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静评价梅艳芳很“惨”:没男人的女人,一辈子都是悲剧?
文 | 心之助主笔 六月
伊能静最近打脸了!
她凭一己之力,
让观众从万人夸到对她万人嫌,
有网友发现了她在Facebook回复了说“两位静姐天壤之别”的一条。
于是她紧急发了一个回应,说这是闺蜜管理账号导致的错误。
可她的方式是录了一个视频,让闺蜜在视频里解释自己的做法。
视频全程里洗脑式的“candy啊”,
反正只为说明都不是自己的错。
配合是末尾那句“又超时了”,简直是神来之笔。
没多久这矫情的洗白自拍小视频上了热搜。
所有网友又开始骂:好久没看到做作到如此明显的公关视频了。
其实,这已经不是她最近的第一次翻车了,
就在不久前,在访谈节目《定义》里,
她竟然开始评价起了梅艳芳,直言梅艳芳“很惨”,
说她:得不到爱的人生有什么意义?
而揣测的理由是:
你只有自我价值,没有得到爱,所以你好惨。
伊能静觉得自己得到了爱,
自我价值实现得也还行,
也三番五次强调自己很“幸福”。
梅艳芳已经过世,而这番话一播出,
不少网友留言痛批!
“她有什么资格去评价梅艳芳、格局高下立见、 没有感情就是惨吗?
“梅艳芳不是你可怜的起的”
一瞬间,她成了众人都踩的角色。
最后这节目也彻底下架了。
不过,她对梅艳芳的见解也真是令人窒息。
不结婚,就是没有爱,就是可怜?
伊能静评梅艳芳“很惨”被全网骂,她错在哪儿?
梅艳芳是谁?
香港歌坛第一人。
香港人有多爱梅艳芳?
大家都把她称为“香港的女儿”。
在香港旅游,你到处都可以看到梅艳芳的雕塑。
出身于底层,但却走到香港歌坛的最顶峰。
22岁时因为极高的人气和过人的实力,
在香港红磡体育场连开15场演唱会。
可惜梅艳芳因为家族遗传,40岁患癌早逝。
她在人生最后一场告别演唱会上,选择婚纱造型。
为没有结婚生孩子这个遗憾而泪洒舞台。
伊能静说的就是这件事。
伊能静说:
“如果你先完成自我价值,那很惨,因为你的事业已经到顶”
“那就会像梅艳芳,因为她一辈子都在寻找爱"
我总结了一下她发言时的心态:
梅艳芳很可怜,未婚的女性不如已婚女性。
单身大龄女性就是没有得到爱,是不幸的。
也就是说,单身=遗憾=不幸?
我们可以来看看这逻辑值得推敲吗?
1、梅艳芳实现了自我价值,但她真的没有找到爱吗?
其实,梅艳芳她没有否定自己人生。
更没觉得没有结婚生子的人生就是“惨”。
她在讲了爱情遗憾后,
也紧接就表明事业已经将遗憾填补了。
并且她也说了,身边有足够的朋友的爱。
“我有你们的爱,已将这遗憾填补,我将自己嫁给了音乐,嫁给了你们。”
只是每个人临近生命尽头,
都会说出去自己人生的一些缺憾罢了。
这并不代表说如果能够重来,
她就会走上伊能静眼中的那种所谓的幸福人生路。
先解决掉婚姻再实现个人价值。
她也并不懂梅艳芳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2、人生的圆满真有标准答案吗?
我们再来说在伊能静眼中梅艳芳的遗憾。
首先,谁一辈子没有遗憾呢?
