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重生》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重生》经典影评集

2020-07-22 21:39: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重生》经典影评集

  《重生》是一部由王新建 / 启辰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重生》影评(一):重生

  #纪录片重生# 继《河西走廊》后赵启辰导演原班人马打造的又一部力作。《重生》的优秀不亚于国产大部分电影的制作。无论是旁白,配乐,还是光影变幻都无可挑剔随意截图都是一幅美好画卷灯光朦胧柔和,将观众揉入那个时代,仿佛经历了一场。以五集情景再现形式抒展了我党峥嵘岁月欣欣历程。一部共产党宣言激励了多少青年奋进感动震撼齐驱,如果奇迹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重生》影评(二):与《纸牌屋团队一起打造《重生》

  文/赵启辰

  此次《重生》的拍摄荣幸可以美剧纸牌屋》的摄影指导Martin的团队合作,以下是一些可供分享经验

  《重生》影评(三):重生观后感

  一个85后男孩他和中国共产党95华诞相遇,就这么用稚嫩肩膀担起了向世界讲述中国共产党走过近百年峥嵘岁月这段沉重历史重任。整个历史记录片采用了情景再现的方式,像一部电视剧,让人们详细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让历史现场离人们更近一些。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么年轻孩子竟然有这么成熟政治念,这在他们这代人中是鲜有的。这让我们到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仅长大了也成熟了,有理想,有信念的人大有人在。这是传承,也是中国的希望所在谢谢导演为我们奉献的这部历史巨作

  《重生》影评(四):是谁选择了谁

  想看非主流叙述的出门右转。在主流纪录片中,没有比这个好的了。如果你受中学历教科书毒太深,这部片子可以帮你解毒。

  他们拍出了这个party成功合理性,用逻辑把很多历史事件串联起来。

  我的感受:在这个世俗国家能干成事靠的是改变命运决心,这个奋斗故事跟那些下南洋闯世界、改开后做山寨商品如出一辙根本就是同一个故事

  中国人自古没有为宗教意识形态打过仗,不care主义真不真,天生不喜欢思辨和逻辑。但改变命运的渴望是他们心底最深的动力

  当他们把这个动力投射民族上时,他们便选择了某个理论,走出了草地

  决没有他们坚强的party就被赶到了小岛上。

  《重生》影评(五):片子拍得好就是想重看那么简单

  前阵子空闲下来看到B站推荐就看了,连着看完的,现在有空就点开看看其中一集。说真的上一个让我对画面色调如此喜欢的还是《我在故宫修文物》,两部片子给我的共同感受是:一方面是镜头新意亮点,一方面是这是特别“中国”的感觉,即使气势恢宏,其中也有一丝稳定宁静。当然也可能本身因为我就是国人,所以看本国的片子更有归属感。不过此前一些纪录片更像纯粹的旁观者,这次比较像亲历的“围观者”,仿佛自己就在头中人的旁边。

  导演在隔壁文中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966272/提到的精心安排的镜头,我在看的时候都有体会,第一集的明珠滑落,噹地一声,掉在很多人心里,随着它的滚落,封建帝制结束了。片头曲部分,基本每次都不会跳过,很喜欢镜头将不同重要事件画面剪接起来的方式。一大的长镜头,看的舒服畅快等等,觉得作为观众还是没有辜负制作团队的用心。

  另外,对于国外拍摄团队对党史纪录片的兴趣,我们可能一般都会觉得意外,但是细想之下,纪录没有意识形态,纪录其实就是尽可能还原当时的一些场景。如果场景是重要历史人物当年做过的一些事情,那么它带有某些感染力可能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并非是一种刻意的“行销宣传”,而且这两年越来越佩服欧美国家将所谓意识形态宣传植入于无形中的方式。跑题了一点。

