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爱天下一切狗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爱天下一切狗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3-12 11:14: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爱天下一切狗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爱天下一切狗》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爱天下一切狗》读后感(一):他最深情的告白

  我养猫,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前后养过两只猫,我没有给他们取过名字,自始至终都唤它们猫咪,或许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主人,总是没有想好一个名字,以至于后来便也只唤它们猫咪。前一个主人或许给过它们名字,不过我接手后便随我喜欢了。我养过猫,也养过狗,记忆中从未缺少过它们的存在。年幼时给家里的狗取名字也多数会按照狗狗的特征去取,瘦子,大黄,大白,虎子,每一个狗都陪伴了我年幼时很多快乐的时光。家里的第一只狗不记得了,在有记忆的时候它们就存在,农村的狗多数是用来看家护院的,所以有家的时候就会有狗吧。养的第一只猫咪是是很有印象的,在院子玉米堆上的站着的猫咪,冻掉来啦半只耳朵,开门唤了几声便跟着进屋了,那时候的冬天要冷的很多,在猫咪的眼里,应该还是比风餐露宿要好很多吧。这只猫养了几年,很乖,喜欢让人抱着,也经常钻被窝,睡着的时候像滩泥,怎么祸祸都行。怎么消失的呢,不记得了,只是在它失去孩子的时候精神状态很不好,某天出去再也没有回来。我喜欢猫和狗,它们让我不再孤单。季羡林先生说“我爱天下一切狗”或许都有着相同的心情吧,在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天地之间仿佛也只有它的陪伴。

  《我爱天下一切狗》是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收录了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阅读这个文章,看到的是先生的一生。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豁达的,他的文字浅而易懂,记录的是这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年幼时的故乡到暮年亲人朋友的陪伴,这漫长的人生中有着太多的遗憾,这正是因为有这些遗憾才构成了我们的人生。四十二篇散文,是季羡林先生最深情的告白,对故乡对亲人,对逝去的曾经。我们读散文,多数是在阅读一个人的生活和性格,在他对这世间所有美好的,糟糕的事情的感悟,很多的时候会感同身受,在记忆中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故事呢,对花草树木的茂盛生长的欣喜,对亲朋好友关怀的感激,对一切赋予生命的快乐。

  季羡林先生的豁达对生活的热爱在他的文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你在读他的文字时即使是一件最为平常的小事都会有很深的感触,听他娓娓道来的生活点滴,听他诉说着曾经的旧事,听他对那猫猫狗狗的回忆,这是一个多么温柔的一个人。

  《我爱天下一切狗》所选的文章皆是最为温柔的,悲欢皆是生活,曾经的苦难赋予了童年更多的记忆,那个老人带个他最初的温暖。身边所有的人都有着美好的记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从未变过。也正是因为这丰富的情感,才让这世界变得更为美好些。这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在用心感受的时候去倾听美好。

  《我爱天下一切狗》是季羡林先生的人间告白,他一生都对生活有着极为热切的热爱,你总能在他的文章里感受到一二。这是他的告白,也应是我们的,对于生活冲满热爱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我爱天下一切狗》读后感(二):人世间最深情的表白,都在这里了

  刚一看见季羡林的这本散文集《我爱天下一切狗》之时,首先吸引注意力的便是书的名字。可以说,一般情况下,很难想象这本书的名字居然会是这样的!不过在这本散文集中,确实有一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在《加德满都的狗》就可以找得到原句;但这一句的由来,却应该是发端自前一篇《一条老狗》,那篇对母亲的怀念文章里。

  季羡林的名头自不必多说。他是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与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别人看得见的,是季羡林后来所取得的成就;却很少有人去想想,他这么一路都是怎么走过来的?但这也是一般人的“通病”。而在散文集《我爱天下一切狗》中,能够看得见的,却不是作为一个大学者的季羡林,而是一个多情且深情的人所写的那些过往事。那些已经过去了很久的事情,转化为文字呈现眼前的时候,却注定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虽然所处的时代已然迥异,却自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能力!

