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略特勤组》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战略特勤组》影评精选10篇

2022-04-07 03:04: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略特勤组》影评精选10篇

  《战略特勤组》是一部由格雷格·乔丹执导,麦克·辛 / 塞缪尔·杰克逊 / 凯瑞-安·莫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略特勤组》影评(一):终于体会到了分级制度的重大意义

  大约是没看黄历的缘故,今个儿早上出门车祸,中午吃饭停电,晚上电影误场。好容易看上了电影,又遭遇这刺激一日的重磅结尾。

  听听这坑爹片名,和豚鼠特攻队分明有异曲同工之妙。再看满坑满谷的坑爹评论:“俩孩子比一千万人的哲学命题”“正义、公理、法律的存在和意义”blablabla。评论者个个都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理智冷静的头脑,就是没有会因受到感官刺激而产生恶心反胃等生理反应的消化系统。

  是,这片子有内涵有哲思,但不超过好莱坞商业片的正常范围上限。同样应当指出的是,这片子分级为R,其虐囚场景的血腥变态程度,绝对与片名和评论的轻描淡写呈现巨大反差,欲观者请务必注意。

  《战略特勤组》影评(二):很多年前写的观后感

  非常非常震撼

  我想,到最后,在其中,我们也会默默同意H,我们也会去默认地成为我们称之为罪恶的人,因为,你看,多么毋庸置疑的选择,一个人的生命,千千万万的生命,哪个更重要?这是数量的对比吗?这仅仅是数量的对比吗?公正在哪里?什么是公正?

  后果主义和绝对主义。我们在行事时,我们在做所谓尽量公正的决定时,评判依据到底是什么?

  可是为什么最后布洛迪将第四颗炸弹置若罔闻,因为面前两个孩子实在可怜吗?所以炸弹爆炸后千万个孩子的生命就不值一哂吗?

  但是如果是我,我也不会将那两个鲜活的生命亲手抹杀。

  每个人都活得痛苦而纠结。

  这是无边黑暗里的一点月光,我们还是要欺骗自己说,这个世界很美好,我们才能活下去。

  《战略特勤组》影评(三):选择

  相当黑色的电影。刚看的时候让人觉得是一部《24》的山寨片。一如既往的中东恐怖分子,然后是严刑逼供,最后来个完美大结局。但一看是Samuel L. Jackson出演其实就应该感觉到不会是这么简单,因为他是怪片专业户,不会演太正常的。

  amuel L. Jackson是个天才型的演员,演好人就是个大好人,演坏人就是大坏蛋。在这部里面就是后一个。但影片里强调的是他身份的不断变化,比如一开始其他人都很厌恶他的严刑逼供,然后听说炸弹要爆炸又都催他赶紧下毒手,后来听说炸弹是假的,又开始骂他是人渣。连一开始最正直甚至高雅的女主角也拿把刀亲自下手。但影片的推进让你感觉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这也是此片让人感觉不适的原因,基本上能挑战的都挑战了。总体来说就像是那个问题,你和朋友在雪山遇难,他刚刚死掉,你是吃他的肉还是不吃呢?纠结。

  《战略特勤组》影评(四):不可思议的人性

  本来觉得平平的电影,在最后一刻我感觉到了威力。

  人,不停的在正反两面游走,什么是正义,什么事邪恶,什么才是人性的底线,这是人类终身思考的评判标准。有的时候,看似高尚的精神,却是造就最终灾难的源头。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牺牲和代价与得到和收益,如何衡量,或许已经不是一个人性道德底线的讨论范畴了。

  美国电影一直以个人英雄主义为主题,一个英雄的牺牲,拯救了一个国家或民族。当然,这个英雄的诞生是自愿性的,没有逼迫,没有强求。现在反过来,一个国家是否愿意保全整个国家的人民而牺牲一个无辜的人。此片中一直提到,即使有百分之一的几率,也要不择手段,消除对国家和人民任何可能造成的伤害。但是,在最后的抉择面前,他们并没有选择这百分之一的几率,因为他们依旧愿意相信那其余的百分之九十九。对此抉择的牺牲,也已不再是一条生命。

  整个过程中,所以有都在底线上游走,立场动摇。而看似最残忍的一个人,却是最想拯救整个国家和人民的人。他始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对此付出的代价,就是抛开了自己的人性。在别人眼里,他或许是个禽兽。但是最终,他或许却是最仁慈最高尚的人。

  最终,看似失去理智,近似疯狂的人却保留了最后的人性。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他的孩子。或许,也算是英雄。也验证了虎毒不食子的典故。

