗教与哲学,在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种相互影响、持续发展的过程。即使不说中世纪时哲学成为宗教的“婢女”,比如近现代以来,哲学发展其实也从来都没有与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产生很大的距离。这一点,与东方特别是中国哲学发展确实区别很大。中国虽然有所谓儒、释、道三教发展甚至“合一”的发展轨迹,但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相比较西方哲学的思辨性,后期甚至还要弱于前期。

  《天国之门》对西方文化精神发展脉络和内在实质研究,就浅显(是说理清了其发展应脉络)同时深刻(是说其研究深度)地系统呈现了西方宗教文化对于西方文化(当然也包括哲学)的作用与影响力可以认为,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到中世纪、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从殖民时代到近现代,如果能够把握好西方宗教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各个历史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窥探”到西方文化精神的主要方面。自由、民主、博爱,所有这些,在古希腊文化里可以找到,在基督教文明里可以找到,在当今西方文化里也同样可以找到——虽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呈现,而如今西方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民主法制的不断演进深刻而紧密的结合。

  不可否认,即使是在现代西方社会里,文化精神其实仍然或多或少地与宗教文化传统维持着一种其实并不算远的距离,这方面从古希腊至今改变并不见得有多么显著,只是在一定时期受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某种“离心力”而已,随即却又一点点地回转。比如,从罗马教廷对待哥白尼学说、现代自然科学的前后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宗教也在与时俱进。这一点,倒是与中国文明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现代中国文明正呈现出一种既尊重传统,而同时又努力学习、消化西方文化精神的新型发展趋势,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天国之门》读后感(二):【推迷会鉴书团】这本讲历史的书,还是一本文字浅显但内容厚重的“教”科书

  我在中学学习历史时曾经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世界历史要从近代史开始讲起?

  以我当年少得可怜的阅读面,我觉得特洛伊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等等内容一定很有意思。

  后来我知道了,十之八九是命题组专心疼我们应试考生——世界古代史纷乱繁杂,各种问题千头万绪,光一个耶路撒冷就能专开好几章不说,光背人名就能把人搞得抓狂。

  但是,没有应试知识撑起骨架,这块空白越来越影响我了解很多事情。比如看石窟看造像,里面牵涉的中亚史、南亚史知识频频看得我一头雾水;再进博物馆看文物,蒙圈的范围就进一步扩大,在有些特展、临展面前几乎举步维艰。

  运气不错,正瞌睡有人递枕头——博集天卷出版了武大赵林教授的三本经典著作,重点讲述的便是这方面内容。特别是第二本《天国之门》,读罢之后,就可以对旧大陆西端早年的历史脉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简而言之:两点一线,带起一面。

注意封面的简介,读完本书再看这几句话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研究世界古代史的典籍汗牛充栋,如何让我这样对相关名词和概念知之甚少的读者迅速找到阅读节奏,赵林老师抓住了两个点,即罗马和耶路撒冷这两个基督教重镇,一个是世俗的权力象征,一个是纯洁的精神殿堂。入世与出世,如何抉择,从教义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听起来好像非常奇妙,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的那个小故事——当我们拿起课本,一个小人在我们耳边说“出去玩吧,太阳多好”,另一个小人在另一边讲“认真学习,才能成才”。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大多会在这两者的不断拉锯中,通过一点点努力,取得了人生的一些成就,但我这样的人,甚至不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激起那么小小的一个涟漪。但是,作为西方文化基石的基督教,却在这种拉锯中,不断影响主政者的抉择,直至科学和理性蓬勃发展后,改变了大多数人对于世界的认知,西方世界也从这两座城市的俯视中走出,进而全面将大陆东方的国家远远甩在身后。

  如果你希望了解我提到的内容,这本书可谓最好的敲门砖。它的最大魅力,便在于类似我上文所述那样,将历史化繁为简。在我们普通人的眼中,可能这才是历史本该有的样子吧。

  如果你不信,上面的文字就是我现学现卖的通俗讲义。只不过,专家的讲述和文豪的手笔,确实看起来精彩许多:

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深刻而痛苦的二元对立,归根结底是由两种倾向决定的。维克多·雨果曾形象地比喻,人有两只耳朵,一只听从上帝的声音,一只听从魔鬼的声音。就此意义而言,人本身不过是一个关于上帝与魔鬼、神性与人性、天国与地狱之间激烈鏖战的漫长故事,其整个生命就是承担着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的战场。博集天卷推出的赵林教授的三本书,对历史感兴趣的人不可错过