  无疑,季羡林的一生是不幸的。他的“上一辈共有十一位叔伯兄弟”,到他这一代他却是唯一的一个男孩——却只是表面上的“宝贝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真正从心眼里爱我的只有母亲一人,别人不过把我看成能够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6岁时就离开生母寄人篱下,14年里只回过三次老家,母亲永远离开他的时候却未能见上一面!季羡林因为自己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竟然“不能在任何一个暑假内抽出几天时间回家看望母亲一个人”而深深自责,甚至想到了“一头撞死”!

  就在此行中,季羡林注意到了一条老狗——或许就是他的母亲在喂养着的一条老狗!女主人不能再来喂养它了,它却依然忠诚如故、不离不弃!这样的一种情思,一直到了后来季羡林在加德满都又注意到了另外的一些狗。此情此景,触动的何止是季羡林的内心!所以,他说:“从此,我爱天下一切狗。”亲生母亲的离世成为季羡林内心中永久之悔的同时,一条狗却深深打动了他,也教他学会了用内心的悲悯和爱去感知这个世界。

  其实,不止是这两篇关于狗的散文,其他的40篇,无论是对人、对动物,还是对花草树木,字里行间也一直都在表达着作者对天下一切有情有义人和事的种种感悟!这一切,却是缘于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他说:“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何以谓之佳作?季羡林用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文字进行了佐证:情深至此,即成佳作。事实上,这样的道理,元好问在《摸鱼儿·雁丘词》中就曾经问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显然并不需要答案,他只是在自问自答。几百年后的季羡林,仿佛也是在自问自答——只不过,他关心的显然更多,不止是世间的情,而是如何去看待自己所经历的那些人和事、如何看待曾经的风风雨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

  所以,不难通过这并不算多的42篇散文作品,深切地感知到一个九旬老人的那种豁达、那份深情,以及他对人生、对生命、对生活、对命运的那般解读,并且感知到一种触及灵魂的启迪!虽然不敢说,人世间最深情的表白都在这里了,却也相去不远矣。

  《我爱天下一切狗》读后感(三):国学大师季羡林,学问上让人仰望,生活中一言难尽

  季老绝非无名之辈。 他曾三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桂冠。 尽管他本身谦虚,但其取得的学术成就无法掩盖他的光芒。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等等等等名号,都结实地戴在他头上。 他是早年的清北学子,又是早年的留德学生,学贯中西,尤精吐火罗文,学问上的成就无疑让人仰望。

  但在其子季承的回忆中,父亲季羡林形象并不如外界印象中那么齐全。 季承说: 他对外人,不管是谁,一律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对家里人,总有点冷若冰霜。对我们,包括对孩子们的事情,一律不闻不问。 季承埋怨父亲,说他过分吝啬,有些怪毛病——他不允许女儿用自来水拖地、刷厕所,不同意买洗衣机、冰箱、抽油烟机等家用电器,不让人给人换洗衣服、床单。别人送他的茶叶、食品等,他一律拿到自己屋里长期保存。偶尔拿出来请大家品尝,不是生了虫,就是变了质……

  季承说父亲对家人难以亲近,他们父子女可以在一起谈天说地,就是谈不了心里话,交流不了感情。 季承说父亲时候不近人情,对于自己的养母(婶母)去世前住院的二十多天里,一次也没有去看望…… 在为尊者讳的国人传统观念下,季承对于父亲季羡林的情感,是复杂的,也是有怨望的,不然也不会倾泻在字里行间。 到底是父亲过于冷漠,害怕亲密关系?还是儿子不够体谅,咄咄逼人?不论是哪一种,都足以证明,季羡林在处理家庭关系上,是存在问题的。

  这或许可以从他的散文集《我爱天下一切狗》中找到一些些源头。 季老的散文中,多处出现自己幼时穷困,被叔父收养的事件。家里穷,他又是家族中的男丁,被过继到家境稍好、没有儿子的叔父家过活。 或许在当时情境下,季羡林的过继,于他的生存与求学,未尝不是一条出路,但是六岁的孩子,离开了自己的母亲,情感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这又应了一句:不管多穷多苦,一家人在一起,终归是心里更热乎吧。

