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黑暗中醒来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在黑暗中醒来读后感100字

2020-05-25 23: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黑暗中醒来读后感100字

  《在黑暗中醒来》是一本由[美] 罗杰·伊伯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53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在黑暗中醒来》精选点评

  ●快去跟卡夫卡陆小酌三杯啊~

  ●太浅了

  ●有些文章非常有趣,比起正儿八经分析,我更喜欢八卦

  ●拒绝

  ●这本还挺好的,内容种类

  ●哇这影评真的写得简单朴素,不炫技。。

  ●翻译负分滚粗。

  ●[似乎跟本书无关的牢骚感想是,so seriously why on earth do pro film critics exist??他们既不可能真正rephrase创作者初衷,也不是忠实粉丝废寝忘食深入探索影片每一个细节,打两三个言不由衷惊叹号疑问号从比他们更懒的大众读者中骗钱罢了。最后这一类人却被哄抬为舆论风向标,变成标准变成执行上帝旨意剪刀手。那些总是等影评人论断发出才敢决定去给哪部贡献票房人们可醒醒吧。哎脑子脖子上就是不用呢。

  ●还没看完,五星先打上再说。超级洗慌RE简约直白文风一句话能把别人一段话都讲不清的事点透。很想知道他会如何点评《消失的爱人》,可惜不会有这个机会了。

  ●慢慢来吧~

  《在黑暗中醒来》读后感(一):在黑暗中沉迷

  一部电影之所以好,并非在于你赞同结论,而在于它得出结论的那个过程,在于它思考故事主题方式,在于它的真正主题如何有可能与表面呈现的那个主题完全不同。因此,偏爱每一类型的电影,这本身没有意义。(P13)

  后续的文章主要划分为对导演的访谈和对电影的评论,其中许多我还没有看过,因此之看了一些我已经接触过的作品的评论和导演。导演主要看了对伍迪艾伦的访谈。电影看了《辛德勒名单》、《大红灯笼高高挂》、《青木瓜之味》,但是作者的分析并非是理论化的那种,而更加倾向于一种情节介绍感受,读来并没有超出一般的见解。但是作为之后给公众号投稿,这样的问题倒是可以学学

  导演还对黑白片有挺多的关注,一直以来,我都不是很喜欢片,因为觉得会损失很多信息。电影可能对于我最开始观影体验来说,是五光十色的。我对于电影最初的理解,也是从一个世界逃向另一个世界,但是那个世界绝对不是黑白的。之前考研的时候,同住的是学习摄影朋友我们讨论过这样的话题,他对于不管是黑白摄影还是电影都比较推崇,黑白是一种有质感颜色。罗杰·伊伯特则认为黑白能够将姿势和情节更加聚焦地表现出来,色彩只会带偏我们的注意力。其背后强调的是一个问题:看电影,究竟看的是什么?

  我们今天走进电影院实在有太多可以看的电影的类型。就这几天而言,好莱坞大片《海王》、催泪巨作《狗十三》、纪录片《四个春天》。不少人可能潜意识里会将看电影视为购买情绪,你想要激烈就看动作片,想要感动就看催泪片,你走进这个黑暗的小盒子,就能够明白自己将从中提取出泪水还是欢笑,还是一些能够在社交网络上交流的话题。

  但是了更加重要的电影本身。就像在之前罗杰就说的,重要的不是电影的结论,而是得出结论的过程。而我认为这也是罗杰给我的最大的教诲。只是提取出一种感觉的话,那么这电影之看一遍,或者不看都行。而如果能够从中获得更多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的话,那么这是一部值得去反复凝视的作品,这才是值得你花几个小时的时光投入其中的值得买卖。

  书最后的片单还是不错的,可以补习一下。

  《在黑暗中醒来》读后感(二):在黑暗中醒来

  之前总以为自己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每当看到电影中的大反派功亏一篑时我总有一种对此深深惋惜的感觉。这种情形总让我很困惑,让我有种自己道德观不正常的感觉。莫非我的骨子里是一个反面角色?