  《天国之门》读后感(三):[推迷会鉴书团]伊卡洛斯之翼

  当伊卡洛斯拥有了父亲制作的翅膀,却终因距离太阳太近而丧失了生命。在西方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宗教何尝不是如此。从希腊文明开始,神的形象就成为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参与者。从古典时期的多神崇拜到中世纪的基督文化,最终发展到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代表下的近代化运动。可以说,西方文化精神经历了“根植于当下——追求彼世——重回现实”的发展。相对应的,在这一过程中,宗教作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它的变化发展就如同伊卡洛斯的翅膀,曾一度带领西方文化追逐十分光亮的“太阳”而忘了自己身处何方,最终落入大海。与神话不同,重回现实的西方文化以工业化成就为辅助,终是将全球无论新旧大陆引入了“泛西方化”的浪潮,这就是另一个紧密相关的故事了。

  希腊的神祇最接近人类形象的,甚至可以说是人类的“放大版”。优点放大的同时,缺陷自然也成倍的放大了。而这些接近与人类形象的神,他们也生活在当下,或者说他们的血脉始终存在。希腊多神崇拜因为根植于当下,产生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逐渐失去了宗教作为“信仰”的重要作用。正所谓耽于当下。这一恶果在希腊文明时期并未显现。希腊城邦可以说终于“盛极而衰”,庞大的上层建筑超过了当时生产力的承载能力,在罗马铁骑的横扫之下终是归于传说。

  罗马继承了希腊的衣钵,正如伊卡洛斯帮助父亲制作翅膀。这个过程只是一个盲目的模仿、一个简单的复制,实际上并不没能吸收到希腊文化的精髓。或者说,罗马铁蹄的纪律与严明,与崇尚自由的希腊文化格格不入。虽然依然是多神崇拜,但是这个时期的宗教已经具有明显了功利的色彩。另一方面,宗教带来的文化上尚美尚自由与自身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撕裂,罗马从吸收希腊文化时候开始就不可避免走向分裂。更可怕的是,根植于当下的崇拜,最终将信众引向了物欲的深渊。实现了统一的罗马帝国,比松散的希腊城邦拥有了更多土地、更多劳动力。生产力的提升使得多神崇拜下神的放纵、物欲在现实也可以实现。这个实现当然只属于少数的权贵。文化的撕裂与现实的撕裂,摧毁了罗马帝国同时也诞生了基督教。

  基督教给西方世界插上了伊卡洛斯的翅膀,终于可以飞向割裂于俗世的彼岸。然而不要忘了,基督教的血统中依然有希腊文化的基因,更是直接脱胎于罗马帝国时期。曾经的撕裂依然存在,甚至进一步化成了扭曲。这一切在中世纪掀起了风暴。随后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在追逐的彼岸的过程中,伊卡洛斯之翼终是融化了,宗教乃至文化重新回归服务于社会生活、满足经济生活需求的脚踏实地。

  这一个起飞又坠落的过程中,引发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的提升。宗教与文化而这是螺旋型地相互推动前进。生产力既是文化发展的束缚也是文化发展的助推力。另一方面则是在希腊多神教时期就产生的重要精神:自由。当宗教发展与生产力提升相互缠绕带来权力向宗教集中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宗教的变异与文化的下坠。而一次次改革与启蒙,都是重新唤回个体自由的过程。宗教改革成功的将信仰自由归于国家自由裁量而不是听从教宗,而启蒙运动则彻底唤起了个体自由的希腊精神。由此历史车轮滚向了工业化时代。

  伊卡洛斯的父亲,最终用儿子的姓名偿还了当年的弑徒之罪,西方文化也藉由宗教的几番浮沉,最终走向了近代化。

  《天国之门》读后感(四):打开西方文化的大门,追溯西方文化起源

  神秘的西方,蕴含着古老的文化。经历了千百年的洗礼,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古典文化韵味。西方古典文明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值得研究和探寻。《天国之门,西方文化精神》由赵林编著而成,打开了西方世界的大门,神秘的罗马帝国、浩瀚的文明史实,令我流连忘返,感触颇多。

  《天国之门》,详细地讲述了西方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对影响到文明进程的重要人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西方文化法治、艺术、文学等方面对世界的影响。

  我们常常感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却不知差异存在的原因,这就要从这两种文化的起源进行探索。华夏文明属于典型的大河文明,而西方国家因为地理环境的特殊,属于海洋文明,这就导致两种文化在根源上的不同。