  给导演和制作团队点赞,希望以后有更多优秀的纪录片。

  《重生》影评(六):看得停不下来的党史片

  审美一流,旁很棒,看得停不下来。

  看到微博上的推荐,查了豆瓣,在豆瓣上能获好评的红色片子可不容易,就找来看了。

  看的时候联想到金一南将军说的“史上最牛创业团队”,结果看完后翻到导演的采访,导演说“ 我们试着把初创期的共产党比作现代的创业公司 ”,看来我感觉很准,哈哈。

  情节很接近历史真实,不虚美,不隐恶,也没有为了突出领袖形象而刻意拔高毛主席在建党初期的地位。唯一和前些年纪录片不同的是加重了习仲勋的戏份,但也很自然,不突兀不夸大。

  印象最深刻的是三湾改编时主席身边只有不到1000人,而且食物弹药奇缺,军心不稳,换了别人,第一感觉就是“药丸”,能不放弃坚持下去就不错了,可主席却还有心思开展“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改革。。。对不到1000人进行“支部建在连上”的改革。。。而且这一时期还“精神抖擞”。不禁让我想起了有人对任正非的描述,“在困难面前不可救药的乐观”。

  有点感慨,文革时主席已经73岁,当中共最高领导人31年,批评他的人有没有想过,有几个人能在掌权31年后才犯重大错误,反正我是做不到的。

  很多人都称赞周总理的年轻演员选的很好,但我觉得还是书生气太浓,太瘦了一点,要知道总理指挥过数次重要起义,是中央特科的负责人,很长时间内是中央军委重要领导,绝不是文弱书生,更不仅仅是慈祥长者,扮演周总理的演员应该有点杀气。当然,以我对总理的喜爱程度,无论选哪个演员恐怕都会不满意的,所以,请忽略此条。

  唯一不太满意的是张国焘的演员选的太帅,而且片中没有张国焘最后背叛信仰投奔国民党腐败堕落的结局,如果观众不了解背景知识直接看纪录片,有被误导的危险。

  还有,本片中没有采用知名演员是件好事,《建党大业》《建军大业》用了不少知名演员,但很多人与历史人物外形气质并不吻合,反而拖累观影效果,本片属于还原度较高的了。

  遗憾b站没有弹幕,不然吐吐槽还是挺好玩的,很多情节我都能想到大家会怎么吐槽了,哈哈。

  一个小推测,导演或者旁白作者是不是比较喜欢彭德怀啊,里面彭老总的戏份好多,比朱德都多。

  全片审美非常好,没什么可挑剔的。如果非要说的话,中共初期的办公条件是不是太好了,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去上海周公馆参观的时候,里面的陈设简陋得令人吃惊,除了床桌和几张椅子之外并无他物,和影视剧中讲究的陈设大相径庭,所以片中场景不知道符不符合史实。

  看的时候忍不住想,毛主席27,28岁左右确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我现在比主席当年也大不了多少,世界前景已经渐趋明朗,面对时代的召唤,我可以做些什么。

  最后,推荐大家去看这部片子,可以在党课上放,作为教学材料很不错。

  《重生》影评(七):重生与罗斯特里尔版毛传

  

第一集(第二章至第四章)

片头是1912年的清朝灭亡。

  这个时候的毛认为封建帝制已经被推翻了,他要回去接着读书。这个时候他大概是18~19岁。(书里讲述毛在1911年离开湘乡参加了湖南革命军。这期间他做的多是处理军官杂活的基层。没有文化的士兵把他看成学问人。他为他们写家书。但他丝毫不留恋这种生活。虽然大家劝他留下来。那个时候比较中二吧,他批评孔孟之道“如果民众都柔软可欺,那么完善其道德又有何用,最重要的事情是使其强大起来。”但是当他认为,军队不再是时代的先锋的时候,他突然离开了他决定要重返学校。选学校他选了很久,这段时间半年左右他几乎像个流浪汉一样泡在省立图书馆。)

