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林少华看村上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林少华看村上读后感精选

2020-06-18 23: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林少华看村上读后感精选

  《林少华村上》是一本由林少华著作,青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45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林少华看村上》读后感(一):翻译30年,林少华这样看村上春树

  因为《挪威的森林我们知道了村上春树,因为村上春树,我知道了林少华。

  也许我们在看很多作品时候,会忽略作品的翻译者,但作品里却有了他独特解读

  林少华,著名文学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著有《落花之美》《为了灵魂的自由》《乡愁良知》等,译文出名的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刺杀骑士团长》等村上春树的作品,以及《罗生门》《雪国》《在世界中心呼唤》等日本名家作品凡八十余部,广为流布,影响深远

  收到《林少华看村上》这本书,第一感觉好重呀!封面是无脸谱的林少华还是村上,抱着猫咪,但我觉得既然是无脸谱,应该不是特指有一个人,村上的作品以孤独铸成,我想大概是指所有看这本书的人,在别人的故事里,体会着不一样的孤独。

  林少华看村上,不单单看作品本身,也会从写作意图,以及写作环境状态。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作者本身。

  比如村上写《寻羊冒险记》前,村上还开着酒吧,觉得写小说和开酒吧,两者无法兼顾,无法自由切换创作思路无法像冷热开关转换不了那么快,时间也无法安排的很好,他会感到烦,一咬牙把原本当红火的酒吧整个卖了,离开东京,搬到乡下专事写作。

  时周围人都劝他别轻举妄动,但他执意自己决定。而《寻羊冒险记》这部小说,也是村上成为专业作家后写的第一部长篇,对于他未尝不是一种新的“冒险”。

  写作过程中,同周围人不再交往了,烟不久也戒了,开始听西方古典音乐,在宅院中栽了茄子西红柿天天写,从早到晚写个不停,除了偶尔出去一下,几乎整天闷在里不动,彻底进入创作状态。

  《寻羊冒险记》村上的“冒险”和羊的隐喻,那么羊到底意味什么,隐喻什么,象征什么呢?

  文中告诉我们“羊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日本政府不顾一切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象征。”羊既然是“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象征”,那么也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象征,黑暗邪恶的象征。

  寻找这样的羊需要冒险,而冒这样的险是需要勇气的。而村上写这部小说也是走出了个人心灵的腹地。而林少华能如此看村上,也是走出了个人心灵的腹地。

  也许有时,我们并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看任何人。但却记住了历史

  《挪威的森林》

  有人看到了性,有人看到了青春,也有人看到了孤独。

  林少华说,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很可能是另一番风景,孤独寂寞,凄迷哀婉而又具有可闻可见可感可触的寻常性。

  《挪威的森林》用爱和死在青春岁月留下不可明灭的伤痕。

  《挪》既是死者的安魂曲,又是青春的墓志铭。同时死又给生者留下只有通过死才学得和体会的东西

  渡边通过木月的死—以木月死去的那个晚上为界—得知“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通过直子的死,明白任何哲理都不可能治愈失去所爱之人造成的悲伤,唯一能做到,就是从悲哀中挣脱出来,事实上,渡边也最后穿越了那片无边的泥沼和阴暗的森林,开始同现实世界接轨。

  所谓的成长也许就是这么回事。

  《挪威的森林》超出了一般爱情的俗套,而具有更为深刻的人生意义,它将作为青春旅程中的一段凄婉而迷人的风景线,陪伴一代又一代人走向成长,走向远方。

  林少华文中自嘲自己是村上作品的闯入者,翻译者,应该是深爱那些作品的,不然如何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翻译者又是自私的,我们只能通过他所看去了解他眼中的村上。这样说来,翻译者也是心怀忐忑的,他何尝不想让大家看到一个真真切切的村上。

  《林少华看村上》读后感(二):在挪威的森林且听风吟

  如果你喜欢一个作家的作品,你会怎么做?我先说说我是怎么做的。首先收集他的所有作品,每部作品都会认真看;其次对他的所有作品进行评论分析,甚至分出喜欢的顺序。你是不是觉得我有强迫症,我自己也觉得过于认真,但是真要喜欢上这个作家的作品,确实是爱屋及乌,会爱上他所有的作品。比如,我喜欢金庸,就买了他创作的所有小说,包括两部感觉并不过瘾的小说。我还喜欢兰晓龙,同样,只要是他写的小说我就会买到手。这两位作家的作品,我都喜欢。还有一部分作家我也喜欢,但不是所有的作品,有的就喜欢他著的一部小说,因为其它小说并未给我带来惊喜,反而降低了我对他的期待。当然,这仅仅是我对作家及作品的一种喜爱方式,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你有自己的见解,我绝不反对。