  提及古希腊文明,最著名的一场战役便是特洛伊战争,这场战役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因为想要发展贸易不通导致的,也有人说这是一次复仇性战役,还有人称是想要争夺领海权,但事实的真相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海盗被认为是极其正式的职业,这次战役就是一次简单的海盗行为。

  历史究竟是由普通群众创造的还是由英雄人物主导,这是一个长久的辩题,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些英雄人物的决定确实能够左右历史的走向。有关埃及艳后,西方学者就曾说:“如果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鼻子长一点或者短一点,历史也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有关埃及艳后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众多,她以美色著称,如凯撒般的战神都败在她的石榴裙下,她也凭借自己的魅力无数次反败为胜,绝地反击。但是埃及艳后的成功只是因为她的美色么?经史学家考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确实貌美,但是远没有达到倾国倾城的程度,她能够博得凯撒的欢心更重要的是她的智慧与才情。

  《天国之门》因为篇幅的原因所讲解的内容难免有所偏重,书籍也只是一把打开更大世界的钥匙,除了书中所涉及的神话故事等,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伊索寓言》、《奥赛罗》等,都是学习西方文明的必读好书。

  其实无论是西方文明还是东方文明,历史总是相似的,文明的发展也是有迹可循的。在最初的统治中难免出现为了巩固权力而存在强权专制,有人选择改革,政权则会延长一段寿命,但是若所谓的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底层人民常常会由最初的一味忍耐,再到重压之下选择爆发。就如斯巴达如此强悍的城邦一味扩张会引起周围小城的联合讨伐,即便最初战无不胜,也难逃灭亡的命运。

  读完全书我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罗马帝国兴衰史》,这套书与赵林老舍的作品极为契合,它是由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为故事主角,以小说体的形式讲述了罗马这个伟大帝国的荣辱兴衰。书中将罗马帝国各个时期的统治者的统治理念理念完美复现,通过故事的发展将那些推动历史的交易与决定展现在读者面前。

  历史是一面镜子,罗马曾经的繁华最后破碎如烟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错误,历史存在的意义是为后人提供经验与教训。不管罗马时代距离我们是如何的遥远,但是它所留下的制度、文学、建筑等方面的遗产是赠与给全人类的瑰宝,值得世界人民的感激。

  了解了西方文明自然会和自己所处的华夏文明进行对比,文化本就没有高低之分,西方文明讲究“自由民主”,东方的“仁义礼智信”也毫不逊色。如今中国进入了文化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一个人看似渺小,但是依旧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弘扬传统文化,为东方文化复兴做贡献。

  《天国之门》读后感(五):信仰起源:评《天国之门》

  就如同《论语》所云:“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一样,春秋时期的孔子总是带着“世风如下,人心不古”的感慨去探究人性何以“由圆至缺,不可往复”这样的终极问题。

  而事实上无论从一个“人性本善”的标准走向“人不为己”的结局,还是生产力高速发展物质条件不断提升后所表现的“人心不足”,多少总带着历史演化的痕迹。

  当然,这样的演化存在着亘古不变的必然性,无异于古今,无异于中西。

  区别于传统的通过经济、文化、历史、事件相结合的观察角度来看待西方历史发展脉络,赵林先生的《天国之门》则独辟蹊径,尝试着使用宗教演化的方式去阐述,信仰对于整个西方历史演变过程的影响。

  这当然需要作者对于整个西方哲学、宗教、历史、文化有详细系统的全方位认知,并且拥有扎实的哲学理论架构来支撑整本书所要表达叙事逻辑,思想脉络。

  在阅读本书后,让我感到更加了不起的是,作者在拥有广博的学识体系和细腻严谨的论证同时,竟然还可以把整本书学得如此生动有趣,毫无学术书籍惯有的枯燥。

  在作者看来,古希腊神话是西方宗教文化的万物同源之地,而一桩桩神话故事中所表达的人性原始意义上的精神和肉体最和谐的状态,才是人类所应该追求向往的美好。

  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神性是作为一种完美人性的方式被表达,对于美的追求成为了古希腊哲学的核心目标。

  与此同时,作者对古希腊纷繁复杂不胜杂乱的神话谱系进行了穷源溯流的梳理,足见其考据功力之深。

  就如书中所言“哲学是从神话中发展产生出来”、“哲学产生以前有一个史前阶段,即神话阶段,它是哲学的史前史。”

  希腊哲学正脱胎于这些神话故事,同时又与那些有着更强宿命论观念不同,哲学体系里成功抽离了神话故事中所带有的主观臆想,书中指出“在荷马诗歌中所能发现与真正宗教情感有关的,并不是奥林匹克的神祗们,而是连宙斯也要服从的‘运命’、‘必然’与‘定数’这些冥冥的存在。”

