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雪崩时,每一片雪花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雪崩时,每一片雪花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

2020-07-19 09:00:24 作者:包楚婷 来源:群学书院 阅读:载入中…

雪崩时,每一片雪花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

  仅仅在二三十年前,心理学中国大众来说,还是一个遥远陌生学术名词,那时候大部分国人,还在为小康乃至温饱而奔波,无暇他顾。但是今天,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知道正确了解自己世界、自己与社会、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己,是多么重要会让我们用一种客观理性全面眼光待这个极速变迁的世界,特别它处于莫名危机中——比如这次席卷全世界的危机。而这,正需要理学知识介入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心理咨询师包楚婷在群学书院开辟“生活中心理学”专题,从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人、事和社会现象出发,深入浅出解读关心理学知识,以期为读者们关注自我与社会,提供一面别开生面镜子。敬请关注

  本文为专栏第五篇。

  往期回顾

  《态度效应:没有绝望环境,只有绝望的心态

  《成功从来与年纪无关》

  《你可以从众,但不能盲从》

  《面对第一扇破窗,所有的漠视都是对罪恶纵容

  作者包楚婷,江苏句容人,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应用心理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曾经改变世界,现在想治愈世界。

  旁观者效应

  ——明确的目标更能让你全力以赴

  文 | 包楚婷

  我们先从一个震惊全美的恶性凶杀案件说起,这就是发生在1964年的吉诺维斯案件

  案发当天凌晨三点,29岁的基蒂 · 吉诺维斯小姐在回的途中被歹徒持刀杀害歹徒施暴的过程整整持续了三十多分钟,当时有38个人听到了女生的呼救,甚至有人还在窗前看了一会儿凶杀过程。然而,在这整整三十多分钟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去救她,也没有一个人报警,一条鲜活生命就在旁观者的不作为中逝去了。

  

  △

  受害人吉诺维斯

  从整个作案手法来看,这场谋杀是每年发生在美国的命案中极为不起眼的一例,但却因为38个目击者冷漠,成为了美国最有名的社会事件之一。大家讨论焦点都在目击者的冷漠上——面对如此残忍的恶性事件,连举手之劳都不愿做,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这一事件引起了美国社会心理学达利(John )和拉塔奈(Bibb Latane)的注意,他们在研究了此次事件的各方报道之后,提出著名的“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无人帮助吉诺维斯的原因正是目击人太多了,人越多,愿意帮助她的人反而越少。为了证实这一效应,他们便在大学中设计了两个实验

  他们找来纽约大学的学生们做被试者——当然,学生们并不知道实验的目的

  第一个实验是癫痫实验:实验者对被试者们说,这个实验就是想了解一下他们的大学生活。每个大学生被单安置在一个房间里,只能通过专门的通信工具讲话。这种通话装置特点是一次只能一个人讲话,但其他所有人都能听见他说话,每个人有2分钟时间说话。

  实验者将所有被试者随机分为三组,就是将他们分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第一组被试者被告知,他们只能与另外一个人交谈,这一组我们就叫它二人组;第二组被试者被告知,他们可以与另外两个人交谈,即三人组;第三组可以和另外五个人交谈,即六人组。除了人数之外,其他实验条件都是一样的。

  当然,这里的可交谈人数都是假的,其实每组中只有一名被试者,和他交谈的声音都是录音。但因他们都在单独的房间中,所以并不知道自己被骗了。

  实验开始,被试者会先听到一个男生讲话(其实是播放录音),谈的内容都是关于大学生活的,说到中间时会提到他有癫痫病,在压力大时容易发作。他讲完之后,第一组就轮到被试了,第二、三组时轮到下一个人讲话,就在被试者按照实验安排顺利进行的时候,意外事件发生了——那个第一个说自己有癫痫病的男生病情发作了!(当然还是录音),他开始发出求救的声音:“……我的癫痫病就要发作……我需……要一些……帮助,如果有人愿意帮助我……(此时有哽咽声)我要死了,帮……助癫痫……”这一场景模拟的就是吉诺维斯事件——情况同样危机,同样有多人旁观,旁观者们同样都听到了凄惨的求救。

  那么,被试者的表现如何呢?二人组有85%的被试者实施了帮助行为,即离开房间,向实验者报告情况,六人组只有31%的被试者实施了帮助。在反应时间上,二人组的平均反应时间不到一分钟,而六人组则接近三分钟。也就是说,当被试者只有自己一个人时,对方发生危险,他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最大,但是当被试者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时,他采取施救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小,即便他们最终提供了帮助,时间也会相对延迟。