  1915年陈独秀创办了杂志新青年。这个时候毛在第一师范搞学生运动。他的学友会相当高级。组织学生反二十一条抗议游行,为工人开办夜校。

  1918年毛毕业。毛泽东以杨昌济为桥梁由新青年杂志做媒介,他初步进入了新文化运动和20个代表在1918年秋起去北京,当时的毛泽东的个人处境和北京的富丽堂皇正好相反,他没有工作身无分文。毛泽东在北毛泽东在北京得到一份管理集团阅览室的工作,他非常崇拜的两个人之一是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李大钊。他有非常严重的南方口音,在北大的各个场合毛泽东的地位都非常低。在1918年至1919年间,毛泽东的活动范围非常狭小。当时,他的好友蔡和森和一些其他来自长沙的朋友,准备去法国留学,毛泽东决定自己不去法国,因为他不会法语,而且出国留学需要很多钱,他早已经债台高筑,无法再向有钱的熟人张口借钱。1919年的春天,北京爆发了学生示威,也就是后来的五四运动,把新青年的主旨思想推向了高潮。但是毛泽东置身于外,他心情非常抑郁,他不知道自己要向什么奋斗。他离开了北京。这段时间他去了山东看了很多名胜古迹,漫游于江浙一带最后去了上海据说是为了勤工俭学的赴法同学送行。他顺便去拜访了新青年的第二个楷模陈独秀教授,这个时候,赴法勤工俭学的组织者给他一笔钱他可以回到湖南。在纪录片当中,毛泽东的这段经历好像被美化了一些,但是在书里毛泽东在这一段时间非常沉默寡言,北京的生活给他留下的印象,好像并不是很好。

  但是回到了长沙之后的毛泽东就非常的活跃,他不仅创办了湘江评论,还经常发表文章在报纸上相当有名,而且有了一席之地,他的文章被大家认可,李大钊看了都说好。这段时间他很频繁的在组织政治活动。在1920他秘密去过上海开会。1921年的夏天他又去了一次上海作为一个湖南代表参加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毛泽东给大家的印象是非常好斗,不知道是为什么,他无论如何也不是这是什么会议上的活跃人物。他回忆对这次会议谈的非常少。会议的时间和规模,几乎都是由共产国际以及缺席的李大钊和陈独秀决定的,对于毛泽东的看法,大家不是十分的赞同,没有人关注他的想法,这样毛泽东十分不悦。中国共产党1921年在上海成立后,他开始远离自上而下的强烈个人意识的互动做法,最终转变从下层开始的革命。在长沙的反击无政府主义的过程中,他非常信仰合适的社会主义,并且一条热情,但是到了上海,他就有一些动摇了。

  想想非常不容易,他从一个孤独的山村走出来,竟能够承担一震撼世界的俄国革命黎明的国际革命学说的责任。在这个会议当中,他的地位无疑是最低的。有意思的是张国焘参加了这个会议并且张国焘的故乡也在韶山。他们虽然是老乡,但是张国焘属于富有家庭的地主的儿子还挺受欢迎。在书中的描写当中,1921年的会议非常的散漫。

  《重生》影评(八):我与《重生》的一切

  我是一名党员。

  这是一个非常鲜为人知的身份。

  而且,在今天,即使有人听你这样说起,一些人会略显意外,更多人是不以为然。

  党员,有什么特别。

  是啊,有什么特别呢?

  在2016年到来之前,我从不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更希望大家认识我“导演”的身份。

  创作缘起

  在今年年初,我接手了一个影片。

  它叫《重生》。

  5集,全情景再现,全特型演员,国际班底,展现28年历史。

  我的上一部作品《河西走廊》制作周期三年,而这个片,只有6个月时间。

  此时,距离《河西走廊》热播,过去了仅仅一年。

  这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还是一次对于过往的重复?

  事实上我想多了,因为时间根本没允许我考虑这些。

  支撑我有勇气接下这个繁重任务的一大动力是:

  我在《河西走廊》中酣畅臆想了中华2000年的古代历史,那我何不继续拍摄一段近代历史,把它接续上呢?

  拍摄《河西走廊》的过程,让我进一步树立了自己对于导演和影像创作的观念。

  我开始迷恋于中国古代建筑、器物、服饰、考究各个年代的色彩、纹饰,让镜头尽量具有东方特色、强调意境化的美学表达……

  那么此时我需要问自己:近代,什么样?

