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终结拖延症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10篇

2018-05-24 20: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10篇

  《终结拖延症》是一本由(美)威廉•克瑙斯(William Knaus)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一):想象下一个“立即行动”的步骤

  除了你要交税、你会死亡这两件事,生命当中确定无疑的事并不太多。失败或者落后于你所定义成功标准,也是一件可以确定的事。它们总会不时地发生。真正让事情有所不同的,在于你如何对付生命中不可避免挫折和失败。

  大多数失败都是幻想出来的,比如,认为你如果没有在自己涉足的领域做到百分百完美,你就失败了,这种万众欢呼的期待,会给你带来很多人为制造痛苦。又有谁是完美的呢?

  失败的结果会把你带向新的洞察和发现

  非理性的完美主义视角,就像是透过水印棱镜窗来看风景。棱镜扭曲了你所体验到的一切,而水印则代表了你的固有观念:如果你的生活中充满成功,你就高贵;如果你失败了,你将一无是处

  害怕失败是一种幻想出来的陷阱,即把一切都与你这个人联系起来,而不是与你做的事情相联系。

  把你的自我发展努力看成一种实验,把你的计划看成假说。这样,你的看法就会有所不同。现在,你就像科学家一样操作着。你检验的只是你的计划,评判的只是实验的结果,而不是你本人。如果你不喜欢结果,那就调整计划,重新检验。

  先找出对你来说很容易做好的事情,在这件事上坚持实践“立即行动”哲学,直到完全掌握。

  你可能害怕失败,原因是你害怕随后的被拒;你推迟行动,为的是避免那些原本子虚乌有恐惧

  拖延可能源于你对几类任务情绪反应,这些任务或者错综复杂,或者迟迟不能给你回报,或者让你觉得沮丧不快甚至如临大敌。这些任务可能唤起了你的焦虑。当这些负性情绪在你心底窃窃私语的时候,拖延就成了你再自然不过的一种反应。

  通过发展积极认知、情绪和行为技能,你可以迅速地走上实现自我效能的大道相信自己能力组织、调控并引导自己的行为,去实现某个积极的目标,这种信念经过心理学充分研究表明跟优秀工作绩效密切相关。反之也不难理解,低自我效能、拖延和不及格的绩效也是息息相关的。

  另一需要强调的要素是承认生活中主要的和有目的的目标,都是要一小步一小步地完成的。把你的关注点放在你减少拖延后的收获上,并向着目标继续奋进

  所以,对于你不确定的,要问;对于没有明确结构的,自己就设计一个。

  那些需要付出更多工作才能得到的遥远回报,往往导致拖延,在这点上,我们和其他哺乳动物并没有什么差别人类也更倾向于获得短期回报,而低估更大的长期回报。对那些看起来复杂模糊不清前景不确定的工作,我们更倾向于迟迟不开始

  如果项目进程本身就足以为你提供内在的奖励,它本身或许就足够支撑你继续下去。否则,你就只有明智地把整项工作预先分块,为自己设置一些中间期限,并根据完成情况,定期奖励自己。

  要记住,在我们认知、情绪与行为三管齐下的“战拖”方案当中,对自己的拖延习惯保持觉察和认识是首要的一步。

  当你把那些不重要和不紧迫的事情,置于你最重要的自我发展活动之上时,你就是在拖延,就是在用无关紧要的事情分散你的注意力

  这种拖延,可能会以瞬间的犹豫作为起点。除非你能采取有效行动,迅速完成任务,否则这一瞬间的犹豫,可能就会触发拖延的自动反应。

  无论这种机制确实存在还是另有原因,解决方案都是相同的:必须采取行动,推翻这种生理抵制。

  你在工作中格外重视的那一方面,才是你真正的个人兴趣所在

  如果你的注意力被吸引在对失败的恐惧上,你就可能会遗漏掉一些很有希望的解决办法,像完美主义信念导致的拖延,就是这种情况。

  害怕成功是失败焦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跟害怕失败的效果等价。如果你认定,获得了成功以后就要面对更艰巨的任务,并承担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思维模式下,现在先推迟一下,比以后承担失败的风险,所付出的代价反而会小得多