  现在,读了伊伯特的《在黑暗中醒来》中对伍迪艾伦的一段采访,我才慢慢的认清了自己。伍迪的片子总是有他自己浓厚的风格---悲喜剧。“反面角色”总是最后得逞,观众看了后总是深处于悲喜交加的矛盾之中。其他的导演总是尝试着多种风格、手法、主题、形式去表现多个角度、多种思考。但伍迪不会这样,永远的风格,一成不变的主题,他只是通过拍他自己的电影,来阐述他的内世界而已-----他那悲观的达尔文主义人生观。

  好心得恶报、恶行有善果这种事向来不符合大众的哲学观,但是这在伍迪眼里却是真正的现实主义。“恶人们”无惧于肮脏的手法,也不会轻易的去犯理想主义的错,所以“恶人”总是更容易成功一些。生活也并不是以善良为基,乐观是肤浅的,生活是艰难的,是达尔文主义的。对于这些,我无法更认同。道德只是一个指南针,它不是决定你究竟以怎样的名次到达罗马的关键。很多时候,道德制高点本身,就让我觉得非常的不道德。况且只有绝对的实力,并没有绝对的道德。

  不知道是现实主义导致了悲观主义,还是悲观主义发扬了现实主义,抑或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反正我总归感觉这两种总是同时生根发芽。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我想,可能是因为现实生活本身就具备浓厚的悲剧色彩所致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成功与道德的博弈、弱肉强食的法则,这对于大多数的弱者与群众来说,总归悲情更加通透一点。

  总而言之,这件事我想明白了,每当反面角色最终失败时,我同情的并不是反派的悲剧色彩本身。而是对于反面角色不断努力靠近成功时,却失败于来自那些道德制高点的制裁,失败于邪不压正的定式这种事例的深深的同情。在我看来,努力即努力,实力即实力,这些与道德无关。

  《在黑暗中醒来》读后感(三):我眼中的罗杰伊伯特

  从罗杰·伊伯特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对于电影的痴迷,对于影评人这种媒介本身的跨度和力度的热,并且成功地将这种热情传递给了读者。罗杰·伊伯特的影评中任何一篇都是有意义的。他曾在某篇文章里写道的:“每天按时交稿并非什么丢脸的事。”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写影评,对于还年幼的电影艺术来说,罗杰·伊伯特可以说得上是半部世界电影史了。伊伯特是权威,毋庸置疑,作为得过普利策奖的新闻工作者(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影评人),他已成为杂志和报纸行业的中流砥柱。

  伊伯特会用直接准确的语言去谈论这个电影好不好,有什么内涵,如何理解,甚至是他自己和电影的故事。文风浅白,用词简单。一句话能将别人一段话都讲不清的事点透。和麦克唐纳德和宝琳· 凯尔相比,罗杰·伊伯特的文风并没有那么辛辣;相反罗杰伊伯特的风格是一种温暖、如对话般的语调,甚至看他的文字的时候会突然觉得很有食欲,像美食评论一样。但同时他也鲜明直接,要么好,要么烂,从没有折中选项。伊伯特说教极少,不会拿一些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来围绕电影评论,他不会拼命摆出一副自以为聪明的样子,以贬低电影或电影人为乐。即使他也会说些讽刺挖苦的话,也是温暖又俏皮的,我觉得他做到了真正专业而又普及。

  大多数影评人会用自己不喜欢什么来表明立场,但实际上他们几乎什么都不喜欢,而伊伯特评判一部作品时,看的更多的是它的企图心是什么,它继承了哪些传统,它能带给我们哪些与众不同的愉悦。 他是我见过最慷慨的影评人,面对《霍华德庄园》和《坏中尉》,《亡命天涯》和《辛德勒的名单》、《低俗小说》和《阿甘正传》,都能同样给予夸奖。伊伯特的阅片量令人汗颜,也正是这种广度令他文章的魅力经久不衰。从对影片大是大非的判断,再精确到视听语言,台词,表演,文章富有层次感,包罗万象。在伊伯特的文章中,读者从来不用担心他词汇贫瘠,观点单一重复。

