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过敏大流行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过敏大流行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6-09 23: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过敏大流行经典读后感有感

  《过敏大流行》是一本由[美]莫伊塞斯·贝拉斯克斯-曼诺夫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2019-10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过敏大流行》精选点评

  ●标题应该叫过敏与寄生虫。。

  ●搞的我也想养几个蠕虫了

  ●很水,厚厚一本书,翻来覆去地说,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事情

  ●虽有知识增进,核心观点明确但写的过于繁琐

  ●立意很新。

  ●对免疫系统的进化和运作有了崭新的认识,人不仅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也要与自己的免疫系统和谐相处。翻译很多地方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读起来很绕。

  ●作者身为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亲身体验蠕虫疗法人类免疫系统数万年中一直与细菌病毒、寄生虫处于一个平衡状态,而近代由于公共卫生发展使得平衡被打破,导致大量过敏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出现。或许蠕虫疗法、粪便移植等疗法真的可以一条有效途径需要更多人共同关注...

  ●对于自身免疫病的机制远远没有讲清楚,最重要的Th17在2005年就发现了,通篇没提。明明是一篇文章容量,偏偏写成一本书。

  ●有趣,科普~

  ●了解自身疾病还是挺有意思

  《过敏大流行》读后感(一):了解“过敏”,我探究自身的第一步

  过敏与我如影随形,我对冷空气灰尘雾霾等过敏,就在打字时嗓子异物感,有黏液却咳不出。在读此书之前以为只要不搬到环境好卫生棒的地方,过敏就要一直伴随我。完整读完,首先扭转了移民美日等发达国家就能让我脱敏的偏见,这些地区的过敏症状普遍原因就是微生物不够多样化,寄生虫更少见;其次本书让我回溯自己的身体为何会打开过度反应(即过敏)的阀门,过敏者中很多是出生后一段时间发生过敏症状的,我大概在2010年29岁(孩子两岁大)时发作,时刚参加完单位400米跑步(之前有练习),鼻涕就像关不上的水龙头不断往外撒,最后只能去医院吊瓶,后期再出现都没有这次厉害。再往前回想刚来青工作曾有段时间腹泻,之前认为是水土不服,现在回想是老朋友生物更新换代,青岛的微生物压力不足以使我的免疫系统平衡,最终我身体的辅助T细胞2反应异常导致流鼻涕、生黏液等过敏性鼻炎表象头疼,力不够也可能是免疫系统消耗了本该供给身体其他部位能量;最后,强化了我从《肠子小心思》得到的观点:补充益生菌、益生元,保护肠道这个身体最大的免疫组织和微生物的大本营

  到最后感慨作者的牺牲之大(亲身体验寄生虫疗法),写作严谨译者也是因为过敏的痛苦和为什么会过敏的疑惑来翻译此书的,我喜欢译者与被译的作品关系紧密,这样的作品质量才上乘。

  《过敏大流行》读后感(二):超级有机体的反思

  我们最好把人类超级有机体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因为我们期望这10万亿个人类细胞和100万亿个微生物细胞能和谐共存,协同运作。……所以健康的窍门并不一定是要继承正确的基因,尽管这样可能确实有所助力,而是让你拥有的基因实现最佳的表达。……我们的教训是,我们的生物膜,无论是植物性的还是动物性的,都对我们自身基因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过敏大流行》 如果说接受人类基因中大部分来源于病毒,以及益生菌能帮助我们的免疫系统协调工作,尚在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接受的范围,《过敏大流行》可真的在挑战固有知识了,这本书将免疫系统和寄生虫的关系娓娓道来,揭示了有关“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卫生假说。 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预防过敏、自体免疫疾病,退行性变化甚至癌症,都市人需要重新去感染寄生虫,但我们的确需要树立“超级有机体”的观念,而不是只从单一病原体来理解疾病。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如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开始在卫生条件率先得到改善的上层社会流行的哮喘一般,如今,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也好似成了流行病。往往抑郁症会和理健康联系起来,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它和持续的人体炎症有关,而人体之所以会有持续的炎症又和生活环境和方式不无关系。而持续的炎症正是由于免疫系统失衡,进一步说,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很深关系,而由此带来的后果则是血清素无法正常分泌。 这一研究似乎让抑郁症少了分严肃——从一个揪心的心理疾病变成了一个调节T细胞多不多,益生菌够不够的生理问题,但在考虑到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便利中,免疫系统因为缺乏共同进化了上亿年的伴侣(包括寄生虫在内的微生物压力)而无法发育健全,从而影响我们的大脑,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这并不是可以一语带过的简单事件。 本书作者的文笔和逻辑疏离虽然不及《我包罗万象》,但这本书更贴合人类适应性这一点很值得推荐。

