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经济》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中国经济》读后感锦集

2022-04-10 03:34: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经济》读后感锦集

  《中国经济》是一本由[美]巴里·诺顿 著 安佳 译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8元,页数:6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经济》读后感(一):视野独特,新见迭出

  巴里·诺顿教授的这本著作,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做出了全面而不乏深刻见解的解读,为理解这些问题提供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见解。尤其是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出发,可谓历史经济学的典范。在通常人的眼里,中国经济是从1978年,最多是从1949年才能算起;然而以革命史、政治史等逻辑来切断经济和经济史本身并不合适,因为经济虽然不能独立于其他而真空般地存在,但也并不适合作为其他逻辑的衍生品,而是有着自己的自足性和独立性。仅仅从这一点来看,这本书便是独辟蹊径。

  《中国经济》读后感(二):“消费驱动型经济”只是个假象

  巴里诺顿号称是研究中国的首屈一指的专家了。书确实写的挺厚的,内容也很详细。里面讲了地理,讲了历史,有些部分我读了也有些收获。但是在关键问题,也就是中国经济该如何增长和发展的问题上,他的答案其实是不正确的。

  他在中文版前言中说,“向消费驱动型经济的转变会产生巨大的潜力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在第七章里还说“今天的中国需要通过降低投资率并释放更多的资源以供消费”。

  所以他的基本观点就是要少投资多消费,实现“消费驱动型经济”。这似乎也对,多消费了,似乎经济也就增长了。但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没有投资,增长肯定不会发生,消费只能够促进短期的经济增长,毕竟东西要没有生产出来,那还多消费什么啊。比如iPhone,并不是大家喊一嗓子我们想要消费iPhone而iPhone就出来了,是苹果公司投资于研发,最终才生产出来的。

  “消费驱动型经济”完全就是个假象,世界上并不存在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完全靠消费拉动增长,好比今天吃3个馒头,明天吃4个馒头,后天吃5个馒头?你想多吃就能多吃?馒头不是凭空来的,长期看那不还是需要多保留种子多种田吗,那不还是回到多开辟新田,或者提高种植技术种子质量等等吗,这些事情都需要投资才能推动的。

  为什么许多人搞不清楚,以为这世界上存在“消费驱动型经济”,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没有往深入想一层。确实,GDP=消费+投资+出口。既然投资和出口慢下来,那就搞消费吧。可是,没有投资,哪来的长期的消费的增长。消费不是想增长就增长的。投资实质上就是现在多享受点还是未来多享受点的权衡取舍,投资是为了未来多消费。

  2 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消费比例高的现状很容易误导大家。这是果,而不是因。美国经济有增速,那也是因为有投资。美国经济增速慢了,那是因为投资比例相对小了。美国经济增速不如中国经济增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投资比例比中国低。而有些经济学家写的书里面,论证中国投资比例过高的证据就是美国投资比例的数据,真是大错特错。

  格林斯潘曾说过“历史上,国内储蓄总额是用来为国内投资(如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私营部门在工厂和设备等方面的资本支出)提供资金的,因此也是生产率增长的源头” 这也就是说,投资也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源头。而且,美国的高科技也不是凭空出现的,也是需要投大量的钱的,人才也是需要开工资的,都是需要投资的。

  格林斯潘还说过,“中国的储蓄和投资占到GDP的比重要远高于美国,这是中国实际人均GDP和生活标准大幅上升的许多原因中的一个。” 所以要增长比美国快,就要比美国多投资。

  3 看上去对自己有利,屁股决定脑袋。增加消费嘛,那多好的事情,多吃多喝多玩,谁不愿意啊。

  4 媒体都这么说,大家也就人云亦云了。

  其实作者在书中也这样说,“投资是一件好事。没有它,增长和发展就不会发生。” 所以究竟是要多投资还是少投资,作者似乎有点纠结。好比你去问路,作者的答案是往北似乎挺好,往南似乎也挺好。这是方向问题,不是度的把握的问题。写书可以含糊,做事做决策在方向上是不能含糊的。

