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家庭的觉醒》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家庭的觉醒》读后感1000字

2020-05-20 23: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家庭的觉醒》读后感1000字

  《庭的觉醒》是一本由【美】沙法丽·萨巴瑞/著著作,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青豆书坊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80元,页数:3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家庭的觉醒》读后感(一):觉醒让我们和孩子一成长

  《家庭的觉醒》是印度裔美国籍沙法丽·萨巴瑞博士畅销书父母的觉醒》、《父母的觉醒2》以来的又一新作。沙法丽·萨巴瑞是家庭动力个人发展方面专家,并在纽约开设有私人诊所,在世界各地举办研讨会,并在TED、凯洛格商学院及各大公司、学校家长团队发表演讲奥普拉·温弗瑞称赞,“萨巴瑞博士的观点绝对革命性的”。

  《家庭的觉醒》从心理学角度向我们深入分析传统教育孩子存在误区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如何不经意地便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阻碍甚至是破坏作用,最后,萨巴瑞博士通过让我们了解自身的反应机制的运作,为我们新的教养技巧提出建设性指导方案

  萨巴瑞博士结合自己从事心理咨询以来的经验,引用现实生活中常见子女教育存在的冲突案例,让我们更直观亲子之间的纠结矛盾引导我们寻找到最佳解决途径

  传统的教育方式,无论是或“望子成龙”或养儿防老出发点,还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手段从心层面来说,都是父母迷失自我的表现。更别提对子反抗时,很可能脱口而出的“我们都是为你好”,“我是你老子,还能害你吗?”当然,随着理学研究发展,育儿观念转变提升,我们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认识到自身教育方式的不足,开始重视育儿方式的选择。但,更多的现实情况是:当我们因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我们抓狂了,当孩子拿着手机足足玩了两个小时游戏时,我们崩溃了。于是,我们再一次发誓,以后一定要怀着一颗温柔的心,保有一颗理智头脑对待孩子。

  众多的父母为自己的烦恼找个释怀说法:这孩子是来讨的,是我上辈子欠他/她的。可是,这说法有道理吗?答案是:没道理!若非论上辈子到底是谁欠谁的,我看,是孩子欠你的更有道理。当我们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的抓狂,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们内心恐惧?是恐惧,埋藏在我们内心的恐惧,基于我们童年经历和原生家庭带来的恐惧。这恐惧对我们长大成人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也限制了我们体验圆满人生让我们将真我掩盖起来,不敢示人。

  而孩子,常被看成是我们生命延续,对我们来说,有着他人无可替代的作用。正如,“之深,责之切”,我们将孩子的成功与否,快乐与否,等同于自己的,我们和孩子纠缠在一起,没有清晰的界限。萨巴瑞博士在书中,指出,孩子的问题,便是父母的问题。从孩子身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么是暂时的,要么就是无效的。而从自身寻找,才能找到彻底改善和孩子关系的良方,更能将迷失已久的真我寻回。

  犹如俄罗斯套娃,为了生存,我们从小到大往自己身上套了无数个套娃,来掩藏那个容易受伤的木质娃娃。这无数个套娃,就像是我们一层层的虚伪的人格,它们虽然让我们生存下来,但却阻碍了我们真正的成长。而孩子,是来帮助我们揭下这虚伪人格面具的人,来帮助我们寻找到真我,活出真实的人生。遇到亲子问题,停下来,静默,看向自身,经历这个过程或许是痛苦的,它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因为它值得。

  《家庭的觉醒》读后感(二):爱的名义≠我管你都是为你好,别把控制错当关心

  母亲节,当家里的小男孩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在我脸边“吧唧吧唧”地猛亲好几口的时候,我承认我心里简直比吃了蜜还甜。

  不过,当父母的都知道,并不是每个时刻都能享受到这种母慈子孝的待遇。比如小男孩不想写作业的时候,不听话还顶嘴的时候,偷偷地藏起自己的小秘密的时候,我这个老母亲,要么心中有一股莫名之火在燃烧,要么觉得有淡淡的失落感萦绕。

  到底什么样的妈妈才是好妈妈呢?我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而看到临床心理学博士沙法丽·萨巴瑞的这本《家庭的觉醒》,突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本书从多个维度探讨了亲子教育的问题,并把关注的焦点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孩子”转移到“我们应该如何同孩子一起成长”上,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在为人父母这条路上,经常做出的错误选择。

