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1000字

2020-04-26 23: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1000字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是一本由叶嘉莹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4元,页数:3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精选点评

  ●大唐诗歌的发端,不同经历理想成就不同的风格感动不同的读者。

  ●传统诗话、词话难读,一方面是个人中国古典文学素养薄弱,另一方面,传统文学批评也有太过象喻性的毛病。用妙悟式批评批评妙悟式作品,总有雾里看花之感。叶嘉莹先生讲诗,重在解释和阐发,一首小诗,评论洋洋洒洒数千言,明白晓畅,深得吾。先生对于诗人还是挺严苛的,对沈宋、王勃孟浩然等都有自己看法,尤其是对王维处世哲学颇有微词。虽说王维仕隐两得,可好像在先生眼里,犹不及孟浩然仕隐两失来得真性情。所以王维最好的作品,永远是藏匿主观感受空灵之作。李白自然不必多言,天才,天才,天才!

  ●初读惊艳,到最后三讲慢慢有些乏了。可能因为是讲话整理稿,所以拆骨结构分析非常多,某种程度上稍稍破坏美感体验。但真的是非常好的书!可以一点一点费着脑筋去读,变得更会读更懂欣赏诗词之美,也可以不求甚解,去听那些诗歌有多瑰丽。

  ●道理我都懂,但是真的不太好读,个人感觉介于严肃轻松之间。

  ●细腻开阔的诗词注解

  ●读了一半,暂且放下。是觉得自己阅读古文的水平不够有种蒙着眼睛,被作者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谁知道走的是康庄大道呢,还是只是原地打转呢?这感觉不太好。

  ●2017年初 烟大图。好像是这个版本 记不清

  ●叶先生,真是感人

  ●毕竟讲稿

  ●一直以来对词的兴趣大过于诗,了叶先生的著作后,对诗的兴趣被点燃。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一):四月打卡④#诗论#《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叶嘉莹著#完

  作为一个中文系学生,我感觉很惭愧,这是第一次读叶嘉莹先生的书。合上书的一刻,感觉自己真的太没有文化了,同时也感到自己听完先生说诗不仅体会到那么一点诗情,更是接受了一次古典文化的洗礼。 初盛唐诗先生主要说了十三位诗人,初唐:①“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②“独有游人,偏惊物候新”——杜审言③“海内存知己天涯比邻”——王勃④“无人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⑤“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 盛唐:①“坐观垂钓者,徒有羡情”——孟浩然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谪仙人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⑤“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⑦“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先生说诗,不仅显露出对诗词的热忱,字字句句中显现的都是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所谓“知人论世”,每开始说道一位诗人,她会从诗人的境或是个性品质谈起,而不是一上来就大谈自己的感受。具体到分析一首诗歌,也不是单从诗歌用典/意蕴/情感体会来谈,诗歌内容很重要,但形式也同样重要,尤其是魏晋至唐是近体诗的形成阶段,唐朝诗人自觉遵守声韵作诗,使律诗发展日趋成熟。这样说诗,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做支撑,而且让人知道为什么这个诗人能写出来这首诗,也能让你感受到诗歌之中诗人的诗情,带给你美的享受。除此之外,先生还分析为什么这个诗人只能写出这种诗,和李杜想比,他的局限在哪里,有赞扬同时又指出一些诗人的缺点与不足,(如王维)虽然他感受很敏锐,有艺术家的天分,可以写出别人写不出来的那类小禅诗,但他不够真诚,感情不够深厚博大,要论一流的诗人,我觉得还是和李杜无法相比。 不谈思想不谈形式,但就读诗的感受来看,我还很佩服那些有极敏锐的感受的人,可以把自己的情感用诗歌这种意蕴深长的体裁表现出来,带给人感发,不仅甚是感动,更是带给人启发与联想,这才是诗歌带给我震撼心灵的地方。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二):由《叶嘉莹说初盛唐诗》所想到的

  想要提高下自己的文学素养,再加上豆瓣上这书的评价真心好,便买来了。结果在书的题目上便发生了误会,我认为这书名不该叫《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该改为《叶嘉莹说初盛唐诗人》。从讨论作品变成了讨论作家,这可差得远了,就好比本想了解下鸡蛋好不好吃,却猝不及防的与母鸡相了亲,大概就是这样的感受。