  要对付无意识的拖延习惯,你可以有计划地对你的“战拖”策略进行过度练习(overpracticing),从而削弱无意识习惯的力量

  从拖延过程及其思维、感觉和行为当中的自我倾注状态,切换到一种问题解决式的自我观察状态。

  你为你的感受、为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或者为你是否足够完美而担忧。如果你沉陷在这种焦虑的想法和感受当中,你也许会发现,把注意力放在你的高效目标上,就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

  这种转变不像做研究那样,要花很多年打基础才能完成。你可以马上开始这种转变。

  控制住拖延,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但它也会变得越来越简单易行。当你自我观察的努力得到的回报逐步累积时,你继续这种“立即行动”的方式就会更有动力了。

  拖延日志是用来追踪你拖延时所作所为的觉察工具。在拖延时记录下你的思想、感受和行动,这增进了对拖延心理的觉察。它是对你的思维进行再思考,并找出你的思维、情绪、行动以及结果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当你产生了延迟的冲动时,开始记录你对自己说了什么,以及你的感觉如何。记下你分心的活动。如果不能马上记录,那么一旦有可能就立刻记。

  从你坚持下去的行为中,你可以学到哪些东西,然后应用改善拖延的情况呢?

  通过明确你拖延时所发生的事情,你就到达了一个关键点——注意,这个关键点是指理解这个过程,并用“立即行动”的改变来打断它。

  无论如何,一旦你进入了改变的过程,你会发现,进一步的发展会越来越容易,越来越简单。

  运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将视角从自我倾注彻底扭转为自我观察。

  处于“立即行动”模式时,你感受到的压力是怎样的?(它通常带来一种能化为动力的压力,或称为正压力。)

  拖延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活动时,你又感受到什么样的压力?(拖延倾向于伴随各种不安,或称为负压力。)从这个信息中你能总结出什么呢?

  行动也能够促进新的觉察。

  比较拖延和“立即行动”的观点。认为“稍后更好”时你得到了什么?当使用“立即行动”方式时你得到了什么?是什么使得推迟看似充满希望,实际效果却大相径庭

  在追求高效的过程中,可否包含对顽固拖延过程的观察,以及对拖延弱点缺陷的识别?

  例如“这对我来说太复杂了”可以转为“我能搞定第一步”。如果你一开始觉得事情过于复杂,但还是可以搞定第一步,你就找到了拖延的一个矛盾之处。

  一个关于拖延悖论的例子是,你在压力下工作更出色,然而你又想下次能够明智一些早点开始。可能的解释是这样的:你并不是真的能在压力下干得更好,你只是在压力下更容易开始而已。

  接纳自己增强了你的忍受力,这样就能够释放出那些被自责、怀疑和助长恐惧的念头吞噬掉的能量

  抵制(negate):抵制分心,坚持做最重要的事。

  想象(envision):想象下一个“立即行动”的步骤,向着新的有成效的目标前进。

  坚持到底对于“自我实现”的意义,就像是水对植物生长的意义。如果要重新书你的人生,你将采取哪些行动,在哪些你认为有价值的领域中,去卓有成效地探寻自身能力的极限呢?你需要再问自己几问题。

  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解开拖延乱麻,需要一个斗争的过程:驳斥非理性的拖延思维,学习容忍压力而不是轻易逃避让步,建立一种高效工作而尽量不分心的行为模式。

  在此过程中,你可能将面临各种挑战。因为既没有一个清晰的起点,也没有终点,改变是贯穿一生、永不停歇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努力学习自我觉察。

  如果你把一些不愉快看作生活与改变中正常的一部分,你就更有可能前进下去。

  可是每当借款到期之时,甚至不用等到那个时候,你往往就会发现利息高昂

  在任何能发现拖延的场合中,都能看到这种“稍后幻觉”(later illusion)的破灭。这样的思维模式,是一种“认知转向”(cognitive diversion):它让你暂时绕开紧迫的事情,先走上一条看似更安全的岔道。

