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顶替!11岁男孩顶替入公职!迟到的正义真的是正义吗?
△
你 所 关 注 的 - 不 只 是 一 个 公 众 号
2020.7.3 ▏ 木舒
今年的山东很惆怅。
刚出了陈秋媛,苟晶高考被顶替事件,现在又来了一个公务员。
11岁,你在干嘛?是不是还在和小伙伴玩泥巴?
但在山东菏泽,一位校长的儿子,11岁已经在菏泽市牡丹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上班了!
难不难过,你吭哧吭哧的考大学,人家11岁就开始领着国家工资了!
想想也知道这也很荒诞,11岁怎么可能上班?
没错,又是冒名顶替。
被顶替者张健,是一名退伍军人。
1999年,他退伍后被分配到了牡丹区林业局,但是一直没被通知上班。一直到2005年,才由林业局介绍信分配到牡丹区沙土镇林业站,可因为工资太低了,他自己出来工作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闻单位都会电话通知来上班的,他很奇怪,因为他根本没接到电话。
找人一查才发现不对!从信息上看,那时的他已经去了别的单位上班了,各种保险和工资都发放着呢!
想想也是,信息上显示你都在别的单位上班了,这边还怎么会电话通知你来?
2014年,他去了社保局查询,查出了一个和他同名同姓同身份证号的张健,正用着他的身份在牡丹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作。
那时他才知道,1999年,他就被这个张健(邱之豪)顶替了。而可怕的是,那时的他才11岁,这个11岁的孩子顶替了他入了公职,拿着国家工资。
这太荒诞了,更荒诞的是,2014年他就举报了,但一直到今天,才得到了处理结果。
7月2日,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政府发布通报:对5名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
被举报人邱之豪(冒名张健)之父邱兆海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和撤职处分,对被举报人邱之豪(冒名张健)给予除名。
撤职、除名?就这??
我不懂法律,不知道我这里有没有律师朋友,我很想知道,这种冒名顶替中间的种种操作,真的不涉及犯罪吗?就一个开除就完了?
从有限的信息中,我不知道那个被顶替的张健过的怎么样。
但我们知道陈秋媛过的生活是什么样。
贫困女孩陈秋媛,明明考上了大学,却被人顶替了身份。
因为家境贫困,她没有复读,而是外出打工。因为学历太低,她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后来她回了农村结婚生子,就这样度过了“平凡”的前半生。
但倘若她没被顶替呢?
她就是山东理工大学的毕业生,也可能和那个顶替者一样,成为冠县某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退一万步,拿着本科学历,她就算在外找工作也至少会有更多的机会。
她的人生轨迹,会和现在完全不同了。
另一个被顶替的女生苟晶也是一样,虽然她现在是一家电商公司的合伙人,生活还算稳定。
但是她的那些年,也四处漂泊,搬了十来次家,换过许多工作,正好赶上了电商大潮,那是她的幸运。
倘若以前她读了大学,或许成就就不只如此了。
苟晶举报之后,很多人劝她:“你现在生活的不错,为啥还要和一个80多岁老人斤斤计较呢?不如放下过去,好好生活。”
陈秋媛和张健我想都遭受过同样的劝诫:事情已经发生了,时间不能反转,那何必还要去抗争?
为什么她们还要抗争?
或许求的就是一份安慰。
她们都知道,被偷走的是人生回不来,最有可能改变命运的十几年,错过了真的就是错过了。
迟到的正义,或许算不上是正义,但是是一份安慰。
这份安慰对于她们来说,是一种执念,非常重要。
其实有很多案件都是在几十年后才被水落石出。
牵扯7条人命的劳荣枝被抓,过去了20年
孙小果从犯下第一起案件到死亡,过了26年
麻某某从杀人到被抓,过去28年
高承勇从犯第一次罪到执行死刑,过去了31年
......
虽然时间拉得长,但他们终究都还是付出了代价。
而在这背后呢?
1996年南大碎尸案,凶手还没找到
1994年朱令被投毒案,凶手也还没找到
......
你觉得不重要的迟到的正义,对于这些家属来说,或许就是日思夜想的期盼。
热评中有人在问:“正义为什么总是迟到呢?”
我突然意识到:
我们总说迟到的正义不算正义,可反过来想想,或许正义本身就只能是迟到的。
就像游戏中,只有队友被打倒或者打死之后,才有“报仇“这个概念。
而在现实中,往往都是案件已经发生,才会延续出之后的为受害者“伸张正义”。
那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结果已经无法改变,但那时的正义更像是对犯罪者的惩罚,对被害人家属的一种安慰。
所以,迟到的正义真的不重要吗?
我想去问问那些悬案的受害者/家属就知道。
当然时间越短越好,谁都想让罪犯早日受到惩罚。
但当很多障碍阻碍在中间时,我想每一位受害者及家属,即使等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再问起,他们始终还是很坚定。
他们只想犯罪者受到惩罚。
因为有总比没有强。
而在最后,或许我们只能期盼:
希望这些事件从源头就不会发生,希望所有的正义都能别迟到太久。
即使是迟到,也绝不能缺席!
THE END
作者简介
木舒
辣笔小尖椒()主笔。做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喜欢的字,爱自己喜欢的人。微博:木舒sunne 。欢迎来撩。
好书推荐
如果只读一个人的书,就能让你变得博识有趣,非张岱的莫属。
他出生于明末绍兴显宦之家,幼年读书三万卷,被誉为“神童”,一生著述等身,除《夜航船》,还留下了流传后世的《陶庵梦忆》《西湖寻梦》。成为晚明散文巅峰。
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从小品散文,到诗词歌赋,从《夜航船》到《陶庵梦忆》,再到《西湖梦寻》,分为几十大类,上百个小类,收录五六千多个条目,可谓包罗万象。
余秋雨说:“张岱的经典作品,是许多学人查访终生而不得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