  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作品都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作为一个影评人必须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声音。看得出来,罗杰· 伊伯特不喜欢《搏击俱乐部》这部电影,但他却对其技巧的应用表达了赞赏,无论是评论还是批评都本着客观的态度,写出至少自己认为是客观的观点。他对艺术片、商业片一视同仁,他看的是它们本身的条件;但与此同时,他也从不曾忘记哪些才是真正优秀的作品。他是那种会觉得《2001太空漫游》是绝对的佳作,也会觉得《全金属外壳》有些陈词滥调的人,我不怀疑伊伯特对于经典片的执着,但看他的文章,你会发现,对经典片的喜爱并未削弱他对当时正在上映的新片中寻找亮点的那份热忱。如果有哪部正在上映的电影将来某天会成为经典的话,我们或许能从伊伯特的评论中看出端倪,例如他对《雌雄大盗》的评论。他会从《雌雄大盗》、《2001太空漫游》等打破类型片束缚的作品中体会到欢愉,同时《教父》带给他的享受并不逊于《出租车司机》。

  凭借观影口味的多元化,伊伯特向我们证明了一点:相比同时代的很多人,他更像是一个真正的影迷。电影依旧很酷,对各个年龄段各个时代的观众来说都是如此。然而,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更多的人已经习惯了随时、刺耳地表达意见,在这种纷纷扰扰中屹立不倒的,是伊伯特那种温暖但有思想的文字:它的速度不慢,但踏实有思想,而且几乎总是比他人表现得更加大度。斯皮尔伯格说:“他不只是评论好坏,更是表现他的热情和电影的知识,借此他也帮许多电影找到了他们的观众。”对于还年轻的电影艺术来说,罗杰·伊伯特跨越的是整整半部电影史。

  《在黑暗中醒来》读后感(四):无法分享的幸福

  到底需不需要影评人?没想到前阵子《南都娱乐周刊》拣起的这个过气话题(不过现在再提仿佛又隔了一光年的时间),居然还能演变成网上的热门话题,大概平时辛勤劳作的影评人实在是憋闷坏了,顿时有种燃了的感觉。再细究之下,由此引发的聚焦点其实已和影评相去甚远,潜规则才是大众的关注中心,而且十年前和十年后都不会有什么两样。

  潜规则有没有?有。不过放心,能拿到红包的那些……基本都写得很烂。话说,有多少人会因为一篇影评选择或放弃一部电影的?很多人看影评无非是看完电影后的餐后甜品。

  影评人这个种类在这个时代出现已经晚了,因为现如今已经只要“影评”不要“人”了。所以大部分影评人,还得为了生计守着一份全职工作,写影评更像执着的兴趣爱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民主氛围对普通青年也是美事一桩,至少大家都有机会把握自己的15分钟。

  罗杰·伊伯特或许是不少影评人眼中的理想,因为他的工作就是看电影写影评,在《芝加哥太阳报》拥有固定专栏,写了8年影评就得到象征新闻人最高荣誉普利策奖,而且至今依然笔耕不辍。

  不太确信这本书翻译的好坏,因为《在黑暗中醒来》(Awake In The Dark)这个译名就让人起疑,更别说把宝琳·凯尔的“I Lost It At The Movies”翻成直白到吓人的《我在电影院里失去了它》。把“awake”当动词翻更像是意译的意译,而忽略了看电影时的警醒状态,“黑暗中的凝视”或许更符合影评人的生存状态。当然,拿来管中窥豹还是可以的,毕竟相比我们的二手资料和中国式思维,这位亲历历史的权威影评人给出的观点要更具参考性。

  “史都华说着说着,嗓音中开始流露出那著名的慵懒腔调。他不是故意在演戏,他说话就是这样子,这腔调很有感染力。跟他在一起不过五分钟时间,你可能会尴尬地发现,自己也开始模仿这吉米·史都华的腔调了。”伊伯特不止写影评,他也做采访,恰恰是他与电影人的贴身接触(毕竟我们怎么也不会和伍迪·艾伦抢一张餐桌的),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易于接近的视角——罗伯特·奥特曼的创作近乎都是妙手偶得的成品,哪怕胡诌的回答也会给他意外的启发;伍迪·艾伦那反刍式的幽默在使劲戳穿肤浅的现实时,投射的更多是个人过度的焦虑和恐惧;维尔纳·赫尔佐格与自然的对抗有着铁人般的坚持和无畏。还有斯科塞斯对“女神情结”的解释,星星点点填补了我们思考中的空白。