  人性的话题,其实最终没有结果。或许,这样才能显示它的不可思议……

  《战略特勤组》影评(五):我们都在怕着什么

  活着的时候,我们总在下意识的担心,总在怕着什么。究竟是什么,可能自己都无法认定。

  女警员善良、慈悲,她不愿意无辜的生命转眼即逝,她害怕看到受到残酷暴行下罪犯,她害怕看到那一幕幕的残忍折磨镜头和听到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喊叫。她害怕罪犯的无辜的孩子,将受身心的折磨,而是她却忘了核炸弹即将引爆带来的更大规模的死亡。人们往往只顾眼前的事,都想尽快远离害怕到无法承受的事,正因如此便影响了长远,乃至片中事关全美人民生命的爆炸。

  为什么在H绑住罪犯孩子时,罪犯出现无法忍受的的痛苦反应,因为他在害怕,害怕即将有可能发生在他孩子身上的事,那极有可能是电击等等残酷的折磨。罪犯害怕了,他透露了目前3个炸弹的位置。回顾整个虐待过程,罪犯自己一直在经受折磨却一字不提炸弹位置,但孩子的出现让她松动。他不怕当下的折磨,却对没有发生的折磨害怕到无法承受,因为真正恐惧来自于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我们害怕想想,害怕想象中的可怕事件发生,我们无法忍受事态一步步朝着我们害怕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就像有无数小虫要咬噬肝脾,比断指流血可怕的多。不可思议【Unthinkable】的是,我们真正怕的是那些即将发生、但又没发生、碰触心底的事...

  《战略特勤组》影评(六):道德光环下的幼稚

  电影《战略特勤组》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伊斯兰极端分子Y声称在美国三大城市安放了三枚核弹,他要求与政府谈判,条件是美国从所有伊斯兰国家撤军;审讯专家H为了让Y说出核弹的位置,对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刑讯,甚至威胁要折磨他的两个孩子;FBI女探员B同情Y所遭受的非人待遇,并强烈反对H违反美国价值观的行为;故事的最后,恐怖分子利用了女探员的同情心,成功地引爆了隐藏的第四枚核弹,几百万人丧生。

  剧情如此纠结的电影,肯定耗费了编剧数量可观的脑细胞,而观众也没有辜负脑细胞们所做出的伟大牺牲,对Y、H、B三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进行了欢乐的讨论。下面来说说我的看法。

  对于伊斯兰极端分子,我一向是给予深切理解的。这帮人把真主看得比自己爸爸还亲,把《古兰经》里的每一句话都当作真理,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要通过圣战来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并到达传说中的天堂。至于真主为自己的忠实信徒准备了一个什么样的天堂,请看古兰经的注释者、博学的Al-Suyuti令人发指的精彩描述:“每一次我们和一个天堂美女睡觉,我们都会发现她是处女。此外,被主选中的这些人的阴茎永远不会变软。他们将永远勃起。每次你做爱的感觉美妙至极,绝非人间的感觉。如果你在人间体验到这种感觉,你会昏过去。除了在人间的妻子,每一个被选中的人将与70位天堂美女结婚,而她们的阴道全都美妙极了。”怎么样,心动了没?

  伊斯兰极端分子与其他人的矛盾,是价值观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时矛盾双方就要通过博弈来决定谁的价值观能得到贯彻,你为了你的正义,我为了我的正义,无可厚非。但如果其中某些人为了崇高理想沦为了恐怖分子,那么他就要为这种选择付出代价。一个伊斯兰极端分子要求美国人滚出他的国家并建立一个服从于《古兰经》的政权是完全合理的,而令我不解的是,很多认同“普世价值”的人也嚷嚷着撤军,甚至把美国在中东的战略解释为“完全为了石油利益服务”,这是很幼稚的。

  美国插手伊斯兰国家事务起于冷战时期,那时候美、苏两国在世界各地角力,中东也不例外。美、苏在中东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拉拢更多的伊斯兰国家投入本方阵营,而后来以霍梅尼为代表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则两方都不鸟、既反美又反苏,他们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在这一阶段,中东处于类似于“魏、蜀、吴”三国志的状态,美、苏双方都要扶植温和伊斯兰政权同时反对伊斯兰极端主义。而当时的形势对于美国来说相当严峻:大批新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包括伊朗、阿富汗、也门、埃及、伊拉克、阿尔及利亚——都逐渐倒向苏联阵营,坚定盟友以色列也不断地与周边的伊斯兰国家——包括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发生冲突。所以为了保卫自由的价值观,美国必须对中东进行干预,这一举动被共产主义者厌恶、被伊斯兰主义者厌恶很正常,但作为认同“普世价值”的人,应该没有理由反对。

