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22》经典观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1922》经典观后感1000字

2020-06-14 22:30: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22》经典观后感1000字

  《1922》是一部由扎克·希尔迪奇执导,托马斯·简 / 莫莉·帕克 / 迪兰·施密德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22》观后感(一):养几只猫不就解决问题了么?

  诺大个美帝农场,猫也没有狗也没有鸡也没有马也没有连邻居也少的可怜,业余兴趣爱好全无,除了喝喝祖传的柠檬水每天就知道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拼命干活到年尾还一分钱存不下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这样的生活到底有啥舍不得的?进城打工有啥不好的?只能说老外也很看重祖宗基业啊,百年传承不能毁到咱这代手里头了~~~~~~~

  《1922》观后感(二):老鼠大军。

  3星,拍的还可以,节奏不错,氛围营造很好。 一开始看名字还以为是历史题材影片,或者是战争片。后来一看结果是惊悚恐怖片,其实也不恐怖,不过能吓死害怕老鼠的朋友。这种情况养几十只猫估计也很难抵御老鼠大军的侵袭。总之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一时脑热,害人害己,冲动是魔鬼啊。纵使败家娘们再怎么不好,也不应该直接杀掉,思想工作还是能做的。

  《1922》观后感(三):非常吓人

  仔仔细细的看完了,觉得恐怖程度胜过一般的恐怖片,真的很好看。然而来看评论惊。。。。。。。。。。。。。。。。。呆。。。。。。。。。。。。。。。。了。。。。。。。。。。。。。。。。。。。。。有一些人只关注情节 拍摄手法 小说改编程度这些表象,忽视了电影要传达的更深层次的东西,会失去看电影的乐趣,可能还会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洋洋自得。

  《1922》观后感(四):恶行必遭天谴

  老婆没有对你不起,她没有红杏出墙,没有虐待你和孩子,反而,她一直尽心尽力的照顾你和孩子的饮食起居。她没有白吃白喝,她有自己的土地,她也会自己赚钱---做裁缝。她只不过开始无法忍受农村的生活,她向往城市生活,她没有错。可是你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保有自己想要的生活,竟然恶念顿生,不惜杀妻,还把儿子拖下水。最后,你一无所有,家和孩子都失去,你还是要变卖一切迁去城市。当初如果听从老婆离开农场去城市生活就不会搞到自己万劫不复。最后,不堪良心的折磨而带着罪孽了解自己的生命。。。。是的,“总有别的方法”,可是你却为了一己私欲,不肯为自己枕边的女人奉献爱,结果选择了一个毁了你一生的错误决定。

  《1922》观后感(五):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护农场生活

  影片情节本身并没有过多复杂的情节和反转,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能让人一直看下去,而且不觉得冗长。我觉得这就是斯蒂芬 金高明的所在。很普通的故事因为由不同的作家和不同的导演去讲,观众所能得到的感觉完全不一样。1922,不单是这样一个杀人情节,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故事发生的年代和环境。美国工业化正在蓬勃发展,然而由于处在工业化建设初期,城市仍然并未对农场的农夫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传统的农夫仍然愿意一辈子守在农场里,靠庄家生活,靠天吃饭,而对于城市繁华生活,则是嗤之以鼻。农民认为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愿意到城市里去。农夫这样的想法直接导致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护农场生活,甚至是牺牲他人的性命。然而,农夫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人性的。他在犯下滔天罪恶之后,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平静地生活,眼前会出现各种幻觉。缺乏管束的孩子也最终走上了歧途。农夫最后才明白1922年曾有更好的路可走,而只是他们却没有选择。

  《1922》观后感(六):谁都无法逃脱 !

  斯蒂芬金的大部分小说里的情节和角色,几乎都有着强烈的社会属性。

  斯蒂芬金说过,自己的小说是写给普通人看的,而不是那些特殊群体或特权阶层。他很在乎那些看上去很平常的人,每天在想什么,在焦虑什么

  这个片子也不例外。但凡是一个普通人,尤其是那些底层的,想挤入中产的那一部分人。感触会特别深!

  2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变革时期,很多意识形态和当今的中国十分相似。农村人涌进城市、贷款的生活方式、城乡矛盾、女性被物化等等。整个电影里面其实最大的核心冲突并不是家庭矛盾,而是在于土地一旦变现,便失去了稳定。可不变现的话,就没有足够的钱来满足当下的生活。作为中产以下的底层,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解决这个财政矛盾的,唯有去银行贷款,欠下更多的债务。到时候银行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将土地收回。

  本片最大的讽刺在于,无论这家人是否杀妻,结局都是一样的。都无法逃出这资本社会的泥潭与梦魇。他的邻居就是最好的佐证 ,当年男主所羡慕的蓝色凯迪拉克、以及仓库上的新漆、自来水管等等,通过他以后落魄的结局可以推断,这些东西都是靠贷款买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这个看上去十分中产、令人羡慕的场主还是卖掉了土地。连极端固执甚至不惜杀妻的男主,最后还是去借了贷款。