  今天与大家分享林少华著的《林少华看村上》,林少华是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作家。著有《落花之美》《为了灵魂的自由》《乡愁与良知》《高墙与鸡蛋》《雨夜灯》《异乡人》《小孤独》《林少华看村上:村上文学35年》。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奇鸟行状录》《刺杀骑士团长》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以及《心》《罗生门》《国》《金阁寺》《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日本名家作品80余部。看看其作品,看看其履历,就知道林少华不一般,所以他写的书评才是大家风范,我仅仅是写写读后感罢了。

  林少华喜欢村上春树到了什么程度呢?编者说林少华是村上春树文学的灵魂译者,采用一书一评的方式写了村上春树49部作品背后的秘密,而且他不仅写书评,还翻译村上春树的书,可见其喜爱的程度我是望尘莫及。这本书,大体以长篇、短篇和随笔三大类别,按村上春树作品发布的时间顺序撰写的一书一评。从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且听风吟》到最新访谈录《猫头鹰在黄昏起飞》,不仅品评每本书、每篇作品所体现或蕴含的艺术特征、心灵信息和精神趋向,还连续提取了作家较为典型的生活细节和创作思想的变化轨迹。可以说,写这本书,林少华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村上春树的作品我读过《挪威的森林》,讲述的是渡边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木月自杀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直子娴静腼腆,两人的交往可谓平淡与祥和,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随后,直子就消失了,几个月后,渡边才知道直子在一家精神疗养院,虽然两个人之间还存在着深厚的感情,但是渡边没有再碰过直子。渡边返校后,遇到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小女生绿子,绿子非常喜欢渡边,强烈地追求渡边,可是渡边非常矛盾,因为他的心里放不下直子。再后来,直子也自杀了,渡边开始变得焦虑,狂躁,最后是在直子的病友玲子的鼓励下,渡边才慢慢走出这种坏情绪,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这部小说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经高度发达,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危机也与日俱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心理距离逐渐拉大。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变得孤独、虚无、失落,却又无力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就如故事中的渡边和直子一样。读这部小说,能够感受到青春的迷茫与彷徨,年轻人自我救赎的前提是自我的迷失,这种迷失带有青春期的普遍性。

  记得《挪威的森林》中有这样一句:“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确实是这样,每当我们做错事的时候,我们都会给自己找一个能够原谅自己的借口,比如,时间太仓促了。比如,事太多了,都堆积一块了。自己很弱的,为何还要难为自己。实际上,苦不怕,只要自己能够不断提升,哪怕一点点也是一种进步。还记得一句话:“优秀的人都在努力,我们还有什么借口。” 村上春树就是如此,他从未间断自己的创作,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获得了很多奖项,这些都是我们该学习的地方。

  我没看过多少村上春树的作品,所以对他的写作风格不是很了解,也无法评判他的作品有什么独特之处,所以,非常感谢林少华给我们介绍村上春树的作品,有时间一定找来读读,欣赏欣赏村上春树的其它佳作。

  《林少华看村上》读后感(三):《林少华看村上》:村上春树“犟脾气”背后的道义、孤独和想象力

村上这个人没有堂堂 的仪表,没有挺拨的身材,没有洒脱的举止,没有风趣的谈吐,衣着也十分随便(他从不穿西装),即使走在中国的乡间小镇上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数日本女性甚至是中国女性视为第一男人。——林少华

  1989年的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就像村上说的:好像全世界所有的冰箱都全都一齐朝我大敞四开。

  此时,林少华穿着半旧的蓝色毛衣,趴坐在桌前,一边搓着快冻僵的手指,一边对着一本日文书爬格子,他当时翻译的正是村上的《挪威森林》。就这样,林少华陪着《挪威森林》以及村上春树开始了中国之旅。

  林少华前后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奇鸟行状录》《刺杀骑士团长》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

  林少华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作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落花之美》《为了灵魂的自由》《乡愁与良知》《高墙与鸡蛋》《雨夜灯》《异乡人》《小孤独》《林少华看村上:村上文学35年》。2018年以其杰出的翻译业绩和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荣获日本“外务大臣奖”。

  通过《林少华看村上》这本书不仅让我加深了村上作品的用意和深度,更让我从中认识到了不一样的村上。

  林少华曾经受邀出访日本单独访问村上,他也曾感叹这么一位普通的男人却为什么受到那么多中国人的追捧?