  影评人为我们提供视角的同时,也在充当我们的代言人,有时一部电影我们觉得好,却未必能说出好在哪里。

  “《柏林苍穹下》以被一分为二的柏林城为背景,这是所有城市中最缺乏实质性的一个,因为它的未来似乎永远都没着落。影片绝大部分是黑白的,这是适合这个故事的准确选择,因为色彩显得太具现实性,无法反映出这个寓言的恰当调子。本片中,很多最佳时刻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剧情目的,只是为了向我们呈现何为一个永恒的旁观者。甘兹在空荡荡的桥上安静地走来走去,他注视着空洞的窗户,这种生存状态的贫瘠程度,几乎让我们理解了路西法为何甘愿放弃天堂投入地狱,在那里,至少他还能有几回承受痛苦,也因此能够获得感知。”评论里的寥寥几句话顿时抽拉出电影的情感内核,这正是“云山雾绕”的学究型影评难以厘清的。

  不过是影评就是主观的,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经验主义的产物,哪怕伊伯特的影评风格向来包容,但激荡起无数人内心的《死亡诗社》在他看来简直算得上“反胃”。而他患病时的一些心态转变同样流露在了影评——“不论我们有着怎样的梦想、希望和打算,最终还是要听凭这世界来决定我们的命运。因为我们能思考能推理,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找到一条出路,一个解决,一个答案。但智慧给予我们的其实只是理解我们命运的力量,而非控制命运的力量。但是布列松也没有让我们空手而归。他给我们的建议就是移情。”(《驴子巴尔塔扎》)而在此前,他拥有的是永远。尽管如此,他在接受放疗时,对写作还是没有半点懈怠。或许写影评已经融于了他的血液之中,只有在聚精会神奋笔疾书时才能摆脱痛苦的搅扰。

  “虽然电影能愉悦我们,刺激我们,但只有当电影能理解我们时,它带给我们的才是最大的慰藉。”看到一句话,顿时豁然开朗。观影不仅是影评人的幸福,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幸福,但这种火花四射的幸福却是无法共享的。

  ___________________

  没想到撇开影评,伊伯特还是个吐槽高手,在magasa博客上看到一段他拿节目搭档的大脑门开的玩笑,简直可以用来申请专利了——“你们知道吗?宇航员在太空唯一能看见的两件东西是什么?中国的长城,以及西斯科的额头,你实在困难可以把眉毛往上梳啊。而且西斯科的发迹线太过辽阔,已经申请了自己的邮编。”

  《在黑暗中醒来》读后感(五):罗杰·伊伯特:影评的力量

  “过去的二十五年里,我可能已经看了一万部电影,对其中的六千部做过评论。其中绝大多数我都已经忘记了,我也希望能这样。”罗杰•伊伯特在1992年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中说,“不过,那些值得记住的,我都还记得。它们都被放在了我脑海中同一个架子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老电影……之所以这么说,还有一层意思在于老电影已经摆脱了时间的牵绊。”

  多么迷人而有力的说法。十年过去了,罗杰的声音和他的大拇指(“Thumbs up”)依然是衡量电影的权威。这些年他又看了多少电影?写了多少评论?这些依然是个迷。或者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依然能读到那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文字,回响于每部电影上映之时。罗杰的存在代表一种影响的力量。我们阅读一篇影评时,或是寻找认同,或者寻找质疑,但很少会相信别人的分析,我们更乐意相信自己的判断!弗朗索瓦•特吕弗曾戏言,在好莱坞人人都有两份工作,除了自己那份,另一份就是写电影评论。在这个大众化的阅读时代,任何文字的深度和力量都会被消解,更何况这样的评论只是电影的附庸?对大多数而言,影评只是一种媒介,我们会看,或是不看某部电影的一种引诱性的介质。

