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重庆人爱发微信语音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为什么重庆人爱发微信语音

2020-07-06 12:15:10 作者:谈心社社长 来源:谈心社 阅读:载入中…

为什么重庆人爱发微信语音

  微信语音,当代社恐的噩梦之一。

  每次看到一串十几秒的未读语音,内心就开始挣扎抗拒:

  我想按掉红点

  但我不想听你说

  下次能不能打字!

  倘若这串语音来自一个重庆朋友,那很大可能就有例外:

  “我想跟你耍(suǎ)朋友”这样的表达只是初级;

  “你锅人找个卡卡果果去蹲起!”

  (你自己找个角落去蹲着)

  这种光看文字很难get到的神仙rap,才是重庆话的日常。

  重庆人为什么喜欢发语音?

  因为文字描述不出来的画面,重庆话可以;

  因为普通话没有的”内味儿“灵魂,重庆话拥有;

  因为没有一种输入法,跟得上奇奇怪怪又可可爱爱的重庆话。

  视频来源:微博@演员陈靖康

  重庆话可以有多可爱

  一个人如果想说话比较可爱,有以下几种方法:

  A. 多用叠词,比如把“吃饭“说成”吃茫茫”

  B. 多用语气词,配上嗲嗲的声调:“好不好嘛”

  C. 万物皆可儿化,比如把“妹”喊做”妹儿”

  D. 做一个重庆人,以上全会

  重庆人可爱第一步:把叠词的使用,渗透在生活的“卡卡果果”(角角落落)。

  从吃开始。

  饭不叫饭,叫茫茫;

  肉不叫肉,叫嘎嘎;

  买“钵钵鸡”,烧“鱼摆摆”,吃“鸡脚脚”,喝“坝坝茶”。

  当然,无辣不欢的重庆人,最爱的还是:

  吃串串、数签签。

  《舌尖上的重庆》截图

  开车上山是爬“坡坡”,不想开了要停“边边”。

  学挖掘机技术要到山东,但是学“挖挖机”要到重庆。

  结合特定情境,这些名词也不难理解。除此之外,重庆话中还有许多传神的形容词。

  形容某人不太聪明的样子:

  “瓜兮兮”“哈搓搓”。

  形容女子风风火火的样子:“飞车车”。

  大惊小怪是“惊抓抓”,想出风头是“冒皮皮”。

  但光用叠词是不够的,远远不够的。

  虽然地处西南,但重庆话也非常喜欢加儿化音。

  以至于某些北方人会在重庆话里猝不及防地遭遇“家乡的味道”。

  北方常用的“等一会儿”,在重庆有“等一哈(hā)儿”

  称呼小伙子,崽儿;称呼小姑娘,妹儿~

  地名如较场口儿、人名如王源儿~

  还有下爬儿(下巴)、今天儿……

  以上这些只是基础,重庆话可爱的精髓还在于软绵绵的语气词。

  把“吗”发成“迈”:“晓得了迈?”

  再可爱一点,嘛。

  表示疑问,“爪子嘛?”

  表示撒娇,“你莫僧气嘛!”

  表示肯定,“好嘛”(此处先按住天津的同学)。

  据说重庆里最出圈的语气词,也最让外地人迷惑的语气词是这个:

  它既能表示“哪个”“怎么”“哪样”,又能表示“那个”“这样”。

  结合同样经常出现的“楞个/勒个”(这样),意思才表达得更完整。

  《高能少年团2》截图

  必要的时候,这两个词在一起能无限套娃。

  两个重庆人吵架:

  “你啷个楞个耶。”

  “我啷个楞个了嘛。”

  “你啷个没楞个啷个嘛。”

  ……

  这段话的结构大致相当于:

  “你冷酷无情无理取闹”

  “我哪里冷酷无情无理取闹”

  “你哪里不无情!?哪里不冷酷!?哪里不无理取闹!?”

  重庆话,软起来像山城的雾,刚起来是沸腾的火锅,可爱起来,真的要人命。

  重庆话,一直在江湖

  重庆话就算不在江湖,江湖也处处有它的传说。

  前段时间某宝惊现“骂人”业务,店家多问了一嘴“需要骂赢吗?”

  买家问:“骂赢是不是需要加钱啊?”

  店家直接给出价格表:“看对方是哪里人吧。

  上海人需要加十块,东北人加三十,武汉人得加五十。重庆人的话,加钱也不接,骂不赢啊!”