  守着一亩三分地、通过所谓的劳动,是永远不可能致富的。更无法满足下一代的开销与生活,除非这个孩子永远不谈恋爱。一个没有资产和权力的男人,是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和孩子的。女人和老鼠一样,在社会中是寄生属性的,哪里有危险,她们 就会逃离,哪里有财富和粮食,她们就会去哪里。所以农场里那两个被妻子抛弃,落魄孤独的男人,以及被老鼠咬死 的孩子们,乃至被杀害的女人们(片中有暗示,所谓边缘地带,经常有离家出走的女人消失),都是当下社会必然的牺牲品,尽管他们如此固执、不惜逃离、甚至不惜杀人,最终还是难免一死,正如影片结尾的最后一句台词:谁都无法逃脱 !

  《1922》观后感(七):《1922》

  看完了之后,才知道是个恐怖片。

  看情节,并没有什么可恐怖的。一个农民与妻子不合,于是和儿子一起杀了他妻子。在此之后,罪恶感一直在纠缠着他们父子。正常的生活完全没有了。儿子和恋人私奔,成了强盗,死在荒野。他自己以酒浇愁,最后一无所有。

  情节虽然很一般,演员的演技却值得称道。编导也费了不少心思。在细节处理上很下功夫。片头是红色的手写体“1922”,背景是一块麻布。似乎告诉我们是在一个很质朴的乡下发生的一件血腥故事。在农夫确定要杀死妻子时,在昏暗的油灯下,摆弄着小刀,慢慢的割下一片片面包往嘴里送。14岁的儿子在听到爸爸的想法后,那种游移不定的神色。杀人时,父亲坚定又不安的目光。他们在作案之后,慌张无措的举动。这些都真实的反映了一个普通人在行将犯罪时的心理状态。

  看多了国产片,也看多了国外黑帮片,打仗时候砍人如同切西瓜,杀人像撵死个臭虫,一枪一个好不痛快。豪情壮志满胸怀。真实情况哪里像这样?尤其是他们父子二人策划的又是那种非正义的谋杀,杀死的又是自己的妻子和母亲。也没有仔细考虑妻子死了之后对未来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想尽千方百计瞒过了邻居和警长后,他们却瞒不过自己。儿子的性情大变,农夫也惶惶不可终日,表面上平静的生活里,掩盖着他们的惶恐不安。耗子乱窜,房子漏雨,都当成上帝对他们的惩罚。他们通过杀人给自己带来美满生活完全是妄想。伤害他人的结果是一辈子的恐惧。应了那句话:死很容易,活着就难了。

  影片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农村的景象。上千亩的玉米地,精致修建的小屋,破败的谷仓和马厩。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乌云滚滚,无论是夏日炎炎还是飞雪满天,远远看来,都是一副美丽壮丽的风景画。一家人守着大片田地,每日是单调而辛苦的劳作。近邻也需开车才能来往。看看那时他们开的那些老爷车,晃晃摇摇,慢慢腾腾,别有一番味道。尤其是在冬天傍晚的雪地中,天上地下都是白茫茫,远远的住房摇曳着暗淡的灯光,寒风凌冽中,一个黑影在雪地里摇晃着蹒跚着前行,好一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凄凉景象。

  看了这个电影之后,除了欣赏美国的乡间景色外,一无所获。所以呀,以后看电影前先要选择好。否则,搭上时间不说,还很影响情绪。

  评分:6分。

  《1922》观后感(八):剧透

  男主是个传统的农夫,老婆一心要卖掉田地去大城市,女主人继了4000亩地后一定要卖地离婚去城市生活,男主只想当个农夫,并且希望把地留给儿子继续当农夫,儿子被母亲打了以后,机会来了,男主伙同儿子,杀了女主人,丢到枯井里喂了老鼠,警察上门询问得到的回答是,女主人带细软,去大城市了,地也不卖了。

  男主丢行李时看到被老鼠咬的尸体

  本来生活还能继续下去,悲剧开始了,15岁的儿子把邻居家的女儿肚子搞大了,因为家里穷(7000亩地怎么穷)和两个孩子太小不能结婚,邻居准备把女儿送出去生了小孩,再把小孩送别人养,这需要花费300元,邻居找男主讨要75元,男主说没钱,也不会去借钱(我就奇怪了家里一共7000亩的地拿不出75块钱,这地里种的都是石头吗?),15岁的儿子带着怀了孕的女朋友私奔了,身上没钱就去抢劫,多走夜路必遇鬼啊,一次抢劫后离开时,女朋友被打了一枪,没去医院就在小屋里流血死了,男孩就自杀了,又喂了老鼠。