遗憾与欠缺都是人生常态。
而且梅艳芳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实实在在被很多人爱着。
另一个层面来说,决定我们一生质量和高度的,
也应该是我们所拥有的“高光时刻”。
就比如她穿婚纱的时候,已经到了癌症末期,
这恐怕才是生命中最为震撼人心的时刻。
人生总有不圆满,真不值得谈谁同情谁。
就比如可可·香奈儿女士晚年接受采访
也说自己最大的遗憾是没结婚。
但在结婚和成为传奇之间,
我相信成千上万的姑娘,绝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所以,人生的圆满真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情。
自我价值和爱的获得,也不是靠旁人来定义的。
当然,伊能静女士的这一次发言,
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世界对单身大龄女性的偏见。
在无法被排开的错误观点和偏见中,
太多女性在费劲的游曳、证明、上升、浮沉。
这些观点有:
1、女性不结婚就不幸福,
2、没有孩子就不幸福。
3、单亲妈妈必定就是悲惨的活着。
说到底,只有少数可以将自己解套并成功逃脱的人。
而大多数女性都被关在了一个划定了范围的牢笼。
不仅仅是在性别观念上,
还有对于社会功能、自我价值、自我确定感这些议题,
的自我设限。
传统文化之下,单身大龄女性遭遇的极大恶意
“孔雀公主”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一生未婚未生育。
虽然已经62岁,但是她的状态依然宛若少女,
可前段时间她不生小孩的话题全网争议纷纷。
抖音上,她被人嘲讽说:
“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
可,这条评论居然有一万多人点赞!
依旧有很多人觉得:生儿育女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成功。
不要觉得这很匪夷所思。
这股强大的势力,总是在不知不觉间淹没我们:
1、群众的思维:你不和我一样,你就是罪恶。
在豆瓣评分9.6的纪律片《人间世2》里。
有一群不能生孩子,却偏要生孩子的女人。
她们往往不是因为生不出孩子,而是生不出男孩子。
生孩子和生儿子,就是另一种专供已婚女性的洗脑包。
一位38岁的产妇,坦白自己那边的风气就是要生男孩,
从婆家到自己,都盼望有个儿子。
她们的生产毫无快乐,
即使大出血,即使割掉子宫,也要生男孩。
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的那样,
他们不能接受有悖于传统的行为习惯。
人们在习惯上觉得有儿子的家庭是更好的。
这种价值在她们的生存环境中根深蒂固,
不能生儿子则代表自己的失败,且致命的。
2、父权传统文化的统治:女人就是要结婚生子的
纪录片《中国剩女》中有一位律师小姐姐,
34岁的邱华梅是一个凭着自己努力,
从山东农村走出来的女孩。
在很多人的眼中,她是普通人成功逆袭的榜样。
是社会的精英阶层。
然而在父母的眼中邱华梅是个嫁不出去的女孩。
父母在家庭中开着邱华梅的批斗大会,
表示“不结婚就是有问题”,“不是一个正常人”,
在父母思想中,结婚就等于幸福。
后来她逃到了法国求学,寻求到了自己的宁静。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在婚恋选择中那些残酷时刻。
溺水般寻不到基本尊严的痛苦、困惑。
依旧可以看到,千年文化中积累的父权传统,
仍在整代人的无意识中流淌着。
当男性不结婚会有遗憾,但世人不会觉得这是不幸的。
可女人的处境则完全不同。
不过,我们反过来说:
顺从这套活法的人就真的活得很好吗?
我的朋友36岁的大龄单身女青年小k,总是恨嫁。
在一次相亲成功之后,2个月闪婚,可半年后闪离。
她对我说:这个过程就像在做梦,
步步都在踩空,心悬着,只有焦虑是真实的。
“踩空”是一个好比喻,不确定自己正在做什么。
也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再回看我们身边的已婚女人们,
有多少女性是在爱情和婚姻的幻想中度过了很多年。
终于有一天,因为发生了一些极度痛苦的事情,
开始崩溃、无法承受。
为什么这样?
因为自我价值和爱的索取源错了:
1、找到我是谁,我在为谁活,才是价值感建立的根本。
2、爱不是靠男人才能给,它是内在的一种能力。
64岁的上海卞阿姨一生未嫁。
她在上海开了一家奶茶店。
自己做自己卖,因为物美价廉,很受欢迎。
一直没成家,可她并不觉得遗憾,
她说:出嫁干嘛?自己一个人不要太开心哦。
在NHK短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中,
7位女性购买了同一幢公寓的7个单间,组成养老姐妹团“个个Seven”。
团员年龄从71岁到83岁不等,6个终身未婚,1个离异单身。
她们说:“组团养老,不是为了找人照顾自己,而是为了活得有质量和尊严。”
无依无靠的她们,
决定成为彼此生命中最坚实的支柱。
说到底,女性的幸福的确不止婚姻一条路。
而这中间,和一个女性内在的觉醒程度紧密相关。
单身女性除了婚姻,还有多少种活法?
