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东史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中东史读后感摘抄

2022-03-27 03:34: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东史读后感摘抄

  《中东史》是一本由小阿瑟·戈尔德施密特 / 劳伦斯·戴维森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元,页数:6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东史》精选点评:

  ●非常系统全面的介绍了中东史,对于我这种非专业、单纯只是为了中东历史的读者来说,初读确实略微枯燥,坚持阅读后,通过了解近现代中东历史,对当今中东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有了充分的认识,对于东西方两个世界的冲突也有了新的见解

  ●极简又极为详细,包罗万千事件,但是又让人望而却步,入门可以,但是我看完就不想入门了

  ●非常不错了!

  ●国内稀缺的完整中东史。作者论述严谨,翻译靠谱。东方剑桥世界历史文库都是好书。

  ●高一时看的。(现在很多内容都不记得了)

  ●中东史太复杂了,陆续看了半年……

  ●集中于2005年以前的中东局势,就个人而言,查漏补缺的作用极大。

  ●书中最后描写的人物还活跃在政坛,一本与时俱进的教材。

  ●著译俱佳的美式大学教材。不太喜欢结构编排,总共二十章,刨去第一章导论,讲二十世纪的部分居然占了快一半……

  ●最好的入门书,作为进阶读物还是太浅了

  《中东史》读后感(一):西方白左的典型作品,对绿教过分同情

  這本書雖然是一本不錯的中東史入門書,但劍橋一系列的編著史學作品,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意識形態裏白左思維(文化馬克思主義)盛行,體現在這本書裏,就是"去歐洲中心論"、過度同情綠教。現在歐洲社會的亂局不是沒有原因的,根子就在這些學者這裏。這類作品,翻譯過來的時候,非常有必要寫一篇導言,否則嚴重誤導國內的年輕人。

  《中东史》读后感(二):中东史是一部中东之殇

  《中东史》读后感(三):中东,一首雄歌,一首悲歌 --《中东史》读后感

  【前言】读史,对我最大的作用是以史为鉴。小阿瑟的《中东史》是一部学术型的大块头,讲述了从公元六世纪开始的伊斯兰中东史。这本书整整花费了我三个月才把它读完,对于了解中东地区历史与今日,了解当今中东局势动荡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现代中东泛指西亚北非、受伊斯兰教影响的国家和民族地区,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中东曾有着极度繁盛的历史。从默罕默德开始,伊斯兰教从圣地麦加逐步扩展到整个西亚北非,逐步在这一区域建立宗教统治,不断融合原本独立的其他民族。在前期四代阿里发的努力下,建立了横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后来也曾出现过横跨亚非欧,控制东西方贸易通道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里,穆斯林创造了繁荣的伊斯兰文化,留下了清真寺等独具特色的伊斯兰建筑,留下了《一千零一夜》、《阿凡提》等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留下了数学、天文学、医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瑰宝。

  但,中东的辉煌其实很短,更多时间是泡在内部纷争、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的威胁里。

  中东之殇在于内部分裂和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

  随着阿拉伯帝国版图的扩大,西亚北非全数纳入中东怀抱,伊斯兰教内部缠身了多个派别,其中最著名的两个派别即逊尼派、什叶派。派系分裂加速了阿拉伯帝国的灭亡,导致了穆斯林的分裂,宗教的崩塌,是上世纪海湾战争时伊拉克被摧毁而其他伊斯兰国家隔岸观火的根源,也是如今叙利亚内战不休的内因。

  在外部冲击中,有欧洲十字军九次东征,有突厥人西迁战争,有埃及马穆鲁克(奴隶)百年抗争,有蒙古国(成吉思汗后代)大举入侵。这全拜中东处于亚非欧三大板块的“大陆桥”核心位置所致,亚非欧各大板块内部完成统一即开始对中东地区施加影响。

  内部分裂是中东真正的殇。伊拉克、叙利亚、埃及,曾试图合并,重现阿拉伯帝国风采。但内部差异巨大的经济、文化条件,缺少强有力的中央领导机关,加上西方势力分化,仅维持3个月所有努力便化为乌有。中东民族到了现代,愈加支离破碎。以色列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支持下,不断挑起战争,扩大版图。上世纪901年代,海湾战争中,美国把伊拉克打趴在地。再到2011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部队把叙利亚炸的四分五裂,并顺利挑起叙利亚国内战争。从巴以冲突,到海湾战争、再到轰炸叙利亚,美国用极小的代价完成了阻断了中东发展的战略目的,而阿老伯、土耳其、埃及等伊斯兰国家不敢插手、无力插手,足以证明中东地区分裂额大趋势再无扭转的可能。