  听听叶嘉莹的头衔“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荣休终身教授”,叫人简直不敢对这书提出什么批评,免得有班门弄斧之嫌。事实上,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读书历史上的喜马拉雅山,我已经攀登了近两个月,却只到达半程。在我看来,叶嘉莹的专业之处在于,她能把诗读懂,而且能告诉我诗是什么意思又引申出什么意思,而我不行。但这本书又不单单止步于此,叶教授更想表达的是产生这样的作品,诗人是处于什么样的心境。这些评述性的文字我看的明白,也获得了很多启发,由此产生的一些想法在这里略说一二,从非专业的角度。

  叶嘉莹喜欢用如下方式评价诗人与诗,比如:这个诗人的爸爸/爷爷/第十三辈祖宗就是个诗人/学者,怪不得他也如此有才华。再如:这诗格局太小,小家子气嘛,肯定是因为诗人胸怀不够宽广!再如:这首诗逼格可以的,不过还可以更高一点,你看那首诗是不是逼格更高?诸如此类,当然人家教授原话肯定不是这样的,都是我自己加以理解之后的改编。

  探讨鸡蛋好不好吃的时候,总用下蛋的鸡血统够不够纯良、品格够不够高尚加以佐证,这事合不合理呢。我觉得说“好鸡才能下好蛋”这就好比“射手座都花心”“XX人都小气”,说不定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还真是对的,但这种一棒子把人打死的话完全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把每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都湮没在芸芸众生中了。谁规定品质低劣的人就不能是好诗人、好作家、好演员呢?总要求德艺双馨干嘛,大家又不是圣人。

  另一方面,叶嘉莹会这样说:这人品格怎么样呢,我这边有一些野史可以说给大家听听,不过既然是野史嘛,可信度我就不好说了,读者们自行判断吧。这……信不信反正您都讲出来了。“考证”这件事我觉得其实挺怪的,要是现在考证一个活着的人,可能就被控告是侵犯隐私了,就算不侵犯隐私,您也得有真凭实据。可是考证古人就容易了,不侵权也不用真凭实据,这里捕点风,那里捉点影,再加上一点想象,就可以评价一个古人了。当然,这里我没指叶教授,也相信她绝大部分证据都是可信的(看看评价教授我多小心翼翼)。

  真凭实据就这么多,总要一天要考证完的,考证完怎么办,只能去挖野史了,野史再考证完,好吧只能猜了。曹雪芹没写完《红楼梦》已成事实,高鹗这小子文笔差太多也是事实,无法改变。一批一批的红学家去猜林黛玉到底是病死还是淹死,阆苑仙葩是指黛玉还是湘云,这事真就这么重要?别问我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我会说我曾经也迷红楼梦的考证买了几本相关书籍么?但一切都是浮云,总有一天我会发现考证是个无底洞,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而这些莫名其妙的考证对于这部作品也并无价值。

  最近同时在阅读是枝裕和的一本随笔集,忍不住让我产生了奇妙的想法,假如是枝裕和与叶嘉莹遇上了,会是什么样的场面。叶嘉莹认为一首好诗要有感发的力量,写景色而不单是写景,要从景色中透出诗人的感悟才好,比如她从“皆秋色”“唯落晖”就看出了诗人伤感的情绪。而是枝裕和则认为他拍电影从来不为传达什么讯息,更不为一种自我表达,只是一种对客观的如实表达。他认为讯息和情感从来就蕴藏在自然中,就算有人从电影中解读出什么信息就不过导演无意识的产物,信息其实是观众发现的。叶嘉莹赞赏诗人的品格,她认为那些为了自己利益而去辅佐一个昏君的文人是不高尚的,他的诗也不会有太大的格局。而是枝裕和表示自己从不对电影中的人物进行道德批判,甚至不会指责遗弃孩子的母亲,他说“不直捣病灶,而是站在安全地点把脓包当做攻击对象,病情是不会好转的”。

  如果这俩人真能面对面的探讨一下就好了,这样就不用我在这里像个勺子一样头痛的思考谁是谁非了。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三):说叶嘉莹先生的唐诗解读

