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博主被指抄袭李子柒:不要拿你的业余,去挑战别人百炼成钢的
点击上方[叫我杨咩咩]关注我
1
昨天翻看微博,发现了一条让人气愤的消息。
李子柒疑遭越南美食博主抄袭,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拍摄内容,无论是服装、发型,还是房屋的布置,几乎都是“复制粘贴”!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用户@吃瓜鹅每日速报)
这位越南博主在“油管”平台介绍,自己住在越南北部的一个小村落里,视频拍摄的主要是她自己种的食物,天然有机,十分健康。
而她目前的视频播放量,已高达百万,吸引了很多海外网友的注意。
甚至,有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误以为:李子柒就是越南人。
这就有点不能忍了。
咩咩特意去看了这个越南博主的视频,相似度可以说是十分之高了。
在服装和发型上模仿;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用户@吃瓜鹅每日速报)
这两张图片,如果不是仔细看的话,一般人可能一下子难以分辨,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李子柒。
在场景上模仿;
(图片来自新京报视频截图)
这两处地方,你能想象得到是在不同的国度吗?
除了刻意模仿,咩咩也找不出什么理由来解释了。
甚至,视频中的人物都要模仿;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用户@综艺插班生)
李子柒自小跟着奶奶一起生活,所以,在她的生命中,奶奶占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她回来农村生活的初衷,也是为了照顾奶奶,通过偶然的灵感,她开始了短视频的拍摄。
于是,奶奶也时常出现在李子柒的视频中。
但我没想到的是,越南博主连这个也要抄。在她的视频内容中,同样也出现了一个“奶奶”。
真的,这就像小时候总喜欢抄你作业的同学,自己从不动脑筋,只会做伸手党,连错的都照抄。
一时间,很多网友纷纷下场diss这种卑劣的行径。
(图片来源:“每日爆料”视频截图)
李子柒确实是火了,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被抄袭。
一次又一次的模仿和剽窃创意,让很多人不知道她真正的国籍。
她本人不得不出来声明:我是一名中国人。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吃瓜鹅每日速报)
但,对于熟悉她的粉丝来说,不管别人怎样模仿,抄袭,你都能很强烈地意识到:李子柒是不可代替的。
即使场景相似,内容相同,他们依然只能做到形似,而不能神似。
同样的视频,同样的素材,李子柒却能做到与众不同,做到极致。
有人说:别人做视频是用脑子,但李子柒却是用心。
她的视频,简简单单、干干净净,用一张清贫的网缔结出了最美好的人生。
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为了拍出唯美干净的感觉,跟别人的视频区别开来,哪怕只拍一个小小的番茄,她都可以找300多遍镜头,用近三天的时间才做完成。
拍完之后,每一次剪辑,她都不放过一丝一毫可以改进的地方。
视频不达到至臻至美的境界,她就一直严苛地修改。
在拍《秋千沙发床》的时候,成片才5分钟,但实际上,她整整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拍摄了2000多条视频,再从中去挑选,整理,剪辑。
在拍摄的过程中,她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
劈木材、钉桩等粗重的劳动让她屡次受伤,甚至左手无名指曾被几十斤重的木桩砸伤。
竹子深深地扎进掌心不能动弹,养了一个多月才敢再次用手劳作。
(图片来源:李子柒视频)
也是凭借着这则视频,李子柒彻底出圈了,之后的每一条视频,都成为爆款。
用真心和时间打磨出来的成功,连着血和着肉,已经深深地打上了李子柒的印记。
拍摄《兰州拉面》的时候,她专门去兰州拜师学艺,学习如何抻出劲道的拉面。
拍摄,和面,抻面,这些活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做,做面用剩下的面粉团都吃了半个月。
(图片来源:李子柒视频)
你可以模仿她的服饰和发型,但你永远不可能学到她真正的精髓;
你可以模仿她的拍摄手法,但你永远不可能学到她传递出来的精神价值;
你可以模仿她和奶奶的相处模式,但你永远不可能学到她们之间流淌出来的动人亲情。
简简单单的视频里,让人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和净朗,让全世界的网友,感受到了人间最美的烟火气息。
这样的气息,只有在她的视频里才能流露出来。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李子柒最大的本事,就是通过不懈的努力,让自己成为了那个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人。
2
有人说: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胜过做一万件平庸的事。
深以为然。
你爱好广泛,你涉猎宽广,你似乎急于向世人证明自己生命的宽度。
但别忘了,有时候,决定你人生方向的,不是宽度,而是厚度。
将一件事做到极致,让自己成为行业无可代替的人,这就是你生命的厚度。
咩咩很喜欢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一个博主:毛毛姐。
也许很多人听说过他的名字。
从一个贵州的平凡小伙,到现在的全网爆红,有人说他是一夜成名,但我觉得,这看似突如其来的名利背后,是千磨万砺的打造。
一开始,他也是个迷茫的理工男,在一家报社做舆情分析。
但后来,他觉得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于是辞职。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开始了短视频的创作。
可以说,他的创意和点子,打开了“一人分饰两角”的先河。
他可以是帅气过人的“多余”,也可以是傲娇可爱的“毛毛姐”。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用户@贵曰·网红那些事儿)
两个人物的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甚至,有人开始给他们组起了CP。
“能配得上多余的,只有毛毛姐!”