  “我得把这个点子再斟酌斟酌”或“我先睡会儿、休息好了再做”等想法,很可能是正在拖延的信号

  不过如果你正打算睡,却发现可以跟朋友聊上几句,而且马上就精神抖擞了,那么这个“打个盹儿”的想法就变得很可疑了。

  面对紧要的事情,你却通过新的细枝末节,去逃避真正的挑战。

  你喜欢做什么,并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你不断推迟行动,被动等待不可预期的情绪状态的来临。

  还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能够表明,通过彻底搜索不完整的、有偏差记忆探索无意识领域,可以减少拖延。

  通过归咎于那些难以控制的障碍,你可以在表现有失水准或失败时保存一点颜面

  代价很可能就是,你从此走上了拖延之路、平庸之路。

  为什么一个理性的人,还会有意无意地通过“自设障碍”来降低自己的绩效表现?通常认为是“社会性焦虑和恐惧”的原因,为了避免让他人失望,避免被否定(出于对评价的焦虑),是一种维护形象、逃避或疏导紧张状态的权宜之计

  是什么让这项任务变得如此艰难?把信念、猜测事实分开。想想中国哲人老子公元前604—531年)反复引证的洞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把自设障碍式的拖延思维,当成一个长期存在的错误来认识,同时知道你还是可以纠正它,你就已经让拖延思维的这种具体形式“见光”了。

  你可以把设限的自我陈述跟“立即行动”的思维和行为进行比较,来提升这种意识。在本章后面部分,我们会向你介绍,怎样去创造并维持一种富有成效的“立即行动”思维。

  如果你不允许在过去、现在、未来犯错,反事实思维会是一场灾难

  跟向上反事实相比,向下反事实的看法,更能让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一些。

  知道虽然已经发生的改变不了,你还是可以在今天采取更好的行动,塑造美好的未来。

  “原本可以”的超现实思维方式,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拖延。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①监视你的念头;②识别分心心理(mental diversion);③对分心心理发起质问;④强迫自己去坚持原计划。

  非理性的拖延信念包括“以后再做”等,而理性信念则包含“立即行动”。如何解决“以后再做”和“立即行动”之间的冲突决定了你将走上拖延还是立即行动的道路

  对拖延思维方式最有力的质疑,应该具有如下特点:①具体,且有明确答案的:何时、何地、做什么以及如何做;②科学,因为它们需要有明确答案;③开放灵活,有不止一个答案

  我将会打破拖延的链条,并且搞定压在我身上的任务。

  “暂停并反思”这一行为,切断了拖延的冲动,让整个系统发生了变化,让你重新审视你所面临的情境

  她的自我怀疑,部分源自她害怕自己的能力并不像她“该有的”那么强。她认为这个项目是一个威胁,觉得从中体验到的紧张难以承受也就是说,她的拖延成因是很复杂的。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二):在平庸之路上呼唤内心英雄~《终结拖延症》书评

  今天中午拿到读书节优惠活动的最后一单,在坎贝尔的三本书后面,有本带小红帽的《终结拖延症》吸引了我。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反思了这三天来四单晒书的行为(虽然自认为这是无比划算的,仍不排除同事和朋友所认为的在装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危险),有三个问题。 1.买的太多,看的太少。2.看的太多,看完的太少。3.看完的太多,写感的太少。改变必须发生。不看完总本数的50%绝不再买;不看完一本,绝不开下一本(尽快打开新书那一刻是无比喜悦的);不写完一篇感,绝不开第三本书(第一本的感必须在第二本读完前完成)。

  对于畅销类的心理学读物,我深恶痛绝的,因此在开看前列了任务单,如果今晚任务清单(后附)不能完成,就把这本书烧掉。

  天下一切庸人,皆败在一个懒字上;天下所有能人,皆败在一个傲字上。我人身患懒癌,为了体面起见,可以认为自己有某种程度的拖延症。(拖延症是懒癌的哲学化、复杂化、体面化的说法)。当然这个是有足够证据证明的,比如我很主动热情