  近代——也一样。

  闭关

  我和副导演卢川在过完元旦之后,就把自己封闭在了我的办公室里,过着每天清心寡欲,粗茶淡饭的生活。

  陪伴我们的是书籍,大量的书籍,大量大量的书籍。

  事实上,将28年波澜壮阔的大历史,浓缩在260分钟的影片里,难度远超越我们的想象。

  其中最大的难点是——有据可查。

  拍摄古代史时,有些因为年代久远,记载缺失,可以加入创作者的想象、推断、设计。

  但是近代历史,留下的史料和记载卷帙浩繁。

  如果说《河西走廊》是在大海中学游泳,那么《重生》就是在温泉池里跳水上芭蕾。

  你的空间就这么大,时间就这么多,你要突破,你要做得漂亮。

  我们开始阅读共产党历史,翻看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人的自传,陈独秀等人的年谱,当年的报刊杂志、历史影像……

  从多重线索、只言片语中提取细节,拼凑出28年历史的每一个紧关节要的瞬间。

  这个事件是什么年代发生的?有没有历史照片?原址什么样?什么风格的建筑?能不能根据选景情况作以修饰?

  这个事件参与者都有谁?他们穿什么样的衣服?服装上有什么样的配饰?

  每个人什么年龄?什么体貌特征?他们的走位调度、发言顺序、讲话内容都是什么?他们带着什么样的情绪?彼此之间如何互动?这些调度和美术、光影如何配合?

  这个场景中会涉及到哪些道具?他们可以对演员表演起到什么作用?有没有可以推进剧情的重要道具可以加入其中?道具细节做到什么程度?墙上有地图吗?地图范围多大?比例尺多少?重要文件中应该是什么内容?

  全片191场戏,163个场景,我们每天就像两个侦探一样去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这个过程,持续了两个月。

  所以,现在当我再翻起由邓建永老师主笔的《重生》剧本,我想我是没有第二次勇气去拍摄这个故事的。

  细节的力量

  我始终认为,细节,是影像创作的命门所在。

  我们可以做到多细?不要以为偏执地追求细节是无谓的。

  我们每天都陷于事无巨细的查找之中,有一次我被问起:为什么要测量上海环龙路渔阳里2号陈独秀寓所和国民党办公的渔阳里44号之间的实际距离?我们做这些有什么用?

  这个距离经过测量,是239米。

  我回答:也许我可以通过知道这个距离,设计一个从国民党办公室,到陈独秀寓所的穿梭镜头,历史将在那一刻被巧妙的连接起来。

  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在考证细节的时候会被激发出什么样的灵感。

  我们应该是一群偏执的人,我们在偏执狂一般地追求历史真相,再现历史瞬间,还原历史风貌。

  有人说,搬演手段悖离了纪录的本质。

  只有不负责任的搬演才会悖离纪录的本质,我们只是历史的搬运工。

  所有被镜头记取的,美术、道具、服装、场景、光影、表演细节,背后暗含的应该是创作团队浩如烟海的细节考证。

  即使这样,依然还有一些未尽之处,也许只能任由这门遗憾的艺术留给观众去指正了。

  情景再现

  除了考证细节,我们还可以做哪些突破?

  也许是教育背景的原因,我从入行的第一天开始,就始终记得将电影化的思维带进每一个作品之中。

  无论他们是不是电影,他们都要“看上去就是一部电影”,这关乎职业信仰。

  不但情景再现的比重要加强,而且还要更考究的画面质量,更丰富的电影语言,更扎实的表演,更缜密的悬念铺排,更极致的走位和镜头调度。

  除了这些,还有我们设计情景再现的终极奥义——让画面创造一个超越文本之上的叙事空间。

  观众从解说词里了解信息和背景,但是画面是另外一套设计体系,即画面的内容基于解说而存在,但又涵盖更多一层信息量。

  因为这样的纪录片才需要“看”,解说词说什么画面就拍什么,那岂不是“听”就可以了么。

  好莱坞来了

  那一部需要“看”的纪录片,画面应该呈现什么样的质感?

