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呼伦贝尔城》经典观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呼伦贝尔城》经典观后感有感

2020-05-07 22:43: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呼伦贝尔城》经典观后感有感

  《呼伦贝尔城》是一部由涂们执导,萨仁高娃 / 阿尔德那 / 阿茹娜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呼伦贝尔城》观后感(一):不懂的价值观

  看的资料馆点映,电影里各种悲伤,电影外的我不伤悲

  只说三个疑问吧:

  1.生双胞胎的那位女子,如果能在驿站活,又为什么非要回呼伦贝尔死?这一点上,不理解导演价值观。

  2.归途中,有的是没怀孕的女子,非得怀孕的去取冰?导致孕妇流产,剧情需要

  3.不能生了孩子再回去,必须得怀孕时回?一年多都过去了,还在乎多半载?

  《呼伦贝尔城》观后感(二):索伦平沙俄,土尔扈特回归,锡伯西迁,与额尔古纳河有关的一小段小众民族

  #呼伦贝尔城# 100年前沙俄入侵东北边疆,清政府看重索伦四部(鄂温克、鄂伦春、、巴虎蒙古、达斡尔)骁勇善战强征年轻勇士戍边,致使呼伦贝尔城沦为“孺妇孤寡”之城,影片以这个背景展开讲述了诰命夫人带领妇女前去战场“取孩子”的故事,相比同类民族题材电影如《红河谷》、《嘎达梅林》,导演避开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视角,将战场上的浴血奋战转成了女人延续血脉所作的牺牲和斗争,在人丁不旺、民族断根的危亡之际,取孩子如此合理,但在制作上还是有很大硬伤,用不太丰满人物角色来撑起整个民族的性格未免有些牵强,用长生天、萨满仪式交待人物的命运有些单薄,用高饱和色调重度渲染婴孩场景甚至用男孩女孩代指呼伦+贝尔诠释“呼伦贝尔城”寓意今低生育时代未免让人产生对二胎的联想......特别是在大学生电影节上映,是为了试探民意吗?不过对于喜欢研究民族史的筒子来说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尤其是看完《额尔古纳河》后对游牧民生一丝敬意,100年后他们放下猎枪、下了马背接受汉化何尝不是一种牺牲,一种对影片所阐述的延续血脉、生生不息的决裂;另外演员都是鄂温克族和蒙古族出身,套马,摔马,驱赶勒勒车等细节也很真实,特别是男主酷似主演《红河谷》的邵兵[调皮]

  《呼伦贝尔城》观后感(三):老演员、新导演,感受涂们的那份民族气节

  导演涂们,一个既熟悉陌生名字,熟悉他演员的身份,从央视版《笑傲江湖》中的左冷禅,再到《鹿鼎记》中的吴三桂,更熟他的“可汗”形象,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的成吉思汗,到《王昭君》中的呼韩邪大单于,再到《贞观长歌》中的颉利可汗,一个个与草原民族文化相关影视剧中的王公贵族,最为熟悉的还应是电影《老兽》中的那个“老混蛋”,并且凭借此角色获得2017年第54届台北金马奖的最佳男主角,然而作为导演身份,由他编剧并执导《呼伦贝尔城》,对于喜爱他的观众而言,又有些陌生。

  电影《呼伦贝尔城》是涂们的导演处女作,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一段最早被称为“战斗民族”的鄂温克族,有关“亡存绝续”的传奇故事。几百年前的清朝时期,当时还被称为索伦部的鄂温克族群男人们,为了保卫祖国疆土,出征边疆补营,族群所在呼伦贝尔城只有些老人、妇女和小孩留守,前线时有传来战士们阵亡的消息,眼看着族内人口急剧下降,在萨仁高娃饰演的诰命夫人那丹的带领下,索伦部的妇女们长途跋涉,前往边疆军营,为部落的繁衍生息抛洒热血。