  一个国家、地区、民族衰落的内因就是分裂,既包括文化分裂,也包括地域分裂。从去年的港青暴乱,让我们直面地感受到文化(教育)割裂带来的危险。而作为分裂数十年的台湾,文化、思想、观念早已与大陆背道而驰。中国文化向来擅长内斗,也擅长团结,互相陷害的例子屡见不鲜,扳断筷子的故事也还在耳边。因此,未来的中国是走向繁荣还是衰落全看文化趋向内斗还是团结。在当今外敌环伺的情况下,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倡导“两个维护”是中国走下去的必然选择。只有强有力的中央领导核心,才能凝聚全国之力,团结的中国力量,在举步维艰之下,突破重围。

  《中东史》读后感(四):中东之殇——读《中东史》有感

  中东,这片最早的人类文明发源地,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巴比伦和古埃,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祥地,日后威震世界一千多年并创造过璀璨文化的的伊斯兰文明亦是兴起于此地。作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控制耶路撒冷,到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建立并对外扩张,再到十字军的东征和蒙古人西征,又到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至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在中东进行殖民活动,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在此进行的霸权主义活动和反恐战争,无不述说着这片土地曾经历过的劫难。尤其是近些年来,该地区的民族冲突、宗教冲突日益尖锐,使得中东地区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曾经创造璀璨文明的土地,变成如今这般模样,不免让人唏嘘感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从地缘政治方面来看,中东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和地中海、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又是全球主要的石油产区,决定了各方势力必然会争夺这片区域。目前,全球石油主要以美元计价结算,石油美元的地位不仅确保了全球对于美元的巨大需求,更是美国金融霸权和全球霸权的重要支撑。为了维护石油美元的地位,控制中东地区、打压本地势力,同时防止其他外部势力渗透就是美国的必然要求。阿以冲突(以色列正是美国插入中东伊斯兰世界的钉子)、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以及对伊朗的制裁,均是此种目的具体表现。

  第二,从中东伊斯兰世界自身来看,其内部教派冲突特别是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争斗(典型如两伊战争),导致了伊斯兰世界内部长期分裂,如同一盘散沙。同时,中东也缺少一个实力足够强大的国家,可以将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力量凝聚到一起。目前来看,无论是叙利亚、伊朗、伊拉克,还是土耳其、埃及,又或是沙特阿拉伯,都不足以担当这种大任。

  第三,从文明的冲突角度来看,西方世界近代以来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对中东伊斯兰世界的绝对碾压,并对中东各民族进行殖民压迫。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代表,将西方一整套的价值观念作为普世价值试图在中东推广,对中东各国的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这种文明层面的不平等对话,又衍生出了新的问题!面对实力的悬殊,不少伊斯兰宗教极端分子特别是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开始使用恐怖袭击这种非对称方式,与美国进行对抗,使得恐怖主义日益泛滥。而美国及其盟友针锋相对开展的“反恐战争”,又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动荡。

  第四,从世俗与宗教的矛盾来看,一些中东国家在开启现代化的进程中,都会扩大世俗政权的权力和影响,同时减少宗教对于世俗生活的指导,例如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和伊朗巴列维王国的改革。但当一些现实的政治、经济问题未能恰当处理时,很多保守的信教人士就会将此归咎于当权者违背了宗教传统和教义,世俗与宗教之间的冲突就此日益激烈。伊朗伊斯兰革命和土耳其多次未遂的军人政变,便是这种世俗和宗教矛盾的具体表现。

  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各种宗教冲突、民族冲突和地缘政治冲突依然会在中东地区上演。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距离过上幸福安宁的美好生活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东史》读后感(五):作为美国大学教科书的《中东史》,条理清晰。

  粗看一遍埃及、伊朗和伊拉克的历史,总算有些许底气打开这本《中东史》,这也是我读历史的又一个新的阶段,从国别史延伸到了地区史,通过某种超越国界的视角来进行历史阐述,中东确实也是适合用这种方式的一个对象。直到最近以前,我一直区分不出中东世界与阿拉伯世界的区别。中东约等于阿拉伯也就不到14个世纪,但即使在这期间均操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的区域也并非铁板一块,至少在前伊斯兰时期就有过辉煌灿烂历史的埃及和波斯就不会真心融入,十五世纪异军突起的奥斯曼突厥帝国同样如此。