  叔父一家对自己的抚养,季羡林没有过多描述,也没有写下很多感激,只有淡淡一句: 我不能说,叔父和婶母不喜欢我,但是,我唯一被喜欢的资格就是,我是一个男孩。不是亲生的孩子同自己亲生的孩子感情必然有所不同,这是人之常情,用不着掩饰,更用不着美化。 更多的苦楚,小小的季羡林在黑暗中承受着。“到了济南后的第一夜,我生平第一次不在母亲怀抱里睡觉,而是孤身一个人躺在一张小床上,我无论如何睡不着,我一直哭了半夜,这是怎么一回事呀!” 季羡林说他自己“我在感情方面不是一个麻木的人,一些细微末节,我体会极深”。小小年纪的他,对于街面上流浪的乞丐,流露出了极大的同情,省下自己买早点的零用钱,统统递给乞丐手里,当“他的小手碰到他那粗黑得像树皮一般的手时,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亲娘不在身边,那些被生活压弯了腰的人,是否让他想起了母亲?

  他也曾在心里暗暗发誓,等到自己能够支撑门户时,一定要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 然而,亲娘没有等到季羡林的出息,就先他而去。 这是季羡林一生的痛,他赶去奔丧。想去邻居那里探得一些母亲生前的迹象,但邻居老太太却只想着向他倾吐对于自己在外的儿子的担忧。对方扯絮般的话语,让季羡林既不耐烦又充满同情,同是父母心呵。但个人的痛苦,始终仿佛是自己一个人的。 然而,亲情仿佛又只是单向的,叔父家的老女佣,劳心又劳力,攒一点钱,希望得个好养老,然而最终被儿子儿媳拖累得连棺材也没有。 这一切,仿佛都给季羡林烙下了印——缺爱,不知道如何去爱,孤独的生活让他具备敏锐细腻的观察力,残酷的现实又仿佛让他对于付出充满警惕。 情感没有能力铺展,可以倾之于笔。 所以,笔下的他情感丰富,家庭中的他不近人情?

  《我爱天下一切狗》读后感(四):愿你一生安好,愿你荣辱不惊。

  我这辈子最难过的时候就是母亲去世的时候。摸着她日渐冷却的身体,却哭不出来。一直看着她眼角那滴眼泪,渐渐凝固。

  仿佛对我做最后的告白,离别的时间到了。望着她紧闭双眼的面容,我欲哭无泪。那时的我才明白,大悲可以无泪,大喜却易落泪。

  随后工作上诸多不顺,旁人一两句话语就能引来我怒火中烧。自然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怼回对方。

  嘴仗是打赢了,可是快乐的心情也消失殆尽。感觉做任何事情都无法快乐起来,心情极度郁闷,烦燥。

  无意间翻到了一本余华的《活着》,读完以后郁结消失,所有的不快立刻释怀了。这是怎样神奇一本书呢?

  《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生活实苦,最苦莫过于至亲一个个离开人世。可是徐富贵却以一种淡然的方式活在世上。这让当时心情郁闷的,我一下子找到了发泄的出口。

  世间凡人大都如此,当碰到比自己还可怜的人,立刻就能感觉到自己是天下最幸运的人。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在心里想:“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可怜的人。我这点事算什么呢”?心中郁结进而消散开来。

  读小说的目的大约如此。有的人是为了消遣,有的人为了发泄,有的人为了消除寂寞,有的人为了寻找人生目标。

  所以聪明的书商也将书分为情感治愈系,知识类,推理烧脑,历史等各类书籍。

  季羡林的新书《我爱天下一切狗》就有治愈的功能。该书收录了季羡林散文中最深情的42篇,以“我爱天下一切狗”来传达他爱天下一切有情众生的心情。

  季羡林的一生,是不幸的。六岁离开生母寄人篱下。在济南求学时,他染上天花,差一点死掉。

  痊愈之后,他的身体一直不好。在清华园读书期间,他时不时伤风感冒,还患了胃溃疡。中年之后,他仍是体弱多病。

  随后父子13年不相往来,直到季羡林临死前父子才相认。即便人生充满磨难,季羡林仍然满怀悲悯。

  无论对人对动物还是对花木,哪怕对待无端的孤独寂寞,都注入了无限的深情。他用每一根敏感的神经来爱着这个荒芜的世界。

  行走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每个人都有无力和哀凉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唯有用满满的爱来对待生命中所有的遇见。