  好看小女主

  男主也不停看到幻觉,还被老鼠咬了一口,伤口溃烂,到医院截掉了一只手,家里地最后也便宜卖掉了,用了两年时间把卖地的钱喝进肚子了,找了个旅馆,写了个自白书,电影最后也没放,不过估计是自杀了。

  《1922》观后感(九):对家庭关系的隐喻

  没看过原著小说,所以就对该片谈一下个人理解。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人物逻辑是比较诡异的。影片的矛盾其实都是主要围绕着农田产生的,开始时女主人要卖掉4000亩地向往去城里生活,而男主人则是认为地的价值更加大,应该好好经营农场不该卖地。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且都不愿做让步。由于在法律上地是女主人的,所以她要离婚再卖地也无可厚非。男主人是真的舍不得这块地,所以决定伙同儿子杀了母亲。到这里虽然角色思路比较奇特但还算没走偏。问题在杀了母亲之后,首先母亲一死仿佛另外两人像是没了自理能力一样,但更重要的是,他一直都非常重视土地没有为他带来任何收益,没有自理能力外加贫穷让生活更加雪上加霜,以至于后面儿子的小女朋友怀孕,老丈人来要钱都拿不出,这才有了之后儿子离家出走的剧情。儿子走后由于没法打理环境,自己又被老鼠咬伤,感染了。也干不了活,这里又要讲讲这块地了,如果之前可以归结于时间太紧张收成还没到等等,穷也就算了,问题男主人在到被老鼠咬伤之前几乎一直在忙农活,结果忙了那么久却还是身无分文,这都在瞎忙话些啥?所以开始为了地而杀老婆的意义是什么?4000亩地穷成这样还不如趁早卖卖掉。之后就是手被截肢,儿子和他的小女朋友当雌雄大盗双双殒命。男主人为了葬儿子只好把4000亩地抵押给银行,自己也只好搬到城里去,这特么搞了半天还绕回来了。之后就是打工还贷款,酗酒,自杀。

  综上来看,杀母是一切悲剧的源头,而杀母的原因在于对土地的争夺。但杀母之后土地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反而杀母一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隐患,这才有了之后的种种。美国土地就这么不值钱啊?

  但个人认为这其实只是表象,深层体现的是家庭的不和谐。首先就是三口之家的每个人实际上是互为对立面的,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卖地这事是个引子,它是什么不重要,它表现得是夫妻之间既不愿互相理解,也不愿互相让步,虽然是夫妻但却一直处于一种针锋相对的氛围中,那终点也只有离婚。杀妻不过是把这一情绪给极端化了。同样的还有父子关系,可以看到这个家庭父母与孩子并没有什么交流与沟通,长辈与晚辈的想法还是比较割裂的,这一点不仅仅是在儿子身上,在他的小女朋友身上也可察觉到,包括从老丈人的态度上,这也算是为之后一起当雌雄大盗和鸳鸯殒命做了铺垫。压抑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极度渴望自由,渴望真诚的爱情以至于失去理智。儿子杀母也是由于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也回到之前所讲的家庭成员处于对立面上。所有的事情尘埃落定之后父亲的酗酒也可以说明这是个自制力不足的人,在家庭角色的扮演中,父亲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家庭的失败,父亲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可以说是他一手造成了这一出悲剧。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拙见。

  《1922》观后感(十):“总有其他的办法”

  一位孤僻保守自负的农场主为了不让一心向往城市生活的妻子对自己已经习惯的生活产生威胁,诱使年少的儿子一起谋杀了妻子并抛尸井中。但渐渐的他感觉到死去的妻子并没有打算放过他。

  本片和昨天的《杰罗德游戏》一样,都是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小说(可见史蒂芬金近来有多火),影片的故事情节简单总结就是一个杀妻犯的自白。影片通过男主回忆录的方式,讲述了他杀妻后的彷徨不安,并将这些恐惧从开始妻子尸体口中爬出的老鼠到后来具化为妻子鬼魂对他的报复。饰演男主的托马斯简(曾经的拉风帅哥也落得如此沧桑)奉献了不俗演技,把男主从焦虑到自责、懊悔的心理变化刻画的非常到位。

  本片风格和《杰罗德游戏》类似,都偏重于叙事而非感官刺激,所以视觉系感官派的观众可能要失望了,片中甚至连闹鬼的情节都寥寥无几,儿子与女友私奔并客死他乡的经历虽然是通过妻子鬼魂耳语的方式叙述,但其实只不过他通过新闻了解真相后的臆想,也就是说片中的鬼不过是男主的幻想。全片冗长缓慢的节奏更像是一部带点惊悚味儿的剧情片,不过影片的主题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当你想做出一些危险的选择并如同男主一样固执的认为已经别无他法时,不妨用男主儿子的话提醒自己“总还有别的办法”。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 “一分钟影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