  如果说,了解一样东西,就像吃核桃一样,需要深入去探究,明白其中细理,讲究该如何吃,才能吃得最佳,我想,读诗必然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打个比方,曾经看诗歌,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吃到了里面的些许核桃仁,品尝到了其中的美味,但是离开了老师,我面对的是整个核桃,于是吃也变成了囫囵吞枣式的,将整个核桃生吞下去,这无疑是痛苦的。而叶嘉莹先生的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受就是学会去解剖一颗核桃,或许我没有办法完全将其解剖得彻底,但是我已然能够凭一己之力品尝到其中的滋味,也学会了品鉴其中的好坏。

  以前仅仅是从课本和参考书上看某一首诗的注解,却从没有读过这样的一本书,去了解诗歌,从时代到个人,再从个人到时代;从诗人到诗歌,再从诗歌到诗人。这是《叶嘉莹说初盛唐诗》给我的一个最大的感受。

  一个宏观、纵横的感受。这种感受体现在最大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诗歌的发展;另一方面是诗人与其诗。

  有一个一直困扰我许久,现今依旧困扰着我的问题——格律。格律在我看来无论是曾今还是现在都是最难得理解透彻的。从前,我以为诗从一开始便有格律的存在,但叶嘉莹先生告诉我,格律并非一开始便有的,它的存在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而它本身也是从对偶和声律两个方面来讲究,如此一来,我便理解了其中二分之一中的对偶;转而看看声律,声律最先强调的是声调,而随着佛教盛行于世,译经、唱经等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外来文化的刺激才使得一些人开始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加以反省,声韵的分辨因此日趋精密,随后四声也慢慢确立。如此一来,对于格律的理解,心里有了一个谱,而至今还困扰着我的便是诗歌中平仄格律的体现,和它所运用的规律,是我需要从更多方面加深理解的。

  为什么说诗人与其诗会让人产生宏观的感觉呢?我是这样理解的。从前解读一首诗,我们会去寻找这位诗人的写作背景,经历了哪些事情,以及简单的生平。可是,很难会去挖掘他的一生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没有真正地去了解这个人,去感受他的所思、所想、所感。一直浮于表面,以及文字框框的所列条数(简介、主要思想)。在这我说一下孟浩然,一个比较打破了我固有的对他的印象。

  叶嘉莹先生说到孟浩然仕与隐两不得,而其诗歌的成就也分了水岭。早期安然于隐的孟浩然,是天性的使然,是自在的归属,其诗歌也展现了悠闲的情趣,于隐居生活的自得其乐,这是他放旷自然的天性使然。可如此不受束缚之人居然也会在后来出仕。在出仕这里,叶嘉莹先生讲到了三个原因,第一个即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在我看来或许是受儒家孔子所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而急于求成;其二是“家贫亲老”,其三则是处于盛世,应出仕为官,还是与《论语》中所言“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有关。在我看来,儒家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影响了当时的人。那么,对于孟浩然后来的诗,不免世俗也就很好理解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是大家熟知的,并且是比较好评的。但是,叶嘉莹先生再一次打破了常规。这首诗前面四句是将湖之景写到极致,但其中也出现落了俗套的一句便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将自己想要做官的那一份感情完全用很平俗的说法说出来了(当然,这是叶嘉莹先生的个人见解,而我比较认同,或许有的人觉得就是写得好),望洞庭有感而发,之后却走向俗世的愿望,给我之感——高开低走。

  这一首的例子也是我想说的叶嘉莹先生在本书中让我体悟到的一点,一首诗本有其好坏,而一位名人的诗也终归是有佳亦有差。而学会品,读到“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自己没有看先生的解释,突然品味到其中的妙处,感觉这两句中的“减”字甚好,为何?明明是春在消逝,花才落败,杜甫却言花“减”了春,这里的花是有了生命,将春带走,反客为主,妙也!而这里的情亦是飘然而至,感慨生命的哀伤、人生的长恨。

  一首诗可以从这个人整体上来看,但有时也需要割裂来看。这里主要是说王勃,王勃的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异常有名,其诗也写得很好。但是却不曾想,王勃有做过非仁义之事——救曹达与杀曹达之事。实在很难相信如此有才华的一位诗人竟然做过这样的一件背弃义信之事,可是,我们依旧无可否认王勃的诗艺术性极强。所以,这也是叶嘉莹先生告诉我们的,学会割裂来看。自然,这也不是全然的分割。