  困而求知,且勉且行。

  ~~~~~华丽的分割线

  这本书的结构简而言之就是三管齐下法,终结拖延症,分别在认知方法,情绪方法,行为方法三个纬度分别展开。

  一、认知方法

  教你看清楚拖延行为的运作方式,以及怎样改变拖延思维,三个方法中的关键。

  作者将拖延分为期限拖延、简单个人事务拖延、简单拖延和复杂拖延,并给出觉察方法和行动示范。

  了解拖延习惯的关键一步:从自我倾注状态(向内)转向自我观察状态(向外)。

  给出了五步改变法:观察、行动、调节、接纳自己、自我实现(马斯洛的五重需求)。

  觉察是改变病态觉醒的关键,面对紧要而重要的活动时,拖延产生的负压力和立即行动产生的正压力对比的结论是什么?逆风在飞,顺风在爬!

  行动:当然立即行动是整个贯穿的治疗的哲学。虽然这个很难。

  调节是改变中认知整合的部分,比较拖延和立即行动所带来的不同感觉,稍后更好带来的是混沌和更大的压力,而立即行动带来的是清爽。在这里反思自己拖延的一个思想因素,搁置争议是项目管理的哲学(极其错误)。

  自我实现看作尽力拓展和开发你的能力与资源,在那些值得且必须努力的领域促成有意义的改变。

  法国心理学家朱尔斯_贝约尔:“绝大多数的人的目标是尽量不动脑子的生活”

  坎贝尔关于英雄的传说中行为模式:事情是环环相扣的,英雄只是知道如何运用这种关联性而已。(看到此页(42页,共200页,已经10点30分),才激发我去看完,因为我发现了冥冥之中的力量,也许也是一种英雄之路。)

  思维的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拖延思维分为明天再做思维、倒推策略、自设障碍(代价是从此走上平庸之路)、反事实思维(需要变could have 变have done)。

  解决拖延思维的ABCD(完善批判性思维)E法和合理情绪行为疗法。(手机码字不再展开),其中在拖延思维进行质疑至关重要,用具有具体、科学、开放的质疑对抗以后再做的想法。

  二、情绪方法

  建立对不愉快任务忍耐力,练出情绪肌肉。(比较擅长,不展开)

  与压力相关的拖延类型(自我怀疑和完美主义)以及动机唤醒水平和工作压力的曲线,如果对压力不适最直接的办法还是勇往直前。

  三、行为方法

  对时间管理方法的批判(忽视个体心理和工作环境)是本章的亮点(其余几乎是在灌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几种技术和一个原理:思维终止,任务表、划去规划单(前者的变形),逆向规划、跬步千里法、五分钟计划、三档分类系统。

  一个原理即普雷马克原理:可以用喜欢做的事情置于不喜欢的事情后面作为激励强化行为。

  总之,知易行难!这是一本有操作性的手册,后面附了各种表格和问题,用来指导实践。

  我想我会把这本小书放在包里,里面还会放上打火机。

  后附读此书之前任务清单。

  1、换牙刷

  2、换被罩

  3、打扫卫生

  4、洗衣服

  5、读完该书

  6、写这篇感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三):《终结拖延症》摘要

  本书核心:认知—情绪—行动,三管齐下应对拖延。 ⒈认知:了解原理

  ①事项优先表——重要/有用/不重要×紧急/不紧急,划分为六类。平常被遗漏的事项可能反而是最重要的。 ②自我观察——以科学家的视角客观观察自己,记录自己的拖延心理和行为,也记录自己坚持时的心理和行为。 ③自设障碍——把信念、猜测和事实分开,真的“没有成功的可能”吗?有证据吗?用“我能做些什么来取得进展”的思维方式来替代。 ④反事实思维——尝试向下反事实,“如果我当时不这么做,结果可能更糟”,先原谅自己,下一次尽量改进自己的表现,争取“真就做到了”。 ⑤“以后再做”——和拖延思维辩论:这种思维符合现实吗?有利于你的表现吗?会让情绪放松和舒适吗?有利于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吗?…… ⒉情绪:容忍不适