  我们找来大量表现中国近代史的电影来看,希望从别人的眼中看到中国近代的风貌。

  《建党伟业》《宋家王朝》《三城记》《太平轮》《十月围城》《黄金时代》《师父》《叶问》《百团大战》《建国大业》……

  不对,这些都不是我想象中的近代中国。

  当我们漫无头绪的时候,制片人李东珅先生提议邀请美剧团队来华合作拍摄。

  对于这个决定,我一开始是既兴奋又怀疑的。

  可以和好莱坞合作固然重要,但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给自己增添压力吗?

  事实只证明了一件事——我们都是愿意给自己挖坑的人,那个坑叫挑战。

  负责海外联络的张楠,在运营总监熊殷女士的指导下,向几部知名美剧的摄影指导发了一封公开信,写明了我们的拍摄题材、档期、意图、并附上了《河西走廊》的视频链接。

  直到那时,我还依然认为这只是个天方夜谭的想法而已。

  但意料之外的是,我们陆续收到了《纸牌屋》、《世界大战》、《权利的游戏》、《大西洋帝国》……的回复。

  有人档期不合适,有人正在工作中,还有的人酬劳不符合预算格局……

  但让我们惊异的是,他们对于来华拍摄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题材的再现类纪录片都保有极度极度极度浓厚的兴趣。

  最终,经过几轮电话沟通,纸牌屋第三季的摄影指导Martin和他的摄影、灯光团队诚意最浓,档期最合适,后来经过事实证明价格也贵得恰到好处。

  影像风貌

  团队有了,问题依然存在,究竟近代中国历史,应该呈现什么样的影像质感。

  一天,道具师问我的一个问题打开了我的思路,他问:导演,这个道具的细节应该做到多旧?

  我很认真地在地上蹭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确定应该旧到什么程度,但是一转念——我们为什么要做旧?

  我们生活在当下这个时间,手边使用的哪件东西是旧得不成样子的?

  以往的历史再现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消色的,昏黄的,好像蒙上一层历史尘雾的影像和器物是“有历史感”的。

  而所谓的“历史感”在它发生的过去应该被称为“时代感”。

  我们总带着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历史,但这次,我们希望带领观众,成为历史中的那些人。

  近代中国的色彩,应该是极度丰富而鲜活的。

  而这个故事本身,又自带浪漫、清新、激情飞扬的精神内核。

  我们最终确定:要让《重生》成为一次观众群体性的记忆怀旧。

  在2月19号的记载中,我写道:影像一定具备丰富的色彩,从美术、道具和下光的方式上都要鲜艳而丰富,高光部分要过曝,呈现一种梦幻的效果,为加强这一效果,建议全程使用柔光镜,高反差,大光比的情况下,在暗部留有具备叙事属性的细节……

  这是以往在影视作品中处理“闪回”才会用到的手段,我和Martin解释,如果观众在看完这部影片后,觉得这是自己的一次记忆闪回,那我们的效果就达到了。

  建组

  随后,所有的一切,好像因为《纸牌屋》的确立,而陆续有了眉目。

  八一厂的美术指导马大川、道具总监张慧平、《我的战争》的服装指导张晋陆续进组。

  美术组为《重生》制作和准备的道具占用了三个400平米的库房,够拍两部电视剧。

  500套不同年代的服装,174位有名有姓的角色的造型设计,陆续也准备就绪。

  选角

  临近开机,选角方面的压力才逐渐暴露出来。

  因为希望可以真实呈现每个重要历史瞬间的参与者,我们统计出174位有名有姓的历史角色。

  每个响当当的名字背后都是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我们一面了解他们不同的性格和人生经历,想像着表演呈现的方式,同时又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长相极其相似的一张面孔。

  我对演员副导演盖川的要求是:相似+演技好,缺一不可,他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最后,事实证明,就是这一张张相似度极高的面孔,提供了极强的带入感,将我们和观众一起带回了那段不平凡的历史岁月。