  爱敬万物,自在不言。

  所谓成熟,就是喜欢的东西依旧喜欢,但可以不拥有;讨厌的东西依旧讨厌,但可以忍受;害怕的东西依旧害怕,但可以面对;以前觉得难以理喻的事情可以理所当然。

  在这本书里,季羡林不是一个大学者,而是一个多情且深情的人。一个淳良,慈悲,天真,有经历,有正见的人,向你诉说:

  这不是故事,这是他走过的路,看到的世界。

  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大众命运的缩影。

  这不是一个人的深情,这是我们共同的人性。

  人生之所以苦大多,大多因为看不透,想不通。理解人生有喜亦有悲。理解生命有晦暗亦有希望。理解生活,有无奈亦有惊喜。理解命运,有可咒亦有可爱。

  帮你看透一切,你会更加热爱生活。

  《我爱天下一切狗》读后感(五):生活的美好像彩虹一样,给雨后的天空架起一座五彩的桥

  20年前,一位刚刚考取北大的学子到北大报到。由于行李很多,便将其托付给一位手提塑料网兜路过的老者,自己去办入学手续。等办完手续之后已时过正午,他这才想起扔在路边托人照看的行李,回头去找,发现烈日下那位光头老者仍呆立路旁,手捧书本,悉心照看行李。次日开学典礼,只见近日帮他看管行李的那位慈祥老者,竟也端坐主席台上。找人一问,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并不顺遂,他幼年便同母亲分离,又加之时局动荡,他有足够的理由仇恨生活,但是老先生并没有。季羡林先生说:“人间毕竟是温暖的,生活毕竟是美丽的。”季羡林的一生满怀悲悯,无论是对人、对动物,还是对花木,哪怕对待无端的孤独寂寞都注入了无限的深情,他用每一根敏感的神经来爱着这个杂芜的世界。

  《我爱天下一切狗》书中精选季羡林散文中最深情的42篇文章,“我爱天下一切狗”实际上传达他爱天下一切有情众生。一篇篇触动人心的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多情且深情的季羡林。

  悲欢皆是生活

  对季羡林,不少人想到他时,脑海中可能会冒出诸如“国宝级学者”或“国学大师”之类的头衔。但他在生活中很低调,生前亦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季先生出生于贫困家庭,可是仍旧自强不息,努力上进,6岁时候背井离乡,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外地求学。后来留学德国十年,对于他来说最大的伤感就是常年思念亲人,思念母亲。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深得学生的喜爱。他不摆架子,也不操持着权威学阀的腔调,就如他的文字一样,春风化雨,不疾不徐。

  无论荣辱,季羡林先生都把自己当成是农民的儿子,作为洋博士是如此,被打成“牛鬼蛇神”时也是如此,从不搞特殊,也不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才让季羡林宠辱不惊地看待生命中的繁华与失意,

就如同他自述的一样:“我就像鲁迅笔下的那一位‘过客’那样,我的任务就是向前走,向前走。前方是什么地方呢?老翁看到的是坟墓,小女孩看到的是野百合花。……不管怎样,反正我是非走上前去不行的,不管是坟墓,还是野百合花,都不能阻挡我的脚步。”

  寻常生活的美与爱

  终其一生,季羡林都把自己看作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儿子:一身蓝色卡其布中山装,一只最简单的敞口手提包,甚至一件雨衣,他都能穿50年。他丝毫没有大师的架子,对人也好、对事也罢,他没有半分掩藏,说真话、讲实事,他愿意将他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世人。

  提及季羡林先生,我就会想起小学时候学过他的两篇课文《怀念母亲》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种的》。他笔下的文字平淡如水,没有那么多的华丽词藻,甚至不表露深爱和沉痛,然则读后却令人感悟却醇厚如酒。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正如季羡林所追求的那样:“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有节奏性”一样,形成了他散文的独特风格。

