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很多事,没人告诉我们Deadline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有很多事,没人告诉我们Deadline

2020-07-27 19:30:13 作者:桃子冰 来源:趁早SHAPEYOURLIFE 阅读:载入中…

有很多事,没人告诉我们Deadline

  作为一名合格的社畜,相大家都有过赶的“心动体验

  学生时期论文,总是要到最后交稿之前才开始挑灯夜战。

  嘴上说着一定要减肥,但一直拖到了夏天,还是没有如愿。

  在开始与完成之间,我们总是无法绕过这个词:拖延

  01

  “是第一生产力”?

  不管你有没有这样的拖延症,Tim Urban 是有的,而且病得不轻。

  Tim Urban是“Wait But Why”网站创始人,他在TED上分享自己写论文时候故事毕业老师布置了一篇 90 页的论文, 他斗志昂扬地把这个一年的大任务分成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任务。

  对于这个分工,他特别满意

  初期我会轻装上阵,在中期慢慢加大工作量,然后在最后我会尽全力完成。整个过程就像走楼梯一样。走梯能有多难呢?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吧?

  结果,第一阶段并不理想,因为实在太远,今天的工作“做与不做”似乎对于未来结果的影响没有那么大,所以他什么都没做。

  于是他修改了自己的计划,变成了下图这样。

  任务堆积在了第二及第三部分,“只要我现在开始写,到截止日期是没问题的”,Tim Urban还是充满了信

  可是,中期来了又离开,他还是什么都没有做,只好又动手修改自己的计划。

  到最后,截稿日迫在眉睫,而任务完全堆在了之前。他没有任何办法,用了通宵两天的方法肝出了一篇“自己都不愿意再读一遍”的论文。

  论文质量好吗?

  可想而知不好高压的坏境虽然能让工作能量意愿提高,但是,人的智商不会在一瞬间变高,交出来的内容可能因为潦草存在很多问题。

  况且,在整个过程中,拖延的精神压力时刻着Tim Urban,让他一直陷入一种自责逃避情绪中,整个人也不太开心

  02

  我们为什么会拖延?

  既然把事情拖到并不爽,而且全程都会有些痛苦,为什么我们还是会这么做呢?

  Tim Urban找到了一个科学实验室,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找到一些答案

  他找来一个公认不拖延的人,通过核磁共振方式扫描了自己和对方大脑

  实验发现,两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主导航向的理性决策小人(Rational -Maker),它可以帮我们设定长远计划,为未来把关,提醒我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但是,在Tim Urban的脑子里还发现了其他的东西——一只“即时满足( Grat )”的猴子

  这只猴子就是随时可能引爆的雷。我们想做什么正事的时候,猴子就会拒绝这个请求

  并且试图去妨碍现有航线

  这只猴子“没有过去的记忆,也没有对未来的认识”。

  他只关心两件事——“easy”和“fun”。

  因为,由猴子掌握生活,虽然看起来 easy and fun,但是毫无意义可言。尽管你获得了很多快乐,其实你的内心知道

  你的乐趣其实并不好玩,因为它完全是不劳而获的,空气中弥漫着内疚恐惧焦虑和自我憎恨——也就是当我们拖延的时候,我们总是更加焦虑的原因。

  

  好在,不管我们都多么放肆,始终有个一个惊慌怪兽(Panic Monster )在审视着这一切。

  大部分时间它都在冬眠,但是当它发现 迫近,你可能会遭遇学业或职场的尴尬时刻时,他就会突然冲出来让你有“危机感”,也能吓跑玩耍的猴子。

  

  当然这是Tim Urban为了说明拖延原因的简化版本。

  在心理学角度,有三种情绪伪装可以解释我们的拖延:

  伪装成恐惧和怀疑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行动,是因为某种恐惧,比如恐惧未知、害怕失败、担心别人的评价、总觉自己准备不足,甚至,还会恐惧成功——害怕成功带来的新状况会打乱自己原来的节奏,让自己很难从容应对。