  《过敏大流行》读后感(三):对过敏大流行的微生物视角思考

  新冠疫情从2019年12月出现以来,一路狂奔迅速袭击了全世界。疫情进一步激起了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关注。我也是在这段时间看到了这本书《过敏大流行:微生物的消失与免疫系统的永恒之战》。

  作者莫伊塞斯·贝拉斯克斯-曼诺夫,是一名关注科学的调查记者和撰稿人,同时他本身也是一名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受害者。我也是过敏性疾病的亲历者,大学的时候一直深受过敏性鼻炎困扰,每天最怕早上起床后那一连串无法抑制的喷嚏。这两年鼻炎的症状有所缓解,可是突然又有了疑似季节性哮喘的症状,更别提打娘胎里就有的湿疹和皮炎等问题了。这些问题虽然都还不足以致命,但因这些常年的问题带来的痛苦以及社交尴尬确是无法忽视的。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疾病,在近30年间,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至少增加了3倍,涉及全世界22%的人口。为什么过敏性疾病会称为一种流行呢?本书作者在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后,认为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哮喘、花粉症、炎症性肠病等的流行与城市化进程在时间上十分接近。过敏疾病的流行与20世纪出的卫生改革进程似乎也有着一定关系。卫生改革与疫苗联手消灭了霍乱、疟疾、鼠疫等传染病,人类与石器时代和工业革命时代相比,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人类变得干净了。而突然变得赶紧让我们的免疫系统无从适应。过敏性疾病正成为现代疾病的主力军。过敏性疾病的流行源自人类生态系统地紊乱。免疫系统在缺乏微生物压力的状态下变得反映过度(过敏),并转而攻击人体本身(自身免疫性疾病)。医院里的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多发性硬化症、甚至自闭症等病例变得多起来。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讲一些寄生虫重新接纳入人体后,一些过敏症状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得到了缓解。这引发了医学界和包括作者在内的深受自身免疫性疾病困扰的人们的关注。有些人甚至愿意“铤而走险”,主动感染寄生虫,其中有些取得了神奇的效果。作者通过许多个疾病的例证,阐释了这样一个观点,医学研究领域要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讲人类与其他生物共生当成一个“超级有机体”来看待,这样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或许会更加开放。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些希望:如果人类在童年时期对过敏应对得当的话,过敏症状是可逆的;“超级有机体”的概念也许会引发学科连动杆,以更新的角度看待免疫系统与微生物的共生机制;也许有一天我们的过敏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会通过可控的微生物治愈。希望我们都能等到这一天。