配上夸张的肢体动作,接地气的贵州方言,多余和毛毛姐的视频,总能让人耳目一新。
“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这些频频出现的金句,紧紧地抓住了粉丝的心。
让他的视频,在百花绽放的某音平台里独树一帜。
是偶然吗?是运气吗?
不,你以为的一夜成名,背后往往是牙关咬紧的云淡风轻。
为了拍摄一个视频,他连走路,吃饭都在想点子。
他说自己平时会特别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看到比较有意思的东西,就会去多听,慢慢地,这些小故事都会内化成视频里的素材。
你觉得他的视频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那是因为,他的取材就源自于生活。
很多个夜晚,他都要熬到凌晨三四点,才能完成创意的构思和设计。
面对别人的质疑和诋毁,一般人难以承受,尤其是刚冒头的新人,铺天盖地的谩骂声真的会让人崩溃。
但他选择了自动屏蔽,不去看那些恶意的诋毁和流言,只做好一件事。
所以,即使后来出现了很多人模仿,但“多余和毛毛姐”这个印记已经形成了他的个人标签,不管多少仿版,他依然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力量,一种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生命的色彩是如此丰富,你还没有去过冰岛,你还没有见过火山,但请你足够相信,当你用心下沉的时候,一定能挖到宝藏。
(图片来源:电影《速度与激情》)
3
今年的疫情,来势汹涌。
一些企业,没有越过这个寒冬。
一些普通人收入下降,面对房贷,车贷和生活的压力,欲哭无泪。
前段时间,我跟前同事聚会。
那时候,我们都在同一家培训机构,但后来由于个人的选择,各自走散。
说起一个叫张哥的同事,大家感慨不已。
张哥原是我们学校教数学的一个老师。
他人很随和,教学的水平也不差。但对工作,他似乎没有什么想法。
通常是别人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跟着大部队走。
闲暇时候,他喜欢邀朋唤友聚会,不喜欢钻研业务上的知识。
疫情来了,培训学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张哥去年贷款买了房子,经济正是吃紧的时候。
这么多年来,他仅仅凭着经验在上课,总结和反思,几乎没有,更不用提创新了。
这段时间,他现在供职的培训机构,几个月没开门,员工也只发基本工资。
生活的压力还在,收入却下降了。
疫情好转后,有些同事跳槽去了其他培训机构。
张哥也面试了好几家,但初试都被刷了下来:别人要他出示之前的教案、笔记,他都无法拿出让人满意的东西。
现在,听说他天天在家借酒消愁,喝得酩酊大醉。
听完前同事的转述,我也不胜唏嘘。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做的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所以你得过且过,从来都无所谓。
但一次危机到来后,你就会知道:
决定一个人高度的,往往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能力。
简单的事重复做,细致的事情反复做,就是一种成功。
我们都是普通人,做的大部分事,远远没有达到拼智商的程度。
对一件事是否专注,是否做到了极致,决定你的价值。
(图片来源:日剧《校阅女孩河野悦子》)
京东快递员月入八万,因为他无可取代;
杭州某月嫂堪称“天价”,依旧有人提前预定,因为她的工作独一无二。
当你认定一件事,那就勇敢一点,坚持做下去。
最怕的,是你为现状焦虑,却又没有毅力去改变自己。
最怕的,是你憎恨自己不争气,却要在最该坚持的时候暗示自己放弃。
于是,你沉迷于社交网络,脸色蜡黄地划着手机,等日子一天天过去。
终于有天你在镜中看见自己,已经长成了那个平庸的,面容模糊的成年人。
你以普通人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过着最煎熬的人生。
海子说: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人生可贵,总有一天,那些蛰伏在黑暗里的日子总会过去。
等到发光的那一刻,真心希望你能自豪地说:我时刻准备着!
END
素材来源:
1.搜狐娱乐
2.新浪微博用户@吃瓜鹅每日速报、@综艺插班生、@贵曰·网红那些事儿
3.“夜听”|《开扒抖音网红毛毛姐》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 关注杨咩咩
推荐阅读(点击蓝色小字即可):
《59岁刘德华秒删素颜照被热议:我老了,那又怎么样?》
《伊能静“同情”梅艳芳引热议:不懂我的苦,就别随意评价我!》
音乐:丁当 - 你为什么说谎,封面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用户@李子柒,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在这里相逢。我是杨咩咩,谢谢你的阅读。
点个“在看”,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