  如同预想的一样,前伊斯兰的中东历史阶段,就给了一章,标题相当直白叫“穆罕穆德诞生前的中东”。那时候的阿拉伯世界就是在沙漠中默默无闻的部落代名词(以贝都因人为代表),中东是在罗马与波斯两大绽放光芒的巨型文明照耀下的中东。

  由于此书是美国大学历史系的教科书,故从深度和条理性来讲都比前三部国别史高出不少,典型美国教材的优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真正开启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中东轮廓的“道”就是公元570年诞生的穆罕穆德以及他创立的伊斯兰教。书中用详细而不艰涩的篇幅介绍清楚了穆罕穆德其人生平,伊斯兰教创立的全过程和基本教义教规,前四大哈里发的正统时期,麦加到麦地那到整个阿拉伯帝国的演变,

  最后一位正统哈里发阿里的去世结束了四大哈里发时代,却开启了永无休止的伊斯兰不同教派间的分歧与冲突。不信阿里、信阿里、信不信阿里都无所谓划分出了逊尼派、什叶派与哈瓦利及派,尤以前两者逊尼派、什叶派之间的恩怨情仇伴随着整个中东世界直到2019年的今天,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仍然不会平息。什叶派内部,同样以阿里为世系初始,却因为世系树的不同路径,即12代、7代还是5代的观点产生了十二伊玛目派、伊斯玛仪派和栽德派。宗教真是样神奇的事物,哪怕有成百上千种派别区别也并非重点,而在于不同派的信众都会将观点与己方是否一致上升到终极意识形态的高度,同样信仰真主安拉的信众可以因为个别认知环节上的异议而进行打斗、抢劫、剥削、屠杀。基督教也是如此,佛教相较之下柔和得多,用辩论取代暴力冲突。

  倭玛亚与阿巴斯两个王朝是中东阿拉伯帝国的黄金时期,第五任哈里发穆阿维叶开启了哈里发的世袭制,虽颇多争议,但其客观上治理贡献出了一个强大的倭玛亚王朝,由于其发家是作为叙利亚总督,故倭玛亚王朝的中心便在大马士革。百年之后,阿巴斯王朝取而代之。《一千零一夜》中那个神秘的阿巴斯王朝早期可谓是阿拉伯帝国的极盛时期,西边打到西班牙和南法,东边打败中国人,若不是法兰克帝国与拜占庭帝国死扛,喜马拉雅山和新疆沙漠作为天然屏障,真不敢进一步想象。而阿巴斯王朝中后期那真叫一个乱,不出一百来年哈里发便成了象征性的符号,其政令基本至于巴格达的宫廷内部。法蒂玛王朝统治着埃及与突尼斯,白益王朝统治着波斯和伊拉克,不久后又横空出世了萨曼王朝统治着中亚地区,都是名义上遵奉阿巴斯哈里发,这么看来,哈里发无异于春秋战国的周天子,直到1258年阿巴斯王朝正式灭于旭烈兀的蒙古军队。请允许我过目就忘跳过这四个世纪的混乱阶段,要知道就算对于自己祖国的历史,两晋南北朝与五代十国还一头雾水。过目就忘后就留下几个关键词:期间的十字军东征、埃及的萨拉丁、塞尔柱王朝。

  蒙古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过多久中东成了帖木儿帝国的版图。这个突厥-蒙古统治者时期大意是加强了早已在塞尔柱时期就出现的突厥化西移趋势,这就顺理成章牵出了突厥系一脉相传的奥斯曼帝国崛起。都说大致公元1500年是世界历史的分水岭,用在中东也基本准确,奥斯曼帝国早已有之,但成为世人所熟知的横跨亚欧非的那个奥斯曼帝国也就是1500年后不久的事。虽说持续到一战结束的1918,但如同阿巴斯王朝一样,鼎盛时期一过奥斯曼仍旧是藩镇割据土皇帝横行的名义统一帝国。遥想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兵临维也纳城下、海上对战意大利、东面与波斯持续对抗的辉煌,到后来实质性失去埃及与巴尔干,并在一系列俄土战争中处于下风的衰落之路,此处简要带过的这个帝国来日必当细细研究。