  一个个符合条件的演员来到剧组面试,当我们第一次看到青年周恩来的演员金靖承的时候全剧组都惊为天人。

  就这样,在开机前的最后一刻,我们确定了所有角色的人选。

  开机啦

  2016年3月10日,《重生》在制片主任王鹏和统筹王涓的极力组织与协调下匆忙又顺利地开机了。

  横店的天空飘起了小雪。

  被改造成船舱的房间内,昏黄摇曳的灯光下,周恩来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乘船前往武汉,在喊出第一声“good take(过)”之后,我知道,一次兴奋而漫长的拍摄开始了。

  在这里分享几场戏的设计理念:

  我一直非常注重影片的开场。

  整部戏的开篇场景将确定影片的影像基调,观众也会基于这几分钟的呈现来决定是否继续观看下去,所以我们希望配合邓建永老师恢宏大气的解说词来创造没落晚清悲凉、凝重的历史气氛。

  殿堂内宣告退位的宣统帝与紫禁城外除夕夜的漫天烟花形成了异常强烈的悲喜反差,但在最初设计影像的时候总觉得缺一点什么。

  懵懂的小溥仪应该有一个玩物,突出这个人物的悲凉和封建帝制行将就木的腐朽。

  我想到了夜明珠,在台北故宫见过一次,这种珠子内部的纹理反射面比较多,遇到光线可以产生明暗虚实的反射,忽明忽暗一般的神秘感像是要讲述很多故事。

  于是我想到了:在圣旨读完的那一刻,溥仪因为眼前的景象而分神,珠子脱手,在空旷的大殿轰然掉落,砸在地板上的声音在殿内久久回荡,沿着台阶滚落时,一声一声敲在在场的每一个人脑海里,珠子滚在青砖地面上发出令人不安的声音,那声音把一个王朝的腐朽全部撕开,划在每个人的心上。最后珠子撞在大殿的门槛上停下来,镜头神奇地穿梭进去,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个超越于文本之上的镜头设计就这样产生了,当时隐约觉得这应该会是一个可以打动观众的开篇场景。

  在拍摄毛泽东从湖南新军退役的镜头时,一个大约5秒的毛泽东面部特写将近拍摄了50条,我对扮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廉倢说,这个镜头太重要了,观众将通过这个特写认定并相信你就是毛泽东,所以需要在一个简单的镜中特写中看到毛泽东的青春朝气,书生意气和决定退伍的坚定信心,这个状态需要演技,也需要一点点的运气,当那条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马上认定——就是它了!

  在第一集中,我们尝试设计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长镜头调度,用一个极其有带入感的方式,让镜头跟随毛泽东介绍来参加一大的15位代表,这个镜头大约3分钟长度,所有演员和摄影师排练了6次,拍摄了3次得以通过,演员和剧组成员们为流畅而默契的配合兴奋不已,那一刻,我们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创造一个非常特别的作品。

  我们几乎在《重生》的拍摄中尝试了除水下摄影和造雪之外所有的特种拍摄方式,长镜头、爆破及烟火、马术特技、风雨雷电、车辆追拍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最难拍的,最难拿捏的还是感情戏。

  我们在设计毛泽东和杨开慧最后一次道别的戏时,加入了一个重要道具,在毛泽东急匆匆走出门时,门外下着大雨,毛泽东将伞撑开,结果伞偏偏在这个时候坏掉了,骨架散落在地上,杨开慧看到这一幕心里顿时伤感起来,两人站在雨中矗立良久,这里雨伞的“散”好像暗含着对命运的隐喻,分离的伤感也油然而生。

  紧张的拍摄逐渐进行到了杀青前的最后一个下午,我们要拍摄通告上的最后一场戏,同时也是影片剧本中的最后一场戏,解说词讲到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前对大家说:“我们要考个好成绩,不要做李自成”。

  这个场景的画面其实很早就跃入我的脑海,此时的毛泽东一定思绪万千,他独坐在西柏坡的山顶,面相夕阳的方向,镜头缓缓从背后推向他,那个背影,承载着他一生的光辉岁月,也暗含着一丝千帆过尽的孤独。周恩来等人走向他,五位领导人面对夕阳,畅想着充满未来和希望的明天。