  通过这本书,我才发现村上跟很多小说作家一样有着自己小个性比如犟脾气,而村上对孤独却有着自己的理解,村上这么多年能够笔耕不辍取决于他在跑步中训练出来的集中力。

村上春树的犟脾气背后的道义

  村上认为很多小说家都是说谎高手,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参加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文学奖也是因为自己骨子里的犟脾气。

别人叫我“别去哪里”“别干那个”尤其那样警告我的时候,我就偏偏想去或想干,此及小说家的天性。

  因为小说家属于一种人,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只相信自己实际的目睹、自己实际手摸的东西。也因此每一位小说家在自己作品中总是有一股“亲身经历”的似曾相识的场景。

  在出席这次的文学奖,村上讲到: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

  其实这也是在表明村上的态度,坚硬的高墙是隐喻着轰炸机、坦克、火箭、机关枪等等,而即将被摧毁、烧毁的非武装平民是鸡蛋。

  村上谈到自己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小时候每天早上起床都看到父亲 在佛坛祈祷,有一次自己问父亲为什么要祈祷,他回答到,为了在那里,无论是友方还是敌方,失去生命的人。

  村上父亲对生命的慈悲之情深深影响了村上的价值观,就像他说的,我们都是超越国籍、种族和宗教的人,都是面对体制这堵高墙里面的鸡蛋。

我们相信自己和他人的灵魂的无可替代性并将其温煦聚拢在一起。

  这就是作为一名小说家犟脾气中的道义精神。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义无反顾参加邀请。

  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每个生命都值得璀璨闪耀。这也是村上所要表达的一种崇高的仁义之精神。

村上眼中的孤独:人人都存在连带感

村上曾经在网上回答读者时这样说过,我认识人生基本是孤独的,但同时又相信能通过孤独这一频道同他者进行沟通,我写小说的用意就在这里。

  在我们眼里,所谓孤独是不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情感不愿意与他人产生沟通和链接,那么在村上的小说中是如何处理孤独与沟通的关系呢?

村上觉得,人生基本是孤独的,人们总是进入自己一个人的世界,进得很深很深。而在进得最深的地方就产生“连带感”。

  就像纪伯伦说的,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每个人在生活的某个角落或是某个时刻都会感到孤独,或许有些孤独是不可言喻的,但某种孤独感常常有着惊人的相似。

  孤独并不是切断众人的联系,也不会把自己孤立起来。

  只有一个劲地往下挖,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一味沉浸孤独之中用墙把自己围起来是不行的。

奇特的想像力来源于,通过运动来达到精神集中力

  众所周知,村上是一名十分热爱运动的小说家。

村上认为自己并不是精英也不是天才,也没有什么才华,只不过能在技术上打开门,而具有打开门身临其境而又返回的特别的专门技术,这的确很难很,这一多半取决于精神集中力,而精神集中力取决于训练和体力。

  村上就是通过跑步来锻炼身体和训练集中力。因为维持健康对于写作者来说相当重要,村上每天早睡早起,天天跑步运动。

  歌德曾说,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

  村上春树从1982年写完《寻羊冒险记》那年开始跑,每天用一小时跑10公里左右,每月往少里说也要跑250公里,二十五年下来跑了7.5万公里,差不多绕于地球两周。每年参加一次42.195公里的马拉松比赛。

  在《当我跑步时谈些什么》村上说到,跑步的人不是为了想长寿才跑步的,是为了让生活更充实.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力挖掘自己的潜能,这才是跑步的真谛,也是生活本质的隐喻。

  体育运动不仅能改变人的体质,更能改变人的品格。村上通过跑步达到精神高度的集中力,比如在作品《海边的卡夫卡》中,都表现出极为丰富而奇特的想像力。

  就像林少华在“译序”中说到的:

放弃对外部客观依据的追索,彻底沉入自己的内心以至潜意识王国,甚至需要懂一点所谓心灵魔术,才能跟随作者,在这座卡夫卡式迷宫里完成想象力的各种大跨度跳跃。

  《海边的卡夫卡》人物从现实和非现实、现世与异界之间自由穿梭。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说它是一部伟大的物语小说,是一部综合性的现代寓言,少年卡夫卡在异界穿越最终回到现实,并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少年,是“日本民众整体性的成人仪式”。

  通过这本《林少华看村上》不仅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了村上春树“犟脾气”背后的道义、孤独和想像力,文中更是有多处谈到村上的幽默风趣之处。

  林少华和村上一个译者一个作者,几十年在文字上相伴相知,林少华在村上的文字里行走,感受到了村上的孤独、自由、意志以及对中国这片土二的热爱之表,也因此,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内心似乎也走得越来越近。

  虽然林少华先生也译过日本其它作家的文学作品,但是我觉得他是最了解村上的人,也是村上作品最踏忠实的粉丝,通过几十年来敲敲打打出来的文字,让他畅游于树上文学神话背后的一片净土。

  这份净士不仅成就了林少华,也成就了成千上万的中国读者,让我们从中看体会到村上作品的文学价值背后的一点人性的温暖和关怀。

  《林少华看村上》读后感(四):《林少华看村上》:在“象牙塔”和大众阅读之间构筑的一道桥梁

  1989年冬天,林少华穿着半旧的蓝色毛衣,趴坐在桌前,一边搓着快冻僵的手指,一边对着一本日文书爬格子。

  这就是《挪威的森林》最初进入中国的情景,林少华从此开始了和村上春树长达三十年的缘分。

  这是怎样的一种缘分呢?从《挪威的森林》到《刺杀骑士团长》,林少华共翻译了村上41部作品,他的翻译,文风清新,语言优美,形成了独特的“林家铺子”风格,读者戏称林少华是“村上春树背后的男人”。