  讲完这两个方面,其实我还要补充一点,品一首诗,其实需要的文学底蕴是极其深厚的。尤其是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一首诗中的一些词其实是暗藏着不少的出处,若是你不知,只是白白的读过去,没有任何的意思;若是你知道与这个相关的出处之一,但是却又只知其一,又不免会出现不少误解。在这,可以说一下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其中涉及到“白头吟”的出处,一则是汉乐府的杂曲歌词中的一首古诗,一则便是西汉卓文君的故事,若是只知其一,岂不是对他情感的理解过于浅了吗?所以,读诗亦要去探其史。

  最后再说一下诗中字词的多义和诗的美。多义,主要是叶嘉莹先生在解说张九龄的《感遇》中有一句“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此处的“风”,简单的来理解便是兰、桂的芳香,这是从鼻子闻而得,但还有便是指一种芬芳美好的品格,从此处的理解,你会突然感受到作者的情怀,以及联想到闻花而芳香却不折,一种良好的品行,恰如花般美好。

  而讲诗美,则是叶嘉莹先生在说到高适的《燕歌行》中“玉箸应啼别离后”中的“玉箸”,它指的是鼻涕,但古人却非常有想象与美感,将其比作玉著,可见古人之于美的感受与创作,非我等能比拟啊!

  总的来说,叶嘉莹先生对于唐诗的解读,实为我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四):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叶先生认为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是使人心灵不死,因此尤为推崇诗歌“感发的生命”

诗有一种“感发的生命”······这种感发的生命,可以使你的心活泼起来,永不衰老。这就是诗的好处。

  这种感发的生命恰如:

青蛙跳入古池中,扑通一声

  说不上日本松尾芭蕉的这首俳句到底好在哪?但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我的心不由的也跟着动了一下,到底好在哪呢?是由于青蛙/古池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明/暗、新/旧的比照呢?还是动静之间的反差突然触动了人的心呢?心动之后思维不自然的就跟着动了起来,这或许是叶先生所说的感发联想。

  在《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这本书中,或许是因为王绩被列在篇首,就像背四级单词永远记得开头的abandon一样,在初盛唐诗人中,对于王绩,我留下的影响最深。

  叶嘉莹先生在介绍王绩时特别强调了他由仕而隐的人生经历,历史上陶渊明也是由仕而隐,但与陶渊明不同的是,王绩没能在仕与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且王绩的复杂性更在于他处于两个政权交替的时代,他在隋朝政权即将崩溃时托病辞官回乡,隐居于东皋,而在李唐政权建立后,王绩再次入世做官,而后又不得不因病辞官,再次隐居于东皋。从王绩的仕隐经历看,他其实还是奉献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主流思想的,并且由托病辞官到因病辞官的转变可以看出他内心还是及其渴望能被赏识,得以重用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王绩的两次辞官同时也有及其强烈的隐居避世心态。正因王绩欲仕欲隐的这种矛盾心理不是一种平衡的状态,而是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所以不免让我觉得《野望》可以有多元解读。

  1、当欲隐大于欲仕,主题思想落在“长歌怀采薇”,作者人生理想的实现更多的向内寻求,不依托于人时,整首诗整体上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多困苦可言。

  2、当欲仕大于欲隐,主题思想落在“徙倚欲何依” “相顾无相识”,作者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需要向外寻求,需要有人赏识时,理想与现实相悖时则不由的从诗作中透露出无奈与困苦。

  在读这首诗时,由于无法知道具体的创作时间,以及相关的背景史实,在无法完全的知人论世的情况下,我们也只能姑且以意逆志。不过,没有那么多东西的限定,也给了我们解读诗歌的无限种可能。

  叶先生在解读《野望》时,对于“东皋薄暮望”的“望”字,由“眼望”(眼睛可以看到的远方)到“希望”(心中追寻和向往)再到“怨望”(对于希望追寻不到后产生的情感)层层递进式的解读,让人眼前一亮,略微体会到感发联想的妙处。讲到李白的《长干行》中的“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时,对于“迟”“旧”“送”这三个字的比较,叶嘉莹先生的决断是“送”优于“旧”优于“迟”。 大二在背这首诗的时候,我背的版本就是“门前迟行迹”,但那时并未对这句诗有更多的感悟,然而在看到“旧”字时,不经意间带入诗中,反复吟咏,前后对照,则让我觉得有种非他不可的感觉。 想来,如果不是受儿时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叶嘉莹先生也该是觉得“旧”字最佳的。源自于“旧”更具感发的力量。