  影片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出发,并没有过多的直接表现战场上的残忍,而是将镜头聚焦在一个个充满民族大义的妇女身上,通过她们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侧面的反映出战争所带来的残酷,突出了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片中这些保卫国英雄背后的英雄,对爱情的渴望,对生命的态度,对誓言的承诺以及对战争的无奈,对于后人来说都应该去铭记,更能深深的感受到,本身就是呼伦贝尔人的涂们,对于家乡民族的那份情感,内心中的那份民族气节。

  这部民族题材的影片,将草原文化以如诗如画的优美影像贯穿着全片,演员们娴熟的骑马技能,通过套马、摔马等情节展现出别样的草原风情,首次作为导演,在细节方面把控的很是严谨,蒙古包是鄂温克族的“柳条包”,首尾呼应的神秘“萨满”求神仪式,还有充满鄂温克族特色服装、帽子、头饰等等,尤其在那首节奏欢快的鄂温克族歌曲《鄂呼兰、德呼兰》旋律下,有如身临其境一般。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涂们,今年带着自己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呼伦贝尔城》参加了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得了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影片的提名和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新人导演奖,片中在战争的背景下,不仅弘扬了鄂温克族的坚韧文化和民族精神,且书写出一部战斗民族铸成的草原不朽传奇,也是一部记载着草原民族文化的史诗,片中诰命夫人那丹的壮举,至今还在总人口只有三万余人的鄂温克人民心中传颂。

  《呼伦贝尔城》观后感(四):家和血脉传承的意义大于生命

  看电影《呼伦贝尔城》,给观者的最大感受就是,稳!导演的叙事手法,足够纯熟,在饱和的色调与满眼的大草原四季变迁的唯美画面里,鄂温克族人的生离死别,看得让人平静中心绪难平,甚至澎湃起伏。老爷子涂们在表演上已然用金马影帝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的水准。此番在拍摄自己家乡历史和文化故事的同时,更展现出了他对电影叙事形式之于历史题材的重要性。

  鄂温克族,作为当时大清国索伦四部之首,深受重视。但连年的支边(作战)已然让呼伦贝尔城近乎变成了只有老幼妇孺的“空城”。于是,为了鄂温克族血脉传承,为了呼伦贝尔城这个大家,诰命夫人率领全城妇女,踏上了去前线军营求子的漫漫征程……

  全片充满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包括萨满祭祀,鄂温克人对于长生天的崇敬,以及传统的母系社会的影子,等等鄂温克族的传统文化,几乎都在影片中得到或多或少都展现。特别是导演对于母亲对于全家乃至全族人的重要地位更给予了很详尽的描写。蒙古族女演员萨仁高娃也给出了极其专业和正统的表演,影片第一幕率全家乃至全城老小在城门口迎接丈夫棺椁回家的那一场戏,不仅表现出诰命夫人教子有方,尤其是手捧丈夫的战袍和头盔垂泪悲切的长镜头,足见演员的水准和导演的自信。也从此奠定了全片厚重与沉稳的基调。

  其实,在电影中对人物“七情六欲”乃至生离死别的细致描写,才最能生动和鲜活地表现出一个人一个族群甚至是一座城的特色与特质。导演涂们不止是把控住了诸多细节和情感的爆发处,更以几处超现实以及颇带温情和浪漫色彩的艺术手法,展现出鄂温克年轻人的爱,老年人顾家,以及女人们或者说母性对于整个鄂温克族的重要性以及无所不为无所不牺牲的伟大精神。

  生命诚然很重要,但当全族面临传承危机的时刻,女性们的重任和独立精神便引领出了鄂温克文化与民族性内涵中最内核最硬核的部分。因为相比于男人们血洒疆场、保家卫国的惨烈牺牲,女人们为了延续血脉而默默的付出情感甚至更加孱弱的生命,则显得意义深长。

  在导演涂们的镜头下,在绝对扎实的剧本中,尽管是绝对的主人公和主要角色们都很少有过多的对白,完全要靠导演精心设置的情节和独到又扎实的镜头语言来完成叙事,起到表情达意的效果。从间或出现的萨满祭祀的场景,到几处恰到好处的蒙太奇对于情节以及主人公们遭遇的原委交待,都极其顺畅而清晰可见。这也恰恰反映出了鄂温克族本就不善言辞,一切都靠行动,以及以坚韧的意志来引导行事,就像他们心目中的“长生天”,永远都在默默地引导着他们向着太阳向着家在进发!