  ①马与骑手——原始冲动是马,理性思维是骑手,要让骑手决定马的前进方向而不是依着马的性子来。马与骑手的冲突就是双议程困境,其中骑手的目标是第一议程。要实现目标却又不体验不适,是不可能的。 ②抓住缰绳——快速理性分析。比较拖延和立即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益,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③Y决策——要么选择坚持并达成目标,要么选择拖延。Y决策意味着简单的抉择,在应对拖延方面,只要去做就好了。但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 ④忍耐不适——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真的无法忍受”吗?把自己当成一个可以冷静并巧妙处理问题的专家和自己对话。检查自己感到不适的部位,这种感觉其实会很快消散,因为肾上腺素的作用时间有限。在做想要拖延的事情的时候有没有积极的感受? ⑤自我怀疑——多方位地审视自己,得知自己的实力所在。接受不确定性是生活的一部分。 ⑥承诺性语言——把自己视为自己最重要的客户,你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怎样的服务?我会怎么做以使将来的我获得更好的体验? ⑦压力缓冲——锻炼身体应对压力。尽量消除内部的压力比如过于悲观的想法。改变产生不必要挫折感的思维模式。 ⒊行动:立即行动

  ①逆向规划——想象一年的有效时间后自己能取得的成果,以反向计划一步步向前推,确定第一步和每一步要做什么。 ②一次一个目标——改变是非常耗费精力的。 ③五分钟行动——开始行动五分钟,然后再决定下一个五分钟的走向,以五分钟为时间单位,直到停止。 ④三档分类系统——追赶,跟进,超越。分别记下没有按时完成的项目,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和还未进入日程但是如果提前做会更好的项目。 ⑤自主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把学习和愉悦的事情联系起来。每学习30分钟可以做5分钟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给自己内部肯定,比如在按时学习或者完成学习任务时告诉自己“做得好”。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四):终结拖延症

  这是一本很专业的战拖心理辅导书,每个人都会有拖延的时候,拖延的原因无非就是追求完美、害怕失败、处于立即行动状态时内心的焦虑、恐慌、紧张、分心去做简单的事,而这本书从心理活动的三个层面:认知、情绪、行为,来提出解决办法,三管齐下,标本兼治 。

  从认知来看,拖延思维:明天再做,倒推策略,自设障碍,反事实思维,认知方法:ABCDE方法。

  从情绪来看,马与骑手,马代表由于逃避压力的激情与冲动,骑手代表人的高级思维过程,骑手会进行推理、找出联系、制定计划并控制行为,情绪方法: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分析、PURRRRS方法;

  从行为来看,人们不能容忍不确定性而犹豫不决,行为方法:参照《小强升职记》,实质就是具体的时间管理行为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五):实操型书籍

  读过豆瓣最畅想的经典书籍《拖延心理学》,个人感觉上前者介绍原理比较好,可是涉及具体操作方法比较混乱。这本原理可能描述稍有重复啰嗦,可是方法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运用,实操比较好,可以2本结合起来看。其中的方法我光做笔记估计就花了7.5H。总的来说值得推荐,实操方法比较清楚,容易上手。最喜欢每个章节最后的一个表格要你填空。本来读这些书要是看过不做笔记就真的是水过无痕忘了,没有丝毫的改变和影响。可是每当我阅读完一个章节看到这些文字,就会不由自主的很羞愧的想拿起笔去记下书中的东西。

  以下是内容:

  终结拖延症!你的计划——

  找出三个能有效对付拖延症思维的方法,用笔记写下来。

  1.

  2.

  3.

  你的行动计划是什么?要克服困境并使你保持积极态度,最重要的三项行动是什么?用笔记下来。

  1.

  2.

  3.

  为了落实以上各项行动,你做了些什么?用笔记下来。

  1.

  2.

  3.

  在运用这些方法和行动计划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下一次你将如何运用这些信息?用笔写下来。

  1.

  2.

  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