  1、 “旧”将时间线拉长,“门前旧行迹”可以是你离开时的行迹,突出离别时的难分难舍以及让我耿耿于怀以至于难以忘怀。也可以是照应开头的“折花门前剧”,想到童年的美好时光对比现在的形单影只的凄凉。也可以联想到你离开我的时间太长了。

  2、旧物旧人,旧日情分,劝君念旧。旧可以让人联想到旧物,联想到白居易的“唯将旧物表深情”

  3、旧,还会有种明珠蒙尘,美人迟暮,年华飞逝。

  4、旧还会让人联想到新,照应前文的新妇,又不禁的想到男子会不会在外面有了新人,表达出一种希望你不要喜新厌旧,抛弃我的意思。

  5、旧还有一种自我封闭,不愿接受新事物,触目皆是使人伤心难过的景象。

  6······

  总之就是“旧”会更具感发的力量,给予这首诗更多的解读视角,给予这首诗更多的可能性。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中,叶嘉莹先生从感发的角度来谈,对于王维的评价几乎是一语中的,例如《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句,叶先生觉得王维在此只是为了歌颂而歌颂,没有真切的情感在里面,因此流于俗情。

而现在王维与这个镇守边塞的将军并没有什么感情,也许他们都从来没有见过面,王维只是觉得我到塞上来,就应该歌颂歌颂他俗情之所以为俗,就因为它缺乏诚挚深厚的品格

  施蛰存先生在《唐诗百话》中从地理位置的考据上对于“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一句的解读洽与叶先生的感发联想不谋而合:

萧关在东,居延在西。如果过了居延,应该早已出了萧关······至于燕然山,更不是西域节度使的开府之地,王维用这个地名,恐怕只是对当时的节度使恭维一下,比之为窦宪

  叶嘉莹先生从感发角度出发,觉得王维的诗缺乏了真情流露,初时颇不以为然,觉得此评价略显片面,对于王维的评价有失公允,从情感角度否定王维真的不能说服我,但我又无法为王维辩驳,因而专门去看了《唐诗百话》中有关王维的内容,结果发现叶先生已经够留情的了,在施老爷子笔下,王维的《使至塞上》除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外,其他三联被批的一无是处。但借此发现,叶嘉莹先生和施蛰存先生的诗论结合起来看是再好不过了,感觉是感性与理性的碰撞~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五):2018读书清单之16 读《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2018读书清单之16 读《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第16本

  2018.03.26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2018年度第16本读物。中华书局2015年1月版,25万字,277页。

  初唐诗人6位,包括王绩、杜审言、王勃、骆宾王、陈子昂、张九龄;

  盛唐诗人7位:孟浩然、王维、李白、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其中没有杜甫,杜甫在叶嘉莹心目中地位崇高,有杜甫专辑。

  叶嘉莹认为唐诗歌分大家、小家、名家;真正的大家:当推李白、杜甫【也包括李商隐】;名家如孟浩然;而杜审言、宋之问之流则为小家;王维属于介于大家于名家之间的类别。

  叶嘉莹评价诗人,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品,二是艺术。

  比如对初唐诗人骆宾王、陈子昂、张九龄,盛唐诗人高适等人的高度评价,固然有诗歌的成就在,但叶嘉莹更看重、更欣赏的却是他们高尚的品格。

  而对杜审言、宋之问、孟浩然、王维则褒少贬多,杜审言、宋之问属于人品低劣则不必细说;而对孟浩然、王维这样的人品不高尚的人也是多有指责。其实李白又哪里是不畏权贵的角色了,也许是因为他太天才了,诗歌写的太好了,叶嘉莹舍不得批评李白罢了。

  这本书,翻来覆去的看了听了多遍,从感受、感动、感发的三个层面,对诗歌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很多著名的诗歌,以前只觉得美轮美奂,现在已经品出滋味。但感觉与叶嘉莹所说的那个层面还是差得远。

  给本书5星+好评。

  诗人太多,内容太多,在陈子昂篇里都谈了大名鼎鼎的《春江花月夜》。在此只能摘录叶嘉莹对王维的一些看法。

  叶嘉莹说:王维的缺点在“用心”;天分很高但其诗歌缺少真挚的感情力量。

  【我们每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是用心,这真是具有绝大的讽刺意味。不过想想也有道理,用心学用心学;而真正“大家”的东西是创造的、创新的,用心根本学不到。】