  林少华说他和村上的文字,有一种“生命的契合”。学者王向远评价:“可以说,村上春树在我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依赖于林少华译文的精彩。”

  “林译”版本深受读者喜爱,《挪威的森林》获2002年上海优秀图书奖二等奖,《海边的卡夫卡》获2003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8年,因为杰出的翻译业绩和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林少华荣获日本“外务大臣奖”。

  《林少华看村上:从<挪威的森林 >到<刺杀骑士团长 >》一书,属于评论文集(以下简称《林少华看村上:》),大部分是林少华在翻译村上春树作品时的译序或者书评,按长篇、短篇、随笔进行分类,依时间顺序一书一评,不仅品评每本书所蕴含的艺术特征、精神趋向,也提取了作家较为典型的生活细节和创作背景。

  一部作品,一字一句地读一遍和逐字逐句地翻译一遍,其间有着巨大的差别。我相信,在中国读者中,林少华先生可能不是最懂村上春树的人,但至少,他是最了解村上的人。所以,他如一位桥梁工程师,不仅架起了中、日文的语言沟通之桥,也用他的解读,修筑了一座通向村上春树作品的灵魂之桥。我们通过熟悉的文字,得以窥见村上营造的文学秘境,从而达到深度认知,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01.《挪威的森林》:残酷的青春物语

“最最喜欢你,绿子。”“什么程度?““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这是《挪威的森林》中,大学二年级的渡边和绿子的对话,像是在校园草地上的春日呓语,带着一种独属于青春的纯粹的张扬和喜欢。

  《挪威的森林》,用两年时间刻画了一个20岁男孩的内心世界,里面有青春、爱情、流行文化,也囊括了社会与政治意识上的骚动。

  1989年,林少华翻译的《挪威的森林》上市,到2004年,累计销售100万册。

  我们不知疲倦地讨论直子和绿子哪个更好,更值得爱,沉浸在对女主人公的两相比较中,津津乐道于渡边到底更爱谁……

  随着作品的流行,对作品的误读也越来越多:意识流,青春小说,自传体小说、宣泄个人情绪和情感的“私小说”……

  村上只好写了一篇文章澄清自己对此作品的定位:“一言以蔽之,这不是一部激进小说、高雅小说、理性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也不是实验小说。这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甚至在再版时加上了个腰封,印上“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

  但林少华说,村上后来在一篇访谈文章中强调,他并不认为描写爱与被爱、抛弃与被抛弃就是恋爱小说,腰封上原本是想写“百分百的现实小说”,担心那样会影响销路,所以才写了“恋爱小说”这个莫名其妙的词汇,甚至说 “恋爱小说的内涵,至今我也不清楚”。

  林少华在“《挪威的森林》:永远的风景线”一文中,详细分析了《挪威的森林》的诞生过程,写作方法,也对人们的误读进行了探讨,引用诸多权威的村上研究者,村上自述、他人解读等资料,结合村上的文本,逐一进行解读,最后自然得出结论:《挪威的森林》从风格和文体上来看,是“现实主义”的,而内容,则是“青春小说”、“恋爱小说”。

  爱情和成长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的成长,很难清楚地分离哪些是“爱情”,哪些是“成长”,倒是大部分“爱情”,尤其是“失败的爱情”,会促使青年的快速成长。

  《挪威的森林》卷首语“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这是唱给逝者的安魂曲,又是青春的墓志铭。村上说“所谓成长恰恰是那么回事,就是人们同孤独抗争、受伤、失落、失去却又要活下去。”

02.《海边的卡夫卡》:“异界”穿越与精神成长

  《挪威的森林》是青春的挽歌,此后村上春树又回溯到了少年,《海边的卡夫卡》写的是一个15岁少年精神成长史的剖面,依旧是一部“成长小说”。

  不同于以往未婚或单身的主人公,少年卡夫卡是有家庭的,并且这个家庭给了他最大的预言和恶毒的诅咒:你将杀父,你将与母交合。

  这一切,充满了超现实的虚幻,有些科幻小说的外型,故事内核又老套的脱胎于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的情节。

  村上为什么写这样一部小说?林少华认为,经典的希腊悲剧主题是命运的不可战胜,而《海边的卡夫卡》则是强调命运可以克服,人生还有转机。少年卡夫卡在自我反省和精神导师大岛的引导下,完成了精神救赎,没有卡夫卡在阅读过程中和生活中的“异界”游历,他就不可能从命运中挣脱出来,思考和批判,是获得救赎必不可少的“入口”。