  在苏联变成前苏联后,中东的主要矛盾就变成了“西方价值”与“伊斯兰主义”的矛盾,但这时一帮故作聪明的“良心人士”却指出美国扶植那些独裁政权完全是为了攫取石油利益,我不知道他们是“很傻很天真”,还是故意装聋作哑。美国石油利益的核心是“确保石油供给稳定”,然后在国际市场上以相对便宜的价格进口——换言之,若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完全以石油利益为主导,那么它根本就不用考虑石油输出国的意识形态。拿一个广受诟病的例子来说,沙特是美国在中东最忠实的盟友之一,也是美国主要的石油来源,但它偏偏是个奉行绝对君主专制的国家。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美国人也应该支持萨达姆、支持霍梅尼、支持塔利班,不要管他们在国内干了多少烂事,只需要把他们哄开心了,埋头进口石油就好。但现实是,美国与伊朗长期敌对,连双子星大楼都被基地平了,小布什更是发动战争把萨达姆“咔嚓”了,这要是为了石油,完全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伊朗为了自己的安全做梦都在研发核武器、伊拉克的油田都快被中石油承包了,至于阿富汗那些烂事,就更不必提。所以,美国扶植沙特、埃及、也门、巴林等国的独裁政权,是以“价值观”为主导的,目的是防止伊斯兰革命,而确保了石油利益只不过是这种政策的其中一个结果而已,千万不要将目的与结果混淆。事实上,美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政策僵化、缺乏变通,决策者应该谨慎评估某国伊斯兰极端势力上台的风险,不能盲目压制一切伊斯兰主义者,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比如不久之前埃及的变革,完全是由受过教育的青年与温和的穆斯林兄弟会主导的,穆巴拉克早就应该被舍弃,而奥巴马政府的消极态度是令人失望的。

  恐怖分子毕竟还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献身,而那些道德绝对主义者——也就是那些要保护恐怖分子人权的人——却舒服地住在明亮宽敞的大房子里、喝着咖啡,用书本知识武装着自己天真的大脑,然后充满道德优越感地对外面那些干着脏活累活的人横加指责,这种行为用好话说是幼稚,用坏话说,近乎无耻。如果没有CIA特工刑讯恐怖分子所得来的情报,这些“良心人士”不知道要被炸死多少回。

  这些道德家最令人愤怒的论点是:选择了自由,就要承受自由的代价。他们选择的自由,就是恐怖分子放炸弹的自由,就是萨达姆灭绝库尔德人的自由,就是伊朗阿訇迫害巴哈伊教徒的自由,就是塔利班割掉女人鼻子的自由。而他们口中的代价,却都要别人来承担,他们总是乐于摆上一桌道德盛宴,却从不为此买单。一群“人权捍卫者”整天谴责机场对于乘客的强制全身扫描是侵犯人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虚伪的最好办法,就是请他们坐一架不经任何安检的飞机。

  按照道德家们的意思,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应该手拉手以非暴力的方式去感化日本人,如果拿起刀枪反击,就沦为畜生不如的日本人了——这是什么逻辑?科技是中立的,人们把它用在善的地方,就成了善;人们把它用在恶的地方,就成了恶。二战中,德国制造原子弹,而美国若很有“道德”选择不造,是什么结果?会用成百上千万条生命去换犹如“空中楼阁”的道德的人,不是傻子就是疯子。

  无论如何,我都认为:剥夺别人自由的人没有自由,侵犯别人人权的人没有人权。对于恐怖分子,既然价值观迥然不同,便没什么好谈的,要花最小代价、尽全力战胜他们。同时奉劝那些头上闪耀“道德光环”的人们,要收起那份幼稚。面对毫无底线的对手,你的“道德”,就是你的墓志铭。

  《战略特勤组》影评(七):如果你无法承受 那么就毁灭吧

  1000万人重要还是两个孩子重要?

  废话,1000万人重要。

  两个孩子是无辜的,所以不能用他们来威胁他们的恐怖分子父亲。

  那么那1000万人呢?他们都是十恶不赦,罪已至死?