  此刻仿佛可以脑补店家无奈的微笑。

  重庆话骂起人来朗朗上口,时常出现一种自己在表演单口相声的错觉。

  比如这一句:

  “宝批龙,大不同,半夜起来涂口红,裤儿要穿灯草绒。”

  (“宝批龙”不是龙,而是指那种说话颠三倒四,做事很傻的人。)

  连骂人都要押韵,这是重庆人惯有的倔强。

  当然,骂人的时候不能忘了“萌萌”的叠词。

  “板板”、“铲铲”听起来自带可爱,却不知道这些叠词全都暗藏“杀机”。

  “你晓得个铲铲”,这句话带着五分不屑和五分讥笑,表明你什么都不知道。

  重庆话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不说脏字照样怼人。

  比如“咋子”“儿豁”都带着魔幻的怼人特效。

  假如老母亲在麻将桌上,孩子们敢打电话过去,肯定会收获一句不耐烦的“咋子”,外加一个不屑一顾的白眼。

  重庆人性格火爆,但在大街上,能吵架绝不动手,叔叔嬢嬢(liāngliāng)们没事儿就上街溜溜口才。

  你扭一下,我回扭,我们距离要隔开,但是气势不能输。

  嬢嬢们吵一场架顶得上一场广场舞。

  叔叔们就不一样了,一定要加上吐口水的技能,紧逼对方,谁都不肯让步。

  没有一个外地人,敢和重庆人吵架,也没有一种输入法,能战胜重庆话。

  张口就赢在起跑线上的重庆人,从来没带怕的。

  江湖传言,万物皆可重庆话。

  只要掌握以下词组,基本上可以假装十分之一个重庆人。

  就是=斗士(dòu sì)

  音乐=音哟(yīn yò)

  唱歌=唱锅(càng guō)

  呼吸=忽吸(fū xí)

  哪个=辣个(lǎ gè)

  指南针=紫蓝增(zǐ lán zēn)

  平翘舌的绕口令从来难不倒重庆人,因为——

  一律按平舌处理。

  某次节目,王源讲了一首重庆话绕口令,把王祖蓝说得一脸懵。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用普通话念起来还凑合,但如果用平翘舌几乎没有的重庆话来念,基本就会是这样:

  四四四(sì sì sì),四四四(sí sí sí),四四四四四(sí sì sì sí sì),四四四四四(sì sí sì sì sí )。

  你要问重庆人在说什么,他们还一脸无辜:你不觉得吗?我的平翘舌音特别厉害。

  重庆人一般不打字,因为这些字重庆人也不知道怎么写。

  你从勒个坡坡往下suō=你从这个坡向下走

  你tiǎo个头=你换个方向

  你qiǒ到红绿灯=你看到红绿灯

  你不要pēn在我身上=你不要靠在我身上

  我在gāi边上等你=我在街边等你

  ……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重庆话,又泼又辣,又萌又媚。

  说唱歌手GAI凭借一句“劳资吃(cì)火锅,你吃火锅底料”火遍全国。

  “勒是(sì)雾都”也几乎成为重庆的新代名词。

  围坐在火锅旁,说着重庆话,脸上保持狂拽的表情,手上姿势一起。

  重庆人知道,对了,就是内个味儿。

  我想有个重庆朋友

  在重庆,喝酒划拳的首要技巧,是比声音大。

  吃饭就像吵架的重庆人,看起来凶但不是真的凶,而是自带了火辣的江湖气。

  毕竟,每个气场两米八的重庆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喜欢拖长音说叠词都小公主不是?

  比起重庆话,更让人欲罢不能的,是重庆人。

  重庆妹儿火辣,重庆嬢嬢泼辣,都“惹不得”。

  “耙耳朵”,则是重庆男人撕不下的标签。

  “耙”是软的意思,但并非骂人软弱,而是用在有担当又疼老婆的男性身上,是一种“终极褒奖”。

  在开口就是“妈老汉儿”“嬢嬢叔叔”的重庆,菜市场是男人的天下,家务活也多半被丈夫承包。

  作为全国最大的“耙耳朵”制造基地,重庆男人乐此不疲。

  爸爸耙耳朵到连孩子都“看不下去了” / 微博

  宋光宗赵惇当初封王、称帝都在现在的重庆地界,重庆因此得名,寓意“双重喜庆”。

  重庆人的生活,也就像“重庆”的字面意思一样:喜庆。

  乐观洒脱,是重庆人最大的特点之一。

  哈佛教授费正清曾评价重庆是“一个极为不幸的人类居住地,连一块平地都没有。”

  但重庆人,在这座山城活得风生水起。

  没有平地?那就建阶梯;

  雾太大总是见不到太阳?你看我们的妹妹多白啊!

  顺势而为的重庆人,乐观的精神代代相传,打造了一座“8D都市”。

  乐天派的重庆人,每天的生活都“巴适得板”(很舒服)。

  对重庆人而言,上学可以迟到,上班可以迟到,但要打麻将,说下午一点到,就下午一点到。

  虽说今日事今日毕,但要是现在要吃火锅,手上的事情先放一放,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在重庆,没有什么困难是吃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能,那就吃两顿。

  说咋子?不认识重庆人?你啷个楞个勒个也?

  《谈心社》招聘新媒体坐班实习生

  线上约稿作者

  单篇稿费300-800元

  点击☞招聘☜即可查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