1.爱的名义≠我管你都是为你好,重新找回妈妈的力量

  电视剧《小欢喜》中,小陶虹扮演的妈妈宋倩,就像是无数个普通的母亲。她们几乎是围着自己的孩子在打转,对孩子的爱只多不少。

  尽管如此,这样的妈妈却似乎是不受欢迎的。而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她们喜欢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把关心变成控制,自以为对孩子爱得深,却不知道自己爱错了方式。

  在这本《家庭的觉醒》中就指出,这种做法往往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隔阂的罪魁祸首。别说孩子感觉不到你的关心,更有甚者,孩子会在这种命令式的控制中,爆发出强烈的埋怨。

  想让孩子变得更好没有错,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孩子有着独立的自我,他们没有义务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合格的父母应该是孩子背后的森林,是孩子遇到困难时的导航,甚至是孩子想要倾诉的朋友,唯独不应该是孩子的遥控器。

2.想帮孩子寻找快乐,却挡住了孩子的快乐

  “快乐成长”提了很多年,但什么才是孩子的快乐,我们站在父母的立场中,其实很难准确地定义这份快乐的含义。

  你觉得孩子写作业累了苦了,你怎么知道孩子就不会感受到完成题目的成就感?你觉得玩泥巴脏兮兮的孩子一定不喜欢,你却不知道孩子盼星星盼月亮就想在海边堆城堡。

  作者沙法丽·萨巴瑞告诉我们,孩子的快乐往往来自于生活本身,大人才会用匮乏的眼光追求快乐。

  历经生活的风雨,我们习惯了把注意力放在我们没有得到的东西上,小小的不如意就会让我们的快乐大打折扣。但这些对孩子来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问题,他们哭过之后,很快就雨过天晴。

  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试图去插手孩子的生活,孩子可能反而因此错过生活的体验,错过感受快乐的瞬间,也错过让内心强大起来的必经之路。

  孩子在成长,我们做父母的何尝不是在成长?读完《家庭的觉醒》,也许我们会慢慢了解,原来当好父母,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家庭的觉醒》读后感(三):真正了解了孩子,认清了家长自己,才能迎来家庭的觉醒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诸如“打是亲骂是爱”“狼爸虎妈”等现象,在中国还是占有一定的市场,有些家长认为,孩子需要管教,不然容易迷失方向,从而走上歧途。

  可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会在青春期的时候,选择叛逆?而在长大成人之后,跟控制型的父母越走越远呢?根子上就是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的管教,实际上严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造成了压抑和伤害,从而在孩子有能力进行反抗的时候,会迅速爆发出来。

  笔者最近在看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家庭教育专家沙法丽•萨巴瑞所著《家庭的觉醒》,里面对父母的固有观念,提出了颠覆性的改变"我们越觉醒,离孩子的心便越近,也越能给孩子温柔而有力的教养。“

  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迎来真正的家庭觉醒呢?笔者在通读全书之后,有了以下三点思考。

  第一,走出固有思维,倾听孩子心声

  前面笔者已经说过,在中国育儿历史的大环境下,很多家长信奉的是“严父慈母”或“严母慈父”式教育,也就是父母两边配合,从软硬两手把孩子牢牢抓住。

  作为家长来说,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孩子可能会对严厉的家长有所抵触,但他对相对宽容的家长却可以保持接受,这样孩子就会被家长包围着。

  这样做的目的,是一个道德制高点的问题,也就是父母无私的爱,说到底是对孩子无限的关心,但笔者想对这些父母说的是,做成这样真的还是关心吗?恐怕已经变成对孩子的控制了。

  而在另一个维度上,父母经常会对孩子的活动时间作出限制,比如看书学习多长时间,看电视游戏多长时间,等等,这些时间安排,很多时候伴随着孩子的强烈不满,虽然暂时压制,但潜伏着的爆发是谁都能想象的。

  如果想要打破这种固有思维的束缚,家长需要做的重要一点,就是俯下身子,真正去了解孩子的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他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从而调整家长的做法,进而走向家庭觉醒。

  第二,放弃一个中心,育儿先要育己

  在不少中国家庭里,我们都能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家长们都围着孩子转,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事业,一心扑在孩子身上。