  在拍摄这一场景之前我们最担心的问题是没有夕阳,并且已经做好了后期特技处理的准备,拍摄当天下午的云层很厚,但在镜头摆好的一刻,夕阳刚好从云层中穿出来,落向天边,一切都在那一刻达到了最为完美的状态,《重生》在一片欢呼声中顺利杀青。

  关于剪辑

  在这部影片拍摄的时候,剪辑指导罗远昊已经在进行影片的剪辑工作了,但直到杀青之前,我们并没有对剪辑做过多的交流,我想保留一些他最原始的对拍摄素材的筛选和理解,在拍摄结束之后,我们讨论确定了影片剪辑的基调:

  这部影片在剪辑过程中应该更加强调节奏和气韵的把握,建议仔细体会音乐的韵律和画面内部节奏的配合。

  一些全景镜头应该适当留长以突出光影气氛以及人物调度的丰富性。

  一些相连的场景本来是单独设计的,但在剪辑的时候视乎需要,可进行平行蒙太奇穿插剪接以加强节奏和表现力。

  对于主演们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表演应强调性地予以保留,而避免剪辑一些群众演员不过关的表演破坏场景。

  不要一味追求高剪辑率,在适当的时候甚至一个长镜头就可以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以情感为基础来选择素材,不要将每一场的剪辑节奏拉得太平。

  关于特效

  《重生》有可能是中国纪录片史上特技镜头量最大的影片之一,但他们都隐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我和特效指导张晓东商量确定的特效基调是尽量不露痕迹,对画面呈现进行有效的补充和辅助扩大场面规模。

  所以我们看到了孙中山葬礼上整齐的东征军士兵、三原云阳誓师大会上一眼望不到边的八路军方队,毛泽东望向天空时的漫天星斗,镜头从外滩越过石库门穿梭过窗户冲进陈独秀的房间、送别毛泽东的陕北百姓……

  我们的判断标准就是:如果特效不是基于帮助影片叙事、放大对影片规模和观众感官刺激的功能,那这个特效就不适合于《重生》。

  关于影片片头和片尾的设计可谓煞费苦心,我们曾经想过宏观、微观、意向化、抽象化等多种表现方式呈现影片的片头和片尾部分,但都不是很理想,最后我们还是决定在1分30秒的时间内串联起28年历史中具有鲜明特征的重要瞬间,以特效背景与实拍人物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一个浓缩版历史,希望观众每次看到这个片头的时候都可以与我们一同细数那些难忘的瞬间,回顾一段跌宕起伏的岁月。

  写在最后

  现在回想起创造《重生》的六个月时间依然觉得有些恍惚,因为一切发生得太快,一些记忆非常模糊,但又会在看到某个镜头的时候翻腾出来。

  这半年里我推掉所有的社交,离开家庭生活,走入这段历史和故事情境之中,用自己半年的“党龄”去交换了这些前辈鲜活的历史生命,他们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立人格,永远勇于突破现状,解决困难,因为坚定的信仰而凝聚在一起,苦难重重、生生不息,最终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中国。

  在这半年的时光里,他们像一群环绕在我周围的普通人,在每一个场景中真实地存在着,他们曾经历尽苦难,也曾共同欢笑,所有的相聚与分离,命运的跌宕和起伏,都凝固在了这5集纪录片的191场戏里。

  在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将走出自己脑海中重现出的这段历史,回归到现实的生活之中。

  我们希望观众可以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暂时放下或者忘记对现实的种种观念,与我们一起进入到那个充满危机与希望、反思与警醒、苦难和辉煌的年代。

  走入这些原本只是像你我一样的平凡人,不平凡的一生。

  也许当你掩卷沉思时,你的想法,会有所不同。

  就像我一样。

  我想,我是一名党员。

  我拍摄了这样一部作品。

  这是一件值得在心里骄傲很久的事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