  动动脚趾头,谁都知道有第四枚核弹,并且即将爆炸。就算不能确定,但是可能性如此之大,也不该冒险。

  但是,那1000万人不重要。那1000万人是被“恐怖分子”杀死的,不是被我等军人和特工杀死的。

  为了不让我等军人和特工的手脏了,不让我等军人和特工的小心灵过不去自己那道坎,没关系了啦,就让那1000万屁民都被核弹死翘翘吧。反正我们可以很良心过得去的说:那跟我们木有关系,那是优素福同志干的,我们完全木有责任。

  不是应该说这就是“文明”么?既然是“文明”社会,那么怎么可以伤害两个无辜的孩子啊。

  对啊。没关系了啦。文明的米粒剪合众国人口有三亿多,要几十个优素福才能把美国人炸光嘛。

  不会有那么多优素福的。各位良心大大的好的人儿啊,千万不要为了沾污自己的小良心儿,而去对那两个恐怖分子的儿子动手,用他们来威胁他们的父亲,拯救那1000万人。

  拯救1000万人哪有自己的手干净重要啊。

  俺们都是不能承受野蛮之重的文明人嘛。如果一旦自己的手污了,又肿么能继续文明下去呢?

  不过就算你不污,你如此软弱,始终有一天你的国度也会野蛮下去。只要等那几十个优素福把你那三亿老美豆炸光光了,或者炸掉几千万,把剩下的都吓得赶紧蒙头巾改教并且在宪法里写着:

  “美利坚人民共和国是遵循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

  到时候老美该向我们这些天国的无神论者啊佛教徒啊爱好道家养生的小脑残屁民们输出原子弹了吧。

  木有关系了啦。我们有13亿人。乃们需要一两百个优素福才能把我们炸光光哦。

  或许也该庆幸我们不够文明。所以电影里的这唧唧歪歪的老美的不能承受之重的事儿不会发生。谁敢在天国搞原子弹,需要的话,他们会连你祖坟也刨了。

  可惜的是,木有人在天国玩儿原子弹,所以现在本国的力气都找别的地方去发泄了。俺们zf的野蛮piapia的大巴掌,都让拆迁户和上访户给承受了。

  当然,这是暴民的责任,这是暴民的不是。这只能怪优素福同志,以及怪那些被核弹爆炸夺取同胞和亲人的暴民的愤怒与不理智,跟我们极端政治正确、良心大大的好的女猪脚,完全木有关系。她可以继续良心大大的好地活着。

  不是经常有人说嘛:“只要做好自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甘地看到裸女不勃起,二战立刻结束,世界立刻和平,连什么印巴冲突,巴以冲突,越南战争,法国种族骚乱,都不会再存在了。对伐。

  《战略特勤组》影评(八):谁是恐怖分子

  先说剧情方面,这个片子的节奏还是非常不错的,像H的审问一样,松弛有度,杨格的妻子被杀也足够突然和震撼,但一点疑问是杨格如此的智商,为什么不在确认妻子和孩子离境后再公布录像,很难解释,我只能理解为导演为了增加剧情冲突而故意更改她们的签证日期了

  显然对这部片子来说,剧情是其次的,思考是第一位的,片中的三方谁也没有说服谁,导演也没有明显的倾向,这显然是一部“问题”电影,而不是“答案”电影。

  片中对恐怖分子杨格的描述没有太多新意,恐怖分子的头脑中只有两点:

  1.我们是弱势群体,除了以此方法来对抗你们以为我们别无他法。没有选择的人通常也是最坚决的人

  2.对于因炸弹爆炸而死亡的人的内疚感,用“你们每天杀的人都比这个多”来抵消

  真正受到考验的是强大的一方,就像H所说,真正害怕的是我们,不是他。

  H的观点,如果要救百万人,就要对一个人残忍。

  布罗迪的观点,即使死掉百万人,也不可以对一个人不人道,也不可牵连无辜的人。

  听过迈克尔.桑德尔的课的人都会了解,(当然,没听到过的也很可能得到类似的结论),H和布罗迪针锋看似针锋相对的观点是没有谁对谁错的。

  H观点的弊端在于对生命尊严的漠视,而仅仅把生命等同于数字。2个人就一定比1个重要,更值得活下去吗?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很轻易的获得正当的杀死你的理由,理由就是可以让其他2个或多个人活下去或活的更好?

  布罗迪的观点问题是你一定会有一个崩溃的点,极限的情况,如果杀死一个无辜的人可以挽救60亿人,你做不做?你很难说不。那么50亿可不可以,40亿可不可以,2500万可不可以?.....

  我的感觉,导演的真正想法不是H的,也不是布罗迪的,他曾经通过H的口说出来,就是杨格肯定不会招了,拷打他也没有意义,把无辜的人卷入也没有意义,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答应他的条件。

  对于恐怖主义,美国人是当事人,我们是旁观者,他们有切肤之痛,但我们的心灵也经受考验,如果你曾经深入的去想的话。那就是你对恐怖主义抱何种态度?