  这似乎并没有错,但造成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就是孩子会觉得自己就是中心,因为家长给他的感觉就是这样;而家长也会强化一种意识:我们都付出这么多了,一定要把孩子管教好,至少也要超过我们。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真的好吗?而家长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真的是完全无私的行为吗?显然都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借用《家庭的觉醒》里的一句话:“欲教养孩子,先教养自己”,能够把教育孩子十分之一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改变就不是一点点,而家庭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第三,爱不是恐惧,父母需要改变

  没有人是天生的家长,都是从孩子开始的,所以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无外两个模版:一是大众传媒上父母的形象,二是自己父母的形象。

  然而,这两种其实都不是家长真实的状态,尤其是原生家庭有问题的家长,更会为此背上沉重的阴影,从而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不自觉地把这些负面情绪展示出来。

  要想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弃幻想,不要想当然地提出一个家长的概念,然后照着那个去做,好家长可不是那么学出来的。

  还有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很怕自己,但他认为这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孩子长大后会理解的,但要真正指出一点的是,这对孩子来说还真不是爱,而是一种恐怖,家庭反而成了孩子想要逃避的地方。

  要培养一个真正自主、独立、坚强和有观察力的孩子,家长必须做出改变,在充分认识孩子的基础上去改变,从而真正实现家庭的觉醒。

  《家庭的觉醒》读后感(四):是什么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结果与意愿相违?

  近日,浙江海宁一位母亲向警方和潮乡救援队下跪的视频截图引起了关注。5月12日傍晚6点半,15岁的初中生小天还没到家,妈妈给老师打电话,老师说早就放学了。意识到小天不见了,老师和妈妈马上向派出所求助。在民警和潮乡救援队的帮助下,当天夜里十一点,救援队队员在一个地洞里找到了小天。失联近六个小时后,见到儿子的刹那,小天妈激动地跪了下来。

  原来,小天用自己的零花钱悄悄买了部手机并带到学校,被老师发现后告诉了家长。因为怕被妈妈凶,放学后小天没敢回家,一直躲在洞里。

  近些年,孩子离家出走的新闻不仅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3月底,珠海一个10岁的小学生,因没完成网课作业被父母批评,一气之下背着书包离家出走大半天。

  身为父母,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希望孩子拥有顺遂幸福的一生,为此操心、忧心、担心,可孩子却越大越不领情,从沉默疏远到愤而出走,是什么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结果与意愿相违?

  《父母的觉醒》作者、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沙法丽·萨巴瑞推出的全新力作《家庭的觉醒》,融汇西方心理学和东方哲学,深入分析了现代父母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将高分、拔尖和融入“好”的圈子,最终拥有高薪工作当成培养孩子的重要目标,在这些期望可能落空的恐惧心理支配下,把控制、批评和纠正当成主要教育方式,造成了对孩子的伤害和亲子关系的隔阂。并提供了实用的引导:通过觉察潜意识中的消极情绪模式,超越为人父母的恐惧和幻想,进入更平静、更有同情心和智慧的状态,培养内心强大而丰盈的孩子。

  作者沙法丽·萨巴瑞,出生于印度,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她早年受东方正念思想的影响,后又将其同西方心理学理论加以融合,形成了有关正念生活与觉醒教育的理念。她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过各类人群,比如亚洲海啸的幸存者、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女性、年老体弱者、企业领袖等。她曾在世界各地举办研讨会,并在各大公司、学校与家长团体发表演讲。东西合璧的特点让她赢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受众。

  浙江海宁的15岁少年小天,因为一部手机而怕得不敢回家,小天妈说,是由于自己经常打骂儿子。父母的焦虑愤怒,看起来是孩子的言行引起的,其实是父母被内心的恐惧驱使,脑海中产生“我的孩子太失败了”、“我不够好,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之类的想法导致。探究这些恐惧,才能摆脱高度保护和易受刺激的状态。

一、9种恐惧,批评责罚教育方式的根源

  1、不被爱的恐惧

  童年时对于被爱、被欣赏、被肯定的渴望得不到满足,成年后要么想方设法追逐它,要么就封闭自己的内心,在表面的爱意之外,拒绝一切更深的爱。

  缺爱带来的恐惧会让家长过分讨好孩子,想以物质来买他们的爱;很难给孩子立规矩;将孩子的自然反抗视为拒人于千里之外;觉得孩子什么都做不好;很容易对孩子动怒。

  2、对冲突的恐惧

  由于家族情绪模式的影响,每当冲突发生时,许多人体验到的都是羞愧、受到惩罚,甚至被遗弃,为免于这些情感的痛苦,便不惜代价来避免冲突。对冲突的恐惧会让家长无法坚持对孩子说不;急于解救陷于困难或与同伴矛盾中的孩子;放任孩子使唤你,到头来又对他心怀怨恨;害怕孩子的激烈情绪,为使他们与痛苦绝缘,对孩子的生活百般控制。