  中东与欧洲,穆斯林世界VS基督徒世界的力量逆转即发生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如果说这个逆转发生在十八世纪的哪一年还说不准,那么整个十九世纪无疑是最佳见证者。中东世界相比远东近水楼台看得更早些西方力量的崛起,故也更早开始学习西方。笨重老朽的奥斯曼帝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西化自然是低效失败的,相比之下同时也最为讽刺的是,恰恰是三大非阿拉伯元素为主的地区或王朝是西化最成功的,他们是埃及、今土耳其部分(当时的安纳托利亚)与波斯,基本与中东世界民族主义高涨的地区是惊人一致。这似乎印证了无数专家的分析结论:最为核心的伊斯兰阿拉伯区域也是现代化与工业化最艰难的地方(理由自然从宗教文化上去找)。随着西风东渐日盛,十九世纪开始的民族主义星星之火终究在二十世纪燎原了整个奥斯曼帝国,依然如奥匈帝国那样,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的灭亡犹如鱼甩籽那样甩出一众大小国家,为今日世界地图的国家数量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若说一战后肢解了奥斯曼帝国给中东埋下了第一颗雷,那二战后西方认可的以色列复国则埋下了第二颗雷,两颗都是重磅炸弹,从此中东无宁日。用以对抗奥斯曼的统一阿拉伯精神却无法再次用来对抗以色列。前者是西方支持下而后者恰好是对抗西方或许能够解释部分。造成持续阿以冲突的以色列建国真的是基督教西方文明的强盗逻辑,阿拉伯人反问得好:“既然你们觉得对希特勒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戮有必要进行补偿,那为何不在德意志(加害者)或美国(同情者)的国土上建立犹太国呢?”这还用问么,答案就是-慷他人之慨。

  结合作者的阐述和自身的理解,我将二十世纪以来的中东乱局勾勒出几个关键点。第一,这个一千多年来被伊斯兰教与阿拉伯语串联起来的中东由于缺少了区域超级大国而四分五裂,问题又在于这一连串中小国家都心照不宣地认为中东应该是大一统,于是埃及、伊朗、土耳其、伊拉克、沙特包括后来的巴基斯坦都为了充当中东霸权伊斯兰领袖而不断努力,不断制造着地区冲突和泛中东紧张态势;第二,严格来说,没有一个中东国家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经济民生凋敝,包括产业落后、教育不普及、政权腐败、贫富差距极大、经济高度依赖外国等常见的负面词,而政治经济文化的困顿又很有大程度源于伊斯兰世界文明内核的固有特点;第三,战略位置与石油使得西方大国有动力与利益诉求来介入中东局势。战略位置从最初的印度洋贸易航线到后来的苏伊士运河再到冷战时西方阵营与苏联的角力场等等意义众多,而石油更是小学生都能理解的对于工业文明而言的黑色黄金;第四,由于第三点自然引发的英、法、俄、美傀儡政权和代理人战争,进一步给中东各国的国内与国际关系搅了浑水;第五,西方支持下的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火上浇油,直接引发的是中东战争,间接的影响更是不计其数;第六,中东世界无法通过世俗路径化解矛盾,做不到政治现代化与经济文化建设的转型,但面对西方压倒性的经济文化影响又无法独善其身,那就不得不诉诸于古老的伊斯兰教义律法,伊朗1979便是其典型;第七,长达数十年的上述原因除了加深混乱、贫穷与独裁,量变引发质变地带来了恐怖主义(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塔利班、基地组织、伊斯兰国etc)与核危机。