  孟浩然的天性本适合于隐,早年也能够安心于隐。可是中年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他出来求仕,求仕没有成功,而原来隐的那一份自得的心境也被破坏了,孟浩然是仕隐两失。与孟浩然不同,王维是仕隐两得,他既有做官的俸禄,又有隐居的闲适。

  关于诗歌成就,就李白、杜甫、王维三人做了比较。

  李白是最富于开创的天才,特色是不羁,他不能够被成规习俗所束缚,而是任凭个性的自由发展。在各种体裁中,唯有七律写得不太好,因为七律所受的限制最多。打个比喻:同是一个笼子,一只小鸟可以在笼中飞来飞去,如果把一只老鹰放在里边,它连动都不能动了,李白正是这样的老鹰。

  杜甫是兼擅众体、集大成的诗人。

  王维的特殊天才,在于敏锐的观察和感受,有很精微的辨识能力,这使他成为一个很好的画家,也使他成为一个有特色的诗人;他特别善于模仿和继承。但是,对于古人已有的成就,就算你模仿继承得再好,也只能是跟别人一样;你要在对传统的继承中有自己的独创,这才是关键所在。这正是王维不及李杜的地方。

  叶嘉莹举例,《洛阳女儿行》这首诗,一方面是王维对于艺术形式美相当敏感,继承模仿能力很强。 另一方面,从作者的用意来看,他不免有用心安排之处。什么用心?求仕之心。叶嘉莹认为从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可以看出王维很年轻的时候,对于遇与不遇、得意与不得意的问题就已经非常关注,这种对于是非得失的计较正是王维未能免俗之处。

  王维对于自己不喜欢的、甚至是厌恶的东西不能够采取一种决裂的态度,他始终不能放下他的官位。叶嘉莹认为,这种个性的软弱才是他最大的缺点,因此王维不能毅然决然地隐退,他始终是亦官亦隐。他是张九龄所推荐的,当张九龄被贬以后,他一样给李林甫写诗,与他应酬周旋。一个人不是别人说你好你就真的好,说你坏你就真的坏,最大的缺点不是别人能加在你身上的,而是你自己用你的作品留下来的缺点,这才是永远不能洗刷掉的。

  评价《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什么是“候骑”呢?古代军队里有斥候,就是那些站岗放哨的士兵;“都护”指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他可以统领很多属国;“燕然”指燕然山,据《后汉书》记载,大将军窦宪曾与匈奴北单于在稽落山打仗,大破匈奴,于是他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王维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赞美镇守边塞的将军,赞美他的武业功绩。这种写法,也属于王维的未能免俗之处,因为这既不是真感受,也没有真感情。我们曾讲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他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里边有一种朋友间的真感情,而现在王维与这个镇守边塞的将军并没有什么感情,也许他们都从来没有见过面,王维只是觉得我到塞上来,就应该歌颂歌颂他。尽管王维具有艺术家的手眼,既能感受又能表达,但总有些未免俗情之处。这似乎也不能完全算他的缺点,你说什么才叫不俗的情?人世之间,你只要有感情,是否就是俗情?杜甫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我要使国君成为尧舜之上的国君,使民风再度淳朴起来;还说“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看到老百姓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我不禁忧从中来,叹息不已。这是不是俗情?当然不是,常人的感情未必都是俗情,只要你的感情果然真诚深挚,那就不算是世俗的感情,你尽可以写出来的。李商隐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他说,有一个人与我相爱,但受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我们不能像凤凰一样比翼双飞,真正生活在一起;尽管如此,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人与人的心灵是否相通,你一定可以感觉得到:有的人天天与你在一起,但你们没有一点相通之处;有的人也许离得很远,彼此的心灵却息息相通,古人说:“相视一笑,莫逆于心。”说的正是这样的知己境界。你看李商隐这两句诗,也许人家以为这甚至连伦理道德都不符合,但这种感情真挚而且深厚,决不是世俗的感情。再比如杜甫怀念他的弟弟、妻子的诗,写的虽只是人之常情,但也不能算是俗情。俗情之所以为俗,就因为它缺乏诚挚深厚的品质。世俗是什么?是虚伪的礼法,是对利害得失的计较衡量。不用说诗文俗不俗,你看有的人,也许他长得并不美丽,穿着也不讲究,但他有他的一份本色;而有的人长得很美丽,穿着也讲究,却失去了真诚的自我。人,从外表上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关键还要看你的本质如何。感情也是如此,常人都有常人的感情,只要你果然真诚,什么感情都不算俗;如果你内心有虚伪的计较,无论你说得多么冠冕堂皇,也免不了一个俗字。王维这个人就很奇怪,他一方面有这么好的艺术家的手眼,另一方面却也免不了世俗的衡量计较,这就是王维,他的好处在这里,遗憾也在这里。