  很少有影评人像罗杰一样,能够达到一种高度,让你放下某种戒心,信任他的判断。他持之以恒、喋喋不休,日复一日地推荐某些电影,没有让你厌烦,反而觉得他的眼光独到,选片精准,分析深入内心,不由自主地去认同他的标准和判断。我们不信任影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我们看完电影具有了自己的认识后,影评的存在已经失去了意义。但是在阅读完《在黑暗中醒来:罗杰•伊伯特四十年精选》和《伟大的电影》后,我突然意识到,收录到这两本书的文字已经脱离了电影评论的范畴,成为了极具魅力的文艺作品。形成这样风格的一个标志就在于,你在阅读罗杰的影评,尤其是关于伟大电影的评论时,尽管没有看过他说的电影,但是你仍然能被他的文字所吸引。他所描述的细节,所分析的镜头,所提及的导演以及演员,都仿佛是如此熟悉,我们开始意识到,尽管我们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想去看他提及的电影,而且有种迫切的愿望去一点点印证文字中提到的,那些令人难忘的伟大细节,是否像他所言的那么具有魔力。

  在《伟大的电影》的序言中,罗杰提到了入选本书的一百部影片“不一定是电影史上最了不起的一百部,因为真正的杰作是无法排行归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佳片榜单都是愚蠢之举。但是不妨这样说,如果你想纵览电影诞生后一个世纪内的里程碑之作,那么请以本书作为起点。”话是狂傲了些,但是完全有资格担当得起。一百部电影相对于浩瀚的电影史当然不算什么,但是一百部“伟大的电影”就意味着一种影响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滋生全靠这一篇篇文字的魅力。电影博士李洋在《伟大电影的标准》一文中,提到了罗杰的标准:“‘伟大’这个标准是复数的,它是经典、独特、催人泪下、激动人心、过目难忘等等形容词的另一种说法。当罗杰•伊伯特告诉我们一部影片是‘伟大’的,往往没有具体的标准,他只是在提示今天的青年不要忘记历史中的杰作。伟大本身不是一个标准,它是从不同标准中升华出来的对电影最高的尊敬和热爱。‘伟大的电影’不会按照某个标准以相似的方式再次出现。它一旦出现,立刻带来新的标准。”伟大的电影不是标准,它只是以一种影像的方式揭示某种真理、揭露真相、揭发困境;诉说人性的伟岸与渺小,丑陋与死亡等。这是个诉说不清的标准。

  到底什么样的电影才是伟大的呢?我们也许可以借用卡尔维诺对经典的十四个定义中提到的,每次观看仿佛是第一次观看,每次观看都有新鲜的感受,都会发现新颖的观点,都会有着悸动的体验的影片就是伟大的电影。罗杰也提到了他自己的观影经验,他说本书中电影有许多都是看过十几遍,其中有将近五十部他曾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研究过。他还提到了英国影评人德里克•马尔科姆的选择伟大电影的标准,那就是“一想到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些片子就感到无法忍受”。对照这个标准,难怪我们对身边的越来越多的电影感到不耐烦,想想正在影院上映的国产大片,我完全可以说,一想到可以不用看这些电影,我就欣喜若狂。

  罗杰在关于斯皮尔伯格的一篇评论中辛辣嘲讽了一下好莱坞电影,他说在好莱坞,笨蛋根本就不可能走多远。所以即使是拍烂片的那些人,通常也够聪明,很清楚自己都是拍的烂片,“好莱坞就是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你必须足够聪明、有天赋、有运气,才能一路往上爬,最终获得拍摄烂片的机会”。对照这段足够幽默话,观照下现在国产片的很多导演,真是愚蠢得厉害,明明拍摄的是烂片,偏偏要捧上了天,容不下任何批评和冷眼。一个烂片都不敢承认的电影导演,你还能指望他能有一天拍出好电影么?