  《过敏大流行》读后感(四):被刷新的常识

  本来只是因为每年夏天在空调房里得鼻炎,想给自己科普一点过敏的知识,结果是大大地刷新了自己的疾病观。

  就在我读完本书之时,看到有人转贴胃癌发病率的文章,当中提到“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容易…就目前而言,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卫生的环境很重要……不嚼烂食物喂孩子,有条件的庭可以为孩子准备他喜爱的专用餐具,达到分餐的目的。”可以说这些建议是符合我们常识的。但《过敏大流行》的回答却出乎意料。书在“幽门螺杆菌”、“更卫生的环境”、“嚼烂食物喂孩子”和“分餐”这些点上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和相当明确的观点。比如关于幽门螺杆菌,作者引用的研究表明,虽然它确实是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但它也能保护人体免遭胃食管反流并预防哮喘、过敏和结核。而且“(幽门螺杆菌)寄生时间越晚,炎症反应越强,过敏保护作用越差,患癌风险越大……最佳窗口期可能是人类生命的第一年……”。十分让人信服的提问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携带该菌,却只有一些人得病?答案是:“微生物压力”和“寄生虫大军”,即人作为“超级有机体”,其健康有赖于人体基因、共生细菌,及微生物环境压力的平衡。为什么应该给孩子提供“农场环境”而不是“更卫生的环境”;为什么“嚼烂食物喂孩子”极可能给孩子提供了维护健康的有益菌群等,也是同一个答案。

  本书是2019年翻译出版的新书,虽然原版“An Epidemic of Absence”出版于2012年,但其观点和引用的研究结果,对我们来说可能依然非常新颖。

  首先,过敏包含了我之前从未设想过的极大范围的疾病:除了花粉症、乳糜泻、哮喘、鼻炎、胃炎、肠炎及至全身范围内的各种发炎,还包括多发性硬化、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而且说到底,任何疾病几乎都可以纳入“自身免疫”框架下解释,所以它不只是某类疾病的研究,而是对人体这一生命现象进行了重新定义。

  作为哮喘患者家属,我仔细阅读了关于哮喘的章节。不过这些节标题就勾勒出了观点的大致轮廓:“非洲农村没有哮喘”、“人体环境中的人适应蠕虫”、“蠕虫走了,过敏来了”、“哮喘:蠕虫适应性偏航?”、“寻找防止哮喘的小生物”、“了不得的粪口途径”、“农场的孩子为什么不打喷嚏呢?”、“聚焦于牛棚的卫生假说”……在论述协同进化的蠕虫能让寄主受益时,作者例举的区域性研究和对比研究是如此之多,不得不让人信服。

  本书更加让人为之一震的叙述来自“蠕虫疗法”的个案。包括作者本人在内,“蠕虫疗法”治愈的疾病有:花粉症、哮喘、银屑病、克罗恩病、牛皮癣、舍格伦综合症、自闭症……作者在书的开头就心怀忐忑地主动感染了30只美洲板口线虫,他以身试法结论是:感染对他自己的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有改善,但寄生虫也可能因人而异地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还值得一说的是,书中认为自闭症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且怀孕母亲的炎症导致婴儿自闭症几率大大增加。因为早几年我已经接受了王志超教授的这个论点:自闭症是婴儿时期缺乏必要的刺激引起的(详见王教授启智学校实验)。不过疾病经常并非单一因素引起的,所以两种观点也许并不矛盾。

  总之,《过敏大流行》是我近期看的最引起激动的科普书籍。即使作为记者的作者在叙述中有错漏和偏差,即使是这一个远未完善的研究领域,它也无疑能极大地拓宽人的视野,并且就疾病问题提供了堪称范式转换的理解。

  《过敏大流行》读后感(五):重新审视与微生物的关系

  

出發點

盡管日常機務跟科學、科普搭不上关系,但視好奇心如珍寶,並且放任其恣意增長的我,日常會涉獵衆多關於如何更好認知這個世界的讀物。書架上關於生物的讀物——或是教材、或是科普讀物,已經有涵蓋了諸如植物、動物和醫學等方面,畢竟這些都是日常可遇可見的事物,自然最容易產生問題和認知理解。