  影片结尾处,带着下一代,带着爱和希望,历经生死考验回到呼伦贝尔城回到家的女人们,幸福的笑溢满沧桑的面庞,像天边的霞,更像前线奋战的男人们思念的目光……

  《呼伦贝尔城》观后感(五):值得奉上最诚挚的敬仰

  电影《呼伦贝尔城》让人欣喜,因为它让人看到了涂们这个人的气度,身上那股从容不迫的狠劲儿。

  作为演员,涂们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几度在影视作品中出演成吉思汗,主演的电影《悲情布鲁克》当年曾轰动一时,2017年更是凭借电影《老兽》拿下最佳男主角。《呼伦贝尔城》是涂们第一次以导演的身份创作电影,他没有选择都市题材,也没有从爱情片、喜剧片入手,而是聚焦在本民族的历史故事中,拍摄了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大片,足见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迎着困难奔跑的精神更是令人钦佩。“硬汉”当导演自是特立独行,首部导演处女作就是“硬核”表现,还凭借这部电影获得2919年上影节最受传媒关注新人导演。

  “涂们导演用油画般的影像、质朴深情的叙事、全新的角度表达了中国民族勇于创造命运的顽强精神。人物塑造雄浑大气,情感表达细腻真挚,兼有力度与柔情,将观影者带入心灵史的旅程。”颁奖礼上评委会对涂们的荣誉词既是对他的肯定,更是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概括。

  涂们导演是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的鄂温克族人。这是一个现有3万多人口,世界上最早被称为战斗民族的族群。鄂温克族在清朝时被称为索伦部,骁勇善战的民族自是历来外部战争的主力军。清末时,鄂温克族男人都上了战场,只留下老人、妇人和小孩着城里,常年不归的勇士们造成民族人口急剧下降。大将军遗孀那丹果断决定,带着草原上的女人们去遥远的战场,肩负着民族血脉延续的使命。长途跋涉历经苦难,他们历经四季才与勇士们会合,也亲眼见证目睹了牺牲和流血。而那些怀孕成功的女人们也面临着医疗条件落后生育全凭天意的命运,甚至赌上性命。

  这段发生在草原上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但是通过电影感受那个年代鄂温克族生命的韧性,依旧热泪盈眶。《呼伦贝尔城》描绘出鄂温克族的历史与文化,表现了鄂温克族女性为民族繁衍做出的努力与牺牲,再现了呼伦贝尔城的由来,饱含深情地展现了少数民族的家国大爱。

  可以说,这是一部你意料之外的电影。作为民族题材电影,《呼伦贝尔城》看似围绕战场,却始终把着眼点放在战争中女人的身上。用战争背后的角度去展现战争的残酷。民族题材是复杂的话题,更是艺术表现的富矿。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几处台词提到了“长生天”,这是因为蒙古民族的萨满教崇拜蓝天,在蒙古人的心中“长生天”就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蒙古人赋予它以极大的神力。鄂温克族对于“长生天”的信仰贯穿始终,几处萨满的镜头也为人物命运增添了神秘和厚重。

  直逼心灵感受的是,电影中的长途跋涉场景不仅没有单调,反而几处场景处理都各有不同,足以看出主创的用心,也让观众接收到对于历史的震撼。

  电影本身所展现出来的宏大叙事和热血情节,为“呼伦贝尔城”抹上一道光辉。当我们看到深明大义的女人们为了民族血脉延续不惜一切的震撼画面时,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奉上最诚挚的敬仰。