  《我爱天下一切狗》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有着季老先生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生活深深的热爱。文章中满满充盈着人间烟火味和人情味。

  平常的琐屑杂事,能在他内心深处开花结果。质朴的小细节,也能被他写得有滋有味有颜色。更为难得的是,季羡林在讲述这些小事时,始终保留其极为朴素的季式文风,给人带来了一种如沐春风般的亲切感。北京的小胡同走过无数遍,却怎么也走不腻。清华和北大,也反复出现在他的笔下。甚至连路边绿色的小草都自成一道风景,对他充满了吸引力。

“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季老看到了万物的可爱,生活的明朗,而我们看到了季老那永远的赤子之心。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平平淡淡的日常最是可贵,因为日常里承载的才是生命的拥有,日常里也能品味出生活的真谛,用心品味寻常生活的美与爱,生命平常亦美。

  爱生灵,爱万物,爱众生

  季羡林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动物,并感到同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

  季羡林比较著名的“猫文”有两篇,一篇为《老猫》,另一篇为《咪咪二世》。前者写的是他在1978年养的两只分别叫“虎子”和“咪咪”的猫的故事。

季老在《老猫》中写道:“最让我心烦的是,它偏偏看上了我桌子上的稿纸。我正写着什么文章,然而它却根本不管这一套,跳上去,屁股往下一蹲,一泡猫尿流在上面,还闪着微弱的光。说我不急,那不是真的。我心里真急,但是,我谨遵我的一条戒律:决不打小猫一掌,在任何情况之下,也不打它。此时,我赶快把稿纸拿起来,抖掉了上面的猫尿,等它自己干。心里又好气,又好笑,真是哭笑不得。家人对我的嘲笑,我置若罔闻,‘全等秋风过耳边’。”

  一般而言,我们只听过遛狗,从没听说过遛猫的,因为猫一放出来总不会跟着人走,而季羡林先生的这只咪咪二世竟然打破了猫世界的旧习,每天都跟着季老爷子散步,成为燕园的一奇。

季羡林调侃说:“可惜宣传跟不上,否则,这一奇景将同英国王宫卫队换岗一样,名扬世界了。”

  季羡林爱猫人所共知,他爱狗是因为狗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和母亲相关,在季羡林的心中,这条老狗寄托了故乡的怀念,寄托了对母亲的哀思。这条老狗陪伴母亲十几年,陪伴母亲打发了十几年寂寞的时光。狗儿默默地感受着这一切,忠诚地陪伴在她母亲的左右,就连母亲去世,忠诚的老狗还依然守护着主人,直到饿死在那里。送别母亲离开故土的那一刻,只有那条陪伴母亲的老狗与他诀别。

“我真觉得,大自然特别可爱,生命特别可爱,人类特别可爱,一切有生无生之物特别可爱,祖国特别可爱,宇宙万物无有不可爱者。”

  每个人的一生都无法重来,那些经历过的人和事终究成为了回忆。自此,他爱天下一切狗。

  行走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每个人都有无力和哀凉的时刻,我们能做的,唯有用满满的爱来对待生命里所有的遇见。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活的坦荡、清醒、真实。而想要活出一个真实的人生,一定要读季羡林。《我爱天下一切狗》,爱尽万物,自在不言!

  《我爱天下一切狗》读后感(六):季羡林:一切众生皆有情,一切众生皆过往|《我爱天下一切狗》

  季羡林是国宝级的大师,他生于1911年,2009年7月逝世,享年98岁。他是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温家宝总理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的确,季羡林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我爱天下一切狗》这本散文集,精选了季羡林先生1934年至2003年期间最深情的42篇文章。

  “我爱天下一切狗”实际上传达了他这样一种思想:一切众生皆有情,一切众生皆过往。一篇篇触动人心的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多情且深情的季羡林。季羡林的一生满怀悲悯,无论是对人、对动物,还是对花木,哪怕对待无端的孤独寂寞都注入了无限的深情,他用每一根敏感的神经来爱着这个杂芜的世界。