  身邊看不見的生物世界,這個日常存量知識可以追述中學的領域,之前對其認知僅處於恐懼和漠然兩個維度。即他們會帶來疾病和痛苦,或者與我們毫不相干。

  因爲疫情的緣故,《病毒星球》在衆多友鄰的推薦中,成爲國內疫情正盛時,我消解焦慮,拓展新知,打發時間之用的科普讀物。一書讀罷,發覺一扇新的大門已然洞開。並非批評該書,作爲專述一面的科普讀物,盡管已經言盡對於一般大衆關於病毒的各個方面,但在拓展出新知的同時,更多的疑惑卻是油然而生。旋即順着這個看不見的身邊世界探賾索隱,開始找到更多有趣的讀物,逐漸由每一部拓展出一個新的認知板塊,不斷相互應證,從而拼出這個舊時短缺認知,現在卻全新理解的身邊看不見的生物世界。

拼圖的各個組成部分

  《病毒星球》從最小、最簡單的構成——病毒視角切入,展示一個不同於一般生命體的傳染性活體世界,以及其與生命體的交相影響。《我包罗万象》向上躍遷一級,將鏡頭對準了細菌,最基本的生命體,也是更為復雜、更為直接地參與到我們每個生命體運行過程,並彼此交互共生/寄生的參與者。《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則轉回到我們自身——免疫系統,說明我們以什麼樣的方式存活和參與于如此復雜的世界,並力圖將人們過往對於傳統單純的免疫器官認識,拓展到免疫-神經-內分泌爲一體的整體。《过敏大流行》聚焦明確的問題層面——過敏,以微生物、免疫和現代生活方式交相影響的視角展示對於這個問題的可能答案探討和研究進展。

不可小覷

  病毒、細菌和古菌(這是這輪書看下來認識到,需要與日常所說的細菌區分開來的一羣生命體)真的很小,20納米大小的病毒都不定能用日常載玻片裝載(會透過玻璃材料空隙溜走);構成也會異常簡單,常見的鼻病毒僅有10個基因構成(人類則有大致2萬個)。

  病毒、細菌和古菌卻也是巨大的。從種類分異上,肉眼可見的生物僅是整個生命樹的一小部分,這些小東西們卻佔據生命樹的大部分篇幅。微生物的數量更是多到超出日常想象,一般來看,每個人體內的微生物與自身細胞數量的比例爲10:1;誠如上所述,相比于人體2萬個基因,我們體內的微生物基因數量是這個數字的500百倍。

  上面數字羅列的目的在於,展示這個我們看不見的世界是何其的龐大,以及我們要消滅,或者阻止微生物靠近我們是何其的困難。縱使有了抗生素和各種殺菌手段的當今,我們能制造的,只有相對無菌的生活環境。稍後也會提到,科學昌明的今日爲我們打造的相對無菌環境,反而並不如我們預期,給我們更爲安全的生活質量。

交相影響

  關於我們與微生物的关系,如果說在開啓這扇大門之前,可能是「所有細菌/病毒必須被消滅」,或者很分裂的認爲「細菌/病毒(噬菌體)是我們的朋友,希望它們幫助我們」。那麼在開始這一波的認知後,可以很明確的瞭解到,以上的的認知都沒有錯,但二者的关系不是簡單加和,然後因爲具體討論對象(不通的微生物)的不同,而歸入不同的認知面向。

  《我包罗万象》中有一段關於這種不同面向的精妙論述:

「共生」這一術語原有的意義已經扭曲,其原本的中立含義「共同生活」被注入了積極色彩,淺薄地暗示著合作與和諧的內涵。但這不是演化的真實面貌,它不一定利於合作,即使結果符合雙方利益;它甚至會為最和諧的關係綁上導致衝突的定時炸彈。…… 我们需要区分重要与和谐这两个概念。微生物组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关系是和谐的。……运作良好的伙伴关系其实是一种互惠的剥削,这很容易理解。两个合作伙伴都可能从中受益,但是其内部固有一种紧张关系。共生是冲突,是永远不能完全解决的冲突。