  而在哲学方法中“采用了一些还原性和抽象性的哲学范畴来取代神话中的感性直观的神和扑朔迷离的命运,并以此来说明万物的产生和变化。”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里,哲学家们成功的用一种“崭新的语言”代替神话语言,用本体内部矛盾运动来代替神系的生殖原则去解释事物的生灭变化,以替代原有的朴素的宇宙起源观和自然演化观。

  诚如书中所言:“它第一假定整个宇宙是自然的,从可能性上来说,是普通知识和理性的探讨所可以解释的。这样,神话所形成的超自然的鬼神就真的消灭了。”

  正是这个哲学上的“基础假定”,才成功地将神学与哲学一分为二。

  相比较希腊朴素的国家构建,后来罗马帝国下的统治,拥有着更加严密的国家概念,虽然在艺术、戏剧和哲学等领域中,罗马人本身少有建树,只能得益于继承发展希腊文化,但是在军事、政府、法律、工程几个方面,罗马人有着远超同时代其他民族的天赋与能力。

  强大的实用技艺让这个民族拥有了更多的自信,和更多的实用主义至上的国家属性。于是,他们理所当然地将权力核心、国家利益彻底凌驾于宗教信仰之上,并且亲自开启了蕴藏在宗教之内的政治统治能力。

  在伟大的帝国得以建立后,豪奢的罗马公民在肉体的放纵无度与精神的空虚无聊中来回摇曳,对功利极端的追求让他们彻底丧失了本该赖以自豪的积极进取,勇于拓展的精神,最终沦于物欲横流的荒唐世界。

  基督教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诞生。“以唯灵主义的理想对抗罗马的物质主义,以禁欲主义的生活态度来抵制罗马的纵欲主义。”

  之后基督教的宗教信仰开启了一场漫长的征途之旅,直到最终达成精神世界和世俗世界相互妥协、泾渭分明的战果,从此“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此时,脱胎于希腊文化的基督文化事实上已经有了更加世俗的基因特点,文中作者指出“希腊人就像对待生活一样地对待死亡,基督教徒却如同对待死亡一样的对待生活”。

  黑格尔也评论道:“死使希腊人想到生活的享受,而使我们想到的却是生活使我们不堪忍受;死亡对希腊人来说意味着生活,对我来说意味着死。”

  到了中世纪,对于个体神性过于崇高的要求让许多信徒望而却步,世俗世界的贪得无厌与精神世界的纯洁高尚,总是背道而驰。

马丁·路德

  事物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会在破坏现有状态下,寻求到下一个稳态,比如宗教信仰可以在堕落中完成虚假的自我伪装,以次充好。

  最终,德国人马丁·路德用一纸檄文点燃了隐藏在世俗地下的所有龃龉,从而引发了属于西方宗教的战争与改革。

  在文中,作者强调了这场改革对于现代西方的普世意义,“信仰自由”、“宽容精神”、“民主政治”、“经济发展”、“国家主义”以及“中产阶级的形成”都与这场变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马丁·路德通过对原教旨的质疑成功地改变了一直以来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屈辱姿态。而且还用翻译《圣经》的方式,把“粗俗不堪”的德语和“雍容华贵”的拉丁语并驾齐驱。

  正是这样的一个离经叛道罪大恶极的宣言,孕育出来后来的德国古典哲学。自此之后,成功的打破了宗教与世俗之间隔阂和对立,使二者融于一体,基督教被迫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负责每个信徒的心灵与道德,这种剥离权力物质后的纯粹信仰,才是上帝眷顾的神龛。

  只是与最初希腊时代纯粹的神学信仰所不同的是,人类再也没能回到最初对于完美的追寻,转而走向了更加复杂,琐碎,生活,独立的境地。

  需要强调的是,这场将基督教文化从罗马历史中,皮开肉绽的剥离,不是来自于宗教神学本身的人文主义关怀,而是一位德国的宗教改革家的摇旗呐喊。

  当然这朵开在普鲁士土壤的哲学之花,也孕育了后来波黑、黑格尔等一大批德国哲学先贤。

  不可否认,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价值观相比,西方的精神世界和宗教信仰有着更加紧密的关联。

  同样,这样的关联又能够随着历史文化的进程而相互制约、变化和适应,作者正是发现其中内在的演变和逻辑关系,故而才通过自身深入研究来阐述个中的前因后果。这大概也是剥离西方世界表象,去观测其内在核心的最深刻的视角和方向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