  《呼伦贝尔城》观后感(六):一座信仰之城,一次生存之程

  观影《呼伦贝尔城》,有两个人,让战台烽倍感惊喜,其一是本片的导演,就是凭借《老兽》获得金马影帝的老戏骨涂们,其二是本片的主演,久违了的著名演员萨仁高娃。

  虽然是年近花甲,首执导筒,但对于涂们而言,电影《呼伦贝尔城》却是为祖先立传,意义非常。毕竟,这是一部讲述鄂温克族繁衍生息的影片,而涂们,又是不折不扣的鄂温克族人,能够将族人传颂至今的“诰命夫人”传承生命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已经不仅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承载了义不容辞的使命,奉上了忠实虔诚的信仰。

  由此,整部《呼伦贝尔城》也始终被一种坚毅和感动所包围,令整个观影过程,都满溢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影片开场,因丈夫的牺牲,而被清朝皇帝封为“诰命夫人”的鄂温克妇女那丹,承担起了呼伦贝尔城的安危存亡,男人们被派去守边打仗,女人们在家劳作,但战乱经年,瘟疫不断,令族内人口急剧下降,于是,那丹想出了率领部族的妇女们前往阵地探亲“取种”的计划,带领部族的女人们,长途跋涉去军营探望丈夫。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听起来似乎都有些荒诞,但若真的了解当年的情境,又不得不为那丹的机智与勇敢点赞。战乱年代,生死都在一念间,唯有活下去,才是唯一的生存法则。即便是“探亲团”到达战场,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妻子与丈夫幸福团聚,有的妻子却要面临生离死别之苦。但不得不说,此一程还是取得了累累的硕果,这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方法,真的十分有效的缓解了鄂温克人的生存危机,也守住了古老的呼伦贝尔城的繁荣昌盛。

  影片起名为《呼伦贝尔城》,不仅因为这里是故事的诞生地,更是因为其所代表的,正是一名叫“呼伦”的姑娘和一名叫“贝尔”的小伙的爱情结晶。而影片也用更多的笔墨,为观众呈现了众多鄂温克女性的勇敢与隐忍,独立与自主,她们的求生欲,正是鄂温克族人在民族秉性上的继承,在民族文化上的传承。

  《呼伦贝尔城》由萨仁高娃、阿尔德那、阿茹娜、余忠、吉日嘎拉等主演,影片的大部分主创,也都是少数民族电影工作者,由此,带来这样一部极具原生态的粗粝风格的影片,广袤的草原,不屈的民族,熊熊的烈火,悠远的号角,能将我们瞬时带入到几百年前的草原边城,同这帮最早被称为战斗民族的鄂温克人一起战斗,生活,跨入历史长河,迈进生命丛林,跪拜于高耸的长生天之前,影片《呼伦贝尔城》成了一座精神坐标,令人感怀。

  辽阔的草原,翱翔的雄鹰,彪悍的边境民族,在既往的影视作品中多有呈现,我们或许并不陌生,但是对于鄂温克人,对于这样一个关乎民族延续的故事,却无疑充满了新意,这里是对生命的敬重,对生存的求索,这是人类得以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般接续至今的根本。时至今日,我国的鄂温克族有三万余人,而诰命夫人当年的壮举,始终在鄂温克人民心中传颂,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呼伦贝尔城》的故事,有源有据,功在当年,泽被至子孙后代,功在鄂温克,泽被整个中华民族。

  《呼伦贝尔城》观后感(七):史诗般的民族颂歌,响彻辽远壮阔的大草原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逐渐成熟扩大,越来越多的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优秀影片与观众见面,此类影片也往往因为文化信仰上的差异,从而能够带给观众种种神秘感,满足部分猎奇心理,由涂们编剧并导演的电影《呼伦贝尔城》,就是一部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影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还原了内蒙古地区鄂温克族的生存方式与民族信仰,将一段在族群中传颂了几百年的传奇故事,呈现给大家。

  涂们这个名字,更多观众还应该是熟悉他所出演的影视剧,曾塑造过很多经典角色,《鹿鼎记》中的吴三桂、《笑傲江湖》中的左冷禅,也是很多与草原题材相关的剧集中王公贵族的专业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的成吉思汗、《贞观长歌》中的颉利可汗、《王昭君》中的呼韩邪大单于,并且凭借《老兽》中的一个怪老头,获得2017年第54届台北金马奖的最佳男主角,但已经年近6旬的涂们,并没有停步在当下的荣耀之前,转型为导演,执导自己的电影处女作。