  这样,我们就会把望而却步的任务放到最后才做。

  伪装成完美主义

  很多的成功都得益于完美主义的激励。但这种性格,也可能会绊住前进的脚步。因为完美主义者更害怕失败,倾向于准备充分才开始行动。喜欢秩序,害怕混乱,工作中出现小瑕疵,就会干扰到自己的情绪。完美主义常常会与抑郁焦虑同行,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

  伪装成“现在自我”

  科学认为,在涉及拖延症的问题上,我们都有双重人格——“现在自我”(a present self)和“将来自我”(a future self)

  前者追求当下的安逸和快乐,后者则着眼长远,希望做出一些对自己长期有益的事情。比如,前者想让你躺下刷剧,后者想让你出门跑步。

  拖延症的结果,就是“现在自我”赢了“将来自我”,认为将来的那个人会完成那些不想做的事,而现在的我,只需要享乐就好。

  长此以往,一边是无法行动去完成计划,一边是为无法完成计划而痛苦,两者交叠,会降低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久而久之,我们就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03

  拒绝给自己贴标签,夺回对时间的控制权

  可能有些人会说,那我就是这样的人怎么办?我简直就是“拖延症晚期患者”,只有临近我才有效率。

  确实,有这种困扰的人非常多。

  调查显示:95%的人承认自己会拖延。92%的人无法完成新年目标。有五分之一的成年人经常拖延。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就是一个“拖延”的人。

  在“如何在懒惰的时候找到动力?”这部短片中,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从小我就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人,不想早起,不想去健身房。明知道有些工作应该做,但还是会寄希望于会有其他人帮自己完成。身边的人也经常说我懒惰,逐渐地,我开始深信不疑,给自己打上拖延症的标签。”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学校有一个去“葡萄牙”交换的项目,而这个机会对于成绩垫底的他来说十分渺茫。

  但是他十分心动,只要想到自己可以在去到葡萄牙就激动不已。

  那个学期里,他为了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整个学期都泡在读书馆里,只为了能得到更高的绩点。”

  学期结束,他得到的都是“你是个学习努力的人”,“你是个为了目标不断努力的人”这些正面评价。

  他的母亲对她说:“也许你根本就不是拖延症患者。”

  这句话让他恍然大悟,因为半年前,就是同样的一群人,把他定性为“拖延症患者”。而现在,也是同样的一群人,说他是一个“十分努力的人”。

  所以事实上,“没有人一定是懒惰的,也没有人是完全勤奋的”。

  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行动。

  当我们总是给自己贴上负面的标签时,我们也会默认自己就是一个“拖延”的人,做不好的事情也会拿“拖延”作为理由搪塞。

  但是当你真正发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并为他全力以赴时,你会发现,那个拖延的你不在了。

  

  在这个打败拖延的过程中,也可以让Make it happen晨间日记来帮助你。

  ▲点击图片直达链接

  掌控自己的晨间时间,当大多数人还在睡眼惺忪时,使用晨间日记,有条不紊地安排今天,建构未来。

  而且,更残酷的是,人生有很多事情,根本没人告诉我们。

  就像Tim Urban在实验后面分享的那样:

  “如果说拖延症患者处理这些困难的唯一机制是惊慌怪兽的话,那就有问题了。因为那些没有截止日期的情况下,惊慌怪兽根本不会出现。”

  而这类事物的拖延,造成的影响可能比“未完成一次作业”“搞砸一个项目”更加严重。

  因为我们不做,也没有任何人由此来指责我们,我们可以无限地拖延它,甚至一度会忘掉它。

  但突然某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已经错失机会或者没有时间了,于是陷入漫长的内疚和抑郁之中。

  所以,不要让想象都仅停留在想象,空留下拖延时的焦虑与不安。

  安静下来,即刻全身心地去做一件你渴望做的事情,去完成一个过程。

  让想象发生。

  ◆ ◆ ◆

  ?

  #聊一聊#

  你有哪些一直

  想做却还未开始的事情

  「趁早」创建正向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