  作者还说“未来的增长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替代增长较慢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程度”。这句话看上去也对,但是其实没有任何作用。后面作者自己也补充“全要素生产率毕竟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一个剩余,它无差别地捕捉到了许多难以预测的复杂因素的净效应”。简单的说,所谓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只是中间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许多条件的达成才能促进生产率的提高。科技的发展是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而要发展科技,就要投入资金和人力,也就是要投资。所以还是回到了要多投资才能发展经济。

  总的来说,作者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有些不正确,有些比较含糊。此书大致翻翻即可。

  《中国经济》读后感(三):更应该注重的是:结构变化

  这本书总的分析框架是“通过经济中最重要的领域来追溯结构变化和制度转型的大致过程”,帮助“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崛起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以此预测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更具体地,第一、二、七篇主要描述中国的资源禀赋、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以及环境,其余做深入展开,如第三四篇围绕农业、工业领域,第五篇讲国际贸易,第六篇讲货币财政政策。

增长要素

  如果按照生产函数的框架,前两篇就是围绕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组成部分(技术、制度、政策)。从这个角度看,一个重要结论是未来增长的要素中:(1)“用增加投资来弥补劳动力增长放缓的前景黯淡”,原因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投资的吸引力下降,而老基建的不断完善导致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也有所下降;(2)“人力资本不太可能替代劳动力和资本的缓慢增长”,因为人力资本是劳动力的子集;(3)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这之中包括制度、结构变化、政策。

  通俗一点说,在人口红利减退、老龄化趋势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且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是未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战略,最新的一份文件便是《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结构变化

  回到本书前言,作者提到的三个未实现的上行潜力包括“重启市场化改革”、“强化中等技术经济”、“消费与经济再平衡”,亦即前文所提到的政府战略转变、工业部门的创新升级和消费驱动增长。

  再回到本书主题,目前的新常态是适应一个较低的经济增速,或者也可能在这次疫情后下一台阶,适应更低一层的经济增速。但即便中低增速下,也更多需要考虑的是结构变化,即产业结构变化/二三产业的平衡、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技术创新发展、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升级或降级。熟悉结构性思维,更容易避免陷入“消费/投资驱动”的无谓争论,对于投资研究或者实际生活也更有意义——比如结构性行情。

  当这般回顾整个历史的发展进程,或许更能感触到经济的长短之处,也更不易为一些进口替代、高速发展的措辞所蒙蔽——今时今日的企业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去发展,或向更丰富的市场去探索,而在这一目标下,开放的视野、包容的心态、更具竞争的能力理应为我所求。

  《中国经济》读后感(四):从结构变化和制度转型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安华

  从结构变化和制度转型两个基本过程解释经济发展过程是经济学的一个常用方法。结构变化是指资源分配和生产活动的实际变化,制度转型是指决策者引导的组织、信息和激励机制方面的改变,是政府、企业和家庭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对“游戏规则”做出的反应。巴里·诺顿著《中国经济:适应与转型》第2版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和最重要的经济领域追溯了结构变化和制度转型的大致过程,分析了中国经济近10年来的发展变化和未来的趋势。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人均GDP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的经济体,就收入而言,经购买力平价调整的中国人均GDP,已经接近于世界平均值。就城市化而言,2013年与世界53%的平均水平完全一致, 2016年达到了57%。就平均寿命而言,2015年中国人口平均寿命是76岁,这个数字大大高于全球71.7岁的平均水平,也超过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74.7岁的平均水平。同时中国经济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一次经济转型,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已经从每年10%以上锐减到了每年6. 5%左右。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劳动力的增长和结构变化也逐渐放缓,开始了经济“新常态”。

  经济趋势的变化和政策调整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领域中很多基本的、长期的趋势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2016年后劳动力增长势头逐渐停止并出现逆转;2015年后农村居民迁往城市的跨省人口流动出现下降;出口占GDP的比重在2006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滑,现在只有约峰值的一半水平;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在2007年达到33%的峰值,投资占GDP的比重在2010-2013年一直稳定在45%,之后两者都开始下滑;经济重心在沿海地区所占份额在2006年达到峰值后正在缓慢地向内陆地区转移;中国正在从世界上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国逐渐成为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资本来源国,2016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首次超过了流入量;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在2008年达到峰值0.49后趋于稳定并开始适度下降。