  当然了,有烂片自然会有用之不竭的恶评。正像大导演罗伯特•奥特曼所说的,他不在乎恶劣的评论:“因为如果没有恶评的话,那好评还有什么意思?”一部电影史,能够流传下来的当然是好电影,伟大的电影,而那些大多数湮没无闻的呢,难道一定是烂电影么?电影是时间的碎片,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很多电影都会失落,这其中有好的,自然也有坏的。现在还有谁在观看那些默片,或者黑白影像?至少大众不会,他们更喜欢在电影院里,高声大笑,或者窃窃私语,他们喜欢的正是这种逼真的影像。如果偶尔有黑白电影上映,那也是为了可以营造出一种怀旧情绪,换句话说,与黑白色调无关,与人们的情绪有关。

  《伟大的电影》的一百部影片中,有六十多部都是黑白片。《在黑暗中醒来》中,虽然写到了很多彩色片,但是你会注意到这种细微的差别,罗杰所写到的美国电影与外国电影有着极其鲜明的文字界限。美国电影大部分都是彩色片,而外国电影大部分都是黑白片,前者的评论文字显得极其漫不经心,说白了,像是为了每日的版面例行公事的交差;而涉及都爱到了外国电影和黑白电影时,他的文字迸发出了极其犀利的锋芒。这种区分当然不是绝对的,至少有人如果说不喜欢黑白电影时,罗杰会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庸俗。

  他在《在黑暗中醒来》提到这种区别时说:“彩色片太逼真恶劣。太令人分心。投射出肤浅的情感暗示。演员的地位反而被大大削弱。黑白片能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梦境,一个由形状和姿态构成的更加简单的世界。”

  在《伟大的电影》的序言中,他同样强调了这种黑白影像的重要性:“如果你想了解电影的历史,想真正爱上电影,就一定要了解为什么黑白电影的效果不但不比彩色电影差,而且可以彩色电影更加丰富。”黑白电影似乎更容易令人专注于演员的表演和精彩的对白。说起这点,突然想到,现在的电影烂片很大一部分是剧本太烂,根本没有什么精彩的对白。演员念出那些干巴巴的句子,像是在课堂上课的小学生复述课文一样,表演成了特效,特效成了主角,演员变成了背景。而过去黑白电影中,演员的灵魂主导性不可忽视。他们说出的每句话,每个句子都是如此的抓住你的心,让你反复回味其中的含义。当代电影中,唯一一部充斥着对白的应该是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吧,但是那部电影到底是好在对白是电影史上最多的?还是好在了这些对白其实大部分与电影无关?换句话说,这仿佛成了一种反讽,如果把那些无用的台词抽出来,这部电影的剧情其实不受什么影响,但是如果真的抽离出来,这部电影的灵魂就没有了。《低俗小说》是一部伟大的电影,罗杰也说,“它之所以伟大也是由于其无与伦比的对白,对白是一切的基础。”但是现在的电影大部分都不用对白了,仿佛在声嘶力竭的呐喊,回荡在空无之中。

  罗杰对影评写作有种观点是,爱电影本身并不值得赞扬,一个不爱电影的人其实也能写出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注意,我要引述原话了,我觉得他说到我心坎儿上了——“你必须要做到的是,严肃地对待电影,把电影当作一件值得关注的事。如果你轻视电影,看不起电影,你没法成为一个有用的影评人。每部电影,拍摄者其实都希望最终能实现自己当初的想法,观众也都希望看完后能为它击节叫好。如果你觉得某部电影是糟糕的,或者某部电影以并非光明磊落的方式赢得了观众,不错,这可以是一篇影评精彩的开始,但你必须记住,拍摄它的人和观看它的人都为它放弃了自己生命中的某一部分,以求它能不辜负那几个月或几小时的付出”。

  尊重电影,爱看电影,你才可能写出好的影评,我想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思郁

  2012-7-17书

  在黑暗中醒来:罗杰•伊伯特四十年精选,【美】罗杰•伊伯特著,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2月第一版,定价:55.00元

  伟大的电影,【美】罗杰•伊伯特著,殷宴 周博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定价:68.00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