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豆瓣9.0,这部高分爆剧到底是恐怖片还是童话故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豆瓣9.0,这部高分爆剧到底是恐怖片还是童话故事?

2020-07-10 15:01:57 作者:林宛央90 来源:宛央女子 阅读:载入中…

豆瓣9.0,这部高分爆剧到底是恐怖片还是童话故事?

  ● 作者 ╳林宛央 ● 来源公号 ╳宛央女子

  ● 配图 ╳ 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___

  后知后觉,去看了《隐秘的角落》,之前知道这剧很火,因为“秦昊喊你去爬山”“我还有机会吗”等等各种梗,已经在网络上铺天盖地。

  一开始没看的原因,是我那段时间心不太静,只想看看闹哄哄的综艺节目,一笑而过即可,对《隐秘的角落》这种需要带着脑子去看的剧,有点抗拒。

  最近,调整好了状态,就把这部剧给补上了。

  知道它好,但没想到它好到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完全吸引了我。

  这剧的拍摄手法、镜头转换有多巧妙我就不讲了,毕竟我不是专业学摄影的,大部分观众也都不是,所以讲这些技巧没用,观众能感受到的是拍摄氛围和故事发展环环相扣——这就已经足够了。

  真正让我反复咀嚼的,还是剧情。

  很多人都知道,这部电视剧是根据紫金陈原著小说《坏小孩》改编的,紫金陈自己也说过,朱朝阳的原型就是他自己。

  原著小说改编电视剧,大部分都是被骂的,但这一部,是公认的改编很出彩。

  我是看完原著小说之后,才开始看剧,同样认为剧版更优质,倒不是因为网络上说的小说文笔很差,而是在我看来,剧版从故事立意到剧情铺陈,都比原著小说更高级更立体。

  原著小说就是写人性的恶,极致的恶,不管是张东升还是朱朝阳,在他们身上你几乎感觉不到什么温情,纯粹是少年之恶与成年之恶的较量。

  这两个人所行之恶,可以说是颠覆了人伦道德。我有几个朋友怎么都不愿意看这部小说,说仅仅是听我讲,就觉得它是最残忍的恐怖片——人性可以有多恶的那种恐怖。

  而且读小说的过程中,几乎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作者的愤懑与控诉——为什么大人们总是一厢情愿地用自己的想法来干涉和看待少年。

  原著小说最后有一段话,是小说里负责刑侦的那个人,在发现朱朝阳日记作假之后,很犹豫到底要不要揭穿他,他的手指停留在“通话”和“取消”之上,只差了一厘米。

  “这一厘米,向右,也许是一个孩子从此过上全新的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左,也许他的所有虚伪被揭穿,赤裸裸地展现在周围人面前,心理受重创,改变他接下来的整个人生。这一厘米,通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未来,这一厘米,是世上最长的一厘米。”

  我读完整篇小说的感觉是,这一厘米,是作者和自己斗争的一厘米,朱朝阳的故事是发生在他想象里的故事,在不为人知的内心隐秘角落,他用犯罪这种最极端的方式,和大人的控制欲以及自私作对抗。

  他想用这种方式让大人听到孩子的呐喊——我们并非没感觉,不是什么都不懂。

  

  这一厘米,是人性中的美好能否战胜邪恶的一厘米——的确通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未来,也的确是世上最长的一厘米。

  我那天看完小说,发了条朋友圈,说自己还是倾向于这是一个发生在拥有不幸童年的孩子内心隐秘角落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作恶的想法,如果想象也会犯罪,可能每个人都犯过死罪,但更多时候,事实战胜了想象,这就是人性的美好所在。

  剧版,隐喻的确非常多,开头的动画,最后两集中关于三个小鸡与狐狸的故事,都似乎像是在给观众一些提示。

  也因此,一些看过原著小说的人,就会觉得剧版同样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是细思极恐的人性沉沦。

  但我,真不这么看,我更赞同导演和制片人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句话,他们从来没想过拍纯粹的恶,也没想过拍纯粹的童话,他们更想展示的是人性的复杂、多元(大概是这个意思,原话翻不到了)。