  叶嘉莹认为最后两句感情不真挚,不是发自内心。

  总体讲,叶嘉莹认为,王维的五言律诗,其最后两句常常是说明而不是表现,而且他的说明之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是讲人我是非等等非常世俗的意识,这就显得有些落“实”,落实不是说真实的现实,而是说他在写现实的时候,没有真正的感受,只剩下外表的事实了。【这真实让人开眼界的思路】

  但高度评价王维的五绝。

  谢灵运写山水没有生命,名理也没有生命,可是就在山水与名理都没有生命的矛盾之中,那种矛盾就是他的生命。

  王维不同,他写没有生命的山水,却要把山水的生命写出来。他不需要从山水过渡到人,也不需要从山水过渡到感情的感发,更不需要从山水过渡到觉悟明理,他写山水自然就是山水自然。山水自然本没有生命,人家王维写出来的山水自然本身就是生命,这才是王维最了不起的一种成就,而王维所写的这一类的诗,是他的五言绝句的小诗,特别是《辋川集》中的作品。

  王维诗的好处,就在于他既有画家对色彩、光影的细微的观察,又有音乐家对于声音的敏锐的感受,所以能够把大自然本身的生命掌握住。不只是掌握大自然的活动,他也能把自己内心喜怒哀乐之未发时的活动写出来,这才是他的诗最大的特色。他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可以是写实的,山里边确实有人说话;或者不一定有人说话,但是诗人可以感受到山里边传来仿佛人语的声音。接着:“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返景”是落日的馀辉,也就是太阳快要沉下去时反射回来的日光。他说:反射回来的日光照到深林之中;山石上长满青苔,所以那日光又照在青苔之上。这两句写的是寂静之中的一点动态,暮色之中的一点亮光,就是我刚才说的:突然间使你的内心有一种感动和警醒。这个很难说,也很难表达,但王维却把它很微妙地传达出来了。

  在王维的诗作中,五言诗比七言诗写得好,绝句比长篇写得好。因为王维是以感觉取胜的诗人,而感觉都是刹那间的直觉,你不能把它扩展。因此,王维的诗在思想感情方面就缺少了一种深度和广度。

  最受诟病的可能是王维的《与魏居士书》。

  王维说【陶渊明】 “是屡乞而多惭也”,如果你常常贫穷,总要跟人家乞食,这不是要有很多惭愧吗?“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假如当年你去见一见那个督邮,给他拍拍马屁,送点礼,你现在就可以平平安安地享用国家给你的田地,而且有数顷之多。你根本用不着亲自去种地,就会有吃不完的粮食,所以“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当初不愿做一件惭愧的事情,结果却是常常乞食,终身惭愧。

  像这样的话,完全是狡辩,完全是混淆是非!要知道一个人贫穷不是耻辱,穷得没有饭吃跟人乞食也不是耻辱,这虽然有时令人感到惭愧,但这与出卖自己的品格,跟那些贪赃枉法的小人同流合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耻辱,难道王维就没有一点愧疚之处?他年轻时来到长安,曾得到张九龄的推荐,后来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被贬到荆州,尽管王维同情张九龄,但他并没有辞官;不但没有辞官,他还曾写诗赞美李林甫。可是,你如果真的说他不分忠奸善恶也不对,因为他不曾真正和李林甫合作,一齐做贪赃枉法的事情。李林甫上台后,唐朝的政治日益腐败,最后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当时,杜甫为天下的安危有多少忧虑,而王维没有一首反映安史之乱的诗歌。安史之乱平定后,肃宗封他做了太子中允,你看他写的那篇谢表,他也惭愧,也有很多的矛盾和痛苦,可是他并没有把这种感情写在诗歌中表现出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