  伴随这些经济趋势的变化,长期以来确立的政策也做了重要调整,主要有: 2016年人口政策发生了变化,以全面两孩政策取代自1980年始的独生子女政策;停止征收农业税,开始补贴并保护农业;2005年后着手重建包括医疗保险和普及教育在内的基本社会保障网。政策的调整是为了重新平衡经济,找到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增长的新动力。

  发展战略的变化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看,适应从快速增长向缓慢增长的转变,从来就不容易,也从不简单。亚洲的日本和韩国应对奇迹增长阶段终结的对策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驾驭来,中国的对策是增加政府在新增长部门的积极作用。自2006年以来,中国已经日渐扩大了产业政策实施的范围和强度,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推进积极产业政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工业自动化和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与此同时,政府在基础设施和研究开发方面的投资亦有所增加。中国一直在积极寻求培育新兴产业,而不是后退一步,放手让市场参与者在新兴产业的新起行业选择投资。中国选择耗费大笔政府资金,广泛运用大量强势干预工具(intrusive instruments),以求形成全新的经济结构。这说明一方面政府对自己择优扶持的能力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对市场产生动态有效结果的能力缺乏信心。由此形成的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具有广泛政府直接干预和实际裁量权控制、采取相对稳定形式的体制。

  中国经济增长的三个上行潜力

  新常态带来的是经济的缓慢增长和更大更多的风险。中国仍将经历多重结构变化和制度转型,以应对复杂的现实和难题。毕竟中国面临的发展难题是当今富裕国家从未遇到过的,任何成功的经济实践和经济学理论中都没有现成的救世良方,那中国经济如何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呢?诺顿教授在过去的成功和未来的选择及风险中,看到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三个上行潜力:

  第一,重启市场化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仍有许多领域尚未完成,这意味着在许多领域,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可能导致生产率的显著增长,并加速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服务业,在服务行业建立高效的市场需要对监管机构进行投资,而监管机构又不能在一夜之间建立起来。但由于中国已经开始 向“后工业化”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型,投资监管和开放服务业市场的必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

  第二,强化中等技术经济。虽然中国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和量子通信等高级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中国经济中许多陈旧的、低技术的、靠人力工作的小型企业仍占主导地位。任何时候,一个经济体的繁荣和有效性主要由该经济体的中低技术经济部门决定。更安全的工作、更安全的产品和更可靠的产品信息,将有助于中间技术层实质性的长期升级。新的信息技术有助于这一进程,但更强有力的政府监管作用也是升级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消费与经济再平衡。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一直依赖于密集的投资努力,居民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中国的居民消费占比远远低于消费驱动型经济体,如果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大幅增加,会让中国人过上更健康、更多元,也更有意思的生活。向消费驱动型经济的转变会产生巨大的潜力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随着新的“智能”技术的兴起,更强大、更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将推动最具创新性的应用,这将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中国经济》读后感(五):《中国经济》:从第1版到第2版

  任其自然

  研究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人,对巴里·诺顿的名字不会陌生。在美国乃至西方,巴里·诺顿是公认的研究中国经济首屈一指的专家。他对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的把握,对经济数据的敏感和准确分析,几乎无出其右者。诺顿研究中国经济四十多年了,懂中文,他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基本上代表了美国和西方部分研究者的看法,任何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对他的看法和结论都不能等闲视之或视而不见。

  2007年MIT出版了他的《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英文第1版,它以翔实的数据、宏大的历史视野和跨国比较研究,从结构变化和制度转型两方面探讨中国经济的奇迹增长在各方面的表现及原因,受到了经济学界的高度评价,许多世界著名大学和国内的大学都把它作为中国经济的教科书。第1版纵论中国经济从1949年到2006年五十多年的曲折发展,1978年之后近30年的高速发展不仅让世界惊叹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也让中国成为一个复杂的经济体——传统与当代、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相混杂。