  3、投入的恐惧

  在父母吝于表达爱和认同的家庭长大,成年后出于自我保护无法全身心投入。害怕投入感情会让家长很难用孩子的心态来跟他们玩耍,把集中精神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自然要求看作是一种胁迫。

  4、独立自主的恐惧

  这样的父母成长于必须服从和听话的家庭,同样缺乏边界感,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生活,把他们的不同观点视为背叛,过分依附于孩子。

  5、对于不幸福恐惧

  尽管明白生命历程必然会有高低起落,却对不幸福的人生有巨大忧虑,这样的家长会全力避免不快乐的事情,看到一点儿不愉快的苗头就想要转移或回避,而非面对和处理。会嘲讽孩子的敏感脆弱,无法用同理心对待他们。

  6、觉得自己没用的恐惧

  许多人都在比较中长大,被比下去的时候,长辈让我们更难过,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也同样认为孩子必须在某些方面优于他人,仅仅做自己是远远不够的。

  7、失去控制权的恐惧

  认为好家长必须控制一切,完美主义,把孩子做的每件事都当成自己的事,不给他们犯错并从中学习的机会。

  8、对平凡的恐惧

  以特殊和非凡的才华来定义自己的价值,否则就觉得自己失败,没有安全感。不断强调赢才是最重要的。

  9、对短缺的恐惧

  对短缺的恐惧凌驾于所有恐惧之上,对成功、财富和幸福的定义越来越狭窄,于是孩子的分数、发胖、丢三拉四无一不触发家长对短缺的恐惧,而让他们陷于惶恐。

  当我们意识到孩子是面镜子,让父母看到自己需要成长和成熟的地方,就会将孩子当成独立个体,平等尊重地对待他们,平静而充满智慧地陪伴他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二、全新的教养技巧

  1、从期望到投入

  对孩子的期望,使我们把他们的行为分为“好”的和“坏”的,对“坏”的行为急于实施某种惩罚,而不去了解其背后的原因,思考和启发孩子从中学到什么。

  学了几年围棋的小健,第一次参加升段比赛心情起伏很大。刚开始他很紧张,输了第一局,他眼泪汪汪地对爸爸说,“我不想再下了。”

  爸爸鼓励他不要介意输赢,重要的是跟小伙伴切蹉棋艺。小健回到了赛场上,第二局小胜,他松了一口气,很开心。第三局他输得有点可惜,很沮丧,爸爸安慰他,能够战胜自己的紧张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已经很棒。接下来是否继续,由他决定,升不升段没关系。

  小健想了想,决定坚持到最后,尽管七局四胜,未能升段,爸爸说,能快速调整状态,完成七局比赛,就已经很成功。

  相信过程比结果重要,才能让孩子从关注结果的压力中释放出来,放松专注地在体验中感受和学习。挫败也不再可怕,不过是了解自己不足并总结和提升的机会。

  2、从评判到共情

  每一个行为的都由内心的感受驱使,只有设身处地地与孩子沟通,接纳他们的感受,聆听和重视他们的意愿,才能不把分歧变成争战。

  家有琴童的父母们,每天督促孩子练琴的时段常常会演变成亲子冲突的战场。诉说自己为此付出了多少财力精力和时间,指责孩子不珍惜爸爸妈妈从小渴望却得不到的机会,批评孩子不认真不按老师要求……如果亲自试试跟孩子同样上两个月乐器课,每天坚持20分钟练习,体会其中的不易,再看到孩子练琴拖拉,是否多些理解?