1、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不幸的,小时候家境贫寒,且是家族中唯一男孩,为了光大门楣,他不得已6岁离开生母,跟随叔父生活在济南。在济南寄人篱下生活的日子里,虽然叔父一家对他在物质上给予了极大满足,但是他仍然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离家之前的农村,季羡林家里极度清贫,按照当时的饮食标准,“白的”指的是麦子面,“黄的”指的是小米面或棒子面,“红的”是红高梁饼子。“白的黄的”这些吃食都是与他家无缘的,终日为伍的只有“红的”。这些高梁饼子又苦又涩,难以下咽,而在济南的叔父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即使在这样优越的生活里,他还是时时想念母亲,想着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着自己的儿子回来。而他,也宁愿再啃红高梁饼子就苦咸菜,也不愿意离开母亲。离开母亲,成为他一生永久的悔。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的这句话应到季羡林先生的身上,带给他这份永久的悔,在他的多篇散文中都得以体现。

“黄昏时分,我形单影只从村内走回家来,屋子里摆着母亲的棺材,门口卧着这一只失去了主人的狗,泪眼汪汪地望着我这个失去了慈母的孩子,有气无力地摇摆着尾巴,嗅我的脚。茫茫宇宙,好像只剩下这只狗和我。”

  母亲去世后,季羡林回乡奔丧,母亲的离去对他来说犹如万箭钻心,痛苦难忍。母亲养的一条老狗,似乎能够感受到他的心情,每晚静静地卧在破篱笆门边,似乎在等着自己的女主人。处理完母亲的丧事,临行前,他一眼就看到那一条老狗仍然忠诚地趴在篱笆门口,见了他,似乎预感他要离开了,老狗站了起来,走到他面前,在他腿上擦来擦去,对着他尾巴直摇,他一下子泪流满面。

  从此,他爱天下一切狗。

  季羡林对母亲的思念,对故乡的向往,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在季羡林的记忆中,那些喜悦和希望伴随着小山村故乡,留在了他的回忆里,是那样的温暖。像举人夫人,他称呼的奶奶,对他非常喜爱,经常会偷偷拿出半个白面馒头让他果腹;麦收时节,跟随对门大姑大婶去拾麦子或豆子谷子,然后母亲给他做饼子吃,那是难得美味;故乡里的水坑、芦苇、知了无不让他留映在他的脑海里。

  “悲欢皆是生活”,季羡林先生散文里也记叙了一部分他生活中的其他人。像《夜来香花开的时候》这一文中,他就写到读书时家里的女佣——王妈。王妈很勤劳,初秋的暴雨里,她提着篮子去买菜;严冬大雪的早晨,她点着灯起来升炉子。但是王妈又是那样的孤独,她时常叹息,她的丈夫是村里唯一的秀才,没捞上举人就死去了,有一个儿子,因为乡里没饭吃,去关外做买卖,留下一个媳妇在这里,似乎也不大正经。王妈的性情爽直,不会向别人买好,不会在应当转圈的时候转圈,估计也是因为她这样的性情,她自己被家里的妯娌们排挤,不得已才出来佣工。

  王妈把暮年的希望和幻想放在她儿子身上,就像夜晚盛开的夜来香,所以王妈总是在夜来香盛开的晚上去数那些花朵。她有着一颗简单的心,她的开心和快乐可以从小小的花朵盛开上面得到。后来儿子回来了,虽然带了一身的病,也没有挣到钱,但是王妈从心里高兴。

“儿子笑,不说话;母亲也笑,更不说话。我们都可以看出来这笑怎样润湿了老人的心。”

  不正经的媳妇也回归了家庭,日子似乎又朝着幸福的方向走去。夜来香每天照例一闪便开了,王妈更起劲地像煞有介事似地数着每天开过的花。但是后来,王妈又开始了叹息。儿子的病又添了新病,儿媳妇公然在外面同别人调情,她为儿子的病焦灼,又生媳妇的气,却没办法。她更衰老了,腰佝偻着,一只眼睛也生了病看不见了。儿子终归死去,王妈回到穷僻的小村,哭瞎了另一只眼睛,也失望地死去。

“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整夜散放着幽香的夜来香的伞似的黄花枝枝都枯萎了,没有王妈,夜来香哪能不感到寂寞呢?”