  再捡几个中东世界的主要玩家,让我仿佛回到了先秦时期的历史研读。埃及方面,短暂的拿破仑时代,阿尔巴尼亚裔军官穆罕穆德阿里只身创建了法鲁克王朝,实质性独立于奥斯曼帝国,建立了现代埃及。或许是最先摆脱奥斯曼羁绊外加地理优越性,埃及成为了中东乃至中东+亚洲最先进行西化改革建设的国家。不过很快沦为了英国人的半封建半殖民属地,伦敦而非开罗决定着埃及在大英帝国中的战略位置和一切发展。纳赛尔领导的军人势力建立了埃及共和国,并将法鲁克王朝的历史定格在了1805-1952。纳赛尔的伟大及在中东世界的领袖地位在本书中得到了比《埃及史》更为强烈的肯定。纳赛尔实现了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并抵住了英、法、以三国部队的干涉,并多次作为核心角色领导了阿以战争,昙花一现但却令人印象深刻的埃及、叙利亚、也门联邦。每次对比纳赛尔与萨达特,都不得不感叹政治是非理性民意的扭曲呈现,纳赛尔虽败犹荣成了一代英主,而真正带来和平与利益的萨达特却被阿拉伯世界视为背叛者最终死于刺杀。伊朗方面,如同埃及那样,我之前单独读了国别史,再次不作重复性归纳。地缘政治、石油利益、波斯人特有的自我认同促成了巴列维王朝(1925-1979)取代了恺加王朝。我总有些类似感到巴列维像中国的民国时代,经济与意识形态在一个时间点后急剧倒退。但不同的是,民国时期结束后的急剧倒退是为了厚积薄发酝酿更灿烂的将来,而巴列维王朝的1979直到今天并未让人感到庆幸。摩萨台的改革进程活生生断送在外国势力的颠覆之下,而哪怕巴列维国王的“白色革命”能够顺利开展下去,今天的伊朗还会是今天这个面貌吗?显然政教合一好像过于重视伊斯兰的内心建设却在世俗国家建设上远未达预期。以色列方面,太多纠葛,耶路撒冷三千年。犹太人的精神和智慧值得任何民族的钦佩与敬重,可恰恰以色列的建国基础并不比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理由来得高明多少,这一切缘于西方的虐缘,却要由不知多少代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血债去偿还。这里又让我联想到“靖难之役”的朱棣,朱允炆的无穷资源和正统名分,使得朱允炆失败十次依然可以泰然组织第十一次进攻,而燕王军队却是一仗也输不起,没有退路造就了朱棣的成功。以色列难道不是活脱脱的燕王翻版吗?狭小的国土纵深,几乎被阿拉伯世界包围,除了依靠犹太教的信念执着战斗,更多的就是近在咫尺的纳粹主义对犹太人近乎种族灭绝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尚悬挂在历史的不远处以示警醒。犹太人在欧洲被日耳曼人借种族主义屠戮,几十年后却在中东将巴勒斯坦人作为二等公民,是否再次掉入了种族主义的潘多拉陷阱呢。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又是纠缠不清的一团,那就是历史上曾经的大叙利亚包括了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约旦,逐渐地黎巴嫩叙利亚成为法国势力范围,且黎巴嫩索性成为了中东世界里的一块基督教飞地,也是中东最为西化的国家。可纵观阿以冲突明显黎巴嫩是站在犯以色列的立场,无论是参与阿拉伯军事行动还是收容巴勒斯坦那难民方面,甚是奇怪。不过在了解黎巴嫩的穆斯林势力实则超过了基督徒人数,也就不难理解了。约旦和巴勒斯坦曾几何时也是一家,具体也没看得明白,不过小小约旦国王也不止一次谋求阿拉伯世界领袖让人印象深刻。伊拉克除了两伊战争与萨达姆时期外,单独露脸的机会不多,大都埋没在了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篇幅里。本书的中东时间轴放在穆罕穆德后期,一大波璀璨历史都无法崭露头角,除了伊拉克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比亚文明,波斯第一帝国、安息帝国、亚述王朝、古埃及等等,任何一段单拎出来又可以写上一本宏伟的大部头书。沙特阿拉伯,伊斯兰教的龙兴之地,却在阿拉伯帝国兴起后反倒显得默默无闻,直至伊本沙特统一内志与汉志。无奈95%的国土无用外加人口太少,故在中东的影响有限。而另一面,沙特石油储量世界第一,拥有伊斯兰世界两大圣地麦加与麦地那,且是海合会创建者,又是任何人无法轻视的存在。巴勒斯坦,从我记事起就神一样的存在,现在终于摸清了梗概,历史上对犹太人的压迫者中,怎么轮都轮不到阿拉伯人,但结果却由阿拉伯世界的巴勒斯坦人承受这一切,

  收尾几章则显琐碎,观点明显站在发达国家白人角度,美国是干涉中东第一大力量,作为美国公民的作者对当代中东的主观阐述势必做不到置身事外。就当看新闻评论呗,历史学家评时政,挺有意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中东史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