  孩子不好好写作业、不想上学、用零花钱悄悄买手机,不要急于批评和打骂,让孩子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语言或画画表达出来,并分享你童年时类似的感受,告诉他们,想多玩一会儿再写作业,因老师的批评和暂时的落后想逃离学校,看到同伴们都有手机,希望自己和大家一样,这些感受都很正常、自然,帮助孩子探索和面对他的内心世界,然后商讨出解决方案。

  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新的挑战层出不穷,不再仅仅以未来和结果为导向,把目光转向自己,才能跳出恐惧驱使的反应模式。正如书中这首名为《天赐》的诗中所写。天赐希望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他与你对着干,从而你可以学习如何放手;他不听话,从而你可以学会聆听;他有拖延症,从而你可以学会欣赏静止时的美;他老忘事,从而你可以学习摆脱对于事物的依恋;他过度敏感,从而你可以学会理智;他总是心不在焉,从而你可以学会专注;他敢于反抗从而你可以学会打破常规思维;他感到害怕,从而你可以学会相信宇宙的力量。希望 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他使你学会,这一切不是关于孩子,而是关于你自己。

  《家庭的觉醒》读后感(五):虚假自我,是原生家庭带来的最糟糕的遗产

  豆瓣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假如为人父母需要考试,你认为会发生什么故事?

  在这个话题下,很多人回答,那我应该不会出生。

  对于这些人来说,不管他们如今与父母的感情如何,不管他们在其他方面如何看待父母,至少在教养这件事上,他们对自己的父母满怀失望。

  在同一个问题下,另一个回答指出的现状也令人担忧——虽然很多人对自己被教育长大的方式感到不满,但这些年轻人自己生儿育女之后,却常常走了父母的老路,用同样糟糕的方式对待孩子,错误的教养方式就像乌云一样萦绕不散。

  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教育专家沙法丽·萨巴瑞博士将这种情况称为家庭情绪模式的承继。她的新书《家庭的觉醒》正是从这一现象切入,提出了引领父母走出教养迷思的方法。

美国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评价:“萨巴瑞博士的观点绝对是革命性的。”

恐惧与虚假自我如何控制父母的情绪?

家庭教育的七大迷思: 教养都是为了孩子? 成功的孩子总是走在前面? 孩子有好坏之分? 好家长是天生的? 有爱就是好家长? 父母的使命是培养快乐的孩子? 家长需要控制一切?

  美剧《摩登家庭》中,克莱尔是三个孩字的妈妈,因为自己在高中混沌而过导致学业不佳,所以她在孩子作业的问题上特别焦虑。

  小儿子卢克第二天要做一场关于梵高的课堂展示,而几小时过去了,克莱尔查房的时候发现卢克一直在玩玩偶!心急的克莱尔批评了儿子的三心二意,并要求孩子他爸去帮助卢克完成作业。结果,当他们再次打开房门的时候,卢克的展示板已经做好,上面贴着玩偶的一只耳朵,用来体现梵高割耳的人生经历。

《摩登家庭》剧照

  而另一边,大女儿海莉深知妈妈多么害怕他们不能准时完成作业,于是当她需要为学校活动制作40个纸杯蛋糕的时候,她故意装作笨手笨脚,直到妈妈克莱尔主动提出帮她完成。

《摩登家庭》剧照

  通过克莱尔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源于自身经历的恐惧是如何左右着他们面对孩子的态度。这些情绪掩盖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也掩盖了他们真正的需求。而孩子们对这些情绪的回应,也往往达不到父母预期。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由于恐惧而给内心裹上一层又一层外壳,形成了一个虚假自我。就像近期热播剧《我是余欢水》中的主人公余欢水,小时候被父亲抛弃,长大了在整个世界面前都唯唯诺诺。

  因为忘买牛奶被妻子骂,余欢水随口撒谎“超市牛奶卖光了”。全家人中秋聚餐,他吹牛自己带了名贵红酒,结果被小舅子揭穿酒是假的。尽管余欢水在面对儿子时尽力做一个好父亲,但是我们很难想象这个撒谎成性、懦弱又虚荣的爸爸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是余欢水》剧照

  在我们成为父母之后,这个虚假的自我进一步控制我们的情绪,带来焦虑和烦躁,妨碍我们看到孩子的真实天性。

  在《家庭的觉醒》一书中,萨巴瑞博士指出:“重要的是成人自己内心的觉醒。我们越觉醒,离孩子的心便越近,也越能给孩子温柔而有力的教养。”

  事实上,当我们把对待恐惧的错误方式当作真正自我的时候,我们通常很难察觉出事情有什么不对劲。因为恐惧是狡猾的,它往往隐藏在愤怒、无助、痛苦等各种情绪的面具后。然而,我们对孩子深切的爱太强烈了,以至于深藏内心的恐惧总会露出马脚。