  人生就是这样,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

2、人间自有真情在,回忆起人生中过往的人,就像一个甜美的梦

“一想到我的母亲般的女房东,我就回忆联翩。在漫长的十年中,我们晨夕相处,从来没有任何矛盾。值得回忆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即使回忆困难时期的情景,这回忆仍然是甜蜜的。”

  季羡林在德国生活了十年,他和房东共过安乐,也共过患难。女房东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德国妇女,然而,同她相处的时间越久,便越觉得

“她在平常中有不平常的地方。她老实,诚恳,善良,和蔼,不会吹嘘,不会撒谎,她也有一些小小的偏见与固执。同她相处,不必费心机,不必设防。一切都自自然然,使人如处和暖的春风中。”

  女房东爱清洁,地板和楼道天天打蜡,楼门外的人行道,不光是扫,还用肥皂水洗。她承包了季羡林生活方面的所有需要,一日三餐加洒扫。还每天用德语讲一些婆婆妈妈的事情给季羡林听,间接促进了他德语的提高。房东夫妇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每个月都买了面包和香肠,邮寄给在达姆施塔特高工念书的儿子,即使后来知道寄去的面包和香肠都长了毛没吃,老头还是照样拖着沉重的腿,按月把面包和香肠寄走。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古今中外之所同。

  女房东也是有不平的。她和儿媳生活观念的不同,导致代沟,老太太非常不满意,只能对着季羡林诉说不平。女房东也是有偏见的,她有宗教偏见。

  季羡林通过平实的语言,笔下的女房东就这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样一个有不平、有偏见、有自己的宇宙大局世界大局和国家大局无关的小忧愁小烦恼、有这样那样的特点的平平常常的人,但却是一个心地善良、厚道、不会玩弄任何花招的平常人。

3、当时只道是寻常,点点滴滴皆是情

“我曾经有过一个温馨的家。那时候,老祖和德华还活着,她们从济南迁来北京,我们住在一起。”

  老祖是季羡林的婶母,全家都尊敬她,尊称之老祖。她出身中医世家,人极聪明,很有心计,从小学会了一套治病的手段,有家传治白喉的秘方,治疗这种十分危险的病,十拿十稳,手到病除。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耽误了出家的黄金时刻,成为“老姑娘”,年近四十,才嫁给季羡林叔父做续弦。

  德华是季羡林的老伴,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合在一起的。她只有小学水平,但是她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跟任何人闹过对立,发过脾气。

  三个人在一起,六十年没有吵过一次架,没有红过一次脸。

  老祖在季羡林去德国留学的十年间,摆过小摊,卖过破烂,苦苦维持着全家人的生计。老祖和德华忙忙叨叨买菜、做饭,等到饭一做好,却在旁边看着家人狼吞虎咽,这是一种幸福的凝视,也是一种人生的温暖。

  季羡林温暖的家庭成员中,除了这几个家人,还有几个猫。在书中作者都分别进行了记叙,第一只猫叫虎子,性格暴躁,喜欢咬人,但是对小猫咪却是照顾友爱,对家里的人十分温顺,经常睡在季羡林的脚头上。还是一只猫叫咪咪,是白色波斯猫,两只猫经常白天跟着他一起去散步,别人遛狗,他却是遛猫,成为燕园中一条著名的风景线。

  这样一个温馨的家庭,也随着时光的流逝,都散了。当家庭中只留下季羡林一个人时,他过了一段寂寞凄苦的生活。

  当时只道是寻常,点点滴滴皆是情啊!行走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每个人都有无力和哀凉的时刻,我们能做的,唯有用满满的爱来对待生命里所有的遇见。爱尽万物,自在不言!

  在季羡林98年的生命旅程中,他用一生的激情和爱去感知人间的种种悲欣、鲜活的生命跃动。向世人讲述了几多人生的悲苦和欢欣。读这本《我爱天下一切狗》,感受“一切众生皆有情,一切众生皆过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