  林少华在“译序”中说:

放弃对外部客观依据的追索,彻底沉入自己的内心以至潜意识王国,甚至需要懂一点所谓心灵魔术,才能跟随作者,在这座卡夫卡式迷宫里完成想象力的各种大跨度跳跃。

  显而易见,这部《海边的卡夫卡》是有阅读门槛的,不仅表现在其形式的创新:全书奇数章讲少年田村卡夫卡的历险,偶数章主角则是丧失记忆的老人中田,用双线叙事法交织进行,两个素不相识的人,最终在精神世界互相推进,完成了对方的使命。

  《海边的卡夫卡》更多的体现为人物在现实和非现实、与异界之间的自由穿梭,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说它是一部伟大的物语小说,是一部综合性的现代寓言,少年卡夫卡在异界穿越最终回到现实,并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少年,是“日本民众整体性的成人仪式”。

  这部《海边的卡夫卡》,使村上奠定了文坛常青树的地位,成为继《挪威的森林》之后又一部畅销世界的小说,暗示着村上春树从青春小说作家转变为国民作家。

03.《刺杀骑士团长》:现实抗争与自我救赎

  成为“国民作家”的村上春树,七年后又写了一部《刺杀骑士团长》。

  上海译文出版社花千万天价购得版权,这样,林少华在暌违十五年之后,又一次主笔村上作品。

  《巴黎评论》记者曾概括村上小说的主题:一个男子失去了他所追求的目标,或者被抛弃,对她的念念不忘使主人公来到一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异境,这在他所熟悉的那个世界里是不可能达到的。

  这个主题,几乎可以作为村上作品中同一主题的不同变异来解读,在《刺杀骑士团长》中依然适用。

  村上笔下的主人公一次次地往复于失去、寻找、发现、失望、再失去,去获得对世界的一种新的认知,最终都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结局。

  林少华认为,解读村上作品中有几个理解意旨最关键的意象,是接近故事核心的钥匙。在《刺杀骑士团长》中,那个平行世界入口的杂木树林中的洞,就起到一把“钥匙”的作用。

  林少华在2003年曾面见过一次村上,村上说:

人人都是孤独的,但不能因为孤独而切断与众人的联系,而应该深深挖洞。只要一个劲儿向下深挖,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

  所以,村上春树的书中有一个永恒的关于人和人类情感的迷失与黑洞,在《刺杀骑士团长》中,村上以夫妻化恨为爱言归于好,为东亚关系、世界性悲剧的不可重复提供了一种启示,一个走向再生的理念、隐喻和祈愿。

  有人说村上的作品难以理解,村上专门发表了读者信:

我的小说想要述说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简单概括一下:任何人一生当中都在寻找一个宝贵的东西,但能够找到的人并不多。即使幸运地找到了,实际上找到的东西在很多时候也已受到致命的损毁。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继续寻找不止。因为若不这样做,生之意义本身便不复存在。

  这个“宝贵的东西”构成了我们的“生之意义”,于村上春树,就是写作,是作品进入读者眼中,带来不同的感受和触动。

  林少华曾说,世界上最值得做的事至少有两件:一是栽树;二是教书。这两件事是对于他的“生之意义”,他都做了,并且喜欢。

  林先生的翻译生涯,就在授课、教书之暇展开,利用寒暑假,笔耕不辍,乐此不疲。

  三十年来,他不仅成为中国翻译村上作品最多的译者,还翻译了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太宰治等日本名家的作品共八十多部,是名副其实的“日本文学翻译家”。

  他说:“遇到文字,遇到村上春树,翻译村上春树的作品三十年并为许多人喜欢,是幸,是幸运之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林少华看村上》读后感(五):村上的35年文学创作之旅:林少华与村上结缘,跨越时空的文学之交

  在中国,如果你是一个村上春树迷,那么对林少华的名字,就不会太陌生。因为迄今为止,村上春树的大陆版译作,绝大多数都是经由林少华翻译的。

  当无数年轻易感的心,被村上春树打动时,其实又何尝不是被林少华精彩生动的译文所打动呢?

  北师大学者王向远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中,就曾有这样的评价:

  “可以说,村上春树在我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依赖于林少华译文的精彩。”

  林少华与村上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他们二人都非常低调,这大概也是他们能够跨越时空,以文学相交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村上春树的作品风靡全球,但他本人行事极其低调,还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享受孤独。成名三十年来始终不上电视,不登台讲演,不参加任何团体,不出席任何聚会。

  而且一般也不接受媒体采访,别说是我国媒体驻东京的记者,就是日本记者想见到村上也难如登天。即便在日本新书发布之际也鲜少露面,更鲜少开作品签售会。

  也正因如此,林少华在36岁的时候,才得以与39岁的村上春树邂逅,更为难得的是还留下了访谈记录和珍贵的照片。

  林少华曾经感叹:

  “据我所知,中国内地可能只有两个人见过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一位是南京的译林出版社副社长叶宗敏先生。另一个就是我了。”

  而这本《林少华看村上》,也已经走过了差不多十年的时光。

  经过几次改版及补充修正后,才有了2020年的这个版本——林少华看村上:从《挪威森林》到《刺杀骑士团长》。

  一、 出手不凡的处女作,是孤独的力量

  在1978年也就是村上29岁的时候,他借钱经营的酒吧恰好遇上了低谷期,整个人闲得似乎只剩下了大把的时间。

  有一天,村上在一个球场的外场一边喝啤酒,一边看棒球的开幕赛。

  在第一局的下半场,他喜欢的那支球队的一名队员一下子把球击中了,这一下也好像击打在了村上的脑袋上,使得他在一瞬间突然冒出了一个连自己都会觉得有些匪夷所思的念头:

  写小说!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意外诞生的处女作,居然一举获得了日本有名的纯文学杂志《群像》设立的“新人奖”。

  这部小说就是《且听风吟》,简称为《风》。

  村上这样评价自己的这部处女作,他说:

就《风》这部小说来说,我自己也有很多东西不明白。总之没有算计怎么写,不曾有总体构思什么,反正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一路写了下来。这么说或许过于夸张,感觉上就像‘自动记录’似的。在这个意义上,或许是——结果如何另当别论——很有福气的作品。

  只经过一次返工重写,写完并没有留下复印件或者底稿,就直接寄到编辑部了。但却被五名评审委员以全票通过。

  甚至还有一位编辑预测到日本的文学趣味走向即将发生变革。不得不说的是,评委不仅眼光独到而且也非常有先见之明。

  而《风》的获奖,不仅让村上周围的人大吃一惊,也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村上的人生风向标。

  “假如落选,那以后恐怕就不会写了,倒是说不清楚。如果不先获个奖就难以写下去这一面我想是有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风》这部小说,作为文学文本的新颖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01.文体或者语言风格:简洁明快,爽净直白,节奏短促,切换快捷。

  这部小说虽然是用日语写的,但却完全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日本文学作品。

  正如《群像》杂志的两位评审这样评语:

  日本著名作家吉行淳之介:

爽净轻快的感觉下有一双内向的眼,而主人公很快将这样的眼转向外界,显得那般漫不经心。能把这点不令人生厌地传达出来,可谓出手不凡。不过,我觉得那不仅仅是技艺,也有作者强调的品性融入其间,对此我予以评价。叫”鼠“的那个少年,归根结底想必是主人公(作者)的健身,却大体写得像是另外一个人,从中亦可见其手腕。每一行都没多费笔墨,但每一行都有微妙的意趣。此人生死攸关的分界,在于重心是否转移到“技走”上面。

  文学评论家丸谷才一:

这方面的处理方式有一种或许应该称之为日本式抒情那样的情调。当然说是作者个性的表现也未尝不可。如果发挥得好,这种以日本式抒情涂布的美国风味小说不久很可能成为这位作家的独创。 总之才华甚是了得。尤其出色的是小说的流势竟全无滞重拖沓之处。二十九岁的样的作品,说明当今日本的文学趣味开始出现大的变化。这位新人的登场固然是一个事件,但给人以强烈印象的,恐怕来自其背后(我估计)存在的文学趣味变革。

  村上春树开启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文学创作旅程。

  02.小说另外一个新颖之处和特点,就是距离感。

  关于好的文章,哈特费尔德这样写道:

  “从事写文章这一作业,首先要确认自己同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

  这句话深深印刻在村上的心里,他在后来又曾提起过:“我们要认识的对象和实际认识的对象之间,总是横陈着一道深渊,无论用怎样的尺都无法完全测出其深度。”

  也由此可见,村上从创作的最初,就对距离和尺度异常执着,以至于后来发展成了自己文学世界里一以贯之的整体特色之一。

  那么,距离感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①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同语言之间的距离。

  日本以往的小说都是语言和作家捆绑在一起的,作家即语言,语言即作家。

  但村上却明显不是这样的。

  他对自己使用的语言也采取一种不介入的姿态,在自己同语言之间,设置好了开阔地间,保持适当距离。

  换句话来说,村上不是用语言来表现自己,而是在用语言表现语言。

  ② 其次,距离感还表现在主人公(村上)和他人的关系方面。

  村上深知,现代生活中的每个人,心里都有着无法诉说的秘密或者隐痛,很难诉诸语言。

  正如他在《风》第一节所说:

  “直言不讳是极为困难的事。甚至越是想直言不讳,直率的言语越是遁入黑暗的深处。”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其实都是相通的道理。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不管是不明所以地劝说或者指责,这些尝试都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会给对方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所以,最为理智和有效的做法,反而是适当抽离,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不靠近,亦不要动辄强加于人。