  清楚的记得911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912),上的第一节课是英语,大家都在讨论这件事,同学们普遍的观点是“美国人你们也有今天”,我们“善良”的英语女老师对我们说,你们怎么能如此残忍,大楼里死掉的那么多人都是无辜的人啊。我们无言以对。但我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因为很多事情没想清楚。

  我现在基本认定,恐怖主义是对抗强权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如果一个比你身高体壮的人欺负你,你不想被欺负,你会每次都正面的向他挑战吗?不可否认这样的人存在过,但现在没有了,因为他们只有两个下场,被打残或被打死。你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抄一板砖背后给他一下子,或许会招来更多的报复,但至少可以告诉他,不要欺人太甚。

  所以恐怖主义的前提是你是弱势群体,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别无选择,这时杀掉无辜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可以不被归为丧心病狂的。

  《战略特勤组》影评(九):你的性不是我的性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情节紧凑、发人深省、演员塑造到位、剪辑、音乐各个环节都没什么硬伤的片子,考虑到主题仿佛涉及到公平、正义、善良、人性、政治、反恐、亲情,为了更多人的生命是否可以牺牲少数人的生命,如此丰富的内涵,还探讨的很用力,很揪心,怎么也该算是个四星的片子。但是,我想说的是,它真的不值!!它太俗套、太肤浅、太naive。

  这部电影,和其他许许多多的美国电影电视一样,典型的如《24》。试图通过一个俗套的宗教狂热右翼分子放炸弹,自投罗网、被各种严刑逼供的案子。有没有很熟悉,很亲切,一种回到了童年的赶脚?那是因为它真的太俗套了。故事没新意,立意也是那么的似曾相识,不知算是被多少人嚼过的陈年老料。

  这部电影不用想也是一群正常人拍的电影,导演正常、编剧正常、连演不正常人的人都是正常的,所谓正常是指他们有着普世的美国主流价值观、精神正常、世界观不捏曲、不残忍、不暴力、不极端。所以,剧情的发展推动都是这一群正常人按着自己的人性去理解和演进的。怪只怪美国历史太短,没那么长的长河。全国战争屈指可数,就那么几次,就那么几年,对在极端情况下的人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古代的易子而食,弑父夺权,八王之乱......太多太多经典案例了,随便拍拍,对人性的拷问都比这等层次震撼的多的多得多!!!

  最后,我真的希望,拍精神病人的电影请从精神病人的世界观出发,拍变态人士的电影请从变态人士的世界观出发,拍动物世界请从动物的世界观出发。除了拍毛片,请都从剧中角色应有的世界观出发。那样才会有真正的深刻和真实!!

  :这个名字翻译的也太大了!!!!!直译不好么?

  《战略特勤组》影评(十):罪犯与审讯者的心理博弈

  罪犯与审讯者的博弈,杨格挤牙膏一般一点点吐出情报,用来换取喘息的空间。而审讯者H一步步稳扎稳打试图击溃杨格的心理防线,最后H崩溃了,杨格输了,这场博弈的结局,没有谁获胜。

  杨格本来是炸弹专家,摇身一变成了恐怖分子,他的出发点很简单,为了自己的信仰,他想改变美国对穆斯林的政策,他手里的筹码是足以摧毁整个美国的三颗原子弹。布置好原子弹之后,他主动被抓,接受审讯,杨格本接受过应对审讯的专业训练,在面对H的刑讯时也几乎崩溃。

  H是一个特殊人物,与政府高层有关系,并被政府严密保护,H的手段站在政府的角度可能十分残忍,但如果换个角度,是恐怖分子的话,也没有那么难以置信了:手指一根根切掉,阉割,点击,悬空,无休息精神高度紧张,当面杀掉妻子,孩子。

  最后,杨格被折磨濒死,妻子也死了,但政府始终没有答应他的请求,杨格输了,不过,杨格也留了一手,他始终没有说出还有第四颗原子弹的存在。

  恐怖分子的心理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他已经通过视频向美国政府宣告了原子弹的存在了,却还要自投罗网,原子弹设定的爆炸时间足足有5天,但是他前三天都没有说出自己的要求到底是什么。是试图先让政府恐慌,再让政府没有时间去研究答不答应条件么?可是,政府从来没有考虑过要答应,他们的字典里大概没有妥协两个字,不跟恐怖分子做交易是为了避免其他恐怖分子效仿,但这一次是整个美国的生死存亡问题,还能如此强硬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