我曾经看过一个数据,
说中国有5000多万成年独居者,而且在不断地增加。
为什么会增加呢?
一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
二是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保障,
这一切,都让独身或者独居变成了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
独身不必被贬低,但爱情同样也无比美好。
那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努力,
去追求我们所认为成功的人生?
提供一个思路,仅供参考。
1、调整认知:不结婚,不代表没有爱和亲密。
奥黛丽·赫本一生有两个男人,
虽不是爱人,但却此生不能相离
一个如兄如父,一个亲如兄妹,彼此成就。
超越爱情的情感,胜过亲情。
在法国,非婚生子的女性越来越多。
包括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的著名影星伊莎贝尔-阿佳妮,
朱丽叶-比诺什都是未婚妈妈的典范。
去欧洲旅行,在那里看到很多35岁乃至40岁的女性不结婚。
依然风姿绰约,风情万种,
享受各个年龄段男性的追求和目光。
优质的单身并不代表不能去爱、没有建立亲密的能力。
这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无奈。
2、人生需要确立心理边界: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
天后王菲曾遭遇过“口碑塌方”。
突然爆出离婚的消息
有人评论:中年女人,还在乱搞,合适吗?
但王菲事后只是一则微博淡淡回应:
谁随缘,爱咋咋地。
她的工作、生活均丝毫未受影响。
随着时间流逝,事业扩展,人们也很快忘记这次“事故”。
正是因为她有牢固的心理边界保护。
让她不至于沦陷、停滞,卡在这次事件中再过多消耗。
有人说,“关我屁事,关你屁事”这句话能够解决人生95%的烦恼。
话糙理不糙,这就是心理边界的作用。
只关注和投入自己可控的部分。
不在不可控的部分上过度损耗。
3、强大的根基:先确认我是谁,我想成为谁。
杨丽萍一生未婚未育。
她觉得:
“婚姻家庭是一个别人定下来的规律。
有人选择当生命的旁观者,而有人选择做参与者。
两种方式都无可厚非,自己喜欢就好。”
对于生命状态的选择,她非常清楚。
现在已经46岁的徐静蕾,早在39岁的时候选择冻卵,
并说这是唯一的后悔药,想要当妈妈时还有条后路,
她们都是确认了自我的人。
确认自己是谁,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并且无条件相信自己每一个选择价值和意义。
卢悦老师就曾经说过:完成分离个体化,是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想要成长为一个成熟女人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是谁,
想要活成什么样子,想要到达的地方。
如此,外界的声音就不再管用了,纠结也不再必要。
因为,你知道你的终点在哪儿,不再慌张。
莫泊桑曾说过:
“一个人经历出生、成长、享受欢乐,
不断期望,然后就是死亡。
永别了,你永远不会再到这个世界上来了!”
这一生并不长,活成什么样子,
全靠一己之力来探索,塑造。
想要活出真正的魅力,
就要记住,关于女性的人生解答都不在别人手里,
而只在我们自己手里。
所以抓住自己人生的方向盘,
努力驾驶下去吧!
无论单身与否,结婚与否
只要是追寻自己想要的人生价值,
都值得被看见且允许。
也希望,这个世界少一些责难,多一些包容吧。
愿大家都更能欣赏各种生命状态的绽放。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 心有助,不孤独——
有人说伊能静这么作的性格,竟然也还是能把男神秦昊拿下。其实女人调教男人和人类驯服野兽是一样的,光是来硬的当然没用。这中间肯定是这个女人懂得“软”,这份“柔情”最大程度的激发了男人爱惜欲。欲擒故纵中给予空间,建立奖惩机制时懂得用上“甜蜜”惩罚,提要求时懂得顺势而为。
嘴甜心却如明镜,这一切都是做女人最根本的精髓。添加老师微信,教你调教男人的最高阶技巧。学会这“两个原理、一个策略”,就能让男人发自内心想去宠爱你。
作者
六月,沿着路走,直到把自己变成路。
推荐阅读
▽
▼
点在看,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