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上有一种挑食,叫“你妈觉得你挑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世界上有一种挑食,叫“你妈觉得你挑食”

2020-06-02 18:45:21 作者:meiyayibu 来源:meiya 阅读:载入中…

世界上有一种挑食,叫“你妈觉得你挑食”

  

  1、

  知乎上有个问题孩子就算饿死也不吃韭菜馅的饺子,怎么办?

  因为之前在公号文章留言里,也有父母提到孩子不吃某一种菜,觉得孩子挑食,这样不行,所以在知乎看到这个问题,就觉得类似的问题挺值得回答的。我的回答如下:

  看起来这个问题让你很焦虑,但是在我看来这个其实是不必构成问题的问题,你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孩子就非要吃韭菜馅的饺子呢?

  不吃韭菜馅的饺子还可以吃白菜馅、猪肉馅或者牛肉馅,胡萝卜馅的饺子,就算孩子不吃饺子也没有关系,还可以吃大米、面条、披萨、面包……

  在如今这个物质和食物如此丰富,选择如此多样的时代,孩子因为不喜欢,所以不吃韭菜馅的饺子,完全不是一个问题。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变成问题,反而是家长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问题。

  我发现有些父母明明自己也有不喜欢吃的东西,但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如果孩子有一些不喜欢吃的食物,比如不吃韭菜,不吃鸡蛋,不吃芹菜之类的就觉得孩子挑食,给他贴上“挑食”的标签,觉得孩子有问题,要纠正,要改造孩子。

  有网友调侃:父母之所以不挑食,是因为他们只买自己或者只做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真是一针见血的犀利。

  孩子只是不喜欢吃一样或者几样食物,父母就认为孩子有“挑食”问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其实背后的逻辑,可能是:我觉得你和我不一样,你没有符合我的标准和要求,我就觉得你有错了,有问题。

  说到底是一种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对孩子进行控制和改造。

  控制一个人是很爽很有快感的,会有一种感觉自己很强大的快感。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控制不了社会,控制不了老板,甚至控制不了自己。但孩子在父母面前通常是弱小的,如果我们当父母的没有觉察,是很容易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对孩子进行控制,在孩子那里寻求控制的快感。

  所以,为人父母,特别要警惕自己的控制欲。

  学会尊重孩子的感觉和行为,而不是控制孩子,以求满足自己的感觉和行为。

  2、

  去年冬天的一天,我带女儿去户外玩,感觉有点冷,就问她,“你冷吗?”她回答:“不冷”。

  我接着说:“我感觉有点冷。”

  没想到她说:“是你感觉冷,我感觉不冷呀。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有时候,孩子是我们的老师,教会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

  世界上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同样的,世界上有一种挑食,叫“你妈觉得你挑食”。

  用自己的框架去套孩子,会阻碍我们去看见真实的孩子。

  正常情况下,只要孩子食物的选择是多样的,丰富的,孩子的肠胃也没有毛病,不爱吃几种食物,并不会对身体和健康成长有什么负面影响。

  相反,父母如果总是强迫孩子吃不爱吃的食物,对孩子造成的身心伤害反而更大。

  我小的时候常常被我妈强迫吃切得很大块,只放冰糖炖的猪心,她非说有营养,逼我吃是为我好,可是我真的不喜欢吃,长大离家之后,再也没有吃过冰糖炖猪心,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有阴影。

  很多时候,父母对子女说“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其实是执着于自己固有的观念、价值体系,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已。

  3、

  回到孩子挑食这个问题上来,如果孩子真的挑食(很多食物都不吃,或者只吃两三种食物),除了孩子的行为不对,父母是不是也要思考:自己的行为中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地方,比如:是否可以将食物做得更好看,更好吃一些,吸引孩子?或者是不是自己给孩子吃零食吃多了,所以孩子挑食?

  知乎上“孩子就算饿死也不吃韭菜馅的饺子,怎么办?”这个问题底下有一个高赞回答我很喜欢:

  同事说他上幼儿园的儿子剩饭。

  同事教育他说:“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和蔬菜,你剩下来对得起农民伯伯吗?”

  结果他儿子小手一挥说:“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和蔬菜,你为什么做得这么难吃!”

  同事现在反省中。

  我觉得这个回答很好,说明孩子聪明,也说明父母教育得挺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孩子也信任父母,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不害怕不担心父母会继续批评自己。

  

  事实也是如此,当孩子这么说之后,家长没有批评孩子“狡辩”,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自我反思。

  这个回答让我看到,亲子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多么重要。

  为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要警惕自己的控制欲,不要强加自我的意志,学会放下自己的逻辑,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很多问题就不成问题了,亲子之间的理解和接纳也才更容易达成。相反,则会人为地制造很多问题。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如果我们真心实意为了一个人好,爱一个人,就应该放下控制,站在对方的角度,看见ta的需要,尊重ta的需要,理解ta的需要,做有利于满足ta需要的事;接受对方真实的样子,而不是自己头脑中建构出来的形象,也不是自己希望或者期待的那个样子。

  

  爱是理解,爱是接纳,爱是爱你真实的样子。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好父母,是学会做孩子的好评师,而不是成为孩子的压力源

  做父母的,不要一切为了孩子,而是平衡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

  你家孩子有自信吗?只要做到这三点,孩子就会变自信

  查看我的更多原创文章可以点击菜单栏中的文章目录

  新浪微博:meiya慢慢来

  预约咨询&约稿请发邮件到:

  或添加我的工作微信:me(添加时请注明理由)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