  具體來說,我們(脊椎動物)有復杂的免疫系統應對各種入侵物,各司其職的免疫細胞,盤根錯節的免疫應答機制,似乎任何對於機體的不法入侵都能被想方設法的清除和消滅。但另一方面,我們的機體卻通過留出便於微生物出入的黏膜,和適宜微生物生長的黏液來豢養數量衆多的微生物,依賴他們來提供食物消化、免疫防衛等諸多功能。

遠沒有想象的那樣簡單

  如果說我們和微生物作爲獨立個體/羣體處於緊張卻平衡的共生关系,那起碼這二者間是獨立且分野明確的。但很顯然,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作爲脊椎動物的哺乳動物,在免疫系統中有一個bug一般的特性——胎生(嚴格意義而言,不只哺乳動物有胎生特性)。誠如上所述,脊椎動物的免疫系統有成熟的對於外部入侵的免疫機制,胚胎作爲一個不同於自身基因的實體,理論上是應當被堅決清理掉的,但容忍了胚胎的存在,並能對其供養。這一特性的來源,也拜內源性逆轉錄病毒HERV-W——一種原本是寄生胎盤動物祖先的病毒所賜。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在人類的DNA中,有8%的部分都是各種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痕跡。這些病毒正如其他病毒一樣,找到寄主後便開始自我复制,不同於鼻病毒、狂犬病毒一樣不受控的瘋狂复制。這些病毒進入寄主體內後靜悄悄的呆着,只是在寄主完成自我DNA复制的時候搭個便車,一同完成自己基因片段的复制,盡管這些片段大多都沒有表達。

  與此同時,我們還將不少核心機體功能外包給了微生物。初生的我們的免疫系統一片空,在母體傳遞的微生物的訓練下,才在自身建立起對敵我的分辨和處置(由於生活環境的滅菌和抗生素的濫用,人類進化和對環境適應養成的微生物羣落發生異變,進而引發過敏和自體免疫疾病大幅度的增加);依賴多樣平衡腸道菌羣,我們得以更高質量的生活,從而免於營養不良、習慣性腹瀉、潰瘍性結腸炎等營養吸收和免疫失調疾病;也有證據表明,微生物能夠產生類似於多巴胺和血清素的神經遞質,從而影響人的情緒狀態;而酗酒者因爲酒精的攝入,因爲對於體內微生物羣落的改變,從而引發酗酒性抑鬱。

知道了,然後呢

  對於微生物的再認識,並不是讓我們立刻就對所有微生物敞開懷抱。我們百年循證醫學所積累的經驗並非完全無效,對於細菌和病毒感染病症的治療依然需要遵循醫囑,畢竟如果因爲不依從醫囑而在敗血病或者肺結核,這類治療指南明確的傳染性疾病上而送了性命, 實在是不值當。

  也不是形成好細菌和壞細菌刻板二元論認知。正如幽門螺杆菌這種已經被定義爲一級致癌物,並被推薦盡可能消滅的菌羣,卻在進一步地研究中發現,其存在和消滅都伴隨着意想不到的副作用。盡管胃癌發病中,有65%的比例來自幽門螺杆菌感染者,但同時也確認只有10%~15%的攜菌者會有發病;與未攜帶者相比,攜帶者有更低概率的食道癌、哮喘和過敏的發病概率;不同地區的攜帶者的胃癌發病率也存在明顯區別,歐洲、東亞的攜帶者明顯高於非洲、印度等地;與幽門螺杆菌在西歐人羣的消失一道,一批其他共生菌也在西歐的人羣中消失。這些證據都在說明一部分問題,但卻很難得出明確的結論。沒錯,至少到目前爲止,我們對於大多數微生物也是如此的不算充分。

  面對如此紛繁的局面,我們所能做的是更爲全面地反思和規劃當前的生活方式,以及在考慮過程中,將微生物作爲重要一環納入。

关于这几本书

  盡管幾本書都有各自的重點和在寫作技巧上的優勢,但如果從科普讀物的角度,來評判這幾本書的話,我的評價是《我包羅萬象》>《病毒星球》>《我們爲什麼還沒有死掉》> 《過敏大流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