  因为涂们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本身是鄂温克族,所以这部表现该民族文化的影片《呼伦贝尔城》,由他来执导再合适不过了,片中的故事发生在几百年前的清朝,当时朝廷派出索伦部将士奔赴西北边疆补营,消灭匪患,男人们去前线打仗,只有一些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守族群所在呼伦贝尔城,然而残酷的战争无法避免,几年间接连从前线传来将士阵亡的消息,为了部落的繁衍生息,由萨仁高娃饰演的诰命夫人那丹,决定带领索伦部妇女们历尽艰险前往战争前线军营“取孩子”。

  可以说,导演涂们的表现手法独具匠心,并没有直接用影像呈现战争的残酷,而是避开激烈的厮杀场面,将视点聚焦在英雄背后的女性身上,用一种温情的描述,将女人在战争背后的无奈与渴望的心态,细腻的诠释,以女性独特视角来表现战争,彰显了她们的牺牲与奉献的精神,以及民族繁衍的独特使命,间接地折射出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痛苦,凸显出民族英雄的存在,不但是血战沙场的勇士,还包括诰命夫人和族群中的其他女性,将母爱、情爱、友爱从不同的角度呈现,感动人心。

  在这样一部表现自己家乡风情的影片中,可以感受到导演涂们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从小在马背上成长的他,也在片展现了大量的套马、摔马等马背文化,演员们娴熟的驾驭技能,一匹匹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之上,带给观众别样的草原风情,鄂温克族特有的“柳条包”(蒙古包的一种),贯穿整片的长生天祈福,前后呼应的萨满仪式,还有极富民族特色服饰、衣帽、靴子等等,通过这些细节,让更过人了解了鄂温克族文化。

  电影《呼伦贝尔城》作为涂们的首部导演作品,也得到业内各方的肯定,在今年的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影片获得了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影片的提名和最受传媒关注新人导演奖,片中富有层次的故事架构,所彰显出的民族情怀,让观众更深的了解到鄂温克族,导演用诚心书写出史诗般的民族赞歌,响彻在辽远壮阔的大草原。

  《呼伦贝尔城》观后感(八):“老兽”涂们的草原信仰和赤子之心

  涂们,是一位老演员,他的作品一直深入人心,凭借《老兽》夺得了金马影帝让其在业界名声大震,但做为导演,他还是一个新人,首部执导的作品《呼伦贝尔城》也引发了观众的广泛热议。

  涂门是鄂温克族,生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一定从小就对草原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他的首部导演作品并没有选择都市题材,也没有从爱情片、喜剧片入手,而是聚焦在本民族的历史故事,拍摄了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大片,因此可见他对草原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多么特殊的信仰。“硬汉”当导演自是特立独行,首部导演处女作《呼伦贝尔城》就是“硬核”表现,还凭借这部电影获得2019年上影节最受传媒关注新人导演。

  《呼伦贝尔城》讲述了清朝年间,为了抵御外侵,以鄂温克族为主的索伦部青壮年男子都被派往西北边疆戍边,且一走数年,呼伦贝尔城中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小孩。战乱经年,族内人口急剧下降,传宗接代已成大问题。为了种族的繁衍生息,诰命夫人那丹(萨仁高娃饰)毅然带领一群索伦部适育妇女前往战争前线“取孩子”,由此展开了一段意义非凡的特殊征程……

  民族题材电影其实也很常见,但“老兽”涂们导演的这部作品却很不同,它没有像以往的民族电影那样用波澜壮阔的语调重述本民族的英雄史诗,《呼伦贝尔城》的着眼点却不在战场,反而放在战争中部落女人的身上。用战争背后的角度去展现战争的残酷,女人们长途跋涉奔赴战场,为的是生命的延续。将惯常的男人们浴血沙场,变成了女人为延续血脉所做的牺牲。用草原上留守的女人,才展现草原性格和草原精神,另辟蹊径般的展现了草原上战争的残酷性。