  《中国经济》从第1版到第2版,以“旁观者清”的视角记录了中国经济跌岩起伏、奔腾向前的壮观景象,探讨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潜力。

  第1版和第2版的不同

  2010年7月,诺顿在中文第1版序言中说:“中国今天面临的是很早就预料到的经济变化,但这个变化来得早了一点,速度也快于外部观察者的预期。今天中国站到了大国的门口,即将跨入中等收入生活水平国家的行列。”

  9年后,2019年3月诺顿在中文第2版序言中说:“外界观察者很久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今天中国经济的变化和挑战,但变化和挑战发生的时间和速度都早于并快于他们的预测。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迈向大国地位和中等收入生活水平。”

  在《中国经济》两版之间,中国已经从经济大国的门口跨进了经济大国的行列,从低收入生活水平跨入了中等收入生活水平,同时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一次经济转型,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已经从每年10%以上锐减到了每年6. 5%左右。在2019年回顾过去的十几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始终保持不变,并继续“表现强劲”。中国有资源、有能力应对“新常态”下的风险和挑战,也有必要从总结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由于上述不同,诺顿这两版《中国经济》的内容也有不同。 首先,从书的副标题可以看出两版的主题不同。第1版的主题是“转型”,基于2005年的经济数据,重点论述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从以农村为主的经济向以城市和工业为主的经济转型,从低端技术向中级技术转型,中国以前所未有的且与正统经济学的救治单方无关的方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今天,中国已经转型成了一个主要由城市主导的产业和服务型经济,形成了具有广泛政府干预和实际裁量权控制、采用相对稳定形式的、以市场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经济体制,人口制度也从独生子女政策变成了全面两孩政策,因此,第2版的主题是“适应”。虽然中国仍将经历多重转型,但高速增长结束后的关键是适应“新常态”——“调整战略以适应急剧变化的条件”,比如,“结构性转型”、“技术变革”、“人口制度的转型”、“体制转型”等;加之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也给中国经济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

  因此,第2版比第1版的字数增加了10万字,其中图表和数据全部更新,大部分文献也做了更新。

  中国经济增长的三个上行潜力

  诺顿教授在过去的成功和未来的选择及风险中,看到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三个上行潜力:

  第一,重启市场化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仍有许多领域尚未完成,这意味着在许多领域,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可能导致生产率的显著增长,并加速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服务业,在服务行业建立高效的市场需要对监管机构进行投资,而监管机构又不能在一夜之间建立起来。但由于中国已经开始 向“后工业化”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型,投资监管和开放服务业市场的必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

  第二,强化中等技术经济。虽然中国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和量子通信等高级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中国经济中许多陈旧的、低技术的、靠人力工作的小型企业仍占主导地位。任何时候,一个经济体的繁荣和有效性主要由该经济体的中低技术经济部门决定。更安全的工作、更安全的产品和更可靠的产品信息,将有助于中间技术层实质性的长期升级。新的信息技术有助于这一进程,但更强有力的政府监管作用也是升级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消费与经济再平衡。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一直依赖于密集的投资努力,居民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中国的居民消费占比远远低于消费驱动型经济体,如果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大幅增加,会让中国人过上更健康、更多元,也更有意思的生活。向消费驱动型经济的转变会产生巨大的潜力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随着新的“智能”技术的兴起,更强大、更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将推动最具创新性的应用,这将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是诺顿的朋友,他为这两版都写了中文版序言。吴老对第2版的评价是:“巴里·诺顿教授的这本著作,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做出了全面而不乏深刻见解的解读,为理解这些问题提供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见解。”

  另一位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教授为第2版写的推荐语是:“巴里·诺顿的《中国经济》第1版是我使用多年的基本教材。第2版更精彩,内容做了更新,涵盖范围更广。实际上,本书是关于中国经济方方面面的20篇述论的文集,每一篇可以单独阅读,合起来则是关于中国经济的完整概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