  更为耐人寻味的是,村上对人的距离感或者说是疏离感,甚至连自己也包含在内。

  他几乎从来不会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家庭生活。

  但不管怎样,从《风》这部处女作开始,村上春树走上了成为日本大文豪的光辉道路。

  但正如他本人所说:“没有彻头彻尾的失望,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文章。”

  棒球与写小说,可以说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件事,但却引发了村上的创作欲。

  或许,正是那些在他喝着啤酒、无聊、孤独的日子里,脑子里在思考一些什么的时候,才有了这么大的决心。

  林少华曾与村上探讨关于孤独,并就作为其作品主题之一的孤独加以确认,村上这样回应道:

“是的。我是认为人生基本是孤独的。人们总是进入自己一个人的世界,进得很深很深。而在进得最深的地方就会产生‘连带感’。 就是说,在人人都是孤独的这一层面产生人人相连的‘连带感’。只要明确认识到自己是孤独的,那么就能与别人分享这一认识。 也就是说,只要我把它作为故事完整地写出来,就能在自己和读者之间产生‘连带感’。其实这也就是所谓创作欲。 不错,人人都是孤独的。但不能因为孤独而切断同众人的联系,彻底把自己孤立起来。而应该深深挖洞。只要一个劲儿地往下深挖,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 一味沉浸于孤独之中用墙把自己围起来是不行的。这是我的基本想法。”

  孤独,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消极的状态,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孤独潜在的力量。很多时候,人总是在孤独的时候崛起。

  因为孤独里面隐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力量。

  二、 双线推进的“正面突破”,别开生面的创作

  有很多作家,可能终其一生就出了一本书,而后便消失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之中了。

  在村上的处女作获奖后,还有人曾劝他继续经营酒吧,因为这比作家看起来更像一个“正经”职业。

  但村上没听,也幸亏没听!

  村上没有听周围人的建议,却也不意味着他仅靠一腔热血和一时冲动来做事。

  01.一边坚持一边考量:从生活到写作,做足充分准备

  从1979年出了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之后,到1982年又陆续完成了《1973年的弹子球》和《寻羊冒险记》青春三部曲,这也让村上变得更加有自信在作家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正如他所说:“游泳游了很久很久,手总算碰到岸了。”

  三部曲写完后的三四年里,村上并没有继续着手写长篇。

  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纯文学并不景气,所以村上虽然有自信可以当一个职业作家,但却首先要稳定日常的生计问题。

  比如,他写了很多短篇,并结集为《去中国的小船》等;在《周刊朝日》上开了随笔专栏;还翻译了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卡佛、欧文的一些作品,并对翻译津津乐道:

  “翻译让我从中学到很多很多东西”,村上认为这些能从侧面来“补充”自己。

  所以在这三四年间,村上的生活不仅变得非常充实,同时也很快有了稳定的收入。

  待时机成熟,他便开始着手自己的第四部小说了。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以下简称为《世》)的创作历时半年,在1984年村上生日那天傍晚写完了最后一行。

  02.成功需要天赋与机遇,但更需要自律和坚持

  这里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村上春树真的是一个特别高产的作家。

  林少华也曾问村上,是什么促使他一直笔耕不辍,村上回答说:

  “我已经写了二十多年了。写的时候我始终有一个想使自己变得自由的念头。

  在社会上我们都不是自由的,背负种种样样的责任和义务,受到这个必须那个不许等各种限制。但同时又想方设法争取自由。即使身体自由不了,也想让灵魂获得自由——这是贯穿我整个写作过程的念头,我想读的人大概也会怀有同样的心情。

  实际做到的确很难。但至少心、心情是可以自由的,或者读那本书的时候能够自由。我所追求的归根结底大约便是这样一种东西。”

  其实村上的高产也与自律的生活、和有意识地锻炼体力是分不开的,在完成这部译成中文都不止30万字的《世》的创作后,他曾说:

  “又写得很辛苦,再没有那么辛苦的了。好在因为那时天天跑步,跑步相当有距离,所以精神集中力完全跟得上,体力也有,这才坚持得住。”

  说起来,村上开始跑步,还是从卖掉酒吧开始从事专职写作开始的。

  最初从3公里跑起,后来越跑越长,直到可以参加马拉松。

  可以说村上是非常注重锻炼身体的,他说写长篇是一个体力活,需要高度集中精力,没有健康的身体根本吃不消。

  村上当然也并不是说说而已,他也确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坚持,铸造了自己健康的体魄。

  在2003年,林少华在东京与村上见面时,村上已经年过五十,但身形却如同小伙子一般,胳膊上的肌肉一块块隆起,手掌十分粗硕,以至于林少华还颇有些打趣的思忖着:

  实在很难想象,这样的一双手,会捣鼓出那般精巧细腻的文字来。

  03.“正面突破的第一步“:《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问世

  村上不但对生活始终保持敬畏和探索之心,不会被突如其来的成就和收获冲昏头脑,即使对自己,也是如此。

  村上在写作的过程中,渐渐发现自己所做的事与众不同。在写完《寻羊冒险记》之后,他一直想来个正面突破。

  而《世》这部别开生面的成功之作,就是村上“正面突破的第一步”,为什么这样说呢?