  也像秦昊自己说的,如果张东升只是杀人,那他就不会演这个角色。

  剧版改编最出彩之处就是——并非全员恶人,三个小孩和张东升,都是灰色的。

  这种改编,说实话,更立体,也更符合现实。

  张东升再怎样坏,也都还是人,是人,就一定有某种情感上的温度。

  我尤其喜欢剧中张东升和普普的相处,他在普普那里是真的拥有过快乐和温暖的,普普哮喘发作的时候,张东升的急切也是真实的,不管最后你相信了他把普普送进医院,还是猜测他没救普普,不能否认的是,至少有那么一瞬间,张东升释放过人性里的良善。

  原著小说,差的就是这些瞬间。

  可故事的鲜活与好看,全在这些瞬间里。

  原著小说不够鲜活的原因,真的不是因为文笔差,而是在在人物塑造上过于扁平,缺少生而为人的那些矛盾瞬间,所以看起来就有一点假,觉得是在编故事,没什么代入感,基本上就是在当侦探小说看。

  而《隐秘的角落》则很好的拿捏了这些复杂、立体的人性细节,让整部剧显得相当真实。

  不管是刘琳饰演的单身母亲,还是张颂文饰演的父亲,都很有代入感,能让人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

  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能成为经典,也是因为这两部作品,最具真实感。

  而且越是有真实感,那种恐惧心就愈甚。

  我看《坏小孩》并未感觉到恐惧,但看《隐秘的角落》,看到朱朝阳交给严良空卡,偷自己父亲的钥匙交给张东升,以及淡定自若约张东升船上见面时,那是连灵魂都要踉跄一下的。

  因为电视剧前期给了大量丰满的生活细节,让我相信了朱朝阳是个活生生的人,我相信和喜欢了他的善,所以也警惕并害怕他的恶。

  而小说《坏小孩》从一开始就没有让朱朝阳走进我心里。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说的没错呀。

  电视剧还有一点很厉害的是,它巧妙地和观众进行了互动。

  从一开始就利用了笛卡尔和公主的故事,给剧情的走向埋下了一个伏笔:究竟是相信真相,还是相信童话,这是你们每个人的选择。

  有了这样一种互动,观众的兴趣全都被吊起来了,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关于《隐秘的角落》的细节解析,这个设置,真的蛮聪明也蛮用心的。

  这相当于把故事的结尾,交给了观众来写。

  或者更准确点来说,故事究竟是童话色、灰色,还是彻底的悲剧色,取决于你对人性有怎样的信任。

  我可能觉得,结局是灰色的。

  就像整个人生,有失去,也有得到,有悲伤,也有欢喜,有错,也有对,有恶,但更有善。

  我认为结尾处,严良那一句“别做第二个张东升”以及普普的那封信,都有让朱朝阳往善的地方多走了两步。

  不知道,很复杂,但看完整部剧,我愿意更多的释放一些善意,因为我觉得朱朝阳的选择其实很容易根据别人对他的善或恶,而作出改变。

  或许善恶就在一念之间,但这个念头如何转换,其实更在于别人给出了什么。

  也或许,《隐秘的角落》想要表达的是,善恶是可以被改变的,所以在人成长的过程中,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温暖,那么有些恶就会被善意所消弭。

  朱朝阳的一个暑假其实就是成长的试炼,打开那扇门,遇到了普普和严良,就意味着要接受成长的腥风血雨。

  而最后他会成为怎样的朱朝阳,每个人都有责任。

  我写的这么好看,请记得点个在看

  本期作者:林宛央。潇洒派生活者,畅销书作者,未来知名编剧。一个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却过得比谁都潇洒的姑娘。忌矫情,治拎不清,喜欢你的不盲从。商务合作请联系。

  往期好文推荐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琼瑶剧女主伊能静,搞不定秦昊也搞不定观众

  一张剧照让人心服口服,这次,倪妮真的要超越袁泉吗?

  赌王去世留下5000亿财产,一无所有的原配到底被谁害惨了?

  微博:@林宛央

  个人公众号:宛央女子(Apple1990-kun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