  凌驾于其他恐惧之上的,正是对匮乏的恐惧。无论生活是什么样,我们总觉得还不够。钱不够多,房子不够大,皮肤不够好,身材不够匀称,世上的爱心不够多,善意也显得不足......最重要的是,我们把幸福生活看成稀缺资源,然后幸福就变得不可企及。

《摩登家庭》剧照

  孩子是不懂得匮乏的,他们眼中的世界总是丰富多彩,到处都是值得探索的新花园。然而当家长看向自己的孩子时,他们往往看到的是孩子所缺乏的东西,而不是已经拥有的东西。

  太好动的孩子不能让人满意,太安静的孩子也让人发愁;无所畏惧的孩子太容易身涉险境,太胆小的孩子可能没什么出息......孩子身上总是有那么多足以引起父母焦虑的因素,仿佛只有他们精准符合“完美孩子”的性格配方,父母才能够松一口气,稍稍放下自己的恐惧。

错误的教养方式有可能造成代际创伤

父母身上常见的九种恐惧: 不被爱的恐惧 对冲突的恐惧 投入的恐惧 独立自主的恐惧 对不幸福的恐惧 觉得自己没用的恐惧 失去控制权的恐惧 对平凡的恐惧 对短缺的恐惧

  被恐惧的父母抚养长大的孩子往往会继承上一辈的恐惧,尽管外在的表现形式可能各不相同。糟糕的家庭情感模式有可能成为一种代际创伤,在家族中不断向下传递,这是家庭教育最可怕的一种情况。

  一个在街头暴力中成长起来的男人会告诉自己的儿子,在任何情况下眼泪都是不被允许的。于是男孩强行掩盖了自己的脆弱,并且在为人父母后,用同一套理论管教自己的孩子。

  一个一辈子都被要求通过成绩来定义自己的女孩,曾经为了分数跟自己的父母大吵。然而当她成为母亲的时候,却也无法接受拥有两个大学教授基因的女儿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分数,对她大吼大叫。

  我们不得而知在这些家庭链条中,对脆弱的极端恐惧会延续几代,也许大多数人可以较好地适应,直到有人开始转变或者彻底崩溃。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剧照

  我们对代际创伤并不陌生,但常常以为只有诸如虐待、遗弃、死亡等看起来更剧烈的事件才会引发危及多代人的恐惧与焦虑,这其实是一种狭隘的看法。

  家庭的觉醒从父母认识到自身的恐惧开始,而孩子正是我们的导师。我们不再把孩子当成问题,而是通过对孩子的反应看到自己的问题。改变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能让他们的天性全面发展的空间。

《家庭的觉醒》作者TED演讲

觉醒的父母带来家庭教育的革命性转变

你可以结束教养子女中的所有纠结。 你可以学会为人父母却不用恐惧或焦虑。 你可以结束和孩子的冲突。 你可以在家庭里创造亲密的关系。

  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首先意识到,丰盛是一种心态,是我们如何对个人在纷繁事物之中位置的认识。丰盛的人生包含了失败、遗憾、痛苦和局限,每种际遇都为生命的丰盛增添了一笔。

《我们这一天》截图

  现在是改变的时候了。回归本真的自我,接纳孩子的天性,以家庭为爱的场域,培养体魄、情感和心智全面成长的孩子。从控制孩子,转向培养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从而带领整个家庭走上觉醒之路。

  萨巴瑞博士在书中写道——

祝福你,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与你对着干, 从而你可以学习如何放手; 他不听话, 从而你可以学会聆听; 他有拖延症, 从而你学会欣赏静止时的美; 他老忘事, 从而你可以学习让他去承受; 他过度敏感, 从而你可以学会理智; 他总是心不在焉, 从而你可以学会专注; 他敢于反抗, 从而你学会创新思维; 他感到害怕, 从而你学会相信宇宙的力量。 祝福你,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使你学会, 这一切不是关于孩子, 而是关于你自己。

  人们常说,孩子是上天的馈赠。只有在支持爱与成长的家庭中,只有在一段能够相互提升的亲子关系中,当父母不再占据强势的一方而愿意接受孩子的帮助时,“馈赠”的意义才显得格外动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