  ① 大胆而严谨的双线平行结构

  虽然类似的结构或手法,村上在写青春三部曲的时候也使用过,但两条线毕竟还有主次隐显之别。

  而《世》的两条线,则完全处于并驾齐驱的态势,恰如两条钢轨平行伸展开去。

  关于书名,当时日本的编辑要求村上压缩为“世界尽头”,而美国的编辑则要求压缩为“冷酷仙境”,但村上都拒绝了,他坚决认为应该叫这个看上去有些冗长、甚至还有些荒谬的名字。

  或许从标题开始,就向读者展现出了双线故事。

  这两个故事交互以间错的章节平行展开,最后,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再相互重合,合二为一。

  ② 平行线中两个故事的区别:现实与非现实,一动一静,文体差异

  ◎现实与非现实

  冷酷仙境,明显是以东京为舞台的高科技现代大都会,是存在的或者说是现实的。

  而世界尽头,则是以独角兽为主体的带些中世纪风情的小天地,是不存在或非现实的。

  有趣的是,在村上的笔下,现实的冷酷仙境反而成了不存在的非现实世界。单从故事里,读者很难想象出东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因为它没有具象,没有质感,甚至没有生机;

  而非现实的世界尽头,不但可观可闻可感可触,甚至还有专门的地图,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也足见村上“无中生有”的写作本领。

  ◎一动一静,动静形成鲜明的对照

  村上从一开始就打算玩花样,以双涡轮向前推进,一个沉稳平和安然静谧,一个起伏跌宕富有动感。

  “而且我喜欢钱德勒,想以冷酷这条线展开,想让很多很多离奇古怪的人出卖,想让莫名其妙的东西层出不穷”,以此作为快速驱动情节的动力。

  相比之下,受到影片 《华氏451》在森林中静静生活的影响,世界尽头基本局限在城墙以内,寂寥、整齐而神秘,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兼田园风光。

  ◎略有差异的文体

  就文体而言,冷酷仙境和世界尽头也略有不同。

  前者多少带有冷酷的幽默,像冷冷的、酷酷的、后现代的钱德勒式电影头;

  后者则于宁静中酿出无奈,仿佛是一幅静静的、幽幽的中世纪的油画。

原文赏析: 冷酷仙境开篇关于电梯的描写: 我现在乘的电梯宽敞得足以作为一间小办公室来使用,中以放进写字台放进文件柜放进地柜。此外再隔出一间小厨房都显得绰绰有余,甚至领进三头骆驼栽一根中等椰树都未尝不可。其次是清洁,清洁得如同一口新出厂的棺木。四壁和天花板全是不锈钢,闪闪发光,纤尘不染。下面铺着苔绿色长绒地毯。第三是静,静得骇人。我一进去,门便无声无息——的确是无声无息地倏然闭合。之后更是一片沉寂,几乎使人感觉不出是开是停,犹如一条深水河在静静流逝。 而在世界尽头之中,描写独角金毛兽的笔调则是这样的: 当号角声弥漫小镇的时候,兽们便朝太古的记忆扬起脖颈——超过一千头之多的兽们以一模一样的姿势一齐朝号角传来的方向昂首挺颈……刹那间一切都静止不动。动的唯有晚风中拂卷的金色兽毛。我不知道此时此刻它们在思考什么凝视什么。兽们无不朝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歪着脖子,目不转睛地盯视天空,全身纹丝不动,侧耳谛听号角的鸣声。稍顷,号角最后的余韵融入淡淡的夕晖。它们随即起身,仿佛突然想起什么,开始朝一定的方向起步前行。

  写在最后:

  正如林少华所说:

  村上这个人没有风趣的谈吐,衣着也十分随便,并且从不穿西装,即使走在中国的乡间小镇上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被无数日本女性甚至中国女性视为第一男人。

  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这个文学趋向衰微的时代守护着文学故土并创造了一代文学神话,在声像资讯铺天盖地的多媒体社会执着地张扬着文学推力,在人们为物质生活的光环所陶醉所迷惑的时候独自发掘心灵世界的宝藏,在大家步履匆匆急于向前赶路的时候不声不响地拾起路旁遗弃的记忆,不时把我们的情思拉回某个夕阳满树的黄昏,某场灯光斜映的细雨,某片晨雾迷蒙的草地和树林……

  这样的人多了怕也麻烦,而若没有,无疑是一个群体的悲哀。

  想必,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