  没有战场并不代表不够整个草原所面临的险境,没有战争也并不代表草原的汉子不够勇猛,只是当观众们看厌对于古代战争里英雄驰骋挥斥方遒的描绘之后,这种对于人性幽微处的描绘,和对角色面孔的清晰刻画,也就显得格外新。一个部落的繁衍,离不开伟大的母亲,而诰命夫人那丹就是这样一个最为优秀的代表,通过她的举动,让人看到了鄂温克女性的魅力。鄂温克族是世界上最早被称为战斗民族的族群,几乎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所有比较大的抵御外侵的战争,出了非常多的英雄,而战斗民族的女人,同样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践行着最为可歌可泣的女性魅力。这就是这位导演新人的用心之处,突破以往,但赤子之心犹在。

  草原人民的绝对信仰“长生天”贯彻始终,一方面让人物变的更加厚重,另一方面又突出了草原人民对信仰的绝对虔诚。从出走呼伦贝尔城,到带着生命的延续回归,从生命之终再到生命之始的循环,也在彰显着女性的伟大。男人当兵远征御敌,妇女老人孩子留守家园,但随着战事时间的拉长,鄂温克族也面临着繁衍生息的难题。于是,在萨仁高娃饰演的诰命夫人那丹的率领下,鄂温克妇女们历经艰辛来到了前线,与自己的丈夫上演了团聚又分离的情感戏码,最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呼伦贝尔城……

  老人,影帝,导演新人,让“老兽”涂们名字前面有了更多的定语,但这位老新人对草原信仰的那颗赤子之心足以让所有观众感动。

  《呼伦贝尔城》观后感(九):《呼伦贝尔城》:从女性视角深度揭示战争之殇

  文/张建雄

  少数民族史诗电影《呼伦贝尔城》用原生态的方式讲述了呼伦贝尔建城的一段历史,着重突出鄂温克族的英雄情结,特别是以诰命夫人(萨仁高娃饰演)为代表的妇女们在特定战争背景下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维护了这个种族的延续,维护了整个民族的尊严,从女性视角深度揭示战争之殇,电影质感如泣如诉、如诗如画,韵味悠长。《呼伦贝尔城》是影帝涂们的导演处女作,涂们是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新人导演奖、第11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演员奖得主,三十余年的演员生涯,涂们塑造了诸多经典角色,譬如《老兽》中的老杨、《告别》中身患绝症的父亲等等。

  影片《呼伦贝尔城》由萨仁高娃、余忠、阿茹娜等主演,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清朝末年鄂温克族人传承生命与民族的故事。影片的最大主题是揭示战争之殇,影片中的女主角那丹(萨仁高娃饰)讲了好多次的经典台词“战争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凸显了“止战、和平”这一主题,战争让鄂温克族的男人们流血、肢体残却甚至牺牲生命, 战争让鄂温克族的女人们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守护家园、放牧、照顾孩子老人……长期的征战使鄂温克族内男丁数量急剧下降,繁衍子嗣面临危机,族中的诰命夫人那丹决心带族中妇女前往军营,让民族血脉生生不息。

  作为民族题材电影,电影里面文化内涵形象的展示独特、新鲜,草原民族对“长生天”的信仰贯彻全片,神秘的萨满仪式极具民族特色,人物的命运也因此增添了一丝厚重。辽阔草原上“长生天”的滋养,呼伦贝尔城的姑娘小伙浪漫、真诚、奔放,他们对待爱情忠贞不渝,也把生育作为神圣的使命。

