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乡关何处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乡关何处读后感锦集

2022-03-27 03:34: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乡关何处读后感锦集

  《乡关何处》是一本由也夫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关何处》精选点评:

  ●文笔好 作者对短篇的布局很在行 别人的故事虽然很难嫁接 但也能历历在目 比较痛苦… 哎 也想回到故乡

  ●补?之前的没了?

  ●书的文字不错,很多比喻很有意思,但因为这本书有点悲凉凄苦的基调,所以那些比喻虽好,也是苦味比较重的,特别是前面几篇;作者写字也比较用力,虽然还算不上诘屈聱牙,但不认得的生僻字也不少;由于故事很苦,再在这种明显锤炼过的用辞和比喻下,看得就有些审美疲劳。其实在那个大时代下,大多数人过得都算苦,作者偏偏又特别着墨于苦与惨…… 除了苦以外,有些人的有些事,从三观上来讲,并不是全是“正”的,作者反倒是以一种平淡近乎“夸赞”的语调去写,好像这些习性这些作为,只是“特立独行”,只是性格与众不同,这点让我比较难以苟同。前面多篇写别人,大概觉得都是至亲密友,所以用了很多“最”级别的词,到最后写自己,反倒比较合宜,让人读下来觉得更舒服一些。

  ●在大时代背景下求生活的小人物们,各有各的故事,如果不被作者记录下来,就真的如浮萍一过而逝了。

  ●补标

  ●阅读他人的故事才能获得同理心,才更能懂得将心比心,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里装着重洋,流出的也只是两颗眼泪

  ●有些唏嘘,不管是现实世界还是书里人物曾经遭受的命运。

  《乡关何处》读后感(一):记性不好,怕忘记了。

  通篇我只看到了一个词——尊严。 时代给普通人带来的伤痛,一辈子难以忘记。为了尊严活着,为了尊严赴死。总觉得是在看七八十年代的文字,有疏离感的同时又有些亲切感,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一些上山下乡的小说。这本来是那个时代的人才应该有深刻感触的文字,为什么我看起来却如此有共鸣。 如果要有如此沉重的家族经历才能换来这般文字,那我宁可不要。 岁月,把苦难爱情美好丑恶全都绞在一起再一刀切断,纵你有千般不舍,也是万难回看了。 有一些文字,在你没有注意的时候,已经消失于网络,只留下搜索引擎上只言片语的快照,点进去看到的是404。没有人在意的,是的,在意的人也会很快忘记的,我们人世的无常不会因了这些文字有丝毫变化,即便起了几朵涟漪,也花儿般飘散了。古老的民族延续至今,靠的就是我们血液里的淡忘。但那涟漪的波纹终会到了一个所在,又带着原始的记忆漾回来。只是那时,又是何时。

  《乡关何处》读后感(三):荡气回肠的颠沛岁月

  任何掩卷之后的深思,能够一口去读完的顺畅,却会偶尔斟酌于他的文字了。话说,都是汉字组合而已,不同的组合,便会有不同的韵味,不同的气势,不同的感觉。

  在《乡关何处》里,的确读到了非同一般的感受,这种文字体验是独特的,是干练的,是简短的,却又是有力量的。刘镇西妻子的落魄和生命的悲剧。王七婆的多彩人生。多少都是惹人回味的吧!也是这样的回味,值得反复咂摸。

  看到过沉沦,看到过底层。而那些人世间的真善美,那些因为岁月遮蔽起来的美好,无疑都是需要不断挖掘出来的吧!而这或许是赋予故乡的价值。

  有故乡的人是幸运的。

  《乡关何处》读后感(四):锋刃虽利,可傲霜雪,难解国情

  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 个人收藏 翻了三遍 保存的还不错九五成新

  序 尘世中的挽歌/章诒和

  2.坟灯——关于外婆的点滴回忆

  3.组织后的命运——大伯的革命与爱情

  4.生于末世运偏消——幺叔的故事

  5.别梦依稀咒逝川——悼亡友如波兄

  6.大水井的守望者

  7.瞎子哥

  8.畸人刘镇西

  9.幽人苏家桥

  10.烈士王七婆

  11.流放的书斋

  12.故乡·故人·故事——关于拙著几种的注脚并答谢天下同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