  第二个实验和癫痫实验类似,只是换了一个场景,叫做房间充烟实验。同样找来大学生们做被试者,让他们坐在房间里做问卷。同样也是三组:第一组只有被试者一个人在房间里,叫单人组;第二组是三个被试者在房间里,叫真三人组,既然有真三人组,那就有假三人组了;第三组是一个被试者和两个实验助手假扮的被试者在同一房间。做问卷做到一半的时候,房间里出现了紧急情况:大量不明烟雾涌入房间,很明显,这是着火的征兆。

  结果,单人组中有75%的被试者向实验者报告了房间的烟雾情况,真三人组中只有38%,而到了假三人组,报告率只有10%,甚至有被试者直到实验结束都没有行动,尽管他们已经被烟熏得揉眼睛和咳嗽了。

  经过这两个实验,我们应该能过更加客观地看到这一问题,而不是单纯地用人性的冷漠来解释旁观者的不作为。达利和拉塔奈总结了这一现象,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简称“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的出现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责任分散——人越多,责任被分散的越多,也就是每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就越小,自然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当我们一个人被要求去完成某项任务时,我们无可推脱,因为责任是我们一个人的,责任感会驱使我们去努力完成。但如果一个任务被分到一个团队的头上,而每个人又没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就像突发事件发生时那样,大家并不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时就相当于大家都没有任务了。

  所以,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正确的求救方式应该是把任务落实到个人头上,例如,向某个人直接求助:“这位男士可以帮我报个警吗?”

  还有一个原因是“法不责众”,其实也和责任分担有关。因为人数少的时候,责任承担时会更重,但如果旁观的人数很多,那么就算承担后果,那分到每个人头上也不严重。当我们处在群体中,我们就不再是我们自己了,我们就成了群体中的一员,没有名字,人人平等,这就叫做群体中的“匿名性”。匿名性可以使得我们隐藏在群体之中,让别人难以发现我们。这就会导致群体在干坏事时没有明确的约束,因为怪也怪不到我们一个人身上。处于群体中的人们的道德约束力会比单独个体时要低,这也是目击者们见死不救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从众心理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发生意外情况时大家都很惊慌失措,一时之间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时,大家肯定会看向身边的人在做什么,当大家都不行动时,在这种群体影响下,自己也就不作为了,或者延迟行动。所以,群体的效率并不一定就高于所有个体加起来的效率。

  所以我们如果真的遇到了,不可避免地要成为“旁观者”的一员的情况,不管身边有多少人,我们首先要冷静下来,分析情况,及时站出来伸出援手,或者直接报警、找人求助,找到解决危机的方法。我们从来不缺围观,不缺议论,缺的是打破局面的人。

  THE END

  扫码即可购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亦可购买

  

  ▽

  梁漱溟纪念特别讲演 |《金陵刻经处》新书分享会 | 《谢辰生口述》新书分享会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千古聚讼《兰亭序》| 对话舒国治|对话叶兆言|周文重大使讲演|五作家文学冷餐会 |博物馆史对话| 晚年柳诒徵|程章灿谈胡小石|民国知识人 |王笛《袍哥》新书分享会|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婚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叶圣陶孙女回忆姑苏叶氏文学世家 | 孙中兴谈爱情 | 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高峰论坛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会心理学会云南暑期班 |杨国枢先生追思会 | 郑小悠:年羹尧之死|毕淑敏读者见面会|高欢藏品展特别活动|魏定熙《权力源自地位》新书对话会|2018共读南京之《南京城市史》|中国首部书店话剧|四姝昆曲雅集|徐新对话刘成|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琦教授品读百年越南 |福克《两性》新书分享会 | 社会学十位长江学者聚首贵阳 | 你所不知道的金庸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之美系列讲演|谷岳南京分享会|谢宇教授系列讲演 | 对话: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精神 | 周志文《论语讲析》新书分享会 | “双十一”消费魔咒特别论坛 | 王阳明逝世490周年特别论坛 | 茶叶:中国与世界 | 大学教授对话著名作家:中小学作文改怎么写? | 文学名刊主编南京见面会|《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五十讲》| 青年作家费滢《东课楼经变》新书分享会 | 仰之弥高:20世纪中国画八大家特展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傩舞阵头与瘟神仰记忆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张静:研究性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书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