  影片中的萨雷和伊兰别正是这样一对忠贞不渝的情侣,他们青梅竹马,长大之后却被乱点鸳鸯,勇敢追求爱情的萨雷跟好兄弟一起去抢亲,并且用自己的财产安抚情敌一家之后最终和心爱的姑娘结成连理。刚成婚不久就因战争被迫两地分居。在“取孩子”的路上伊兰别不幸染上风寒,为了不连累大家,她和几个妇女主动脱离大队伍,误以为妻子已不在人世的萨雷悲痛万分,死里逃生的伊兰别与萨雷相拥的一幕唯美感人,而生下双胞胎之后不幸离世的伊兰别犹如天使完成自己的使命之后飘然而去,从出走呼伦贝尔城,到带着生命的延续回归,从生命之终再到生命之始的循环,彰显着女性的伟大。作为一个勇士,无论他是丈夫或是儿子,他都可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战死即是英雄,回归即是凯旋。但妇女不是,面对丈夫或儿子的牺牲,苦难只能由女人独自承受。她们送丈夫从军,送儿子从军,留下来的所有一切则自己承担,她们所承受的痛苦是悄无声息的、不断渗透的、隐忍的,也是不为人知的。

  涂们执导的《呼伦贝尔城》整个影片镜头通体欢畅淋漓,画面非常精致,演员的表演自然流畅。影片角色塑造立体,细致刻画人性,着重表现鄂温克族人尊重生命的崇高品质,非常打动人,高质量的创作让涂们的电影处女作获得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影片提名,导演涂们也凭借此片获最受传媒关注新人导演。

  《呼伦贝尔城》观后感(十):战争中的这群女性坚强到难以置信,她们在用生命完成一次远征

  历史是由每个经历过的人来构成的,虽然二十四史中记录的多是帝王将相,但我们的历史中却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故事。

  鄂温克族演员涂们凭借出色的演技获得多个影帝奖杯,这一次她转型做导演完成了民族史诗《呼伦贝尔城》,这部影片对准的就是历史中的平凡人物——士兵和女人,男人保家卫国,女人养家传宗,这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在清朝,很多事情做起来却比登天还难。

  电影就应该具有现实意义,给观众展现不熟悉的历史和人物,让更多的观众对中华的历史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呼伦贝尔城》讴歌的就是鄂温克族的一群勇敢女性,她们为了家、为了国而奋不顾身,远走边疆和鄂温克族的男儿们团聚,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努力护卫边疆,也是为了让鄂温克族的血脉延续。

  《呼伦贝尔城》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当时因为西北边塞匪患猖獗,鄂温克族的男丁被征调去边疆护卫。当时从军可没有休假探亲一说,边关战事吃紧,几年回不了家也是常事。或者,回来了也是尸骨运回;又或者,是战死之后被传令嘉奖,人是回不来了。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绝不是一句抒发情怀的古诗,而是精准描写了战争的残酷。

  影片中,鄂温克族的老爷就已经战死,朝廷嘉奖了她的夫人那丹,册封她为诰命夫人,这在古代是很高的荣耀,并且还享有朝廷俸禄。但这种嘉奖却也是丈夫的战死换来的,那丹夫人心中的悲痛不言而喻。

  涂们导演选择这个故事是想讴歌鄂温克族的女性,是她们的勇敢和无畏让鄂温克族的血脉延续。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前行的不易。

  那丹夫人成了寡妇,她已经很悲痛了,但是,虽然部落里男丁越来越稀少,战死的男丁越来越多,部落里只剩下老人、女人,小孩都越来越少。那丹夫人意识到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不想办法,他们鄂温克族距离消亡也就不远了。

  所以,那丹夫人决定带来女人们奔赴边疆寻亲,让女人们和同族人成亲,为血脉的延续做出努力,同时也是为了让男人们放心驻守边疆,不再有后顾之忧。

  这是一种非常悲壮的选择,边疆战乱频繁,远在千里,可以平安到达吗?可以平安归来吗?在古代,这就是一场远征,艰难之处远非今天的人可以想象。

  涂们导演讲述的这个故事悲壮、曲折、惨烈,但也能在片中看到爱和希望,在苍凉的西北边疆,这样一群女人用自己的勇敢让鄂温克族血脉延续,这是一个民族的史诗。

  ��&���m�(�e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